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深圳頻出大招讓市民享受「健康紅利」

2021-01-11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2日訊(晶報記者 高志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0月11日對外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在衛生健康領域,方案也明確要求創新醫療服務體系,在優化社會保障機制方面,也要支持完善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未來,深圳將繼續以「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為主線,著力優化服務體系、創新體制機制、提升能力水平,讓市民享受改革帶來的「健康紅利」。

更有國際範,92名港籍醫生在深長期執業

對於未來深圳醫療服務體系發展,「國際」被點名最多。

方案要求,支持在深圳開展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支持建設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

在合作辦院方面,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後,今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正式籤約落地,未來醫院將引進香港中文大學優勢重點學科(專科)和高層次醫學團隊,打造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化、國際化、現代化高水平醫院。與此同時,龍崗區還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喉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及研究院,坪山區也引進50家香港名醫診所建設香港名醫診療中心。截至目前,全市開設12家港澳獨資醫療機構,已有92名港籍、4名澳籍醫師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並在深長期執業。

一流的醫院也離不開一流的醫學院。在人才培養上,深港合作也日益緊密。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例,醫院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上有著濃濃的港式風味。醫院採取中英文雙語帶教模式,部分課程甚至由香港教授採用英語教學。此外,醫院提供與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共享的視像連結平臺,讓住培醫師實時觀看學術會議、病例討論、技能操作,對於優秀的住培醫師,還可到香港學習,開闊視野。

有了好醫生,也要好的技術,在開展國際前沿藥品臨床應用方面,深圳也在積極爭取在特定區域和特定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上市的藥物和醫療儀器,在特定醫療機構開展國際前沿醫療技術,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際一流的醫療技術。

防控重大疫情,深圳健全保護「吹哨人」制度

今年10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下簡稱《應急條例》)正式實施,這也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國首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地方性法規。

根據《應急條例》,深圳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公共衛生熱線、網際網路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途徑反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舉報有關遲報、謊報、瞞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為。深圳進一步健全保護「吹哨人」制度,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和人身安全提供必要保護;對非惡意報告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在疫情預警上,深圳也將疫情監測這張網織得更大。根據《應急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等單位和口岸、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港口、零售藥店、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作為監測哨點單位,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業監測網絡,發生相關情況時,要2小時內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與此同時,在應對突發重大疫情上,深圳也將構建「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傳染病戰略儲備醫院+發熱門診網絡醫院」為主體的傳染病救治醫院網絡體系,完善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高標準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和醫學裝備建設,推進實驗室、檢驗檢查、醫療救治等裝備現代化建設,建設國際一流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傳染病醫院,所有二、三級醫院設置規範化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和負壓病房、負壓手術室,增配負壓救護車。

解決「託育難」,五年內每千人口託位數達4個

以前寶寶很膽小,來到託育中心,現在勇敢很多!」談起孩子的變化,家長王女士這樣說。

王女士說的「託育中心」是佳諾國際嬰幼中心,該中心是深圳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託育機構,標誌著深圳在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完善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根據方案要求,今年,深圳出臺《深圳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大力發展普惠性託育機構,讓深圳的爸爸媽媽們「生得起,養得好」。

根據《實施方案》深圳將構建管理規範、主體多元、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提升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

在具體規劃上,深圳力求到2025年,每個社區均有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嬰幼兒託育服務的機構。全市託幼服務一體化的幼兒園(幼兒中心)達200家以上,每千人口託位數達4個,嬰幼兒家庭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95%,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95%。

為了實現目標,《實施方案》也明確,在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此外,對於沒有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老城區和已建成住宅區,則逐年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到2025年底前完成託育機構建設。

與此同時,深圳也鼓勵幼兒園(幼兒中心)開設託班,利用現有資源或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開設託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而對於職工適齡子女達到20人及以上的用人單位,也鼓勵為本單位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

相關焦點

  • 深圳:嬰幼兒託育機構將普及到每個社區
    在衛生健康領域,方案明確要求創新醫療服務體系,在優化社會保障機制方面,也要支持完善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記者12日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下一步,深圳將繼續以「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為主線,著力優化服務體系、創新體制機制、提升能力水平,讓市民享受改革帶來的「健康紅利」。
  •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正式落戶深圳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甘霖)昨晚,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和德國漢諾瓦國際醫學創新公司在深籤署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運營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該醫療中心由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終身榮譽主席瑪吉德·薩米教授組建團隊建設運營,有望於2017年開業運營,深圳市民屆時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國際一流水準的神經學科醫療服務。市長許勤會見了薩米教授一行並見證籤約。
  • 孤獨症康復平臺大米和小米入選「深圳醫療健康領域企業30強」
    近日,2020深圳創新榜榜單發布盛典圓滿落幕。孤獨症(自閉症)兒童幹預康復服務平臺大米和小米憑藉企業綜合實力和創新的服務實踐,入選「深圳醫療健康領域企業30強」榜單。大米和小米入選「深圳醫療健康領域企業30強」本次頒獎盛典以「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為主題,是深圳雙創周的系列活動之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主辦
  • 叮噹快藥首家線上 「醫保支付」惠民政策服務百姓健康
    近日,為更好服務深圳市民健康,進一步便民、利民,叮噹快藥宣布在深圳地區率先推出「醫保到家」服務,市民可選擇使用醫保購藥,且享受專業醫生在線問診、28分鐘送藥到家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市民對於「在線購藥」、「遠程問診」需求激增,隨之而來對於在線醫保支付的期盼也更加熱切,叮噹快藥「醫保到家」服務的出臺可謂正當時。
  • 國家級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入駐深圳
    【深圳商報訊】(記者 苑偉斌 白冬)1月6日,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在龍華區銀星智界產業園舉行入駐儀式。 據了解,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是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 開啟移動醫療新時代 助力打造健康新龍江—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與上海點醫醫療集團成立網際網路兒科醫療創新中心
    張顯友副市長在講話中指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兒科醫療創新中心和點醫網際網路兒童醫院在哈爾濱正式落戶,是對「網際網路+醫療」戰略的一次探索和高效落實,未來將會逐步在社區甚至家庭中開展健康醫療服務,不斷在分級診療、遠程醫療等方面進行穩步落地
  • ...攜生物醫藥明星企業亮相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為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拓展產業鏈前後端增值服務,打造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產業服務生態,深入融入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中來,深圳力合生物科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合生物」)攜其服務明星企業未知君、旭宏醫療、海傑亞、安序源、丞輝威世、上泰生物、鈺捷生物、可弘生物重磅亮相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 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 - 建議提案...
    民盟:貴單位提出的關於「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當前,中醫藥發展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 同方全球人壽獲深圳專屬醫療險銷售首批資格 旗下長期團體醫療保險...
    記者 黃敏近日,深圳市醫療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深圳銀保監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深圳定製專屬醫療險於9月1日正式推出。當天下午,深圳醫保局組織召開《醫療專屬險承辦服務協議書》籤署會議,同方全球人壽深圳分公司負責人王玉蕾女士代表公司籤署協議。
  • 力合生物攜生物醫藥明星企業亮相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
    為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拓展產業鏈前後端增值服務,打造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產業服務生態,深入融入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中來,深圳力合生物科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合生物」)攜其服務明星企業未知君、旭宏醫療、海吉亞、安序源、丞輝威世、上泰生物、鈺捷生物、可弘生物重磅亮相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
  •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當好健康「守門人」
    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以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承擔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基層衛生工作的目標,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
  • 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現狀和問題
    點擊查看 為什麼要建立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隨著醫改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水平實現較快提升。但是,伴隨老齡化、城鎮化等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長迅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我國醫療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仍舊突出,醫療機構布局不均衡,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能力還有差距。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現狀和問題1.醫院數。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2-2016年),2015年我國共有醫院27587家。
  • 深圳海關創新監管模式助減負增效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德群 記者日前獲悉,得益於深圳海關「屬地監管企業,口岸驗證產品,風險聯動協同」的檢驗監管新模式,企業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大幅縮減,成本降低,實現減負增效。
  • 電商創新案例之醫療健康篇II :醫藥「新零售」跑出「加速度」
    它第一時間扮演疫情「服務所」,上線口罩排隊預約系統,在服務好大眾健康的同時,也悄悄按下了門店擴張的加速鍵,幾個月的時間,一舉在成都及重慶新增 20 家泉源堂智慧藥房。事實上,近兩年,泉源堂持續面向國內藥店行業推出「新零售賦能計劃」,藉助自身的線上運營能力,幫助藥店構建了它們所急需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服務體系,從而提供更專業高效的醫藥健康服務。
  • 媒體點讚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創新健康服務助力「需求側改革」
    為此,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近日走進了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聚焦報導了下屬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致力為民眾提供更多醫療衛生服務選擇,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沉到居民家門口,讓醫療資源真正觸手可得。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構建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
    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紅豔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逐步建立起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推進醫療保障工作更高質量發展。」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創新健康服務 助力「需求側改革」
    本文轉自【人民網】;隨著中國城鎮化及老齡化的日益加速,國民健康需求不斷升級,中國亟需更多第三方醫療機構可以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合力,為全國人民提供"防、治、養"一體的健康服務。日前,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走進了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聚焦報導了下屬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據平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致力為民眾提供更多醫療衛生服務選擇,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沉到居民家門口,讓醫療資源更便民,平安集團從2017年起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布局平安健康(檢測)中心。
  • 安全、高效、有溫度 全面解析深圳仁樹醫療三大優勢!
    深圳,是一個包容性強極具活力的年輕城市,要說起這個城市的短板,醫療一直被大家說詬病。好醫院少好的醫生更少,有時候去醫院好多次,網上專家號掛一個月都不一定能看上病。因此,非公立醫療門診的發展無疑給深圳市民帶來了福音。
  • ​深圳東部優質醫療添新軍,深東愛爾眼科醫院正式開業
    健康東進,深圳東部首家眼科專科醫院落地 自2016年深圳「東進戰略」開啟,加快對包含龍崗區、坪山區、鹽田區、大鵬新區在內的東部地區建設。醫療衛生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衛生部門一直在加強東部的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為東部地區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 為市民提供超14億次指尖服務 「i深圳」APP上線兩年成幸福「神器」
    在它誕生的短短兩年裡,曾入選深圳2019治理現代化十大優秀案例、入圍2019年智慧城市地區典型創新實踐。在2019、2020年《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中,助力深圳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一;助力深圳榮獲巴塞隆納全球智慧城市「使能技術」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