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點讚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創新健康服務助力「需求側改革」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隨著中國城鎮化及老齡化的日益加速,國民健康需求不斷升級,中國亟需更多第三方醫療機構可以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合力,為全國人民提供"防、治、養"一體的健康服務。

為此,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近日走進了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聚焦報導了下屬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致力為民眾提供更多醫療衛生服務選擇,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沉到居民家門口,讓醫療資源真正觸手可得。

第三方健檢崛起,強勢補足服務缺口

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注重"需求側改革"。從醫療層面而言,疫情催生了在線問診、醫療檢測和第三方檢驗等新生態。當下,面對日益凸顯的全民健康需求,第三方醫療已然成為國家推動分級診療、鼓勵社會辦醫的重要方向。

現代醫學的健康診斷和治療主要是以醫學檢驗檢查結果為依據的,每一次診斷都建立在一系列各類檢查數據結果的分析之下。從抽血檢查到X線、CT、核磁共振、超聲、核醫學五項檢查等影像醫學檢查都是患者就診體檢中的重要環節。

然而,現實情況是,大三甲醫院門診裡的常規檢查科室早已超負荷運作、基層醫療機構卻因為無法負擔檢測設備的高昂成本而無法為大醫院分流、醫療機構之間數據孤島造成的檢查結果互不相認等綜合原因為人們的健康檢測帶來了多重困境。健康檢測呈現出嚴重的供求不均衡現狀。

平安集團看到這一市場空白,2017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布局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目前,公司已在南昌、武漢、襄陽、合肥、重慶、瀋陽、廣州、廈門等多地,通過自建、共建、加盟、移動、託管等形式進行布局,落地544家檢測中心。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不僅擁有科研級的影像設備,更聚集了權威專家資源,其目的就是通過建立醫學影像行業金標準,提供高水平和標準化的影像診斷服務,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國家分級診療相關制度的指引下,第三方醫療機構利用設備、技術、資源以及資金上的優勢,在供給改革過程中,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合力,從優化供給總量、優化供給結構、調整供給要素入手,補齊短板,滿足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

據了解,針對政府端、醫院端、消費端、企業端個性化需求,平安健康(檢測)中心有針對性的提供多元化、定製化的解決方案。除了影像+檢驗雙輪驅動,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還將全面賦能醫療機構,打造區域醫技中心,通過移動車+智慧醫療服務,把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做到了實處。

實現疾病精準篩查,打造醫療級健康管理

從傳統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直至全病程、乃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對第三方健檢機構的服務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戰。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創了影像診斷、醫學檢驗和健康管理"三位一體"服務業態,致力於為廣大群眾提供更便捷、更精準、更安全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重塑第三方醫療服務行業發展業態,進而推動整個醫療行業加速變革。

以此次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報導的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為例,中心位於合肥市高新區,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作為政府的招商引資項目,中心配備全新的飛利浦全數位化PET-CT 、3.0T超高端光速磁共振、超高端256層顯微CT、磁控膠囊胃鏡並引進國際領先的醫學檢驗技術和自動化體系等尖端設備。

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通過"平安好影像"、"平安好檢驗"等專業平臺整合地區內的各類行業資源,為全省各級醫療機構提供第三方專業化的醫療檢測服務,通過資本市場運行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促進醫療檢測資源下沉,為分級診療做優勢互補,讓全省人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便利的就醫服務。

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自2019年6月18日開業以來,服務客戶近10萬,旨在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的同時,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現區域醫療醫療資源共享。為了更好地對用戶進行健康管理,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組建了由中華醫學會安徽省數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鄭穗生教授為核心的醫技護精英團隊,針對不同客群需求提供全過程、定製化的持續健康管理計劃,實現醫療級的健康管理服務。

第三方醫療是國家推動分級診療、鼓勵社會辦醫的重要方向。未來,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也將一如既往以專業精準的高質量醫療檢測與診斷服務,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貢獻一份力量。

【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創新健康服務 助力「需求側改革」
    本文轉自【人民網】;隨著中國城鎮化及老齡化的日益加速,國民健康需求不斷升級,中國亟需更多第三方醫療機構可以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合力,為全國人民提供"防、治、養"一體的健康服務。日前,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走進了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聚焦報導了下屬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據平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致力為民眾提供更多醫療衛生服務選擇,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沉到居民家門口,讓醫療資源更便民,平安集團從2017年起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布局平安健康(檢測)中心。
  • 聯手頭部大牌共「打新品」 天貓小黑盒助力2021需求側改革
    未來一年,這些合作品牌將與天貓小黑盒平臺開展全年新品合作,並在2021年度共創和發布百款重磅新品,以期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天貓品牌營銷中心天貓小黑盒總監玄弋在盛典上也正式公布了天貓小黑盒2021年的年度目標:打造10000款千萬級新品,賦能2000個新品過億品牌。在盛典現場,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盧偉冰也發表了中國創新力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對未來趨勢的洞察。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構建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
    我們將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逐步建立起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推進醫療保障工作更高質量發展。」 談創新型醫保 先行示範構建以促進健康 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 記者:先行示範區建設意見和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對深圳提出,「加快構建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對深圳醫保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要求。請問深圳醫保在促進健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進一步打算?
  •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摘 要]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通過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通過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通過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 通過檢測咳嗽聲來判斷COVID-19感染狀況 平安科技奧卡姆添防疫助力
    這篇論文是業界一次創新的探索,成功通過檢測咳嗽聲音來判斷COVID-19感染狀況,這是繼加入健康養老國家項目後,平安科技將先進技術用於社會健康服務的研究成果,再一次得到了全球專家的認可和肯定。1、Occam-COVID-19檢測系統:更快,更穩,更強,平安科技聯邦學習團隊開創性的提出利用咳嗽檢測COVID-19的智能系統。
  • 美年健康攜手平安與人保 推健康管理產品「美年好醫生」
    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先生表示:「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預防醫學、疾病篩查、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預防健康產業的消費升級成為大勢所趨。從單純體檢到有效的疾病預防,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美年好醫生』因此應運而生。這款一站式的健康管理產品是美年健康多年技術創新和大數據挖掘的成果,目標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節約國家醫療支出,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質量。」
  • 金柏麗雅衛浴創新成果不斷落地,服務用戶智能健康生活
    金柏麗雅以「智能聚力 跨界共贏」為主題,位於智慧新城的展廳集結了2019最新產品,其中包括升級後的多功能智能浴室櫃也首次亮相,它通過跨界整合生活剛需科技,在衛浴與健康生活之間建立更深的融合。家居新趨勢,未來風口在智能健康在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下,消費需求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最為突出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居產品。
  • 中國平安如何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另一個橋頭堡?
    以小見大,越是了解陌生的平安萬家醫療,就越能感受到平安的宏大敘事。平安萬家醫療和平安好醫生同屬於服務入口,但是平安好醫生是線上入口,主要通過平安好醫生APP為用戶提供掛號、諮詢、購買藥品保健品等服務。而平安萬家醫療則是線下入口,通過線下醫療機構提供各種各樣的醫療服務。 絕大部分醫療服務,比如體檢、健康管理、疾病檢測、疾病治療等,最終都要落實到線下的醫療機構。
  • 沈洪兵院士:醫學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四點至關重要
    9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做出部署;9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如何有的放矢、取得實效?醫學教育涉及教育和醫療兩個民生領域,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醫學院校要主動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提升政治站位,著眼發展全局,深化醫學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義無反顧的新擔當、新作為,努力踐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新使命。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14期】阿里健康發布疫苗服務
    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發送實時信息,檢測頭部、胸部和下方的障礙物。觸覺語言通知也使STRAP成為一個直觀的設備,在兩分鐘內就能學會。STRAP為所有年齡段人群升級,提供障礙物檢測、樓梯檢測、先進的觸覺反饋、直線導航和定位。
  • 加強供給側需求側改革 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原標題:加強供給側需求側改革 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本報評論員  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十三五」 時期是南充經濟發展、脫貧攻堅
  • RDPAC:加快創新藥引進,助力健康中國
    與此同時,我國新《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及配套法規文件陸續發布,這些新制度的平穩有效落地必將對鼓勵創新、加快國內外具有臨床價值的新藥研發和上市,進一步提升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安全和有效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創新引領健康中國」這一理念的引領下, RDPAC及會員企業一直致力於創新藥的研發與引進,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讓全球創新藥研髮帶來的突破性成果早日惠及我國患者。
  • 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深圳頻出大招讓市民享受「健康紅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2日訊(晶報記者 高志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0月11日對外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 ...主板大市值──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領先醫療健康...
    |傑出上市公司大獎2020| 主板大市值──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01833)全球領先醫療健康生態平臺 引領行業發展今年7月,集團獲準納入恒生科技指數,可見平安好醫生已成為網際網路醫療新經濟的代表企業。平安好醫生現時使用者規模達3.46億,更已建立了龐大的線下服務網路,包含11萬家合作藥店、4.9萬家合作診所、2000多家體檢中心,駐司醫護團隊超過1,800人,聚集全國近萬名專家。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至27.5億元,其中在線醫療收入大幅增長107%至6.95億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補短板
    「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政府工作報告從簡政放權、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國企改革、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等方面詮釋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和任務。  作為全國棋局中的一員,海南又該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開啟移動醫療新時代 助力打造健康新龍江—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與上海點醫醫療集團成立網際網路兒科醫療創新中心
    張顯友副市長在講話中指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兒科醫療創新中心和點醫網際網路兒童醫院在哈爾濱正式落戶,是對「網際網路+醫療」戰略的一次探索和高效落實,未來將會逐步在社區甚至家庭中開展健康醫療服務,不斷在分級診療、遠程醫療等方面進行穩步落地
  • 探訪太原南官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服務,健康養老
    前不久,在迎澤區南方坊社區建成了一個規模較大,項目設施也很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田大爺今年80多歲了,由於子女平日裡都挺忙的,就留他一個人在家,每天中午這頓飯的成了大問題。幾天前,他聽說家附近開了一個社區養老中心,便決定前來看看。田大爺:以前我起的時候感覺到身體不穩當,往後仰,這樣起來感覺身體很穩當。
  • 人民國肽:全心全意為大眾健康服務
    ,全方位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與拓展,充分發揮好行業旗幟的排頭兵作用,以實際行動不負黨和人民的健康期待。」  院士領銜,科研創新最前沿  產品研發背後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強力加持。科技創新既要「頂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致力於未來發展,又要「立地」,面向市場需求,贏得戰略主動。然而,科技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一直被認為是全產業化運營中的「最後一公裡」:打通,則一往無前,反之,則停滯不前。其中,科研人才的引進則被業界公認為是成敗之關鍵。
  • 王一博成平安人壽首位產品代言人
    作為國內大型人身險公司,平安人壽擁有超百萬代理人隊伍,致力於依託「產品+」「科技+」策略,向超過1億客戶提供全周期人身保險產品和服務,為公眾美好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該公司堅持「保險姓保」,在保險保障、客戶服務、社會責任等方面持續推陳出新、積極作為,綜合實力和品牌價值持續提升,榮獲「年度壽險公司」「最佳客戶體驗創新保險公司」「傑出保險科技公司」等獎項。
  • 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 - 建議提案...
    民盟:貴單位提出的關於「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當前,中醫藥發展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