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男子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2021-01-10 網易

  

  

  全文共3412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30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

  那觸電般的酥麻感,

  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

  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

  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

  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

  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

  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

  78歲大伯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

  上周在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

  大伯姓徐,今年78歲。「醫生啊,我一個禮拜前,突然出現了右側臉麻木,嘴角歪向一邊。吃飯喝水都會漏出來,是不是面癱了?」徐大伯愁眉苦臉地說,最近幾年來,他右耳幾乎聽不到了,現在又撞上面癱了,真是屋漏偏逢雨。

  接診的梅顯偉副主任醫師趕緊給徐大伯仔細檢查。醫生發現他面部右側額紋消失,口角明顯向左偏斜,右鼻唇溝變淺,電測聽檢查提示右耳混合性聽力下降。視頻耳內窺鏡下可見右側外耳道後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蔥皮樣新生物附著,梅顯偉考慮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

  聽到醫生的診斷,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他馬上快速回憶起這幾年自己對耳朵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我平時最愛的就是掏耳朵,平時有空,我就會拿個棉棒或牙籤啊,有時候手邊有什麼順手的東西,我都會拿來掏一下。」大伯還說這幾年自己的右耳經常覺得悶、漲,好像聽力也很不好,但只是想到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畢竟年紀大了耳朵總是要背的,也就沒怎麼在意。

  為明確診斷,梅醫生又為徐大伯開出了螺旋CT檢查,結果顯示大伯的右側外耳道骨壁、乳突區及聽小骨骨質均被破壞、吸收,這些症狀可能就是膽脂瘤破壞聽小骨的傳導功能而引發聽力下降,又侵犯到面神經引起的面癱的結果,如果再不及時進行幹預,侵犯入腦就會引發生命危險。

  近日,醫生為徐大伯進行了右側外耳道成形術、膽脂瘤切除、鼓室成型、肌膜瓣轉移等一系列手術治療,徹底清除了橫行在他耳朵裡的巨大膽脂瘤,並進行了耳道的修復。大伯恢復得很快,他表示:「今後再也不敢亂掏耳朵了,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無獨有偶,

  去年一年輕姑娘

  也被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

  掏不盡的「耳屎」,讓姑娘痛苦又尷尬

  2019年7月中旬,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醫師蘇立眾專家門診來了年輕姑娘小林,只見她捂著左耳,愁眉苦臉。

  原來,小林近兩個月左耳悶悶的,被杭州多家醫院診斷為耵聹(俗稱耳屎)栓塞,進行過外耳道衝洗等措施,但耳悶症狀並未緩解,反而出現了左耳道疼痛的症狀並逐漸加重,同時聽力也在不斷下降。

  「蠻漂亮的小姑娘,怎麼耳屎多得老跑醫院。」自己痛苦不堪,同事們在背後風言風語,這讓小林難受又尷尬。

  蘇立眾主任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後,採用視頻耳內鏡檢查,發現小林的左耳外耳道口肉芽增生,幾乎完全堵塞外耳道,清除部分肉芽後進一步檢查外耳道有白色豆渣樣組織。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蘇立眾認為這很可能是外耳道膽脂瘤。沒想到,一聽是瘤,小林嚇得」哎呀」一聲輕喊,隨即眼淚奪眶而出。

  ct片

  「你先別哭呀,膽脂瘤並不是真正的腫瘤,可以手術除去的。」蘇立眾主任忙安慰淚眼婆娑的小林別緊張,並簡單介紹此少見疾病的來龍去脈,然後開具了顳骨CT檢查。

  不出所料,顳骨CT檢查顯示小林左側外耳道膽脂瘤,已擠壓破壞左側聽骨鏈,且與左側頸靜脈及面神經管等重要結構關係密切,所以小林疼痛症狀明顯,左耳聽力已有明顯的下降。一切明了,小林如釋重負。

  蘇立眾評估小林的病情及心情後,表示儘快手術為好。於是,他及主治醫師劉越徉,急診為小林行全麻下視頻耳內鏡輔助下耳後徑路左側外耳道膽脂瘤切除術,手術徹底將左耳膽脂瘤清除,病理也最終確診為膽脂瘤。

  術前耳道幾乎被堵塞

  術後,小林耳痛等症狀完全緩解。

  警惕!外耳道膽脂瘤早期易誤診漏診

  蘇立眾介紹,外耳道膽脂瘤屬於少見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中老年人多見,多為單側發病;臨床觀察較中耳膽脂瘤少見,約佔其1/30~60,10萬居民年發病率約為0.15~0.3。

  外耳道膽脂瘤並非真正的瘤。它由外耳道皮膚脫屑、膽固醇結晶、上皮包裹等所形成的囊狀團塊,乍一看,確實有點像耳屎。

  常堵塞於耳道骨部。由於膽脂瘤呈膨脹性生長,周圍骨質長時間受壓、破壞、吸收,導致外耳道擴大。主要危害是對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鄰骨質的廣泛破壞,引起聽力下降,甚至引起顱內外嚴重併發症,應及時取除。

  該病早期一般沒有明顯不適,後期可出現耳堵塞感、聽力下降,若繼發了感染,還會出現耳痛、流膿(血)性分泌物,伴特殊臭味等症狀。檢查時可以見到外耳道內有灰白色或黃色角蛋白碎屑、上皮樣物堵塞,表面被多層鱗片狀物包裹,外耳道皮膚充血、腫脹、糜爛,可伴有肉芽形成。必要時還可做顳骨CT檢查,以確定是否有骨質破壞。

  「外耳道膽脂瘤的診斷需要結合患者病史、查體、耳鏡和CT檢查明確。其臨床上表現的外耳道局灶性侵蝕,炎症反應和角化物堆積並不具有特徵性。因此早期易誤診漏診,需要和壞死性外耳道炎、惡性腫瘤、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朗格漢斯巨細胞增多症等相鑑別。」

  蘇立眾說,在治療上,常可直接器械去除或行外耳道衝洗去除,如病變難以清除則需在全麻內鏡或顯微鏡輔助下手術治療。

  在預防方面,蘇立眾建議:

  1.平時注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等不良習慣。凡有耳部溼疹、耳癤腫、化膿性中耳炎者,應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潔淨與乾燥,耳癢時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塗擦耳道。

  2.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時切忌水洗。若有汙物或痂皮堆積,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取出。

  3.夏季是遊泳季,外耳道阻塞並外耳道炎症時禁止遊泳。此外,耳朵進水後會把耳屎泡漲,堵住耳朵,不及時取出就會出現悶漲感,引起耳鳴、耳痛、聽力下降,嚴重的會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所以建議在遊泳前先清理耳屎,以防耵聹栓塞。

  耳屎別亂掏,它有三大作用

  如果我們現在倒回去看徐大伯的整個病例,就會發現這完全是一起因為掏耳屎引發的「血案」,人體的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但殊不知耳屎也有「特殊功用」,在「保護人體」這個領域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

  當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幹,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日常不需要刻意去掏耳朵

  耳屎其實是保護耳朵的防線,潛意識中,大部分人把它當成了人體的廢棄物。其實,建議是不要經常掏耳朵。耳屎緩慢地從耳道內移向耳道口,累積到一定程度,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會不斷脫落排出耳朵外面,不用擔心堵塞耳道影響聽力。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損傷局部的軟組織,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響聽力。

  此外,經常掏耳朵還可能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對於耳屎被塵埃、脫屑包裹後形成的比較硬的耵聹,堵塞在外耳道部位時,可能會影響聽力,這時候應該去耳鼻喉科讓醫生幫忙使用特定的器械取出來,建議不要自行掏硬度太強的耳屎。

  實在忍不住?這裡有一份特別的「挖耳屎」技巧

  如果你實在受不了的話,下面的攻略送給你:

  第一步:軟化耳屎

  往耳道裡滴入少許乾淨的雙氧水、甘油或者小蘇打滴耳液使耳屎軟化(任選一種就行,大概浸泡3-5分鐘)

  第二步:溫水衝洗

  用橡皮球注射器緩緩緩緩地把溫水衝進外耳道,然後讓水自己流出來(此時你就可以看見混著耵聹的混合液體了)

  第三步:擦乾!擦乾!擦乾!

  衝洗完成後,務必用乾淨的毛巾或者吹風機將外耳道弄得乾乾爽爽。

  當然最簡單靠譜的方法還是,定期去醫院掛個號清理,讓專業人士解決問題,清理完之後你會「驚喜」地發現——耳朵更靈敏了!世界變得更喧鬧了。

  編 輯:付雨桐

  主 編:何博洋

  審 核:劉 兵

  統 籌:董 姝、李健宏

  監 制:陳 鵬、王 成

  喜歡就分享點加在看文章更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可怕!男子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 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78歲大伯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 上周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
  • 可怕!杭州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 會有滿滿的成就感。他馬上快速回憶起這幾年自己對耳朵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我平時最愛的就是掏耳朵,平時有空,我就會拿個棉棒或牙籤啊,有時候手邊有什麼順手的東西,我都會拿來掏一下。」大伯還說這幾年自己的右耳經常覺得悶、漲,好像聽力也很不好,但只是想到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畢竟年紀大了耳朵總是要背的,也就沒怎麼在意。
  • 可怕!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 男子掏耳朵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耳屎不能亂掏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 「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原來這麼多年都...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健康|可怕!掏了一下耳朵竟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正確姿勢...
    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
  • 掏耳朵險些要了命 寧波一小夥掏耳朵竟掏出化膿性腦膜炎
    ,小夥子用手掏耳朵,竟掏出血,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一掏居然掏出了化膿性腦膜炎,而且險些要了小夥的命。經醫生緊急搶救,小夥終於轉危為安。幾天前,小夥一家特別給醫院送來了一面錦旗。8月12日,小龍在北侖一家美髮店染髮的時候,感覺有染髮膏進入耳朵,便去掏耳朵,不料掏出血。第二天,小龍耳朵反覆出現流膿的情況,並伴有頭痛、全身酸痛,體溫高達39.1℃,便去家附近的小診所打退燒針。鹽水快打完時,小龍突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父母怎麼都叫不醒他。
  • 緊急提醒!再也別用棉籤掏耳朵了!有人因此患癌差點沒命
    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7、8個月後,情況開始慢慢惡化。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候還會有棕色的、難聞的液體流出,甚至還有血絲。一開始,醫生也認為情況不嚴重,只是輕微感染,給她開了些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可怕!千萬別再用棉籤掏耳朵!
    上世紀20年代,棉籤的問世,其一大用處就是用來清潔嬰兒的耳朵。如今,棉籤幾乎成了掏耳朵神器!相信很多人都和今日哥一樣,耳朵癢了、洗完澡了,拿跟棉籤掏一掏!前幾天,今日哥看到個新聞嚇壞了,就是拿棉籤掏個耳朵有人卻因此付出慘痛代價!顱內感染引發癲癇,還有妹子差點喪命。。。
  • 大爺愛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嚴重可侵犯顱腦!如何科學挖耳屎...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沒想到最終「掏出」一個「瘤」!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我平時最愛的就是掏耳朵,平時有空,我就會拿個棉棒或牙籤啊,有時候手邊有什麼順手的東西,我都會拿來掏一下。
  • 總覺得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醫生:別盲目掏,當心掏出大麻煩!
    耳朵發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耳朵癢的經歷吧?癢了就撓一撓,不舒服了就掏一掏嘛,解癢又舒服,是吧? 不過,有的人卻是經常性發癢,而且怎麼挖都不止癢,不但沒掏出啥東西來,反而用力過猛還會被帶出絲絲血跡。 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
  • 緊急提醒!再也別用棉籤掏耳朵了!有人因此患癌差點兒沒命
    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7、8個月後,情況開始慢慢惡化。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候還會有棕色的、難聞的液體流出,甚至還有血絲。一開始,醫生也認為情況不嚴重,只是輕微感染,給她開了些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
  • 男子到醫院去掏耳朵,醫生拿出鑿子把他嚇愣了,說出理由讓人服氣
    耳朵是五官之一,也是身體很重要的一部分。平時為了清潔,在家裡掏耳朵是難免的,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醫院掏過耳朵的經歷呢?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驗!小李是上班族,平時忙著工作很少會去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幾天剛好周末,在家裡塞著耳機聽音樂的時候就感覺耳朵不舒服,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掏耳朵了,再加上這陣子老感覺耳朵裡有什麼東西,還痒痒的,男子就想著乾脆到醫院裡掏好了,順便還能檢查。這到了醫院,沒想到來看耳朵的還不少,排了好長的隊終於輪到自己了。醫生照了一下男子的耳朵後就說裡面是被汙垢堵住了,而且還比較麻煩,要是不掏出來的話會影響聽力。
  • 16年沒掏耳朵!英男子耳痛劇烈,醫生掏出積藏16年耳屎驚呆了
    據《每日郵報》9月9日報導,英國一名男子因耳朵劇烈疼痛,出現眩暈症狀後上門求醫,耳科醫生掏出其耳內積藏16年的耳屎,醫生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從一隻耳朵裡掏出這麼多耳屎。為這名患者做手術的醫生來自英國萊斯特郡,名叫尼爾·雷瑟塔。不久前,一位特殊的病患找上門來,向他求助。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可怕一幕出現!耳朵裡面竟「發黴」了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最近,浙江海寧30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奇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思的耳朵裡竟然「發黴了」!
  • 痒痒癢,耳朵裡竟然掏出了「腳氣」!
    小王就是平時特別愛掏耳朵,又不講衛生,常常是摳摳腳趾,再掏掏耳朵。 耳朵裡不是無菌淨土,這裡有保護耳道的正常菌群,掏耳勺強行掏走耳垢的同時,會破壞外耳道角質層屏障並帶來其他感染性細菌。
  • 掏耳朵「掏」出了癌症?
    小編了解到,在某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來了位30多歲的男子,他說近幾個月來覺得左耳朵聽聲音越來越不清楚,感覺裡面像堵了一團棉花。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左耳內長滿了乳頭狀瘤,從裡到外把耳道堵得死死的,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他聽力下降。耳道乳頭狀瘤是病毒感染引起,開始時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較多,就會使其惡變,越長越多最終堵塞耳道。
  • 福州鼓樓醫院糾紛事件頻出 男子掏個耳朵竟掏出1700元天價
    在福州工作的趙文(化名)到福州鼓樓醫院就診,遭遇近1700元天價」掏耳費「  真的,不好好努力,連耳朵都掏不起了嗎?!  事先說只要花幾百  28歲的趙文這兩年耳朵出現黑色的固狀物,但之前不疼,也沒有影響聽力,就沒怎麼理會。  近幾個月,他的妻子用挖耳勺幫他挖耳朵,碰到耳朵裡的固狀物時,明顯感到疼痛,但是又挖不出來,擔心後期會影響聽力,便準備找醫生來處理。
  • 男子半夜耳朵疼,醫生一檢查竟然發現,耳朵裡有10幾隻蟑螂
    導讀:日前,中國廣東惠州一名男子日前耳朵出現莫名聲音且感覺疼痛,於是趕緊求醫,醫生檢查後發現男子耳痛的原因令人咋舌!有關醫生表示,初步為男子檢查耳朵後,發現有蟑螂爬進男子耳朵,甚至已產卵,他便用顯微鏡為男子作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男子耳朵內,大大小小的蟑螂共有10多隻,他連忙為男子取出蟑螂,蟑螂被取出時仍活著,不斷掙扎。目前,經治療後,男子已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