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到徐州考察,在馬莊村的香包製作室裡,總書記看到村民們手工製作的特色香包,稱讚手藝好。臨走時, 總書記特意花30元錢買了一個中藥香包。
這些中藥香包是非遺產品,原是擱針的「針棒」,改良後改名「真棒」,不但製作精美還有安神助眠的功效。
香包製作人說,
他們的創意來源其實出自無錫。
非遺傳承人王秀英製作的中藥香包原本就賣得很不錯,這幾天,「真棒」香包更是已經脫銷了。王秀英的兒子孫建、兒媳張世美這些天來光處理訂單就忙得不可開交,稱他們每天都在連夜製作。
中藥香包受到了總書記的誇讚,王秀英跟兒子、兒媳第一時間跟無錫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張毅分享了這一樂事。
中藥香包創意源自無錫
孫建說,「真棒」原是她母親年輕時做針線活時專門用來擱針的,那時候針很珍貴,要用好幾個雞蛋才能換一根針,為了防止丟針,就專門做了「針棒」。後來,孫建跟張世美對「針棒」進行了改良,現在改名叫「真棒」,寓意身體棒棒。
提起「真棒」的創意來源,孫建夫婦最想感謝無錫和江南大學,還有張毅。
2016年5月,孫建、張世美夫妻由徐州市非遺辦公室推薦,參加了 文化部、教育部在江大舉辦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培訓班 ,張毅就是該項目的負責人、孫建他們的班主任。
孫建夫妻很珍惜在無錫學習的日子,從中國工藝美術史到設計基礎,老師們手把手教學員。夫妻倆系統學習了繪畫基礎,參觀了錫繡大師趙紅育的工作室,仔細研究了錫繡衍生品,回去後,他們在香包的造型、功能以及刺繡圖案的設計上有了很多新想法,「真棒」深受這些啟發。
比起之前的「大而簡」,改良後的「真棒」香包,在「小而精」上下功夫, 刺繡圖案比之前更加專業和標準,張世美說,這多虧了他們在無錫所學。
現在熱銷的「真棒」香包對手工技藝的要求更高,同時,他們還對香包的大小、形狀、材料進行了改良,現在用的面料是絲綢的,上面的刺繡全是手工繡制,可以掛床頭,也可以掛身上。
「習大大買的那件是我們的『百花系列』,裡面放的薰衣草,安神助眠,賣得特別好。」張世美言語中難掩興奮。
徐州香包的成功值得借鑑
2016年江南大學第二期刺繡、泥塑普及培訓班結業合影(第二排右一為張世美 )
學生上了電視,他們的作品還受到了總書記的誇獎,張毅開心地一遍遍回看著學生分享的視頻。
張毅介紹,「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目的就是對非遺傳承人進行研修、研習、培訓,幫助他們提高藝術素養,審美、創新能力,提高設計、製作及衍生品開發水平。 江大於去年成功入選「研培計劃」的首批57所參與院校名單,目前,江大紡織服裝學院已舉辦了五期研培計劃培訓班,培訓了來自全國的傳承人學員212人。
中藥香包發展前景被看好, 之前村裡外出打工的婦女有不少人衝著香包製作回來了 。孫建透露,一些新人結婚也開始訂購他們的香包,價格不貴,好看好用,贈送親友,傳遞祝福,寓意很好,他們對中藥香包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張毅一邊替徐州的學生開心,一邊又開始期待無錫本土的發展,因為他們培訓的這些學員中,有一批無錫傳統手工藝從業者,他們的結業作品有不少能試水市場,張毅希望早日得到無錫學員的好消息。
今天剛公布,無錫安置房、經適房土地出讓金上調!最高漲662元/㎡
你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求點 求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