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記者來到西峰區錦繡坊,只見巧手的繡娘們正在趕製五顏六色、形態不一的慶陽香包。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香包中使用的「香料」是由中草藥成分特製而成,代替以往尋常使用的香草。
據慶陽岐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蘭芳向記者介紹,這些中草藥成分包括藿香15-30克、佩蘭15-30克、冰片6-9克、雄黃3-6克、白芷15-30克、艾葉10克,將這些草藥製作混合之後裝入香包中,在端午節佩戴身上,不僅美觀,還有強身健體、驅邪避災之意。
現在,慶陽香包除了滿足慶陽本地的消費需求,更多地是代表慶陽的文化和形象銷往全國各地,由香包衍生出的枕頭、繡花鞋、服飾、配飾等產品同樣受到喜愛。以慶陽岐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慶陽香包公司,已經實現了訂單銷售,「上萬的訂單我們需要提前一個月訂購,上千的訂單則是提前一周」,劉蘭芳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大規模的生產需求,劉蘭芳在我市八縣(區)發展了4000多名繡娘,統一標準、質量和收購,她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留守婦女,通過製作香包,也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收。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蘭芳對慶陽香包走出家門有著更宏偉的設計:「非遺最好的傳承方式是讓它融入生活,慶陽香包作為一帶一路的信使,將更好地傳遞信息,與國際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