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1-5月份!氣象年景怎麼樣?一戶一田有2個好消息!

2021-01-11 三農老道

站在農民角度,關注三農!大家好,我是老道!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21年已經來到了1月上旬,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咱們很多的種地農民也開始計劃2021年春播的相關事項!現在隨著國內糧價行情的持續走高,對於我們所有的種糧農民來講,在2021年氣象年景可以說非常重要,氣溫、降水包括自然災害的相關情況,決定了2021年種糧農民是否能夠實現豐產增收。今天在這裡,老道要為所有的農民兄弟重點關注一下2021年開春國內氣象年景的相關情況。同時隨著承包地確權的全面完成,在2021年一戶一田再次迎來重要推進!關於氣象年景和一戶一田的相關情況,老道也講一講自己的觀點。

老道說:從目前國家氣候中心已經發布的2021年1~5月份氣象預測情況來看,2021年開春氣象年景總體形勢依然是比較好的。不過有幾件事咱們種地農民需要重點關注!

第一件事:降水量或將呈現北多南少的局面!

老道說:按照降水量預報圖顯示來看,在2021年1~5月份,黑龍江大部、吉林以及遼寧和內蒙古北部地區、烏魯木齊西部地區以及我國中北部地區總體的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兩到五成!南方有些地區降水偏少,包括浙江、廣東、福建以及西藏等地降水量比往年偏少兩到三成。

第二件事:氣溫情況大部分正常,局部地區氣溫需注意!

老道說:從氣溫情況來看,2021年的1~5月份,國內大部分地區氣溫處於正常狀態,不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東部沿海地區以及東北部地區氣溫比往年偏高0.5~1度,特別需要注意西南部分地區,以及西藏地區的氣溫比往年偏高1~2度。同時內蒙古、新疆、陝西、甘肅等地氣溫比往年偏低0.5~2度,西南以及華南部分地區氣溫比往年偏低0.5~1度。

第三件事:氣候災害較多,拉尼娜多發!

老道說:從氣候災害的情況來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氣候災害預報分布圖》顯示在2021年1~5月份,國內氣象災害依然是相對密集的狀態,比如說東北地區以及西北大部地區將迎來冬季低溫雪災,華北地區以及華東地區在春季、冬季將迎來冬春霧霾。特別需要大家注意西南的部分地區以及華南地區會出現冬春連旱以及冬季低溫雨雪等氣候災害!

2021年依然是拉尼娜現象多發的一年,局部地區在短期內或將出現極端雨雪天氣,這對於我們今年的春播會造成比較直接的影響,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

老道說:隨著農村土地確權的全面完成,在2021年一戶一田的推進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強。根據老道掌握到的相關情況來看,現在國內正在實施一戶一田的試點省份包括安徽、廣東和陝西三省!現在很多的農民兄弟都已經領到了承包地確權證書,關於一戶一田和農村土地,有2個好消息需要咱們農民兄弟重點了解!

好消息一:農民重新申請土地獲得新契機!

老道說:推進一戶一田的核心就是要最大程度激活農村土地的活力,從一戶一田字面含義來看,就是要保障一戶一塊田。在我看來,隨著土地確權的完成,一戶一田的推行力度提升,無地農重新申請土地也將迎來新的契機。

好消息二:土地收益在2021年繼續迎來提升!

老道說:現在國內糧價行情,生豬價格走勢持續向好,無論是養豬人,還是種糧農民,通過農業生產獲得的收益也迎來了穩步提高。現在農村的土地租金包括託管的費用也在增加,作為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民來講,我們通過農業生產獲得收益的同時,農村土地也迎來了新的增值機會!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土地歸併、一戶一田」是咋回事?有哪些好處?解答來了
    大家都知道,農村除了一戶一宅政策之外,現在已經在部分地區試點「一戶一田」制度,這項措施和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方式一樣,也是採取土地合併的辦法把小田合併成大田。把分散零碎的農田連成一片。據了解;現如今,陝西省北部榆林市榆陽區已經實施了「一戶一田」改革工作。而這些年來,該地區經過試點探索,現在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在該地區已形成可複製推行的經驗。
  • 2021年,農村或將實施「一戶一田」,3大好處惠及家家戶戶!
    而根據國家發布的《中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意見》中,提到了實施「一戶一田」的政策方案。而「一戶一田」不僅能使農民自願互換並地,更是能有效節約使用農村土地。那麼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2021年,農村或將實施「一戶一田」,3大好處惠及家家戶戶!
  • 「一戶一塊田 」實現連片耕種
    目前,安徽懷遠縣為適應農業機械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的需要,正在將每家每戶零碎承包地進行整合,形成「一戶一塊田」的耕種格局。  一、安徽懷遠縣「一戶一塊田」的實踐探索是農民自發的內生需求,具有時代的必然性  在我國實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時,受樸素的公平理念影響,土地往往根據遠近肥瘦在承包農戶中均分,即每家每戶好地、孬地都有份。
  • 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生成 比往年晚了近2個月!颱風季的大幕終於...
    都市快報訊 昨晚21:48,中央氣象臺發布了颱風生成消息: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VONGFONG)已於今天(5月12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0時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約950公裡的洋面上。為什麼這個颱風不叫「白鴿」叫「黃蜂」呢?
  • 【優秀社情民意選登】關於開展「一戶一塊田」改革的建議
    為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小改大」和「一戶一塊田」改革。如安徽省蚌埠市在出臺的《關於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對實施『一戶一田』合併土地100畝以上的村,按照每畝100元標準進行獎補,縣級財政再配套每畝100元用於村組公益事業建設」。
  • 早稻田大學:在日本有兩次入學時間,一次是4月份,一次是9月份
    訪談嘉賓:早稻田大學大谷俊昭  訪談內容:  主持人:早稻田大學是第幾次在中國招生,第幾次參加教育展?  大谷俊昭:我們是03年開始參加教育展,今年是第5次了。  主持人:2007年計劃在中國招收多少學生?  大谷俊昭:沒有數量的限制。在日本有兩次入學時間,一次是4月份,一次是9月份。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畢竟在我國一年365天當中都有很多的節日,而這些節日呢也是按照農曆去計算的,就拿這個臘月來說吧,臘月在農曆當中也算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份,在古代臘月也是被稱為「蜡月」,臘月到了之後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對於農村來說這個時候是「農閒」的季節,但是人們還是要忙碌著為這個春節做好準備。
  • 2014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主要氣象災害
    中國氣象報記者賴敏報導 2014年12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4年以來,我國氣候相對平穩,對農業生產總體利大於弊。總體看,2014年氣候屬中等略偏好年景。
  • 今年第1號颱風已經生成!為什麼叫「黃蜂」?
    今晚21:48,中央氣象臺發布了颱風生成消息: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VONGFONG)已於今天(5月12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0時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約950公裡的洋面上。為什麼這個颱風不叫「白鴿」叫「黃蜂」呢?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極端天氣加劇疫情影響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 2021是辛丑年,俗語「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莊稼地裡如今還有綠油油一大片,這是油菜和小麥,當然,今年天氣冷,油菜倒是還長得可以,小麥生長比較緩慢,對於農民來說,天氣冷對油菜和小麥都是有好處的,春化之前,就需要油菜和小麥不能出現旺長,這樣能抗凍。而有些休耕田地長滿了野草,野草都已經枯萎了,這些殼都是農家肥,等到春耕之前農民翻耕之後就會是很好的漚肥。
  •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將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約1.2攝氏度。2024年前短暫高出1.5攝氏度的可能性至少為五分之一。塔拉斯說:「今年是《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籤署五周年,歡迎各國政府做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承諾。我們目前尚未走上正軌,還需要更多努力。」
  • 通遼氣象助力草原神鷹完成滅蟲攻堅戰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80%以上,糧食產量佔全區的1/4,玉米、水稻、蕎麥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區第一。今年夏天,全市的玉米作物在充沛的雨水滋潤下,長勢非常喜人,但是8月份一場蟲災,卻對玉米生長產生了嚴重威脅。
  • 古語說「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2021年年景怎麼樣?
    古語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到底啥意思,2021年年景怎麼樣? 依照相關規律組成對應日期,並且有陽曆與農曆之分。陽曆每月約為30.4天,農曆每月約有29.5天,按照這種算法可以得知,每年陽曆有365天,每年農曆則有354天。陽曆也就是大家了解的公曆,從1月1日即元旦當天算起,而農曆則是從正月初一開始計數。
  • 當天成交5萬盆一串紅!一畝田線上花市再獲新訂單
    「謝謝一畝田提供的平臺,今天成交了5萬盆一串紅
  • 國家氣象中心答每經問:今年颱風近海加強情況突出,一天內強度三級...
    8~9月份是颱風多發季,而今年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與往年相比明顯偏多。9月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未來十天天氣趨勢等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今年颱風的特點給颱風預報帶來哪些挑戰,是否有新科技運用到颱風預報中?對此,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回應,今年颱風生成後在近海加強的情況非常突出,甚至出現一天之內強度「三級跳」的情況,這對監測預報、預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5個好消息,還有1個重要提醒!
    ……11月28日,在上海科普大講壇上,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對熱點問題作出了回應,帶來了5個好消息!張文宏介紹,今年1月底2月初的時候國際上已經發表論文,合併感染在自然界和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2「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開春了,但我餵的5隻流浪貓,都回了喵星
    筆者自己也有,現在回想起來,第一次餵流浪貓起於6年前,當時剛搬家,新小區分東西兩部分,我住東區,但東區很小,只有2棟樓,在兩棟樓中間有一塊綠化,面積不大,遛狗正適合。後來一次遛狗時,發現小區草地的綠化帶裡有一隻貓,三花色,非常漂亮,試著呼喚了兩聲,可貓咪並不給面子,轉身就跑了。
  • 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觀察自行車行業運行情況,要看兩個數據:一是產量,二是出口。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獲悉,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3220.2萬輛,同比增長14.2%,自6月份轉正後繼續大幅增長;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2285.3萬輛,同比增長30.3%,較上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透露,今年自行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3600億元,同比增長10%。再看出口。1月份至9月份,出口全面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