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2021-01-15 農技老張

今天是臘月初一,也是臘月開始的第一天,對於在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大家就準備在家裡打掃衛生了,對家裡也是進行大掃除,畢竟在進入到了臘月以後節日還是比較多的,這不再過幾天就要到臘八節了,臘八節也是我們要過的一個節日,其實對於在進入到了臘月以後,這些節日也是統稱為」祭祀「的節日,很多人也是在這個月進行祭祀,希望春節過後家裡的運勢滿滿,其次就是家人能健健康康。

畢竟在我國一年365天當中都有很多的節日,而這些節日呢也是按照農曆去計算的,就拿這個臘月來說吧,臘月在農曆當中也算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份,在古代臘月也是被稱為「蜡月」,臘月到了之後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對於農村來說這個時候是「農閒」的季節,但是人們還是要忙碌著為這個春節做好準備。

可以說已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市場上也是繁忙了起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裡,幾乎市場上都是能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畢竟過年了商家忙著賣貨,消費者也是忙著購買過年的東西,彼此樂此不疲地忙著,想在農村這個時候,忙活的都是一些年輕人,很多的老人在這個時候也是沒事聊聊天,聚在一起喝個小酒也是很悠閒自在,在休閒的同時,老農們也是不誤為明年的天氣景象做打算,就比如村裡的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到」,那麼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俗語也是農民通過以往的氣象,天氣,年份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也是改編成了一些順口溜和俗語,就拿這個農村的立春來說,立春也是春天的開始,很多地方也叫做打春,但是對於在立春這天的時間基本上是不變的,多數的立春都是在每年的2月3日到5日左右,這些天數也是相差不多,但是在農曆方面來看,因為有閏月的關係,有的立春節氣就會在臘月,也有的會在正月,一般年份下都是立春在正月的比較多,但是就像今年的立春就是在臘月,所以在臘月和正月不同的月份立春的話,就會有著不同的年景。

首先來說說這個臘月立春雨水早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立春要是在臘月的時候,那麼年化的雨水就會比較充沛,在農村也是有著「2021年是二龍治水」的說法,這些也是從黃曆當中有記載,那麼兩個龍王治水就說明這個雨水量還是有利於莊稼生長的,而且雨水的到來就是證明了年後的天氣是不錯的,可以說是五穀豐登好兆頭。

但是這個立春要是在正月的話,那麼就不會有著好的年景了,就像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說一般在正月裡立春的年份當中,多數都是有倒春寒的情況,尤其是在春天的時候,倒春寒一旦出現話,是不利於播種和農作物的生長,甚至會對農業上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才有了正月立春春寒倒的說法,那麼對於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咱們先來看看今年的立春時間,今年的立春時間在2021年的2月3日,農曆的臘月二十二,所以說這個立春是在臘月,那麼年後必然就會有個好的收成,其實不管是農村俗語還是農村的黃曆,很多的農民在閒著沒事的時候總會翻看這些作為農村的文化書籍,通過這些俗語和書籍就會展望未來的年景氣象,可以看出在以前的時候,農民也是希望每年都有一個好的收成,畢竟有了好的收成,農民的腰包鼓了才能過上好日子。

相關焦點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農村俗語「山羊怕交九,綿羊怕打春」是啥意思呢?有什麼講究嗎?
    導語:這句俗語「山羊怕交九,綿羊怕打春」是什麼意思呢?有啥意思呢?這裡面又有什麼講究嗎?有興趣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在看文章的各位有喜歡動物的嗎?想必在城市裡居住的人可能並沒有多少的機會能看到這些動物吧,畢竟要真的在城市裡去看的話,只能在動物園裡找到了。但是可能在農村居住的人會比較容易接觸到這寫野生動物,那麼常見的恐怕就有雞鴨鵝以及牛和羊等等。
  • 農村俗語:「山羊怕交九,綿陽怕打春」,啥意思?老農告訴你!
    「山羊怕交九,綿陽怕打春」,意思很簡單,山羊最害怕數九寒天,綿陽最怕打春這個節氣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熟悉羊的人應該都知道,山羊和綿陽最大的區別就在毛,毛比較多的就是綿陽,毛比較少的就是山羊。每到冬天的時候,山羊的苦日子就來了,因為它們的毛比較少,自身的禦寒能力比較差,所以就有了這句「山羊怕交九」,其實就是說山羊在冬天比較難熬;打春以後就意味著萬物復甦,春回大地,溫度就回慢慢的回升,但綿陽的毛比較多,它們雖然可以捱過春天,但它們卻在春夏這兩個季節面臨著很嚴峻的考驗,細菌可能會因此滋生,疾病就會頻發,所以就有了這句「綿陽怕打春」。
  •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今年什麼時候打春具體時間是幾刻
    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日期時間  2020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2020年立春是02月04日,星期二,農曆正月正月十一  2020今年打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是幾刻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農村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啥意思?老話有理嗎?
    臘月將至,在筆者的老家,每到臘月就是最忙碌的時候,因為當地氣溫在進入臘月也就是三九之後,氣溫就會降到-25°C左右,越離過年近,氣溫就會越低,所以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忙碌碌準備過年用的年貨。說起備年貨的臘月和串親戚的正月,在我們當地還有很多「講究」,因為臘月是歲尾,正月是開頭,農村人對於「頭尾」這兩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在這個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臘月需忌尾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老話說得好「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好的收尾才會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新年。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農村俗語「山羊怕交九,綿羊怕打春」是什麼意思呢?
    在過去農村養羊又叫放羊,主要是每天把羊群帶到野外讓他們隨便吃草,和現在的圈羊有著很大的區別。在我的老家豫西山區,過去每一個村都有幾群羊,放羊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每天午飯後把羊帶到山上去,傍晚趕回來。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有勤工儉學的任務,小學生常常會跟在羊群後面拾羊屎蛋,也就是羊糞,上交學校。在拾羊屎蛋的過程中,會觀察到羊的一些生活習性和生理特徵。羊一般分山羊和綿羊兩種,山羊的毛粗長而稀疏,羊絨少,羊毛直長,羊毛散亂,像穿了一身簔衣;綿羊的毛纖細而濃密,多成捲曲狀,多絨且厚實,羊毛整齊像裹了一層厚棉甲。人用手撥拉羊毛可以看到山羊的皮膚,但卻很難看到綿羊的皮膚。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今天是農曆2020年臘月初三,已經進入了寒冬臘月了。臘月在農村指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入臘月就到了年,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近兩天從農村的熱鬧氣氛來看,確實的有一定的年味了,現在農村開始殺年豬、買豬肉、趕年集、制臘肉、灌腸等等過年的氣氛非常的濃。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馬上就要迎來臘月,按照農村的說法進入臘月就是年。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時刻,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屋簷下的冰凌看上去就像是一副帘子。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 2018打春是什麼意思和立春是同一天嗎
    導語:立春和打春是同一天嗎?立春實際上就是打春的意思,只是打春叫起來不是很好聽,人們多稱為立春。一般民間都叫「打春」,那麼「打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打春」一詞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每年都要「打春」,如果每年都要「打春」,2018年幾點立春打春?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打春」的相關知識。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後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們年輕一代關注的是陽曆時間,而老一輩農民喜歡看老黃曆,主要看農曆時間,而我們說過的傳統節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主的,比如即將要到來的春節,也是以農曆正月初一為主的。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今天正式進入臘月了,但是要記住,是2020年的臘月初一哦,因為在陰曆年中,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2021年。今天是臘月初一,密那裡下雪了嗎?被雪淋頭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 今年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2020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麼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體時間。  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明天入臘月,老農說「臘月有兔不能拾,正月有雞不要撿」啥意思?
    明天是就是正式進入了臘月,進入到了臘月以後也是說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到了春節了,因為春節初一才算是進入到正月,那麼從臘月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大年三十,這都是在臘月,當然了在臘月的這個月份裡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也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的說法,同時臘月也是一年中大家最忙的時候,大家在這個時候也要捯飭捯飭家裡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