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2021-01-12 騰訊網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馬上就要迎來臘月,按照農村的說法進入臘月就是年。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時刻,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屋簷下的冰凌看上去就像是一副帘子。農村俗語也稱之為「三九不掛簾,來年倒春寒」,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三九期間,一定要冷的透,只有冷的徹底,明年春季的時候,才不會發生倒春寒。也被叫做小寒大寒冷的透,來年春天天氣暖。三九四九期間越發的寒冷,對於來年的天氣走勢反倒是越有利。

隨著臘月的到來,天氣也愈發的寒冷,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裡所說的三白又是什麼呢?其實這句老話是一句北方地區的說法,在北方地區的臘月。天氣寒冷而且相當的乾燥,農田之中是相當缺乏水分的滋養和灌溉。這段時期沒有什麼比下幾場酣暢淋漓的大雪在好了,降雪的到來。能夠給大地補充水分,讓越冬的麥苗得到雪水的灌溉,從而能夠在越冬時期很好的生長,從而來年獲得好的產量。

這裡指的三場白,其實也是說臘月能夠下三場雪,來年的時候就連家裡餵養的豬和狗,也能夠吃得上麥子製作的饃饃,也被叫做豬狗不吃黑,寓意是吃的白面饃。跟大家熟知的俗語:麥苗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其實是一樣的道理。臘月的降雪不但能夠補充水分,給麥苗起到灌溉的作用,而且下雪帶來的低溫,還能夠將那些藏匿在土壤之中的越冬害蟲給凍死,這樣一來的話,來年的農田之中蟲害會明顯的減少,這些都是利於豐收的必備條件。那麼今年的臘月會不會下雪呢?

根據農諺描述,臘月是否下雪要看前期的天氣走勢,農諺稱之為「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句農諺所說的是,如果在三九四九期間沒有出現降雪,天氣異常的乾燥乾旱,那麼到了五九六九的臘月期間,這樣的乾旱依然很難有所緩解,會一直持續到正月甚至更久的時間,今年的前段時間出現過一次大範圍的降雪天氣,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降幅特別大的大雪天氣,這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無疑是非常利好的,也預示著在臘月期間,將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降雪。對於緩解旱情會起到明顯的作用。

隨著臘月的臨近,近期天氣預報顯示,在十五六號左右,將會出現較大範圍的降水天氣。這樣的天氣走勢也符合了農諺的描述,加上今年的冬天異常的寒冷,也真真正正的達到了冷的透徹的說法,所以說來年出現倒春寒的機率將會大大的降低,這樣的天氣走勢,對於來年的年景來說,是相當利好的,加上明年是牛年,按照農村的說法牛馬年好種田,明年將會是個很不錯的好年景,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三白是什麼?今年能遇上嗎?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距離臘月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現在正處於三九階段,也是全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九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間段。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這話說今年是不知不覺地又是一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是進入到了2021年的1月份,要是按照上年的年份來說,這個月是也是進入到了春節的月份,但是今年和上年是不一樣,今年沒有閏月,所以說今年的春節月份在2月份,也是和往年的年份是一樣的,2020年也是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值得大家回憶的一年,不過從迎來了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這話說今年是不知不覺地又是一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是進入到了2021年的1月份,要是按照上年的年份來說,這個月是也是進入到了春節的月份,但是今年和上年是不一樣,今年沒有閏月,所以說今年的春節月份在2月份,也是和往年的年份是一樣的,2020年也是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值得大家回憶的一年,不過從迎來了2021年以後,那麼一切都將變得更好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屠夫不宰五趾豬,守村不守有廟村」,為何?
    ,農村俗語「屠夫不宰五趾豬,守村不守有廟村」,為何?  隨著臘月的臨近,農村一年一度的殺年豬也即將拉開帷幕。在農村養豬餵雞是最為常見的,尤其是在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群雞,這樣平時就不缺雞蛋吃。而且到年底的時候還有雞肉吃,餵豬也是比較多見的,村民自己餵養的豬大都會養上一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這樣養的豬,不但膘肥體厚,而且肉質鮮美,記得過去過年的時候誰家燉豬肉,整個村子都瀰漫著一股濃鬱的肉香味道。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畢竟在我國一年365天當中都有很多的節日,而這些節日呢也是按照農曆去計算的,就拿這個臘月來說吧,臘月在農曆當中也算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份,在古代臘月也是被稱為「蜡月」,臘月到了之後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對於農村來說這個時候是「農閒」的季節,但是人們還是要忙碌著為這個春節做好準備。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農村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啥意思?老話有理嗎?
    臘月將至,在筆者的老家,每到臘月就是最忙碌的時候,因為當地氣溫在進入臘月也就是三九之後,氣溫就會降到-25°C左右,越離過年近,氣溫就會越低,所以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忙碌碌準備過年用的年貨。說起備年貨的臘月和串親戚的正月,在我們當地還有很多「講究」,因為臘月是歲尾,正月是開頭,農村人對於「頭尾」這兩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在這個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臘月需忌尾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老話說得好「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好的收尾才會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新年。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俗話說「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這句話有啥意思呢?但從這句俗語字面上理解不難,整體意思說的是臘月初一這天下雪或者下雨,那麼來年農民甕裡裝滿了糧食,糧食吃不完都生蟲子了。表面意思是這樣,那我們怎麼理解這句話說的天氣信息,以及來年糧食豐收情況呢?臘月初一下「臘月初一」這是說的具體時間,沒有什麼好展開的,今天就是進入臘月初一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