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2021-01-12 農技老張

這話說今年是不知不覺地又是一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是進入到了2021年的1月份,要是按照上年的年份來說,這個月是也是進入到了春節的月份,但是今年和上年是不一樣,今年沒有閏月,所以說今年的春節月份在2月份,也是和往年的年份是一樣的,2020年也是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值得大家回憶的一年,不過從迎來了2021年以後,那麼一切都將變得更好。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年當中就是要屬臘月是最冷的,而且臘月也是三九天和四九天出現的時候,要知道三九天和四九天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說臘月也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叫花」的說法,可見臘月的天氣是極為寒冷的,那麼作為在臘月來說也是有著「該冷就冷,才有年景」的說法,在農村的老人認為,冷的時候就要冷,如果天氣不冷的話,就會造成莊稼生長出現問題,就比如說小麥此時的溫度是比較適合的,這個時候小麥也可以鍛鍊耐寒性,一旦要是溫度高了,那麼小麥必然就會徒長。

不過從今年來看,溫度是要比往年低的,就比如說2020年的時候,很多地方幾乎是沒有下雪,溫度也是很高,幾乎是沒有今年那麼冷,今年的為溫度也是比較冷的,尤其是在跨年的時候出現了寒潮,部分地區降溫也是達到了零下20-30度,那麼對於像今年來說,臘月不應該很暖和,是比較寒冷的,所以說年後的農民會有個好的收成,反之是要是在臘月裡出現了暖和的天氣,那麼到了今年的6月,必然就會出現乾旱。

這樣的景象也是俗語說的臘月暖六月旱,那麼第二句話說的臘月打雷衣減半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也是說,如果在臘月裡出現了打雷的情況,天氣就會不正常,作為打雷這種現象來說一般都是在驚蟄之後才會有打雷的情況,那麼要是在臘月裡出現打雷,天氣肯定是反常,就像有的年份裡,臘月打雷了剛立春的時候天氣就變得很暖和,人們就會早早地把衣服換掉,換成一些薄的衣服,但是這樣雖說天氣暖和了,但是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天氣,所以說有的時候天象異常的話,必然就會造成農業上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農村的老人們認為,臘月裡如果是出現天氣異常的話,就是一個不好的兆頭,不管是農民的生活還是農作物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損害,所以說在正常的年份裡,也是有著該有的天氣,一旦是要是在臘月裡出現了天氣異常,這個時候大家就要注意了,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農業方面的損失。

相關焦點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作為在臘月來說也是有著「該冷就冷,才有年景」的說法,在農村的老人認為,冷的時候就要冷,如果天氣不冷的話,就會造成莊稼生長出現問題,就比如說小麥此時的溫度是比較適合的,這個時候小麥也可以鍛鍊耐寒性,一旦要是溫度高了,那麼小麥必然就會徒長。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距離臘月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現在正處於三九階段,也是全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九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間段。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馬上就要迎來臘月,按照農村的說法進入臘月就是年。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時刻,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屋簷下的冰凌看上去就像是一副帘子。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農民可以利用臘月初一的天時來預判來年莊稼的收成情況,當然,2021年是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廣種田」,牛年年景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年景,我們來看看人們怎麼從臘月初一這天天氣來預判來年收成情況。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今天是1月16號 ,已經進入三九第九天了,還有四天就進入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 ,大寒節氣過後就是立春了。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今天正式進入臘月了,但是要記住,是2020年的臘月初一哦,因為在陰曆年中,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2021年。今天是臘月初一,密那裡下雪了嗎?被雪淋頭了嗎?
  • 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自己選擇的:比如何時出生、何時離開人世,壽命幾何?這些,都是無法選擇的。對於生死,古人有過這樣的一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從字面來理解,似乎不論是臘月出生還是臘月去世,都不是一件好事,那麼,這其中原因何在?古人的很多人生經驗,來自兩個渠道。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畢竟在我國一年365天當中都有很多的節日,而這些節日呢也是按照農曆去計算的,就拿這個臘月來說吧,臘月在農曆當中也算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份,在古代臘月也是被稱為「蜡月」,臘月到了之後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候,對於農村來說這個時候是「農閒」的季節,但是人們還是要忙碌著為這個春節做好準備。
  • 農村俗語:「七月不趕鹿,臘月不趕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民間很多俗語是花樣很豐富,內容都比較簡練,並且表達出了跟蹤規矩和注意的事項,經過代代的口語相傳,指導著人們的行為。古代的時候,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常常會獵取一些動物來作為食物,但是在獵取動物的過程中也要遵循著一些注意的事項,告誡著人們事事懷有仁慈之心。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農村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啥意思?老話有理嗎?
    臘月將至,在筆者的老家,每到臘月就是最忙碌的時候,因為當地氣溫在進入臘月也就是三九之後,氣溫就會降到-25°C左右,越離過年近,氣溫就會越低,所以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忙碌碌準備過年用的年貨。說起備年貨的臘月和串親戚的正月,在我們當地還有很多「講究」,因為臘月是歲尾,正月是開頭,農村人對於「頭尾」這兩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在這個時候是有很多忌諱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臘月需忌尾,正月莫開頭」,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臘月需忌尾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老話說得好「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個好的收尾才會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新年。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今天是農曆2020年臘月初三,已經進入了寒冬臘月了。臘月在農村指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入臘月就到了年,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近兩天從農村的熱鬧氣氛來看,確實的有一定的年味了,現在農村開始殺年豬、買豬肉、趕年集、制臘肉、灌腸等等過年的氣氛非常的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