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2021-01-15 鄉村波比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而隨著寒冬臘月的到來,農村老人常說「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

對於以前農村而言,人們最為期盼的就是來年農作物收成好不好,來年能否獲得大豐收。而糧食作為人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糧食收成好,那麼一年不用愁。而來年農作物收成是否好,很關鍵一部分就是水分是否充足。

而冬季下雪對於生長階段的小麥而言至關重要。瑞雪兆豐年,冬季進入臘月厚厚的白雪覆蓋在小麥上面。這就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天然「棉被」,可以很好地保護小麥順利越冬。而這裡的臘月遇三白就是指在臘月裡面遇到三場大雪,那麼後面的「豬狗不吃黑」又是什麼意思呢?

臘月遇三白,豬肉不吃黑

這是指在進入臘月以後遇到三場大雪降臨,那麼來年糧食獲得大豐收的概率會很大。這時候家裡飼養的豬和狗以及其他牲畜的糧食將有所保障。豬和狗不再需要吃一些發黴變黑的黑饅頭了。這代表著來年將會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今年冬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如今正處於三九階段。我國多地氣溫驟降,北方多地下起了皚皚白雪。而南方不少農村地區早上也下起了厚厚的霜。人們常說「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如果在三九四九階段不下雪,那麼後續的五九和六九天天氣會持續乾旱。

目前來看,我國目前多地已經下雪,整體氣溫比較低。但是對于越冬的農作物來說確實有利的,融化的冰雪可以給乾旱的冬天更多的水分,同時下起的白雪又可以消滅掉土壤中的蟲卵,促進農作物更快更好的的生長。

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由於受到拉尼娜事件影響,整個冬季相對偏冷,是一個冷冬。而人們更加需要提前做好防寒措施應對。但是對於北方的小麥而言,臘月下雪促豐收。

農諺常說「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由此可見下雪並不會影響麥子的生長,反而更加有利促進生長,並且安全越冬。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你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三白是什麼?今年能遇上嗎?
    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今年有沒有白? 馬上就要迎來臘月,按照農村的說法進入臘月就是年。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冷的時刻,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屋簷下的冰凌看上去就像是一副帘子。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後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們年輕一代關注的是陽曆時間,而老一輩農民喜歡看老黃曆,主要看農曆時間,而我們說過的傳統節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主的,比如即將要到來的春節,也是以農曆正月初一為主的。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今天正式進入臘月了,但是要記住,是2020年的臘月初一哦,因為在陰曆年中,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2021年。今天是臘月初一,密那裡下雪了嗎?被雪淋頭了嗎?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花姐妹看世界!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句俗語的涵蓋面很廣,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
    導讀:臘月將至,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為啥女人怕臘月?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距離臘月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現在正處於三九階段,也是全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農村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九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間段。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正月打春春寒倒」,今年啥時候打春?
    可以說已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市場上也是繁忙了起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裡,幾乎市場上都是能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畢竟過年了商家忙著賣貨,消費者也是忙著購買過年的東西,彼此樂此不疲地忙著,想在農村這個時候,忙活的都是一些年輕人,很多的老人在這個時候也是沒事聊聊天,聚在一起喝個小酒也是很悠閒自在,在休閒的同時,老農們也是不誤為明年的天氣景象做打算,就比如村裡的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臘月打春雨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