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七月不趕鹿,臘月不趕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1 響水大米

民間很多俗語是花樣很豐富,內容都比較簡練,並且表達出了跟蹤規矩和注意的事項,經過代代的口語相傳,指導著人們的行為。古代的時候,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常常會獵取一些動物來作為食物,但是在獵取動物的過程中也要遵循著一些注意的事項,告誡著人們事事懷有仁慈之心。

七月不趕鹿:是說七月的時候鹿正式處於即將生產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趕鹿,會造成鹿的流產,導致直接一次傷害了兩個生命。並且如果此時殺了母鹿,那麼剛生下的幼鹿也會因為吃不到母鹿的奶而死掉。人類為了生存捕捉動物維繫生命是大自然的正常循環,但是如果扼殺了還沒出生的鹿胎兒或致使剛出生的幼鹿死亡,就是非常殘酷不道德的事情了。所以總結出來七月不趕鹿的說法。

臘月不趕獐:獐也是鹿科動物的一種,又稱河麂由於人類的惡意捕殺,偷獵幼河麂,獲取名貴的藥材和滋養品-「獐寶」而獲取的來源大多是從死幼獐體內獲得,為此,常常要殺死幼獐。獐這種動物,一年就繁殖一次,並且都在每年的12月,也就是臘月。所以這個人們發現了動物的繁殖規律後,總結出來臘月不趕獐的說法。

其實,不僅是這兩句俗語,還有比如人們常說的「勸君莫打三春鳥,勸君莫食三月鯽,是一個道理,就是教導人們不要再動物繁衍的時候去獵殺捕捉,要給它們就出足夠的繁衍時間,否則這些動物將會被趕盡殺絕!現在這兩種野生動物都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在圍獵和捕殺了。但是俗語卻指導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農村俗語:「七月不趕鹿,臘月不趕獐」是什麼意思?大家認為說的有道理嗎?歡迎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俗話說「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其實是過去的一種說法,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對於漫長寒冷的冬季,早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難捱,在過去不論生,仰或是死,對於寒冬臘月都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臘月也是一年之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數九歌的最寒冷的三九四九都是在臘月之中度過,而且還會盡力小寒大寒凍死老漢的節氣,可見沒有什麼季節比寒冬臘月在冷的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農村俗語: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這麼說?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這麼說?有道理嗎?農村流傳的俗語每句話看起來簡簡單單,仔細想一下卻又蘊含著極大的意義,這也因為此,俗語才會流傳了幾百年。小毅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農村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這句話有道理嗎?
    馬上又要端午節了,農村老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啥意思,是不是封建迷信?今天是4月14日,距離端午節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在農村裡,農民們端午節也是非常重視的,在端午節的那一天,民間就有插艾草,掛香包的習俗,以盼望著在今年能夠健健康康,病災消除。
  • 臘月到來,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不吃黑」,啥意思?
    今日正式進入臘月,人們常說「進入臘八就是年」,很顯然現在距離過年越來越近了。農村到處都充滿了過年的熱鬧氣氛,而這時候外出打工的人們也陸陸續續返鄉。今年冬季比較寒冷,如今正是處於三九四九階段,人們常說「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有啥道理
    要說在農村裡,對於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農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了,這個時候也是處於在臘月,就像北方地區現在的農作物就是小麥了,對於今年的天氣如何是直接影響著小麥年後的長勢,對於農民來說現在還是希望天氣下雪降溫,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含的內容很多,這些俗語的創作者就是民間百姓,多以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短句形式來告訴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古代人對於房屋院落建築的格局非常看重,非常講究房屋的方位與布局,同時對於房前屋後種植的植物也有一定的經驗。
  • 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勞動人民們通過日常生活、節氣等方方面面的經驗,總結出了不少通俗易懂的俗語,而在農村裡也一直流傳這這些俗語,讀起來可能有些粗俗,但是撇開這些字面得意思,深究裡邊的含義還是非常有道理。俗語涵蓋的面很廣,各個方面都有 。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教育的,有的是關於莊稼的,也有的是關於的做生意的,正是因為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所以以前農村還是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俗語的,但是在後來的時候
  • 臘月要講究?俗語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老農民為您分析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