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丨這條鐵路,對野生動物溫柔以待(新華社)

2021-01-10 澎湃新聞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這條鐵路,對野生動物溫柔以待(新華社)

2020-12-17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肯亞,有一條全長480公裡的現代化鐵路

它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和海港城市蒙巴薩

是肯亞獨立以來的首條新鐵路

也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鐵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旅遊頻道將「乘坐蒙內鐵路列車」列為到肯亞最值得做的20件事之一

圖為2017年2月22日,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附近,一隻斑馬穿過蒙內鐵路野生動物通道後試圖穿越公路。(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這條給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鋼鐵長龍」卻不是冷冰冰的存在

它溫柔地保護了經過之處的野生動物和當地環境

肯亞標軌鐵路穿越奈洛比國家公園、察沃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

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

橫跨奈洛比國家公園的特大橋橋梁採用聲屏障梁,公園內也安裝了聲屏障

以降低列車通過時的噪音

根據大象、長頸鹿等大型動物的生活習性

蒙內鐵路在全線多處設置橋梁式動物通道

在大河處適當延長跨河橋梁引橋,加高橋梁高度,方便動物通行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局長基蒂利·姆巴西說

「通過對公園內大象行蹤的觀察,我們發現它們很快適應了橋梁的存在,它們的生活沒有受到不利影響。」

圖為2017年5月12日,列車從肯亞蒙內鐵路沿線的馬澤拉斯鐵路大橋上駛過。(新華社記者陳誠攝)

此外,為了儘量減少鐵路對蒙巴薩紅樹林溼地公園中紅樹林的影響

項目施工時,在紅樹林的生長範圍內預埋了多處過水管涵

確保海水能夠進入被建築施工便道隔斷海水浸潤的區域

施工結束後,紅樹林茂盛如常,這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中國這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理念

不僅實踐在建設美麗中國中

也實踐在與他國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中

來源:新華社

記者:謝琳、何夢舒 參與記者:楊臻 視頻:袁悅

原標題:《保護生物多樣性丨這條鐵路,對野生動物溫柔以待(新華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美麗環保「路標」|這條鐵路,對野生動物溫柔以待
    圖為2017年2月22日,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附近,一隻斑馬穿過蒙內鐵路野生動物通道後試圖穿越公路。(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這條給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鋼鐵長龍」卻不是冷冰冰的存在它溫柔地保護了經過之處的野生動物和當地環境肯亞標軌鐵路穿越奈洛比國家公園、察沃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橫跨奈洛比國家公園的特大橋橋梁採用聲屏障梁,公園內也安裝了聲屏障以降低列車通過時的噪音根據大象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啟動 支持益心華泰...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啟動 支持益心華泰 · 螞蟻森林京西公益保護地設立 2020-10-26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動物攝影師的20年拍攝筆記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原作者丨[英]約翰·艾奇遜摘編丨何安安每年的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然而,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等原因,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目次一、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進展二、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推進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的若干建議2020年初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儘快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加強執法管理和司法保護已成為我國社會公眾的普遍期待。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生物多樣性保護,成都市現在咋樣了?
    2020年7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項目評審會。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單位專家及生態環境廳、市公園城市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應邀參加會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在即 專家:保護名錄待擴圍,建議禁食野生...
    不過很多學者提出,這並不是非常好的理念,還是應該從野生動物保護本身出發。」劉長秋說。2016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又作了修改,刪除了把野生動物作為資源加以利用的表述,提出「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劉長秋表示,儘管強調「保護優先」,但在法條設計中,還是比較強調利用野生動物。「利用還是在裡面,包括允許加工野生動物製品、人工養殖等。」
  • 野生動物保護丨西藏:冬日羊湖 動物樂園
    野生動物保護丨西藏:冬日羊湖 動物樂園 2021-01-15 1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人人一平米 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活動參與人數...
    《生命的綻放》拍攝:肖翠近期,由《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螞蟻集團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的「人人一平米 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活動(即螞蟻森林兌換嘉塘公益保護地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成為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社會公眾參與人數最多的項目之一
  •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案例
    近一年來,各環境資源法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著力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審結了一批涉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創新探索了一系列案件審判規則,以「司法利劍」全力守護「自然之美」。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現將各環境資源法庭審結的、具有示範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向社會發布。這些案件的審理,彰顯了不少江蘇法院環資審判特色:一是聚焦「全鏈條打擊」。
  • 保護生物多樣性,廣東在行動
    「生物多樣性」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它包括了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我們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廣東一直在行動;業界也一直提倡「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 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
    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白鰭豚、中華鱘等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黑熊、金貓、馬鹿、黃羊、天鵝、玳瑁、文昌魚等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很多特有和珍稀種類。
  • 流浪動物屬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範疇嗎?
    這也導致了人們對其態度的兩種極端:可憐,亦或可惡。但不論是哪種態度,隨著流浪動物群體數量的日益龐大,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管控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已經成為亟須解決的一項社會問題。很多公益機構也參與到對其管理中來,同時也由此引發了爭論,即:流浪動物屬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範疇嗎?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
  • 新時代少年報|小學生行動起來 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任重而道遠。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保護,舉報亂砍濫伐、亂丟亂排的違法行為;了解和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有效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 瀕危動物
  • 生物多樣性保護|多樣地球 美麗世界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美麗世界需要人類共同守護。作為生態屏障的秦嶺山脈被譽為中國的「生物基因庫」。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由於戰爭、獵殺和生態破壞等原因,這種珍禽的棲息地面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銳減,俄羅斯、韓國、日本相繼宣布野生朱䴉絕跡。1981年中國研究人員發現7隻野生朱䴉孤羽。在隨後日漸完善的保護體系中,中國的朱䴉野生種群由7隻發展到2000餘只,並構建了若干人工種群。一些朱䴉還遠赴日本和韓國,在當地保護工作者的努力下繁衍種群。
  • 青藏鐵路對野生動物的真正影響剛剛開始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奇森博士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表示,作為世界上第一條高原鐵路,如何做好野生動物的保護幾乎沒有任何可借鑑的經驗。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南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約佔87%,鐵路最高點唐古拉山口達5072米。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2020-07-03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日報:野生動物保護的「秘籍」
    「如果人們對家鄉的代表性珍稀動物不認識,就要補上『這一課』。」在我國當代大自然文學開拓者、著名作家劉先平看來,生態危機的重壓,迫使人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才發現「自然屬於人類」是誤區,是自然養育了人類,人與自然萬物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因而必須摒棄對自然的無情掠奪、任意破壞。
  • 保護秦嶺丨保護秦嶺野生動物,我們要牢記這些事~
    保護秦嶺丨保護秦嶺野生動物,我們要牢記這些事~ 2020-12-10 2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夥伴」——2019年上海市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夥伴」——2019年上海市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正式開幕 2019-11-24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小編帶你認識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沈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一般來說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這其中,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目前已知的物種在200萬種以上,可以說,正是如此豐富的生物物種使我們的地球充滿了勃勃生機。但是,世界物種多樣性正在面臨嚴峻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