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小編帶你認識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2021-01-08 環球網

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沈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一般來說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這其中,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目前已知的物種在200萬種以上,可以說,正是如此豐富的生物物種使我們的地球充滿了勃勃生機。

但是,世界物種多樣性正在面臨嚴峻的威脅。據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布的《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萬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在人類活動的幹預下,近百年來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意味著約每小時就有3個物種從地球上永久地消失。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將對地球環境造成深遠影響,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世界各國和許多非政府組織都在為保護生物多樣性進行不懈的努力。小編為你盤點了當前瀕危的一些珍稀野生動物,快來了解一下吧。

亞洲象

歷史上,亞洲象的分布區很廣,它們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河邊及竹闊混交林中活動,是大型陸生草食性哺乳動物。氣候變化、森林大面積減少、人類過度捕殺等原因使得野生亞洲象的數量急劇減少。野外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9世紀早期至今已經減少了97%,而且一直呈下降趨勢。2004年中國國家林業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境內的亞洲象僅存180隻。除了自身繁育率低的原因,棲息地的減少和破碎化以及屢禁不止的偷獵行為都使亞洲象種群面臨著嚴酷的滅絕災難。

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有三個亞種,分別是印尼亞種、印支亞種和印度亞種,過去普遍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國、不丹、中國、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20世紀以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爪哇犀牛印度亞種和印支亞種已分別於1960年左右和2010年滅絕,目前印尼亞種的爪哇犀牛僅見於爪哇島的UdjungKulon國家公園,約有50-60頭,無人工養殖,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伊洛瓦底江豚

伊洛瓦底江豚生活在柬埔寨桔井省、上丁省和寮國佔巴塞省一帶湄公河及其支流水域。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曾指出,湄公河的水汙染將生活在那裡的伊洛瓦底江豚推向滅絕的邊緣。2014年該組織又警告寮國,在湄公河修建大壩將加速伊洛瓦底江豚的滅絕。目前普遍認為伊洛瓦底江豚的數量不超過100隻,但此前有媒體報導說,國際野生動物學家在孟加拉灣沿岸發現大量伊洛瓦底江豚,對所有人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可喜的消息。

加灣鼠海豚

加灣鼠海豚俗稱小頭鼠海豚,僅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上遊生存。由於漁業人員在加灣的密集捕撈,加灣鼠海豚面臨著被刺網圍困的嚴重威脅。為阻止加灣鼠海豚的數量繼續下降,墨西哥政府劃定一片海域為加灣鼠海豚保護區,禁止在該海域進行任何商業捕撈活動。但國際加灣鼠海豚救援組表示,目前加灣鼠海豚的數量從2012年的200頭銳減到2015年的60頭。海洋守護協會會長認為照這樣發展下去,這種海豚可能在今年12月份就會滅絕。

稜皮龜

稜皮龜體大,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生活在遠洋,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偶爾也見於近海和港灣地帶。1990年到2009年的近20年間,由於厄爾尼諾現象造成海洋水溫變化、漁民非法捕撈、海洋汙染及當地旅遊開發,稜皮龜數量銳減約95%。稜皮龜種群數量銳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人們在海洋中丟棄廢塑膠袋使稜皮龜誤認為是水母而誤食,造成腸道阻塞而死亡。《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一書中指出,照此發展,稜皮龜很有可能在2017年前滅絕。

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是洄遊性魚類,主要分為大西洋亞種和太平洋亞種,一般成群活動在0-100米深的海水中。

藍鰭金槍魚作為食用魚,受到人們的追捧,其商業價值高,然而人們卻忽視了對它的保護。海洋學家沙芬納稱,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是世界上「遭受刻意不當管理之害最嚴重的動物」。歐盟《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會議第一委員會曾於2010年組織了關於禁止大西洋和地中海藍鰭金槍魚國際貿易的提案的投票,然而投票結果讓人失望,該提案遭到了否決。專家警告,藍鰭金槍魚面臨因過度捕撈導致的瀕臨滅絕的危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列為極危等級。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一種是非常平和的草食動物,分為兩群,一群在中非維龍加山脈的四個國家公園,另一群則在烏幹達的布溫迪森林。由於需要大量的食物,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吃東西。它們在早上吃東西,接近中午時則休息,下午繼續吃食物,晚上則會休息。雖然在近30年山地大猩猩的數量略有增加,但2013年的數據顯示,世界上山地大猩猩仍僅存幾百隻。它們的基因與人類相似,因此容易感染人類疾病。除此之外,棲息地減少、遭遇捕獵也使得山地大猩猩瀕臨滅絕。

揚子鱷

中國地大物博,生物種類極為豐富,其中也有多種野生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揚子鱷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故鄉在中國的長江流域,至今還留存著早先恐龍等爬行動物的特徵,被稱為「活化石」。

除了棲息地被破壞、遭遇偷獵等問題,農藥的使用也間接威脅揚子鱷的生存。據估計,現今野生揚子鱷只有約130到150隻,而且正以每年4%到6%的速度減少。安徽宣城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的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希望努力恢復和改善揚子鱷棲息地,提高揚子鱷的自然繁殖力和幼鱷存活率,不斷擴大野生種群數量。

大熊貓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是被世界人民熟知和喜愛的瀕危動物。

中國國家林業局稱,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03年底的1596隻上升至2013年底的1864隻。雖然由於棲息地被破壞以及近親繁殖難以避免的基因問題等原因,野生大熊貓仍難以恢復正常的種群數量,但對其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一則公益廣告深深觸動人們的心靈。三張照片分別展示了3D列印出的大象、鯨和猩猩的形象,連骨骼形狀都被清晰地列印了出來。然而,現實並不是如此美好,圖片上簡單的一句話「要是他們這麼容易再生該有多好啊」,深刻闡明了在人類活動幹涉下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物種消亡所帶來破壞的不可逆性,廣告強烈呼籲人們重視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人類美麗的家園。

相關焦點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看浙江新物種圖鑑 帶你一起漲姿勢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8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5周年,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紀念生物多樣性行動25周年」。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前提。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了 認識一下河南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吧
    金水河客戶端記者陳慧 趙力文 /撰文 王坤源/製圖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將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確定為 「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  2016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對中國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恰逢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60周年。
  • 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名單出爐
    珍稀野生動物,顧名思義就是指生存於天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數量極少的動物。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動物種類正在急劇減少,一個接一個,一種接一種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鏈而互相依存。下面跟小編一起來認識一下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排名不分先後。
  • 審判札記 | 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審判札記 | 寫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2020-05-23 0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三江源頭野生動物欣欣向榮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三江源頭野生動物欣欣向榮 (5/8) "← →"翻頁
  • 雲南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通過鑑定
    科學時報昆明6月24日訊(記者張雯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龔洵和其課題組完成的「雲南部分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項目通過成果鑑定。專家組認為,該研究積累了雲南珍稀瀕危植物的本底資料,從生殖生物學、遺傳多樣性等方面探討了一些珍稀瀕危植物的瀕危機制,提出了有效保護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259隻珍稀烏龜,獲刑12年!廣州一男子指使他人非法走私珍稀野生動物...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走私珍稀野生動物案件進行審理結案,宣判一名被告人因指使他人非法入境259隻珍稀烏龜而獲刑12年、以及沒收20萬元個人財產。該判決得到廣東省高院支持。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標本「走秀」 與小朋友和公眾見面
    中青在線昆明6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文凌)今天,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雲南省林業廳在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了以「留住最美的它」為主題的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大型科普活動,讓全社會共同關注和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 這個瀕危物種多次在麗水發現!|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中華...
    近年來,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慶元片區等地先後8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並及時通過救護中心治療和野外放生等手段進行科學保護。    麗水多地多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得益於自然保護和當地民眾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更是麗水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帶孩子認識幾位我們「國家的寶貝」,超可愛
    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想帶孩子認識幾位我們「國家的寶貝」。你知道大象是站著睡覺的嗎?你知道聖誕老人的坐騎其實不是麋鹿嗎?大熊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沒時間幹別的了?來,認識一下這幾位可愛的珍稀動物朋友——-1-大熊貓·Panda人見人愛的「胖噠君」,既是中國的國寶,又為全球珍稀動物代言。
  • 你知道深圳特有的野生動物麼? 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刷最新家底
    原標題:你知道深圳特有的野生動物麼? 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刷最新家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劉靜靜)5月22日是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你 守護我們未來|2020年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為了保護它們,也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1973年6月21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目的在於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制。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野生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中國於1981年加入該公約,主動承擔起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重要責任。
  • 【遼陽視覺】隨「秘境之眼」圍觀野生動物小可愛
    :大熊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甘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最南端,主要保護對象是大熊貓、珙桐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是甘肅珍稀瀕危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2019年10月31日,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已鑑定出各類野生動物37種,其中鬣羚、獼猴、黃喉貂、白鷳、黃鼬等為首次出現。下圖發布的這些珍稀動物,你能認出來幾樣,喊得出它們名字嗎?
  • 珍稀動物雲貓30餘年後重現雲南
    新華網昆明3月6日電(記者吉哲鵬)6日,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與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聯合發布,在雙方聯合開展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活動中,架設在該保護區騰衝管理分局大塘管理站的一臺紅外相機於2014年10月7日、11月11日兩次拍到照片的貓科動物,經多位專家鑑定為雲貓。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5日訊 (記者 黃俊毅)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5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知道幾個?
    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旨在喚起全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然而,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世界上的很多生物正在面臨危機,目前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   小編為您盤點幾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一起來看看吧!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十部紀錄片帶你體驗生命之美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