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納健康管理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00萬年,而那些曾經陪伴過人類祖先露西的動物們卻在面臨著滅絕的危機,我們於心何忍?為了保護它們,也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1973年6月21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目的在於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制。
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野生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中國於1981年加入該公約,主動承擔起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重要責任。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提醒人類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廣東也是率先把「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寫入地方性法規,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
「野味」是不是比普通肉類更有營養?並不是!而且分分鐘「禍從口入」! 關於食用「野味」,不少人認為:野味比家禽、家畜吃起來更有營養,口感也更好;更有人覺得,能吃到「野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和炫耀的資本。 醫學界早有共識,野生動物肉質並不比普通肉類更營養或美味,特殊營養更是無從談起。「當前野味消費的重點並不在於食物本身,而在於野味代表的價值符號。」研究災害法學的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曾如是說道。李復煌提及,科學安排日常膳食,我們現在獲取到的食物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營養需求。
飛禽走獸、熊掌燕窩與豬牛羊肉沒多大的區別。而且,野生動物在外謀生覓食,經常會經歷「飢一頓、飽一頓」的狀態,很難積累較高的營養成分,食用所謂「免疫力強」的野生動物並不會增強你身體的免疫力,絕大部分的野生動物身體體內含有人類不可抵抗的病毒,如:伊波拉病毒,就食用靈長類動物而引發的超級致命病毒。 最後讓我們一起守護這些美麗的生靈,全世界的瀕危動物有794種,國內不幸佔了120多種,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鏈而互相依存,如果有一天這世界只剩下人類那麼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我們這個最好的「朋友」吧
資料來源:湖湘共青團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