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帶孩子認識幾位我們「國家的寶貝」,超可愛

2021-01-08 父母世界Parents

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想帶孩子認識幾位我們「國家的寶貝」。

你知道大象是站著睡覺的嗎?你知道聖誕老人的坐騎其實不是麋鹿嗎?

大熊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沒時間幹別的了?

來,認識一下這幾位可愛的珍稀動物朋友——

-1-大熊貓·Panda

人見人愛的「胖噠君」,既是中國的國寶,又為全球珍稀動物代言。

你知道嗎?大熊貓原本是食肉動物,為了適應生存環境才由食肉或雜食逐漸變為以竹子為食。在野外環境,竹子幾乎是大熊貓唯一的食物,佔大熊貓全年食物量的99%。

大熊貓的蛋白質供能更近於肉食動物,但綠油油的竹子能量密度太低了,為了把自己吃成軟萌可愛的胖噠君,熊貓每天要花14個小時進食,吃進去約佔它們體重五分之一(約15~20公斤)的竹子,所以,呃……大熊貓除去睡覺,就是吃飯,真的快沒時間幹別的了……

-2-長江江豚·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頭部鈍圓,性情活潑,又因為天生長了一張笑臉,江豚這個「治癒系小胖子」你一見到它就會喜歡上。

長江江豚的家庭觀很強,小江豚會跟媽媽一起到水面上換氣,緊緊依偎不分開,如同我們在媽媽眼裡,永遠是個孩子。

因為白鱀豚的滅絕,江豚成了長江上唯一的哺乳動物。

而因為密集的航運、非法捕撈、魚類資源減少和棲息地被破壞等原因,長江江豚僅存1000餘頭。

-3-亞洲象·Asian Elephant

你知道嗎?亞洲象大多是站著睡覺的,而且是最愛「熬夜」的動物之一!

亞洲象是睡覺很少的哺乳動物,有研究顯示,亞洲象每晚睡眠的時間很少,如果前一天晚上沒有睡,第二天晚上也不會「補覺」。它們大多站著睡,只有17%的時候躺著睡。

亞洲象巨大的身體重量,是導致每睡眠時間短的主要原因。在野外生活的大象,要時刻保持警覺,如果趴下再站起來,一旦遭到敵人襲擊,想要逃跑就沒那麼容易了。

據史料記載,中國亞洲象分布廣泛,最北到達河北陽原一帶,由於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的捕殺,慢慢縮至雲南滄源一帶,因為開荒伐林,亞洲象一度在我國瀕臨滅絕。

-4-鸚鵡螺·Nautilus

很多人聽說「鸚鵡螺」這個名字,是從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

或者是時下供不應求的鸚鵡螺系列運動手錶,

因為鸚鵡螺在深海中能夠快速的下沉和上浮,也是現代潛艇向它們學習的地方。

鸚鵡螺最早出現在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至今仍受到大家的追捧和模仿。

雖然它現在屬於瀕危動物,可是幾億年前它卻是海洋中的霸主之一。

幾億年前有種直角鸚鵡螺,殼長2米以上,因為有堅硬的外殼保護,成為奧陶紀海洋中頂級掠食者,是名副其實的海洋霸主。

-5-麋鹿·Père David's deer

糾個錯,一到聖誕節,就搶麋鹿毛衣、麋鹿吉祥物、麋鹿禮物……

告訴你,聖誕老人的坐騎並不是麋鹿,是馴鹿。

因為角長得像鹿、臉長得像馬、蹄長得像牛蹄、尾巴像驢尾巴,麋鹿又稱「四不像」。

麋鹿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瀕危珍稀動物,一直有著皇家的身份象徵,從商紂王建鹿臺到清朝末年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被視為圖騰、吉祥之獸,但1900年曾一度在中國滅絕,最後幾頭麋鹿飼養於英國的烏邦寺,後來地球上所有的麋鹿,都是這個寺中12頭麋鹿的後代。

-6-綠孔雀·Green Peafowl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

這首漢樂府《孔雀東南飛》裡描述的美麗鳥兒,你確定見過嗎?

你可能會說,不就是孔雀嗎?其實我們在動物園看到的,都是印度和斯裡蘭卡進口的藍孔雀,而這句詩裡所說的,是中國的本土動物——綠孔雀。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祥瑞之鳥,綠孔雀在諸多古籍詩文和畫作中都留下了華麗靈動的身影。但如今,綠孔雀在我國卻已近絕跡,全國野生種群數量不足500隻。若保護不到位,我們很可能永遠失去這種美麗的大鳥。

-7-揚子鱷·Chinese Alligator

在中生代的三疊紀晚期、侏羅紀和白堊紀,爬行動物曾主宰著整個世界。是的,恐龍就生活在那個時代。

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大型爬行動物恐龍在遭受大災難後滅絕,但揚子鱷卻和全世界22種鱷類一樣大難不死,成為我國特有的爬行動物,被稱為「活化石」。

我們常用「鱷魚的眼淚」來形容人的虛偽,鱷魚吃東西時,的確會流眼淚,但鱷魚的眼淚與人流淚明顯不同。中國現存野生的揚子鱷數量稀少,如果鱷魚真像人那樣流眼淚,估計是流下傷痛的眼淚吧。

-8-雪豹·Snow Leopard

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它身手矯健敏捷,在陡峭不平的山坡上閃轉騰挪,被人稱為「雪山之王」。

雪豹最重要的標誌,是一條長滿濃密蓬鬆毛的漂亮的長尾巴。這條尾巴大約等同於它的身長,這條尾巴又長又粗,可以幫助它在山上行走時保持平衡。

雪豹區別於其他大貓的獨特之處,還有它的聲音。你看它長得很兇的樣子,但它的聲音不像豹屬的其他動物,不能發出獅子、老虎那樣的吼聲,只能「嗷嗚嗷嗚」地叫。

寫在最後

紀錄片《海洋》裡曾有這樣的一個鏡頭:

白髮蒼蒼的父親牽著兒子的手走在偌大的博物館裡,孩子一臉茫然地看著一隻又一隻的動物標本,父親的話不斷在耳邊響起:「消失了」「消失了」「這個也……消失了」……

曾聽家裡的長輩說,小時候能見到的很多小動物,現在都見不到了。如今的孩子都從書本上或動物園裡,看到我們給他們的自然。

他們對這片土地的過去知之甚少,但真心希望爸爸媽媽帶他們多了解身邊的動物,它們不一定是珍稀動物,或許只是我們窗前的一隻麻雀。

或許等孩子們長大,這些曾經鮮活可愛的小生命能在他們記憶中留下一幀一音,

那些最靈動的眼睛、最暢快的奔跑、最舒展的飛翔……

才是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更完整的世界。

妙趣生活好物給力特惠,點擊開搶!

相關焦點

  •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什麼是珍稀動物?現存的珍稀動物有哪些?我國又有哪些珍稀動物呢?珍稀動物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珍稀動物越來越多,常見的如陸生物類:大熊貓、丹頂鶴、灰鶴、東北虎、麋鹿、華北虎、金絲猴、大緋胸鸚鵡、大天鵝、白腹錦雞、金雕、孔雀雉等。水生物類:大鯢、揚子鱷、白鰭豚。其它:黑軟殼龜、角龜、印度鱷、菲律賓鱷、中國短吻鱷、中國大蠑螈、日壁虎、耶羅島大蜥蜴、印度蟒等。今天我們重點討論下我國的三種珍稀動物:華南虎、楊子鱷、種和大熊貓!
  • 保護你 守護我們未來|2020年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作者:唐納健康管理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00萬年,而那些曾經陪伴過人類祖先露西的動物們卻在面臨著滅絕的危機,我們於心何忍?為了保護它們,也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1973年6月21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目的在於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制。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野生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中國於1981年加入該公約,主動承擔起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重要責任。
  •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我國「國寶級」動物有哪些?
    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飛速提升,由於種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動物走向滅絕。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了保護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丨珍稀鳥類知多少?
    每種都是又美又颯又珍稀。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一提起珍稀野生動物,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和「水中貴族」中華鱘,可其實中國還有很多有點高冷,不常出現在鏡頭前的珍稀鳥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盤點一下那些遊走在瀕危邊緣的珍稀鳥類吧。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請守護這些「國寶級」動物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由於環境汙染、人類過度捕獵、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一些動物瀕臨滅絕。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讓我們共同守護它們,讓人類不孤單。
  • 國際海豹日求抱「豹」:保護海豹,留住可愛
    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由於對海豹的肆意捕殺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正在急劇下降。為了保護海豹這種珍稀動物,拯救海豹基金會在1983年決定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拯救海豹,阻止商業獵殺,關愛伴侶動物幾千萬年來,海豹一直在遙遠冰冷的極地海洋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小編帶你認識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沈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一般來說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這其中,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目前已知的物種在200萬種以上,可以說,正是如此豐富的生物物種使我們的地球充滿了勃勃生機。但是,世界物種多樣性正在面臨嚴峻的威脅。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看浙江新物種圖鑑 帶你一起漲姿勢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8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5周年,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紀念生物多樣性行動25周年」。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前提。
  • 國家二級保護珍稀動物和荒漠草原珍稀動物「家貓」
    上次我們認識沙漠貓,這次我們認識了我國保護的珍稀動物兩隻兔子。倉鼠生活在沙漠貓的另一邊,但他們比沙漠貓分布更廣,他們的身體與家貓相似,但有厚厚的皮毛,他們獨自行走,以小動物為食。1、野菊花頭蝠的形態特徵兔貓又矮又粗,與家貓相似,皮毛厚實,短肥多毛,體重2-3公斤。
  • 世界動植物保護日,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瀕臨滅絕嗎?
    每年3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旨在提高人們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提高公眾保護意識,我國很多珍貴的動植物正瀕臨滅絕。瀕危物種,指在滅絕邊緣的物種;滅絕,指永遠消失在地球上。你知道有哪些動物瀕臨滅絕嗎?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網易雲音樂聯合多家公益機構發起「拾魚」公益...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來臨之際,網易雲音樂聯合野生救援、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家知名公益機構共同發起「拾魚」動物保護公益活動。這三首歌曲通過不同角度的演繹,展現出野生動物在人類活動下的真實遭遇。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國際間一切貿易。但在如此嚴格的法律下,穿山甲依然是全世界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不斷遭違法捕殺,肉被當作野味,甲片被剝下入藥。而事實上,穿山甲片的所謂功效並無科學依據,其主要成分為角蛋白,與人們的指甲一樣。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了 認識一下河南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吧
    金水河客戶端記者陳慧 趙力文 /撰文 王坤源/製圖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將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確定為 「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  2016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對中國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恰逢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60周年。
  • 保護珍稀瀕危動物 共建美好地球
    螞蟻、飛鳥、遊魚、走獸······有些我們隨處可見,有些卻瀕臨滅絕。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本期自然教育課堂,將帶大家一起走近那些珍稀瀕危動物,了解它們,保護它們。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不受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中國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分布大國。
  • 螺螄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螺獅粉地位不保?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網友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嗦粉的手,微微顫抖。專家解釋稱,保護動物名錄中的「螺螄」並不是我們螺螄粉中的螺螄,而是另外一種動物。
  • 從珍稀動物生命狀態的視角,重新認識自然,理解生命
    正當大家聆聽著開篇中萬千動物們的美妙聲音時,屏幕卻突然提示到,他們都是【即將滅絕】的動物,伴隨而來的,是每隻動物的現存數量遞減和畫面的逐漸消逝...(視頻有中文字幕,看著很有感觸)影像結尾,指出了人類的種種行為給動物帶來的危害,呼籲「保護我們的地球」!
  • 兔猻(tù sūn):國家二級珍稀保護動物,荒漠草原的「家貓」
    上次認識了荒漠貓,這次帶大家認識下我國二級珍稀保護動物-兔猻。兔猻的生長地和荒漠貓有交叉,但是比荒漠貓更廣,體形和家貓相似,但是皮毛厚實,習慣獨居,以小型動物為食。屬於獨居動物。3、兔猻生活習性兔猻屬夜行性動物,但晨昏活動頻繁,多在黃昏開始活動和獵食。冬季食物缺乏時白天也出來覓食,腹部的長毛和絨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於長時間地伏臥在凍土地或雪地上,伺機捕獵。叫聲似家貓,但較粗野。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雞等。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動物工作者人體彩繪呼籲「保護珍稀動物」
    廈門靈玲動物王國開展「保護珍稀動物」主題宣傳活動。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4月8日電 (楊伏山 陳美林)適逢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來臨之際,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動物工作者,以人體彩繪史前動物世界的方式,呼籲遊人「保護珍稀動物」,文明出遊。
  • 「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活動激發孩子們爭當「小衛士」
    (閻良區西飛四小舉辦「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主題活動現場)「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這四種珍稀國寶被稱為『秦嶺四寶』,主要生活在陝西的秦嶺山脈中,他們對自然生態環境非常敏感。」6月19日,一場生動有趣的「保護秦嶺家園 愛護珍稀動物」主題隊會活動在閻良區西飛四小舉行。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成野生動物大百科全書
    「今年是麋鹿回歸他們的原生地——中國南黃海溼地25周年,我們有信心恢復麋鹿的野生種群。」7月20日,在國家林業局的會議室,面對臺下的50多家新聞媒體,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長丁玉華斬釘截鐵地表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