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3月6日電(記者吉哲鵬)6日,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與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聯合發布,在雙方聯合開展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活動中,架設在該保護區騰衝管理分局大塘管理站的一臺紅外相機於2014年10月7日、11月11日兩次拍到照片的貓科動物,經多位專家鑑定為雲貓。據悉,這是雲貓在雲南省的首批野外影像資料,也是繼1984年12月至今的30餘年後,雲貓重現雲南。
高黎貢山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科技科科長黃湘元介紹,嘉道理中國保育與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從2014年合作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嘉道理中國保育支援了30部紅外相機架設到保護區,拍到了不少珍稀動物。其中一部架設在保護區騰衝管理分局大塘管理站的紅外相機拍到了貓科動物。
據了解,相關機構對拍到的照片進行了長期謹慎而認真的鑑定。國內哺乳動物專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應祥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科學家威爾·達克沃斯博士確認,紅外相機拍到的貓科動物是雲貓。
王應祥說:「雲貓在我國首次記錄是1976年產自雲南麗江的數張毛皮標本,在雲南的最後一次確切記錄是在1984年12月於景東縣哀牢山獲得的皮張標本。本次在高黎貢山拍到雲貓證明這種珍稀的貓科動物仍然存活在雲南的山林中。」
據介紹,相關資料顯示,雲貓(學名:Pardofelis marmorata)個體不大,身體布滿大斑塊;長長的粗尾巴令其成為出色的攀爬者,依賴熱帶、亞熱帶森林生存。雲貓雖然廣泛分布於東喜馬拉雅、東南亞和婆羅洲,但由於行蹤隱秘、數量稀少,科學界至今並未對其進行專門研究。
目前,雲貓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入附錄I物種,十分瀕危,禁止任何國際商業性貿易,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易危級別。由於雲貓在中國晚至上世紀70年代後期才被發現,且只有零星確切記錄,並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嘉道理中國保育部門主管陳輩樂介紹,「我們在高黎貢山保護區騰衝片區發現雲貓的蹤跡,說明高黎貢山的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得較完整,可能孕育著更多尚待發現的珍稀動植物,有待進一步深入調查。」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局長畢爭說:「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往從未有過雲貓的明確記錄,紅外相機獸類監測開展不久就為保護區增加了一名獸類新成員,而且是珍稀的貓科動物,這項發現令人興奮。」
據介紹,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建於1951年,致力於提高公眾對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嘉道理中國保育為其下屬部門,實施項目分為生態系統保育、瀕危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調查、培養保育力量、提倡可持續發展和宣傳教育六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