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據介紹,每隻雲貓個體身上雲彩狀的斑點是不同的,通過仔細對比,當地至少能分辨出20隻以上不同個體。
「又像小豹子,又像小貓咪」
2019年10月31日,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已鑑定出各類野生動物37種,其中鬣羚、獼猴、黃喉貂、白鷳、黃鼬等為首次出現。
下圖發布的這些珍稀動物,你能認出來幾樣,喊得出它們名字嗎?
三年來,該區多臺紅外相機先後拍攝捕捉到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麂、白頸長尾雉等,監測顯示保護區生物物種數量呈明顯增加趨勢,曾經消失的多種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已重現。
目前保護區共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37種,擁有保存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植被,分布有各類野生植物1570種,脊椎動物377種,昆蟲類1020種,大型真菌148種,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
2014年以來,通過多個項目的實施,清涼峰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4月,歙縣政府出臺《安徽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對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2003年以來,與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黃山學院等高校合作,對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全面摸底調查,查清了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野生植物、昆蟲類、大型真菌的種類及其分布情況。2013年查清了保護區內29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種,相繼發現了保護區內野生銀杏、華東黃杉以及長序榆等種群分布,為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有價值的基礎資料。
2018年建成歙縣首個綜合性生物標本館,總面積300平米,分植物標本展區、動物標本展區,昆蟲魚類等多個功能展區,館藏動植物標本640餘件,體現了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特色物種資源。
加強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繁衍,尤其是極小生物物種的繁衍工作,保持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鏈的平衡。長序榆為我國特有種,被列為我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之一。2012年以來,先後在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相繼發現野生長序榆樹50餘株。2016年保護區經過連續兩年的採種繁育,已成功培育出長序榆422株,填補了省內極小種群長序榆繁育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