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據介紹,每隻雲貓個體身上雲彩狀的斑點是不同的,通過仔細對比,當地至少能分辨出20隻以上不同個體。
▶️2020年9月14日報導
在一本著名的《世界野貓》一書中關於雲貓的章節有這麼一段描述:「一百年前當首次對雲貓進行描述的時候,人們對這種貓幾乎一無所知;令人沮喪的是,一百年以後我們面對雲貓時依然只能這麼說。」這句話道明了雲貓生存狀態極差以及人們對雲貓的了解並不是很多。
雲貓,它屬於貓科紋貓屬,主要分布在尼泊爾和印度,在中國的雲南偶爾也可以見到。個頭上比家貓稍大,從外形上來看和雲豹有一些像,身體上有大理石斑紋,但是它的體型決定了不會有雲豹那樣大的斑點,在英文裡面其實稱之為「石紋貓」。它的腳很大,尾巴粗且長,基本可以佔身體長度的一半,這樣的尾巴使它在樹上把持很好的平衡。
但是我們很難解釋為什麼雲貓會長出這樣的保護色斑紋。
在動物當中,為了規避風險,它們一般會長出與環境相類似的斑點或條紋來。在雲貓生活的陰暗熱帶雨林中,黑重色才是與之相配的,但是它卻進化出了類似緬甸巖蟒類似的斑點。除了身體兩側的斑紋外,在尾巴、腳上也都有密密麻麻的斑點之外,特別是在頭部,一眼就能看出它像貓,但又長著雲豹的斑點。
雲貓的斑點是如何進化的,至今沒有很好的解釋。雖然它和貓科動物長相和近似,但是兩者是沒有親緣關係的。
有一些野外調查者認為這可能與它的樹棲性相關,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是這樣的,因為許多樹棲性的動物並沒有長出這樣的斑紋來。或許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使得雲貓這種動物變得神秘而且稀有。
雲貓是小型貓科動物,稱它小沒有貶低的意味。的確是這樣,成年的雲貓也只有50釐米左右,體重大概在10斤,這樣算來,它確實不大,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了它的戰鬥力。
雲貓主要捕食松鼠、蛇、鳥類等。它憑藉自身靈活的身姿,在樹上竄來竄去,行雲流水,遠遠超出了其他的貓科類動物。所以只要是它能捕到的,基本都會吞進肚子裡。
那迷人的松鼠,也有了追殺。
松鼠是雲貓喜歡的食物,而且松鼠的個頭對於雲貓進食也是剛剛好的。因為松鼠的戰鬥力遠不如雲貓,所以碰見雲貓,松鼠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說,在森林裡面,雲貓是松鼠的天然殺手。
不管怎樣,雲貓仍然是作為小型的貓科動物的,繁殖能力還是較強的。一般兩歲左右的雲貓便具有生殖的能力了。雌性的雲貓交配後,兩三個月便可以產下三四隻小雲貓,哺乳也是很容易的,小雲貓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獨立進食。
雖然雲貓繁殖能力很強,繁殖周期也短,但是它的生存狀態仍然很差,我們很難見到獨立的野生個體雲貓了,這次雲南再次拍到雲貓的身影仍然是令人興奮的。至於為何雲貓繁殖力強還這樣稀有,目前沒有明確答案。
雲貓可以吃嗎?雲貓是可以吃的,或許之前的確有人吃過,但是目前來看,是不允許的。
因為在十年之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級為易危。如果再次重新評估的話,或許可以列為極危了。在中國也只有雲南和西藏這兩個地方可以見到,還是偶爾可以見到。因此,食用雲貓是一種犯法行為,不過它的數量之少恐怕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雲貓,作為一種古老的貓科動物面臨著生存危機,生命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生存的權利,對於人類來說,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挽救動物生命也是挽救人類自己!
而就在此時,在亞洲東南部的森林裡面,有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貓科動物,以極其稀少的數量,漫著步子,攜帶著神秘的斑點和粗大的尾巴,繼續在森林裡面神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