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代美術館:亞洲數字藝術展,當藝術家成為「處理器」

2020-11-28 永州新聞網

本網11月26日訊 北京時代美術館:亞洲數字藝術展,當藝術家成為「處理器」。今年的「亞洲數字藝術展」以「世界處理器」為主題,匯聚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33位藝術家與32件頂尖數字藝術作品,其中有10件作品是在展覽中首發。

此次展覽屬於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系列活動,公眾可通過展覽公眾號及相關網絡購票平臺購票觀展。展覽預計展出至11月22日,每日從早十點持續開放至晚十點。

其中,中國藝術家邱志傑的《技術史地圖》、王之綱的《骷髏幻戲圖》、陳抱陽的《VR·眼動山海經·旅行指南》等作品是以數字藝術方式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德國藝術家英格·甘特帶來自己跨越數十年創作的代表作《世界處理器》,有觀眾參展後稱「讓我重新產生了地球環境的思考」。

在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看來,這些作品融合了人工智慧、虛擬與現實技術、腦科學、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等。她還介紹說,展覽打造了以「展覽即遊戲」為理念的文化科技融合平臺。

圖為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接受採訪。華熙集團供圖

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以「民生之維」為主題拉開序幕,旨在促進創意設計與城市建設、文化發展、生活美學深度融合。趙燕在受訪時說,城市建築一定要為人承載、為人服務。她舉例說,2006年剛接手五棵松奧運場館運營時,她所主張的基本理念就是充分發揮建築的最大價值。因此,他們在五棵松體育館建設期追加了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將單一功能體育館變成綜合性場館。

「得有東西裝進這個建築裡,它才會有魂,否則建築就是一個空殼。」趙燕說,2012年以後華熙LIVE又不斷豐富內容並向外擴展,打造城市年輕人5小時生活方式全新體驗地。北京市商務局近日發布北京第一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這個商圈與東城區簋街、朝陽區霄雲美食街、昌平區龍域中心西區商業街等共同上榜。

談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趙燕認為「既是危機也是契機」。她舉例說,主打網紅親子遊樂概念的「七彩時空滑道」就以開放式建築形態滿足時下大眾對露天環境的要求。如今他們瞄準場景式消費、開放式街區和沉浸式體驗等轉變趨勢繼續擴容,計劃增設跳樓機、電子科技等娛樂體驗業態。相繼在重慶、成都等城市落地的華熙LIVE也在複製「文體+」邏輯的同時,根據當地年輕人的喜好和習慣設定內容,「只要一進入這個城市綜合體中,就能夠拋棄一些煩惱,獲得一些幸福感。這將是未來城市綜合商業體的發展方向。」她說。


相關焦點

  •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展覽
    9月26日上午,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系列活動之一的「亞洲數字藝術展」於華熙·五棵松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由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支持,北京市海澱區融壹數字文化發展中心發起並主辦,北京成美科創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時代美術館承辦。
  • 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金善姬:策劃更好的藝術展
    答:2018年我們舉辦的美術館20周年慶典活動以及幾場展示都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特別是9月份舉辦的「Botanica」藝術展十分成功。作為館長,我的職責很多,但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策劃出好的藝術展。此外,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將美術館大廳重新規劃設計,新建了咖啡店、餐廳、藝術品店等。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1.活 動 介 紹 2009年12月光州市立美術館作為韓國國公立美術館率先在中國北京設立了創作中心, 在大山子環鐵藝術區運營到2016年,2017年1月份遷到宋莊藝術區, 由此開啟了宋莊時代。她對韓國近代藝術家們體驗陌生的異國他鄉的方式以及他們記錄這些所經歷的經驗的方式感到好奇且產生興趣,便開始了《北京漫遊項目》。她在北京駐留的六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將在北京漫遊,以藝術家的感覺體驗這座城市並把這種經驗收集、記錄下來。尤其是北京的時間(過去與現在)、北京藝術家們的生存方式、北京的審美特性、城市構造、城市景觀以及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們的世界觀等都將成為漫遊家主要關注的焦點。
  • 私人美術館成富豪「新戰場」 首爾最多北京第二
    按私人美術館數量排名,韓國擁有最多數量的當代私人美術館(45個),緊隨其後的是美國(43個)、德國(42個)、中國(26個)和義大利(19個)。  韓國首爾也因擁有13個私人美術館而成為全世界私人美術館最多的城市。中國北京和德國柏林並列第二,這兩個城市都有9家私人美術館。  歐洲擁有全球45%的私人美術館,在世界範圍位居第一。
  • 展覽現場|「文明禁忌」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悅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7月25日下午3時,由悅 · 美術館主辦的「文明禁忌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悅 · 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院博士後、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範曉楠博士策劃,同時邀請孫振華、唐堯、宋偉光、展望、譚勳五位著名理論家和藝術家作為學術支持。本次展覽展出了來自藝術家王鍾、趙展、劉軍、景曉雷和範曉楠的十餘件雕塑作品。
  • 蟻巢美術館福建漳州落成 閩籍藝術家齊展多維視界
    福建漳州籍知名藝術家邱志傑26日帶著自己的作品回到家鄉參加以「多維視界」為主題的藝術展。  歷經2年建設的蟻巢美術館當天在漳州落成開館,眾多國際知名閩籍藝術家紛紛來到漳州參展,共同見證美術館開館。  本次藝術展的參展藝術家有蔡國強、邱志傑,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協秘書長徐裡,以及眾多在裝置、影像以及架上繪畫等領域有突出建樹的閩籍藝術家代表,同時特邀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學術主持。
  • 「龍的傳人」當代跨界藝術展在北京曉景美術館隆重圓滿開幕
    舉報   胡文世 抗義1號 水墨 68x68cm   「龍的傳人」當代跨界藝術展主要以當代活躍的數位著名藝術家之創新油畫作品
  • 「張大我抽象藝術展」在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2011年11月6日下午三點「形意之外——張大我抽象藝術展」於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張大我先生近兩年創作的「觸感系列」抽象繪畫作品95幅。為張大我先生展覽到場的批評家有:王鏞、王小箭、王端廷、沈語冰、楊衛、高嶺、吳鴻、何桂彥和張強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批評家到場,並在開幕式後,參加了張大我抽象藝術展的學術研討會。張大我1943年生于于陝西城固。幼承家學,在中國傳統文化氛圍中成長。張大我自小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研習頗深,甚至一直以教習書法為業,80年代受「85美術思潮」的影響,開始走上現代書法的探索之路。
  • 「維度」張顯飛藝術展走進悅美術館
    展覽地點:北京798藝術區 797街 悅-美術館 媒體支持:雅昌、99藝術、畫家傳奇網、收藏網、青年藝術網、阿特網、中國文化藝術網、搜狐網、新浪網、網易、中新社、千龍網、人民美術網大公網、藝術中國、信報、中國美術家網、光明日報、北京晨報、京華時報、中國文化報、傳奇畫家網、《藝術市場》雜誌、
  • 「苗朵向陽開」藝術展即將落地798北京悅美術館
    「苗朵向陽開」風景寫生展即將於2020年11月29日14:00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揭幕。本次公益藝術展以扶貧、感恩、愛國、戀鄉為主題,將來自貴州兒童的美術作品帶到北京,讓更多人能通過畫作,看見孩子們奇妙的內心世界,進而回歸快樂,回歸純真。
  • 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展及媒體見面會
    2009年10月17日至10月30日,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將舉辦「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回顧展」。環鐵時代美術館建館兩年多來,本著以「學術帶動市場」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 展訊:北京《她視覺112》當代女性藝術展隆重開幕——恩脈線畫作品參展
    2018「 她視覺112」當代女性藝術展Contemporary Feminine Art Exhibition——   2018 中國 · 北京   —— Beijing ·恩脈參展作品《舞》紙本棉線 2017
  • 「2020 金秋上苑批評家茶會 」在北京普慧美術館圓滿召開
    著名藝術家申偉光先生及夫人歐陽江滔女士、北京普慧美術館館長申思先生出席本次活動。11月8日上午10:30,「2020 金秋上苑批評家茶會」與會批評家賈方舟、陳孝信、鄧平祥、殷雙喜、徐虹、高嶺、彭峰、葛秀支等人先後來到北京上苑藝術家村,參觀申偉光工作室,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工作、生活狀態,並參觀了北京普慧美術館及「申偉光油畫作品展」和「申偉光書畫作品展」。
  • 「驚喜的意外」在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
    2011年11月30日下午,美籍華裔藝術家、美國羅德島美術與設計學院、舊金山美術學院、加州美術學院任敏教授作品展「驚喜的意外——任敏新作展」在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隆重開幕。
  • 《貓社美術館》|你們現在才想起來為喵星人做一個藝術展?
    藝術家桔多淇要把這件事兒表現到極致,於是就有了《貓社美術館》這個主題展覽。《貓社美術館》主題展覽,在桔多淇貓主題藝術作品的基礎上,將演化出各種大型立體裝置、影音效果以及更多與貓相關的藝術史和社會史的另類表現,一場超出鏟屎官和藝術愛好者雙重期待的藝術吸貓盛會,將在7月的北京798藝術區隆重開幕。
  • 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回顧展2009年10月17日至10月30日,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將舉辦「環鐵時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回顧展」。環鐵時代美術館建館兩年多來,本著以「學術帶動市場」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培養、推廣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家為己任,引導和培養藏家認識、欣賞當代藝術的真正價值;力圖打造成當代藝術的學術後院,在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上,不遺餘力的做著工作:從講座、展覽、雜誌、藝術家推廣等方面,建設著有益於當代藝術良性發展的學術平臺。
  • 環鐵時代美術館啟動「百家講壇」
    本報訊 (記者王騰飛)6月18日,由哲學家盧建文主講的「從視覺藝術看當代人的時空關係」在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壇,此次講座的舉辦也意味著該館主辦的「後院學術系統」系列講座的正式啟動。在未來的2到3年內,環鐵時代美術館將面向國內藝術家和部分收藏者,推出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系列培訓和講座,通過組織專家學者剖析世界名作思想內涵的形式,豐富國內藝術家的知識結構和思想底蘊。
  • 中國美術館領銜「以美扶智」,北京畫廊入秋新展紛呈
    8月中、下旬,北京各大畫廊繼續推出新展。這其中既有中國美術館這樣的國家權威藝術機構,專門為脫貧攻堅舉行的綜合性藝術展,也有山中天藝術中心的策展人組織起中國當代藝術群星,拿起日常生活須臾不離的手機所拍攝的短視頻展。後疫情時期,一切都在漸漸納入正規,而反思與回望則正在進行。
  • 日本美術館舉辦90後國際藝術家江上越個展
    Japanese Museum held EGAMI Etsu born 94 solo exhibition  日本美術館舉辦90後國際藝術家江上越個展千葉市美術館 Chiba City Museum of Art千葉市美術館
  • 「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在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2012年7月21日下午,「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在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北京大學教授彭峰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並由策展人環鐵時代美術館館長孫小娟女士從業界活躍的年青藝術家當中遴選了20餘位新銳年青藝術家參展。此次「年輕力量第三回」展覽是繼前兩屆成功舉辦「年青力量」——藝術北京外圍展的基礎上,再次為具有探索性和未來發展潛質的年青藝術家們搭建平臺,以及推動當代藝術的良性發展與年輕一代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