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對飛機的危害

2021-01-09 搜狐網

 鳥害制約戰鬥力

   不久前的一天,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隨著一顆綠色信號彈升起,一架戰鷹 噴吐著紅色的火焰直刺夜空,俯衝、翻滾等特技動作一個接一個……他完成了預定 的課目後,駕機準備著陸。當飛機飛過青山上空800米處時,聽只「啪」的一聲悶 響,一隻飛鳥「吻」上了飛機,正面風擋玻璃三分之一頓時血肉模糊。

   「飛機撞鳥了」飛行員焦急的聲音傳到地面指揮室,指揮員立即拉響警鈴。機 場上,消防車,救護車拉著警笛駛向跑道。飛行員緊緊握住操縱杆,直接把飛機對 準機場跑道降落。飛機剛剛停穩,大夥繃緊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了,機務人員急忙 上前,只見正面風擋玻璃上依稀可見存留的鳥毛和血跡,玻璃框架蒙皮已被掀起巴 掌大小,一測量足足有6釐米。好險啊,要不是處置及時,被撕開的飛機蒙皮就會剝 筍般地被急速拉下,飛機就有空中解體的危險。

   鳥害原因還沒查清,鳥撞戰鷹的消息又接踵而至。皖南某機場上空,一架新型 戰鷹按計劃正在進行起落訓練。飛機剛剛進入三轉彎,就遇上一群斑鶇。太湖上空 ,航空兵某團一架戰鷹撞上一群紅嘴鷗。一架飛機在虹橋機場起飛滑行加速時,被 一大群在跑道上低空飛行的鴿子撞上。鴿子被渦輪發動機吸入。飛機緊急停機後發 現,鴿子打壞了發動機葉片和一隻消音器。

   鳥害:空難的魁首

  據概略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1萬次鳥撞飛機事件,國際航空聯合會已把鳥 害升級為「A」類航空災難。鳥撞飛機的次數也因地而異,其中澳大利亞4.3次/萬 架次,法國機場為9.74次/萬架次,非洲、南歐為20次以上/萬架次。

   其實,早在1912年,在美國加州的長灘,一隻海歐飛進了一架剛起飛的萊特飛 機的控制系統,飛機墜入大海,從而開創了鳥撞飛機的先河,鳥害從此引起了人們 的注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太平洋海島的美軍,先後有數十架飛機被鳥撞擊後墜 入大海。談鳥色變的美國空軍,把鳥害當作飛行安全的首要「天敵」,投入大量人 力物力進行防犯。美國有一個機場建在島形基地上,與之配套的防鷗設施共花了7億美元。

   下面的故事,美國軍人們絕不會忘記。二戰中,美國軍隊為了奪取太平洋的制 空權,要在一個荒島上建立一座雷達站。一天晚上,美軍派出一個特工偵察小組, 先悄悄登島選擇位置。當他們的小艇靠上海島灘頭,突然「嘎嘎」傳來一陣恐怖的 叫聲,接著數以千計的信天翁,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驚動整個荒島,成群結 隊向偵察小組開始了進攻。這些海島怒目瞪眼,尖叫著,排成方陣,用嘴啄,用爪 抓,用翅膀擊打,一齊向岸上擠去,把偵察兵一個個擠下海去;更有甚者,有的信 天翁飛到小艇上,把小艇也翻沉了。偵察小組為了自身安全,伏在灘頭開始跟飛鳥 通宵戰鬥。但是,這些信天翁不怕死,不後退,偵察小組戰鬥一夜也未能登上荒島。

   情報傳到美國指揮部,開始指揮官不信,可是後來看到敗退回來的士兵的模樣 ,不是失一隻眼,就是少一隻耳朵,或者滿臉是血,指揮官信了,只好下令用飛機 對荒島轟炸,以為強烈的爆炸聲能把鳥嚇跑。於是一場飛機和飛鳥的戰鬥開始了。 炸彈落下時,這些飛鳥的確散飛在海上,多得連太陽也被遮住了。指揮下令,兩棲 坦克和裝甲,在飛機的掩護下,開始登陸。

   沒料到,炸彈更加激怒了信天翁,它們又跟登陸的戰車和士兵開展了戰鬥,把 戰車的進氣孔堵死,對戰車後面的士兵進行攻擊,又啄又抓。士兵們為了保護自己 ,連槍也無法射擊,不得不逃回船上。   指揮官只好下令運用毒氣,穿上防毒面具,硬是在成千上萬隻信天翁的死屍中 ,碾開了一條道路,使部隊登上了荒島。荒島上開始修築公路和機場。可是信天翁 並不屈服,還是出來搗亂,經常在飛機起飛時,突然成群結隊飛落在跑道上,把跑 道堵塞。飛機騰空了,信天翁也有意撞擊,把螺旋槳和發動機撞壞,使飛機墜落在地。   這場人鳥之戰幾乎沒有停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95年9月22日,美國空軍的一架E-3「望樓」式預警機從一個空軍基地的跑 道上騰空而起,進行例行的飛行訓練。只見這架E-3起飛後不久,就像一個喝醉酒 的醉漢,一頭從空中栽了下來,墜毀在跑道頭上,機上的人員全部遇難。事故的原 因在哪裡呢?美軍經過調查發現,在E-3起飛後不久,有幾隻正在空中飛翔的天鵝 撞到了E-3的發動機上,E-3的發動機頓時失去了動力,無法正常工作,飛行人員 竭力搶救,仍無濟於事。

  鳥害不僅困擾著體積小,速度快的戰鬥機,體積大、性能好、速度相對較慢的 民航客機也深受其害。   科學家們做過實驗:一隻體重2千克的飛鳥如果撞在時速9000千米的飛機上, 瞬間衝擊力竟高達4噸。據統計,世界上每年大約有1萬多隻各種飛鳥撞在飛機上, 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機毀人亡事故中,有20%是飛鳥撞擊飛機而造成的,飛鳥對飛機 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對此,世界各國尚未拿出有效的防犯辦法。   驅鳥戰術出臺

  我國專家們發現,飛鳥頻頻撞擊戰鷹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飛機速度提高,噪 聲降低,對鳥類來說,飛機變得太快和太安靜了,以致於來不及感覺,更談不上避 開。鳥撞飛機變得為常見,造成的損害也更加嚴重。二是植樹造林越搞越好,生態 環境不斷改善,機場及其周圍地區鳥類日益增多,對安全構成的威脅越來越大。51% 的鳥撞發生在100英尺以下的低空,而在92%以上的鳥撞中,飛行員未得到有關鳥 類活動警告。在廣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驅鳥戰術相繼出臺,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環境驅鳥。鳥類專家介紹,機場周圍的草叢是鳥安身的地方,修剪雜草,使其 保持10至30釐米高度,鳥群因不易藏身就會離去。某場站黨委立即發動官兵齊上陣 ,修剪了機窩附近的槐樹,割除了迫降道、端保險道左右共30.8萬平方米的雜草。 經過官兵兩個月的努力,棲息在這個機場多年的鳥群,大多遷移到遠離機場的地方 ,機場四周鳥的密度大幅度減小。

   音響驅鳥。南方某機場,機場場區高大的樹木、茂盛的雜草成了灰頭麥雞、灰 沙燕、太平鳥、斑鳩等10多種鳥的「天堂」。有人提議,用槍打可殺一儆百,用毒 藥殺省時省力。可官兵們投了反對票,鳥是人類的朋友,不能隨便殺。那麼,能否 找到既不傷鳥,又能讓其離開的妙計呢?官兵們紛紛開動腦筋。有的說,鳥最怕嚇, 一嚇準走。於是警衛連、汽車連分別組織一個鑼鼓隊,並在空油桶裡掛了鞭炮。每 當跨晝夜飛行,或在黃昏時間飛行,戰士們在東西兩頭的機窩以及停機坪、滑行道 上來回敲敲、放鞭炮,驚嚇歸宿的鳥群,使它們遠離機場。

   煤氣炮驅鳥。長年生活在氣候溫溼、植被豐富的機場周圍的鳥群,任憑戰士們 怎麼驅趕,就是捨不得離開。一周下來,戰士們敲壞了5面鑼,放了1000多串鞭炮 ,可鳥群還是我行我素地在機場周圍「溜達」。用鞭炮驅鳥失敗,原因是聲音不夠 強,刺激不大。場務連連長盛京浩想起了國外資料上提到的煤氣炮,何不試試呢?他 帶著排長、戰士一頭扎進了煤氣炮驅鳥車設計中。很快,他們將自己連隊配備的一 輛雙排座車,改造成了煤氣炮驅鳥車。這天黃昏,飛行團剛剛進場,他們就亮出了 新式武器。駕駛室裡,盛連長不時按動控制開關,只見以液化氣為動力,採用壓電 陶瓷點火的煤氣炮,一會兒朝東,一會兒向西爆發出從未有過的強烈轟鳴,把久久 不肯飛離機場的鳥群驚得四散離去。

   克降「險情」驅鳥。鳥類沒有思維,但它卻反應靈敏。尤其是對同類受到攻擊 時發出的慘叫聲反應強烈。航空兵某師官兵盯上了模擬鳥音,克隆「險情」驅鳥這 個新課題。克隆「險情」驅鳥的關鍵是要找到本場鳥類的聲音資料,才能「對症下 藥」。一次次試驗,一次次被推翻。一天他們得知北京一家科研機構能錄製鳥類自 身的慘叫聲、驚叫聲,或它們天敵的聲音時,官兵們高興得跳了起來。他們立即帶 著機場的鳥類資料找上門。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執著打動了對方。一個細雨紛 紛的上午,一輛載著語音驅鳥器的新型驅鳥車出現在跑道上。駕駛室裡,操縱員按 動開關,高音喇叭則立即發出各種鳥的慘叫聲、驚叫聲。果然,驅鳥車駛過之處, 各種鳥紛紛飛離,遷徙他鄉。

相關焦點

  • 不明鳥類撞飛機要鑑定DNA
    本報北京訊據《京華時報》報導,昨日,記者從首都機場了解到,今後如發現不明鳥類撞機,將對其血跡進行DNA鑑定,確定鳥的種類後,將針對鳥的習性進行驅逐,改變以往盲目驅逐的方式。  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技師隋國輝介紹,鳥類撞擊飛機一直是一個世界難題,尚沒有能夠完全解決問題的方式。
  • 為何鳥是飛機的天敵,相撞後有多可怕?看完再不敢乘飛機了!
    如果一隻鳥撞上正在飛行的飛機,其威力竟不亞於炮彈?儘管天空看起來似乎沒有空間限制,但鳥類和飛機仍然會頻繁的相互碰撞,這些鳥與飛機的碰撞被稱為「撞鳥事件」,這不是電影中才會發生的情景,而是每年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災難性事故。
  • 早期鳥類長什麼樣子?四隻翅膀像雙翼飛機?
    【科技訊】11月29日消息,原始的鳥類有幾隻翅膀,長得像什麼樣子呢?中國的研究小組經過研究認為早期鳥類擁有四隻翅膀,更像一架雙翼飛機。        研究小組分析了1.5億至1億年前的11具鳥類遺骸。11具鳥類分別來自5個不同物種,它們相對非常強壯:體型比烏鴉大但略小於火雞。這11具鳥類化石後腿有明顯羽毛特徵。
  • 飛行員為何最怕飛機撞鳥?威力不亞於炮彈,後果有多嚴重?
    堪稱A級航空災難,一隻小鳥堪比一枚炮彈為什麼飛行員害怕飛機撞鳥?撞擊的威力竟然不亞於一個炮彈?大家好啊,我是小奇!飛機在1903年被萊特兄弟發明出來,到21世紀之後,飛機已經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與之相伴的還有事故。世界首次出現鳥類撞擊飛機的事件在1905年,萊特兄弟正在測試飛機,遇到了一隻正在飛行的紅翅黑鸝,慶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 飛機為什麼怕鳥撞? 飛機撞到鳥會怎麼樣?
    很多人可能認為小鳥撞飛機就是以卵擊石,認為小鳥是不自量力。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飛機飛行途中最怕的就是遇到鳥群,可能會導致機毀人亡!或許很多人會問飛機撞到鳥會怎麼樣,在高空中小鳥撞上飛機造成的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 伴飛F-35戰機,英國航母上到處可見小鳥悠閒的身影,危害極大
    資料顯示過去十年中美軍就發生五起涉及鳥類的A級事故,其中就包括F-35B戰機。F-35B在降落中就出現海鳥伴飛的身影,而且看上去還比較大一旦相撞就後果嚴重。5月7日駐日本巖國基地的美軍F-35B就與一隻鳥兒相撞,維修成本將超200萬美元。航母在海上航行時一般都會數量不少海鳥伴隨飛行,甚至還有部分會降落到甲板上。
  • 7月20日起壽光這些地方將使用飛機防治林業有害生物
    齊魯網濰坊7月17日訊7月17日,記者從壽光市人民政府了解到,為有效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傳播蔓延和危害,保護造林綠化成果。從7月20日開始,壽光市將採用飛機噴灑藥劑的方式,對美國白蛾、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楊毒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進行防控。
  • 無人機與飛機相撞有多嚴重? 能量不亞於一顆炮彈
    無人機「黑飛」給民航帶來哪些危害?如何正確放飛無人機?看看相關部門怎麼說?北京大成(重慶)律師事務所楊宇培表示,任性「黑飛」,可能涉嫌《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並被追究刑事責任。
  • 為食用而引入的「大鵝」,公園的美麗風景線,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小麥是人類的重要口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許多鳥類的嚴重,它也是一種產量豐富、容易獲得的食物。因此,在華北平原上,以小麥為主的「人鳥大戰」每年都會上演。  大約在1998年,河北的麥田裡出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它們覬覦著田野中嫩綠的麥苗,若無旁人地飛入農田豪奪一番。這些鳥類的外形貌似大雁,但仔細觀察,體色又與我國常見的大雁完全不同,十分獨特。
  • 鳥類飛行空氣動力學對人類飛行的啟示
    圖5 鳥類飛行空氣動力學對固定翼飛機設計的啟示4.1 翼型鳥類在滑翔飛行時,其翅膀會產生很大的升力。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鳥類的翅膀具有獨特的形狀:通常擁有一定的彎曲程度,並且剖面呈流線型。受到其啟發, 人類設計出飛機的翼型。當氣流以一定的迎角吹過翼型時,會因為上下翼面產生的氣流速度差而產生壓力差,通常是上翼面的空氣流速快、壓力小,下翼面的空氣流速度慢、壓力大,從而將機翼向上託起,產生升力(圖6)[5]。
  • 波音777飛機撞上鳥群 畫面慘烈!
    和被雷擊中相比,飛機在高空中更害怕與鳥群撞擊,在高速飛行狀態下,與鳥群撞擊,和飛機被「炮彈」擊中,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歷史上很多空難,都是因鳥群撞擊導致。據媒體報導,1月3日,土耳其航空一架波音777型貨機由伊斯坦堡阿塔圖克機場起飛,但是不久後與鳥群發生撞擊,導致飛機機頭與機身其它部位,出現了多處損壞。撞擊發生後,機長緊急釋放燃油,飛機成功返航,沒有造成進一步的損失。從飛機返航機場的視頻來看,機頭部位被撞出了密密麻麻的凹坑,機頭上也是血跡斑斑,鳥群被高速飛行的飛機撞得粉碎,畫面慘不忍睹。
  • 古代也有「飛機」
    直到1903年,人類掌握了航空動力學的知識,終於製造出來了第一架飛機,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但是考古學家發現,在地球許多地方都留存有古代飛行器遺蹟,地球上現已出土的仿真度極高的飛機模型竟然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 電商平臺大量銷售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中國綠髮會致函呼籲...
    有關部門進行的溼地二次普查結果對比顯示,近年我國超過一半的鳥類種群數量減少。」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髮會)日前公開致信某知名電商平臺及其總裁,發出緊急呼籲:請全面排查、清除在售鳥網等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3月17日,中國綠髮會宣傳部馮雯雯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稱,2016年,該會就曾公開致函該公司,要求排查網上非法出售捕鳥網。
  • 【民航科普】在飛機上如何正確的使用耳機?
    民航資源網2012年3月7日消息:主題為「降低噪音、保護聽力」的第13個「全國愛耳日」剛剛過去,為了降低飛機上發動機噪雜的聲音,很多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都會選擇使用自己攜帶或者機上配備的耳機欣賞電視節目或者音樂,並以此來打法漫長的旅途。
  • 為什麼我們的飛機不能像鳥兒一樣「撲稜翅膀」?
    就拿飛機舉例,飛機就是普遍被認為是模仿鳥類的仿生學機械。最早追溯到中世紀時期著名的博學者——萊昂納多·達·文西,他在他的《鳥類飛行手稿》中第一次描繪了飛機的模樣,大概為如下圖片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達·文西事實上是認為飛機應該像鳥兒那樣,能夠撲稜翅膀的,但是後世的人類卻並沒有按照他的預想方法研究出飛機,而是以固定翼為基礎,利用空氣動力學和浮力學為原理打造的飛行機械。
  • 澳洲一隻貓頭鷹跑到飛機引擎裡休息 所幸在登機檢查中被發現
    澳洲一隻貓頭鷹跑到飛機引擎裡休息 所幸在登機檢查中被發現時間:2019-04-25 14: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澳洲一隻貓頭鷹跑到飛機引擎裡休息 所幸在登機檢查中被發現 澳大利亞維珍航空公司(Virgin Australia)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墨爾本機場進行飛行前檢查時
  • 讓飛機像鳥一樣靈活:柔性機翼技術問世,未來人人都有翅膀?
    每個人都幻想自己能擁有翅膀,但如今人類有了能帶我們飛行的工具,它的名字叫飛機。飛機是人類機械工程的傑作,它大大加快了人類的交通速度,讓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那麼,飛行器發展到飛機,是不是已經到了極限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小鳥撞飛機有多嚴重?超出你想像的傷
    這只不幸的鳥不是人們用來做類似實驗的那種凍火雞,也不是大老鷹,儘管它在撞擊後已經根本沒法分辨種類,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那種大型鳥類。 為什麼鳥類總是頻繁撞上飛機不知躲閃呢?科學家通過實驗已經發現,鳥類判斷是否該避讓物體僅僅以距離為基準,它們並沒有速度概念。當它們認為應該規避飛機時,一切為時已晚。
  • 飛機會因失速而墜毀,那鳥會失速嗎?失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如今,人們對失速已經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由於飛機失速導致的飛行事故也有了極大的減少。通常情況下的失速都與飛機有關,那跟飛機類似的鳥類是否也存在失速現象呢?它們的失速是怎麼一回事呢?憑藉失速速度可以判斷飛機是否接近或已經失速:一架處於失速速度的飛機無法再爬升,一架低於失速速度的飛機則會一直下降。鳥類是否也會失速飛機的飛行原理與鳥類似,既然飛機會失速,那鳥類是不是也會失速呢?答案是是的,鳥也會失速。與飛機一樣,鳥的失速也是因為前進的速度太「慢」,產生的升力不足以保持它在高空的飛行。
  • 對鳥類最著迷的貓科動物:依靠兩大「法寶」捕鳥,常被馴化成獵貓
    對鳥類最著迷的貓科動物:依靠兩大「法寶」捕鳥,常被馴化成獵貓野生貓科動物有很多種,在自然界中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有著不同的食性。不同的貓科動物對食物的偏好也不同,如老虎喜歡吃野豬,獵豹喜歡吃瞪羚,猞猁喜歡吃野兔,沙漠貓喜歡吃跳鼠,漁貓喜歡吃魚……按理說,貓科動物都生活在陸地上,它們的捕食對象一般都是生活在陸地或水裡的動物,但有一種貓科動物卻對天上的飛鳥十分著迷,只要有機會,它們就會捕捉鳥類,然後大快朵頤地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