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護法和護法有何功效?】
在金剛乘,上師是加持之根,本尊是成就之根,護法是事業之根,第三世蔣貢仁波切曾開示說:「護法的功能是助你遠離各種修持上的障礙。他能促進你的發揮,鼓勵你的虔誠心,也幫你尋找淨化業障的方法。護法在根本上是佛的一種顯化來幫助修行者。因此,雖然他不是一位外在能直接給你神通者,但如果你誠懇求他,他一定能施予加持及清除障礙。」
當蓮華生大士在西藏時,他指示佛母益喜措嘉把一個名為蓮師金念珠的伏藏法隱藏起來。五百年後,烏金靈巴伏藏師尋獲此法,裡面有大黑天護法來源之解說:許多劫以前,有一個已證得菩薩果位的行者塔巴那波,因誤解他上師的開示而破戒墮落,殺盜淫妄,狂蕩無忌,死後投生畜生、餓鬼道多世,復墮入金剛地獄數萬年,如是輾轉受苦。
燃燈佛末季,他投生為一惡魔,三頭六臂,四足二翅。他生出來後,疾病、飢謹、戰亂,種種災異在世間層出不絕。九天後,其母死,大眾歸咎此兒,把他並其母棄墳場去死。但他吮其母之乳,食其母之肉,飲其母之血,其身漸壯,通過食墳場之腐肉等,他長大成為一個惡魔,獠牙外露,人皮為衣,虎皮為裙,象皮為袍,系蛇腰帶,左持腦蓋,滿貯鮮血,右舉三股戟,大逞荼毒,肆殺無辜。成長後更加窮兇極惡,口常呼出一切傳染病菌,眼耳及周身各部常流出世間之四百零四種病菌,貽害眾生,從此他被稱為馬張汝渣,極端我執之轉世。他徵服了世間的羅剎、龍族、阿修羅、乾達婆、藥叉及諸天等。臣服於他後,他們共行惡業,如殺盜淫妄,獵殺禽獸,食人之肉等。
時金剛薩垛佛和金剛手菩薩,以極慈悲之心,善巧顯化為馬頭明王和金剛亥母,即觀音和綠度母的忿怒身,他們尋獲汝渣,經過一番驚天動地的惡鬥,汝渣和妻子託得梭利皆被降伏,從此所有汝渣之服飾器仗,皆成戰利的偉績,歷來密乘所傳之金剛忿怒相及嚴身飾具即從此出。汝渣降伏後,備受極大痛苦,因而大徹大悟,發願護持佛法,當時馬頭明王以普巴金剛插其胸膛,赦除他的一切罪業,再授灌頂,轉化他成大護法,密名瑪哈嘎拉大黑天金剛。
馬張汝渣之被金剛薩垛佛和金剛手菩薩以誅滅法調伏,從最大的惡魔轉化為大黑天金剛大護法,其真正意義其實就是慈悲和善巧方便能調伏極端的我執,轉化它為智慧,在究竟來說,佛的證悟心和瑪哈嘎拉一般無二。
大黑天金剛保持了馬張汝渣的忿怒相和各種飾物。但若從修行觀點來看,他所顯化的服飾是善巧方便法來轉化煩惱為菩提智慧。大黑天金剛其實就是慈悲的忿怒化身。 勘布卡塔仁波切在他的文章《關於大黑天金剛之修持》指出:「大黑天金剛,以非常威嚴的形相,輝煌但駭人的樣子,站立在熾盛的火焰光影中。這象徵了所有敵人都不能抗拒這形相。他高舉鉞刀,象徵他把一切五毒煩惱從根砍斷。沒有任何不善能忍受這威嚴的形相。這駭人的忿怒象徵瑪哈嘎拉大黑天之無畏及無豫,自然任運施行佛之利生事業。瑪哈嘎拉大黑天站在兩個屍體上,象徵著五毒之死亡和一切不善已經被連根拔起,就如死屍一樣不能復活。我們對瑪哈嘎拉形相的象徵應該要清楚了解;不然我們可能誤會他為一個陰魂或惡鬼,也或許是閻羅王,隨時會吞沒攻擊我們。如果我們不了解瑪哈嘎拉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慈悲覺心,我們肯定會很難明白這些象徵的意義。瑪哈嘎拉從未傷害任何眾生,這是因為他從未停斷以證悟之心來利益眾生。」
【大黑天金剛瑪哈嘎拉大法會和殊勝的護法舞】
每一天的傍晚,在每個西藏寺院和修行者的居所都不會錯過護法的供養法會。而每年的最後幾天,所有的噶瑪噶舉寺院皆會舉辦大黑天金剛大法會和殊勝的護法舞。舉行此法會須大約九天,由清晨到深夜。最後二日是護法舞。在大寺院裡,參加表演的喇嘛和樂師有時多達百人以上。屆時附近的居民皆舉家出動,場地萬頭攢動,大家爭先恐後,為的是能親眼目睹護法舞的表演,因為藏人相信看到和聽到護法舞的表演,虔誠祈禱護法和通過焚燒大黑天「朵瑪」之儀式,能清除摧毀一切身、口、意的邪惡和障礙,而迎進美好的新的一年。
大黑天瑪哈嘎拉有許多不同的化身形相:四臂,六臂,二臂、黑、白等等。每一個傳承都有自己的特殊護法。四臂大黑天瑪哈嘎拉和明妃吉祥天女瑪哈嘎哩是噶瑪噶舉傳承最重要的護法依怙。他和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其緣特深,同時也幫助其他大寶法王和重要上師,如泰錫度巴,嘉擦巴等弘法利生。就連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在西藏楚布寺時,所呈現的第一個喇嘛舞,就是瑪哈嘎拉護法舞。
【瑪哈嘎拉大法會和其利益】
普遍上,法會開始前幾星期,喇嘛們先製作各種不同的「朵瑪」食子,尤其是一個高大的瑪哈嘎拉「朵瑪」,上有十字幻網,名「虛空」。喇嘛們也細心地製作瑪哈嘎拉壇城「曼達拉」。法會開始後,眾僧念誦啟請文,讚嘆文和供養文。間中當主壇上師敲鈴擊小手鼓時,聖樂響起,包括低沉的長黃銅號角「同千」,嘹亮的嗩吶「嘉令」,嗚咽的腚骨號角「剛令」,大鼓,鑼,饒鈸等合奏聲。供養對象除了三寶和三根本外,也包括各類出世間的智慧護法,和世間的世俗護法。大黑天金剛和明妃,其他各種不同的瑪哈嘎拉,長壽女和四姐妹,密咒主,淨界主,大寶法王的護法眷屬,誓願金剛善,羅剎王、羅候羅、藥叉,北多聞天王毗沙門,各種財神、空行、勇父、天人、龍,廿四聖地和卅六國域的地方護神、季神、年神、月神,日神、時神,不可勝數的伴神及眷屬,他們都曾在某時發願護持佛法。這一切護法依怙皆被迎請進瑪哈嘎拉的壇城內,接受各種外,內,密和密密的實有及觀想之供養奉獻。
連續七日,上師和喇嘛們不停地虔誠祈求瑪哈嘎拉和其他護法,提醒他們所發的護持佛法大願,行四佛業,即息,增,懷,誅。因此,護法們的強大能量被啟發。一切障礙、妖靈、邪魔、惡鬼、疾病,對福祿壽的障礙,皆被聚集後粉碎成塵土碎片,再以空性轉化其身為甘露供養諸護法尊,其意則被度入法界。此外,惡夢、天災、瘟疫、巫術、詛咒、黑法、邪崇、貧苦、饑饉及其他不善皆被清除。智慧護法旋即施予二種悉地成就,即共同成就和殊勝成就。一切所願,如和平、繁榮、幸福、財產、健康、吉祥和長壽等皆獲得,同時在究竟時證得大手印的勝義。
如果我們能參加此法會及不停斷地修持供養大黑天護法,我們肯定能得到他和其眷屬的護佑,他們如影隨形跟著我們,一直護佑我們到證悟。
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楚布寺跳馬哈嘎啦金剛舞
【殊勝的護法舞和目睹的利益】
瑪哈嘎拉舞是在寺廟裡的表演,常與法會祈求儀式或薈供連接在一起。瑪哈嘎拉舞的表演是有多重目的的,第一項就是禪修舞者的禪修,是依據瑪哈嘎拉薈供的法本儀軌來進行,當他起舞時,舞者也就溶入而成為薈供的一個特定部分,瑪哈嘎拉一般都是由僧眾來表演的。
瑪哈嘎拉是慈悲的憤怒尊,任何一種瑪哈嘎拉祈請儀式的目的,都是想要克服汙染及負面的事物,這是種最強而有力的方式。觀眾席中若有人了解祈請而且修行高深,則可以在精神上與舞者同步,舞者自身是透過姿勢、舞蹈與吟唱來表演修行的。至於跟不上舞者的世俗人們,在參與的過程裡也可以獲得薈供的加持,使他們得以克服障礙。參與者只要發心正確,即使不會做禪修,也同樣可以獲得瑪哈嘎拉的保護。這類形式的宗教儀式,同時可為環境祈福,使它轉化成保護者瑪哈嘎拉的曼達拉(Mandala)壇城。曼達拉是指瑪哈嘎拉所保護的、淨化的空間。這個舞蹈清楚的界定了舞者與觀眾所在的清淨空間。
宗教儀式裡的舞蹈,是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的,領舞者通常是窮其一生的精力從事此藝術,一個舞者通常需要經過許多年的練習,技巧方臻精煉。表演的僧侶,必須學習各種樣態的姿態和動作、法本的意義和觀想等。舞者必須很嚴密的遵行瑪哈嘎拉薈供的法本,它是源自於密續裡實修的法本。每一舞步和每一舞姿,在每個大廟宇裡都依其對瑪哈嘎拉密續修行法,有各自傳統的解釋,而進化成特殊形式。舞者的裝扮衣飾,也都是依據法本所載及傳統西藏的肖像來穿戴的。例如緞袍的顏色和型式;手工製作的面具,如保護者、 動物或其他於薈供所見的造型;舞蹈中所用的象徵飾物,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承襲古代宗教及藝術的傳統而保留下來的。
在每一個舞裡面,舞步的位移與順序,也全都是參照法本而循序安排的,第一節的舞是為當地祈福以做好準備,並迎請偉大的保護者,這段舞是由強朋(Champon),也就是領舞者來跳的,他的穿著是密續裡的黑帽(black hat)服飾,接著的一節是瑪哈嘎拉及侍從的到臨及迎請。代表著瑪哈嘎拉及瑪哈嘎哩(譯註:Mahakali,即瑪哈嘎拉的明妃),隨從行列裡的次要護法及動物的舞者,帶著彩色面具及鑲邊綴飾進場。之後的舞蹈顯示著瑪哈嘎拉清除了所有負面的障礙。障礙是以一個小的塑像來代表,舞者用儀式中的法器象徵性的將其破壞,此法器是代表專屬於瑪哈嘎拉的特別武器。當汙染被降服之後,觀想一切化為虛空。接下來的舞則是向保護者獻供。結尾的舞,則是對瑪哈嘎拉的讚揚與謳歌。此外,還有些舞者扮演其他角色,也都參與在這節目裡,如墳場的大師(Cremation Ground),四方的本尊,鹿或其他神聖動物,或是護法等等。雖然,這些象徵,各寺廟依其不同的習俗會有不同的變化,但是基本的儀式仍是相同的。
法會之舞的作用是多層次的,它用動作、音樂、色彩、時間和空間去演出在身體層面的舞劇,而與此同時它也進行了深刻、精密的心靈修習。法會之舞是另一種融合身、口、意的方法,以表達及經驗究竟的真理。心靈訓練或曰禪修,與身體世界兩者間的和諧,是這實修的根本。
——節錄自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之著作《相對世界,究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