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2400字,配地圖12張,請妥善安排閱讀時間。底圖為現代地圖,用作古今地理對照。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開封市行政區劃範圍。
先秦時期,今開封市地區曾屬鄭、魏等國。等到秦一統六國,設郡置縣,其地開始納入全國的行政區劃中。
上圖為秦朝末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六縣,分屬碭郡和潁川郡。
尉氏縣,秦王政二年(前245年)置,即今尉氏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南北朝時期曾被廢,隋朝復置。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啟封縣,秦置,漢景帝時改名開封縣,即古開封縣。這個開封縣最初在今朱仙鎮古城村,唐朝遷至今開封市區,明朝廢。民國後的開封則是西漢建制的浚儀縣逐步改名,而不是古開封縣的延續。
雍丘縣,秦置,即今杞縣行政建制的起源。金正隆後又改為杞縣,延續至今。
大梁縣(存疑),秦置,位於今開封市城區。這個大梁縣存在存疑,筆者只在《讀史方輿紀要》裡找到隻言片語,並無更多佐證。
濟陽縣,秦置,位於今蘭考縣東北。光武帝劉秀的出生地,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未延續下來。
陳留縣,秦置,位於今祥符區陳留鎮。曾為陳留郡治,西晉廢,隋復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7年西漢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九縣,分屬三地。陳留郡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年)置,治陳留縣,三國時期改為國。
浚儀縣,西漢置,即今開封市區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改名祥符,1913年改名開封,沿用至今。
小黃縣,西漢置,位於今開封市東。西晉曾為陳留國都,北齊廢。唐初復置,旋即廢,未延續下來。
東昏縣,西漢置,位於今蘭考縣東北。西晉廢,未延續下來。
圉縣,西漢置,位於今杞縣圉鎮。西晉廢,南北朝復置改名圉城縣,最後唐朝廢,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281年西晉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六縣,分屬陳留國和滎陽郡。
此時的陳留國(圖中我誤標為郡)治所在小黃縣,陳留縣此時暫時被廢。陳留王在當時是個特殊又尷尬的爵位,因為西晉的首位陳留王為曹魏末代皇帝曹奐。
作為末代皇帝,曹奐過得不錯,得以善終。準確說漢晉時期都有善待前朝末帝的傳統,直到南朝宋武帝劉裕首開惡例。
上圖為公元612年隋朝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七縣,分屬四地。和西晉時期相比,隋朝此時這一帶沒有一個本土的地級行政機構,處於分裂狀態。
上圖為公元741年唐朝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五縣,均屬汴州。開封縣已遷至今開封市區,和浚儀縣同城,共為汴州治所。
汴州,東魏天平置,即今開封市地級行政建制的起源。初名梁州,北周宣帝改為汴州,隋朝初廢,義寧元年(617年)復置,唐朝沿襲。
上圖為公元1111年北宋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七縣,均屬開封府。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升汴州置開封府,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皆以此為都。
鹹平縣,北宋鹹平五年(1002年)置,即今通許縣行政建制的起源。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名通許縣,延續至今。
東明縣,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置,即今山東省東明縣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縣城位於今蘭考縣東北,金避河患,移治今山東省境內,延續至今。
此外,此時的陳留縣為京畿路治所,等同省會。陳留從路治所變成現在的鎮治所,也是有點慘。
上圖為公元1330年元朝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八縣,均屬汴梁路。開封府在元朝先改為南京路,後改為汴梁路,為河南江北行省治所。
蘭陽縣,金天興元年(1232年)置,位於今蘭考縣北。明洪武元年(1368年)徙治今蘭考縣,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儀封廳合併,改為蘭儀縣。
儀封縣,元至大元年(1308年)置,位於今蘭考縣儀封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升為廳,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蘭陽縣合併,改為蘭儀縣。
上圖為公元1582年明朝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八縣,均屬開封府。開封縣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併入祥符縣。
洧川縣,金興定二年(1218年)置。最初位於今長葛市境內,明洪武二年(1369年)遷治今尉氏縣洧川鎮。1954年併入長葛縣,未延續下來。
上圖為公元1820年清朝時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九縣,分屬開封府和衛輝府。考城縣屬衛輝府的飛地。
考城縣,秦置,即今蘭考縣半個行政建制的起源。初名甾縣,位於今民權縣東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徙治今蘭考縣堌陽鎮,1954年與蘭封縣(蘭陽縣和儀封縣合併)合併改設蘭考縣,延續至今。
上圖為公元1914年民國初期。此時今開封市境內存在上圖八縣,均屬開封道。開封道治所在開封縣(祥符縣改名)。
從北宋的開封府開始,開封的轄區一直很大。此時開封道轄區大概為今開封、鄭州、商丘、周口、許昌、漯河六地市大部分地區。1927年廢除道制,各縣直屬省管轄。
上圖為公元1960年建國初期。1929年成立開封市,即開封置市之初,不過1930年便被廢除。1936年1月復置開封市,同年5月又廢。1948年再置開封市,為省轄市、省會。
1954年省會遷鄭州,開封市為省轄市。1958年降為縣,屬開封專區。1959年改為省轄市,1960年開封縣併入開封市,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開封市在1983年前還進行了多次行政區劃的調整,主要就是開封縣一會劃入,一會划走。
開封專區則是1955年改鄭州專區置,長期和開封市並行。此外在上圖的時間裡,通許縣暫時併入尉氏縣。
1969年開封專區改為開封地區,轄開封、中牟、尉氏、杞縣、蘭考、滎陽、新鄭、登封、鞏縣、密縣、通許等縣。
隨著1983年撤銷開封地區,開封、蘭考、尉氏、通許、杞縣五縣劃入開封市,逐漸成今日的行政區。
縱觀開封市行政區劃史,秦朝時期境內有七縣,其中雍丘、尉氏三縣的行政建制延續至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如今開封市的地級行政建制則起源於東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陳留縣有點遺憾,秦朝建制。曾為郡、路治所,一直延續到建國後。但最終縣級行政建制被廢,成為如今的陳留鎮。
已完結十一省、自治區行政區劃史,治學不易,喜歡請多分享,感激不盡。
資料來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誌、水經注等正史和地理總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