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捕捉白蟻為食,不吃不喝可活一年,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極高

2021-01-09 禾木報告

導讀:以捕捉白蟻為食,不吃不喝可活一年,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極高

白蟻是農業上危害性極大的一種昆蟲,常常會將果樹裡面啃食乾淨,造成果樹死亡,因此很多農民朋友對於白蟻可謂是厭惡至極,不過好在自然界中有許多以白蟻餵食的動物,才沒讓白蟻泛濫。

說到吃白蟻的動物,比較有名的當屬穿山甲、刺蝟和犰狳。那麼除了它們就沒有別的了嗎?實際上是有的,在農村野外就有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小昆蟲,也是捕食白蟻的好手,它就是「蟻獅」,曾常被農村娃當成玩具來玩,但很多人卻不知它的價值極高。

第一次聽到蟻獅的名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以為它是不是獅子,其實並不是,反而跟獅子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蟻獅的個頭十分的小,大概只有幾毫米那麼大,不過別看它個頭小,它可是「十分兇悍」的,是一種肉食性昆蟲。

蟻獅喜歡生活在乾燥的地表下,尤其是沙質土壤,是適宜最喜歡的地方。蟻獅的前額長著2個「巨大」的鉗子,看起來像牛角一般,所以在民間,人們也將蟻獅稱作「沙牛」、「土牛」、「地牯牛」等。

很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對於蟻獅都不陌生了,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野外,蟻獅可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小昆蟲。那個時候在沙地或是沙質土壤上,經常會看到土壤標準有一圈圈「漩渦」似的「洞穴」,這實際上就是蟻獅為了捕獵所鑽出來的陷阱。

蟻獅捕食很簡單,它會在陷阱底部蹲守,當有白蟻或是其他的小蟲爬入陷阱時,就會因沙子鬆動而滑下,同時蟻獅還會不斷地向外拋沙,使獵物被流沙推進陷阱中心,然後蟻獅就會它那「巨大」的鉗子將獵物夾住,飽餐一頓之後,蟻獅又會重新整理好它所鑽出來的「漩渦」,等待下一個獵物的到來。

蟻獅的主要是以捕捉白蟻為食,但是有其他小昆蟲爬入它的陷阱了,它也是來者不拒,並且蟻獅還有二個十分厲害的能力。一是沒有食物的話,它可以在陷阱底部「睡」一年,不吃不喝都可以活下來。二是蟻獅沒有肛門,所以從來不排便。

在過去的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不好,很多農村娃都沒錢買玩具,於是只能自己去野外尋找可玩的東西來玩,而這蟻獅就是其中一種。

筆者還記得兒時那會,經常會和一些小朋友去野外尋找蟻獅的「漩渦」,找到以後就會用一根細細的竹籤子或是野草的莖稈,從「漩渦」的中心插下去,等待一會,這蟻獅就會從「漩渦」裡爬出來了。

還有的小夥伴還會念一段特別的「咒語」,「 地牯牛地牯牛,請你出來喝酒酒,喝的啥子酒?喝的尿酒,吃的啥子菜?吃的酸青菜」。還別說,這「咒語」確實很有用,每次有小夥伴一念完它就出來了。

可以說,蟻獅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但現如今在農村野外想要找到蟻獅,可沒那麼容易了。可能很多人覺得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實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現代醫學界認為蟻獅是一種重要的「藥材」,並且價值極高,使得蟻獅在市場上可以賣到幾千元一斤,從而遭到人們大量捕捉,以至於數量本來就不多的蟻獅變得十分的稀少了。

筆者認為,不管蟻獅有多高的價值,也不應該隨意去捕捉,它能捕食白蟻,算是農業上的一種「益蟲」,不能因為自身有價值就被禍害,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若是見到它,能好好保護它。

各位朋友,你們兒時玩過蟻獅嗎?你們那裡現在還能見到蟻獅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一生只會倒著走,最喜歡吃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極高
    說到兒時玩過的玩具,讓筆者印象比較深刻是一種頭上長有一個大鉗子的小昆蟲,很多農村娃都喜歡把它當玩具,經常能一玩一整天,但卻不知它如今的價值極高,這種小昆蟲就是「穴蟻蛉」。
  • 倒著走的蟻獅,1年吃掉數萬隻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極高
    很多90年代以前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在兒時都玩過野草或者小昆蟲,主要是以前的農村生活條件不好,沒什麼玩具玩,就只能把一些可以玩的野草或小昆蟲當玩具玩了。比如筆者,小時候就玩過狗尾巴草、蒼耳、蛐蛐兒、知了、螞蚱等,也去河溝、小溪裡抓過魚、螃海,可以說以前的玩具不如現在這麼豐富,但也是很快樂的。
  • 只會倒退著走,1年吃掉數萬隻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萬元1公斤
    導讀:只會倒退著走,1年捕食數萬隻螞蟻,卻只吃不拉,萬元一公斤難尋在農村裡,有很多的小蟲子,在過去條件艱苦的時候,這些小蟲子就有不少是農村娃的玩具。比如現在夏季,狗婆蛇就在田間地頭很常見,有時候還會進到院子裡來。
  • 一年吃數萬隻白蟻,因價值慘遭捕捉,現在5千一斤卻很難見到
    農村老房子後面有一片沙地,沙地上總是有許多小漩渦,給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因為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昆蟲生活在這個小漩渦裡,它不僅可以作為一個玩具玩,而且是一個大的有益的昆蟲在農村。它一年能吃掉數萬隻白蟻。不幸的是,因為它的高價值,它被人們抓住了,但現在很難看到。
  • 農村一種野草,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卻不知價值珍貴,燉湯是一絕
    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有的野生植物讓農民朋友喜愛,如薺菜、魚腥草、香椿、馬齒莧等可食用的野菜,如桑葚、刺梨、拐棗、樹莓等可食用的野果。而有的野生植物則讓農民朋友討厭,如牛筋草、葎草、小飛蓬等一些常生長在農田附近的害草。
  • 它是白蟻的剋星,高血壓、結石的良藥,因濫捕致其達到幾千元一斤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在這種漩渦中生存著一種特別好玩的昆蟲,它不僅可以被小孩子當成玩具,也屬於一種益蟲,它一年可以吃掉白蟻上萬隻。不過很可惜,因為這種小昆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使得它們的種群遭到人們的大肆捕捉,導致數量銳減,現如今價格在數千元一斤。說到這裡不知道的朋友肯定會十分好奇,這種昆蟲究竟是什麼?
  • 只會倒退走的地牯牛,不吃不喝能活1年,過去常見如今賣6千元1斤
    導讀:個頭不足30毫米,一生倒退走,曾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價值6千1斤文/農夫也瘋狂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現在的孩子,因為有了手機、電視機和電腦,很多都不愛玩了,只要給他們一個手機,一整天不出門他們都願意。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農村一種野花,它的果實常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筆者一直都是非常喜愛的,因為筆者的童年沒沒少跟野生植物打交道,相信不少90年以前的農村娃也是如此。那時候農村生活不如現在,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這些野生植物就成了不少農村娃的玩具和零食,如狗尾巴草、蒼耳就是常玩的玩具,三月泡、八月炸、拐棗就是常吃的零食。
  • 農村一種帶「刺」的樹,鳥都不敢停,曾是皇家貢品,如今價值極高
    農村一種帶「刺」的樹,鳥都不敢停,曾是皇家貢品,如今價值極高農村地大物博,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有,甚至很多都是我們兒時的「玩具」,對這些植物我們都非常熟悉,不過,小時候只知道拿著它們玩耍,卻不知道它們有何價值,從來也沒有認為它們能值錢了!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說到香蒲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但是要說起它在民間的俗稱,那簡直不要太熟悉,香蒲在農村裡的俗稱有「水蠟燭」、「水燭」、「蒲草」、「蒲棒」等等,算是農村裡一種非常常見的野生植物了。香蒲在我國分布也非常的廣,基本上除了我國的西北地區以外,在全國其他地區都有生長,多生長於農村的湖泊、池塘、溝渠、沼澤及河流緩流帶。
  • 農村一種植物葉似牛舌,根含「黃金」,人稱「金不換」,價值極高
    走在農村裡,也經常看到農民在田間忙碌,其中時候還能看到有些人在拔草。按理來說冬季是不應該除草的,而細問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在挖野菜。以前野菜是農民充飢的食物,是因為沒東西可吃,不得已才吃它們。畢竟物以稀為貴,在農村很多的野菜太常見了,所以就被認為不值錢,沒啥營養。
  • 它危害竹子,農民深惡痛絕,卻是農村娃的玩具和美食!
    就比如說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蟲子,小時候看到一些農民見到它就要一腳把他踩死,但是當你家裡有了小孩,卻又要專門去找這種蟲子回家逗他。也許這就是人的矛盾之處吧,記得很小的時候,家住在農村裡面,很多家長都會給自己的孩子抓這種蟲子回家給自己的孩子玩耍,大人們將它們的腿折斷,然後子在它的鼻子上紮上一根繩子,讓小孩子抓在手裡,看著蟲子繞著繩子飛來飛去,玩得不亦樂乎。這種蟲子就是——竹象!
  • 這植物的花像荷包蛋,全身是刺不敢碰,卻不知價值極高十元一斤
    我們國家地大物廣,在不同的地方有著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不斷的探索發現。就說身邊的花花草草,有多少我們還沒認識呢,又知道裡面有多少的乾坤呢。現在農村很多人都來到了大城市,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外面了,很少顧及農村的事情了,生活的緊迫感和壓力也越來越大,要是還有時間回去看看農村,肯定會有更多的認識。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這樣的植物,以前都以為有刺不敢碰,卻不知道價值極高。這植物叫做金櫻子,它一種常綠的攀援灌木,最高可以達到5米。
  • 不吃不喝能活半年,過去抓來當玩具,如今一斤5千多,太瘋狂
    但這山野菜過去了時節都不危害年輕人對鄉村的憧憬。鄉村地域也有好多好多小玩意,如一些爽口的野果子也令人親睞,也有捕抓小昆蟲當玩具,全是幸福的生活感受。今日小編想跟大伙兒一起追憶下兒時的鄉村生活。不知道大伙兒是否還記得兒時在沙堆裡抓的一種能夠當玩具的動物。這動物現如今可有價值了,但卻非常少看到。它叫沙牛,是一種可以躲在碎石子裡的一種耐挨餓動物。
  • 以前農村娃當玩具,如今成熱門種植,20元一斤俗稱「入地老鼠」
    胭脂花是農村野外十分常見的一種野生植物,在路邊、房前屋後及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它應該不會陌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兒時更是沒少採摘過胭脂花的果實,採摘它果實幹嘛?自然是玩,這胭脂花的果實十分獨特,像是一顆迷你的「地雷」,所以以前的農村娃都會把它採摘下來當玩具。
  • 昆蟲食用的萬年歷史,動物的蛋白來源,其營養價值不容小看
    眾所周知,昆蟲是可以食用的,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外國,記載著人類吃昆蟲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為什麼要吃昆蟲呢?因為昆蟲不僅生長快又容易捕捉,而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雖然不同昆蟲種類其中的成分差異很大,但一般來說,昆蟲都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質和脂肪酸,所以即使吃再多的昆蟲也不會胖。
  • 蛇蛋營養價值比雞蛋高很多,為何農村人撿到也不吃?吃完就後悔了
    說到雞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蛇蛋這個東西,大家可能就會好奇。可能對於農村娃而言,小時候見到蛇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而蛇蛋的話,卻很少見到。有時候爺爺奶奶下田的時候,還可能會看到一窩子蛇蛋。根據專家的說法,蛇蛋的營養價值比雞蛋高很多,從營養價值上來看的話,蛇蛋與雞蛋相似,都是以蛋白質、水和礦物質組成,只不過蛇蛋更勝一籌。
  • 這種長得像壁虎的小動物,農村娃曾把它當寵物,尾巴斷了還會再長
    它可曾是農村娃的玩具,有些還把它當寵物來養著,你認識嗎?這種動物肉嘟嘟的,看起來很萌萌噠,並且也不會咬人,本身也是無毒的,在當時農村娃也沒什麼玩具,所以就常去抓這種小動物來當寵物玩。如果有毒的話,大人也不允許小孩子玩它的。 可以說童年的夏天就是玩著狗婆蛇度過的。用一根繩子把它綁起來,然後就像遛狗一樣牽著它到處玩耍。每到暑假了,就會約上三五個小夥伴一起到田埂上搜尋、捕捉狗婆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