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賦予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裡面還記錄了很多奇珍異獸。在大多數人眼中,《山海經》的存在似乎只是一個神話,它所描繪的也不過是神話世界罷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因為《山海經》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和奇珍異獸在現實中能找到原型,只不過其中有些動物早已滅絕,但並不能說明它們從未在歷史上存在過。既然《山海經》中奇珍異獸在現實中都有原型,那麼貫穿中國歷史長河的龍究竟是否存在過?並非如人們所言,是古人杜撰。
書中所說的:「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這裡的狌狌在現實中的原型就是滇金絲猴,這種猴走路非常像人類,耳朵也是白色的,古人說吃了它們能跑得很快。驩頭:「 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很顯然驩頭就是企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鴛鴦鳥的鳴叫,很顯然是銀漢魚目的飛魚,以「能飛」而著名,所以稱飛魚。
不僅以上幾種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其他種類的神獸也能找到原型,比如禺就是白耳白頰長臂猿,狸力就是土豚,玄龜就是鷹嘴龜,鹿蜀就是斑馬等等。這不得不令人懷疑龍是否也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龍在中國歷史上屬於神話傳說般的存在,因為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所以認為是古人杜撰的。然而很多人對此有疑問,比如在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為何除了龍以外,其他都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古人沒有道理會選擇一個虛構的生物做十二生肖。而且在考古史上,在貴州還出土過「新中國龍」化石,龍首上有一個對稱的「龍角」,酷似傳說中龍的形象。所以小編認為,或許"龍"形體上有真實或大體真實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話了,並非古人杜撰。
總而言之,人類的發展歷史相比較地球來說是非常短暫的,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多種多樣,被認為是神話傳說的《山海經》中的神獸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誰又能肯定龍在歷史上沒有存在過呢?對此,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