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龍魚?人面赤身?《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竟然是真的?

2020-12-03 逗比的500t硬碟

大家好,這篇是都市傳說系列的第十六期。大家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查看往期。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本書——《山海經》中的神秘生物。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此書中除了各類地理描述和神話故事外,還記載眾多異獸的形象。

書中記載的異獸大多奇形怪狀,在現代完全找不到相似的原型,而且大多都出現了類似麒麟、虯龍等類似的神話生物,因此很多專家都認為書中記載的生物只是古代人民在一些生物的基礎上添加藝術加工而產生的虛構生物。

但是

其實不盡然,

世界這麼大,山海經所描述的生物並非完全沒有原型。

我們先來看看《山海經》中的一段描述

「某水出焉,其中多龍魚,其狀如魚而人手人面,白文六角,佩之不迷。」

這個讀起來是不是覺得充滿了玄幻感,什麼魚能長出人手?而且還有六個角?有六個角的龍魚?真的有嗎?

有的,他長這樣,是蠑螈的一種。

還有一個

「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這個也有,《北山經》中提到的「飛鼠」現在也叫「鼯鼠」,現實生活中的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張牙舞爪的異獸形象,反倒是十分嬌小可愛的。飛鼠如今多生活在亞洲東南部,除此之外,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有它們的蹤跡。飛鼠因長有一雙翅膀而得名,而實際上它們的翅膀發育並不成熟,嚴格來說只能稱為「飛膜」。飛膜可以幫助飛鼠在樹林間快速滑行卻無法實現像鳥類般的翱翔。

「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這個其實就是穿山甲。

《西山經》中記載

「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

這「文鰩魚」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飛魚」,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很像鳥類的翅膀。它在海中可以以每秒10米的速度遊行,還能躍出水面十幾米之高,據統計,其飛行的最遠距離能達到400多米。飛魚的長相的確是「狀如鯉魚」,它們有著像鳥一樣的翅膀,身上有著青色的斑紋等等,這些與《山海經》裡的描述十分吻合,由此可見《山海經》中的記載其實是十分寫實而又生動的。

如此種種還有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了。

不過,看過這些存在的原型後,就有一個疑問了,其他更加奇特的生物也會有原型嗎?

夫諸: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九嬰:水火之怪,能噴水吐火,其叫聲如嬰兒啼哭,故稱九嬰。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兇水之中。

乘黃 shèng huán: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這些異獸的描述要麼是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外形,要麼就是擁有各種奇異的能力。

著實讓人無法相信在現實中也會有原型。

《山海經》會出現這種異獸的原因只有幾種解釋。

1、也許這些異獸並不是古人想像出來的,而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只是後來滅絕了,或者是經過不斷演化,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畢竟我們不是古人,在那個時候,地球上曾經生活著什麼東西,誰也不能確定。

2、也有可能這些異獸的原型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只是人們在對其進行描述時,用詞不準,或是進行了一些誇大。

比如這個, 叫做駁,我們來看看《山海經》中的描述

中曲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中曲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卻長著白身子和黑尾巴,一隻角,虎的牙齒和爪子,發出的聲音如同擊鼓的響聲,名稱是駁,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飼養它可以避戰爭。

看著是不是很像現代的馬

再還有

章莪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

這隻乍一看好像很玄乎,其實就是多了幾條尾巴的老虎嘛。

古時候沒有照相機,繪畫水平應該也有限,人的記憶力也是會出現偏差的,如果在和別人描述這種動物時出了一點偏差,結果口口相傳,以訛傳訛,積累下來,人們口中的動物形象就會與原來的原型有很大的偏差。

3、還有可能在那個時代,這些異獸的原型給古代人帶來了很多麻煩或者傷害,古代人對它們非常害怕,所以在它們的原型的基礎上稍微加了一些想像,便產生了這些異獸,用來警示後人,看到這些動物的時候,要躲遠一點。

總結

總之,《山海經》中的生物是真是假,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你說是假的吧,要知道現在人類探究地球的程度其實只有三分之一,你永遠也不知道那天說不定就從哪裡竄出一直貔貅或者是麒麟來嚇死你。

不過有沒有龍就不好說了啊

1996 年出土於貴州省的「新中國龍」化石中,龍首上有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龍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關注。

說明龍可能在古時候有真實或者大體真實的原型,只是人們對它又進行了一些加工和美化,並把它的功能給誇大並進行神化了。

這世上真的有龍嗎?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給了我們答案,人面魚身現存於世
    又東北二百裡,曰龍侯之山。……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山海經·北山經》《山海經》是一部富有神話傳說的古代地理名著,它就像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光怪陸離的畫卷,裡面記載的生物引起了無數人的遐想。隨著我們對自然界的不斷發現,我們開始想像,《山海經》中存在的生物是不是都是真實存在的呢?
  • 山海經中的龍真實存在,或許有機會重新出現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龍是十分神秘的物種,我們都知道它的樣子,卻從來沒有人見過,無法證實龍是否存在。但龍存在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在很多古籍中都有關於龍的記載。比如《夢溪筆談》中「遼太祖射龍」的故事,《拾遺記》中三皇五帝養龍的故事,《史記》和《竹書紀年》中也都提到了「孔甲好龍」的故事。
  • 《山海經》中神獸在現實中有原型,那龍是否存在過?並非古人杜撰
    《山海經》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賦予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裡面還記錄了很多奇珍異獸。在大多數人眼中,《山海經》的存在似乎只是一個神話,它所描繪的也不過是神話世界罷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因為《山海經》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和奇珍異獸在現實中能找到原型,只不過其中有些動物早已滅絕,但並不能說明它們從未在歷史上存在過。既然《山海經》中奇珍異獸在現實中都有原型,那麼貫穿中國歷史長河的龍究竟是否存在過?並非如人們所言,是古人杜撰。
  • 傳說中各種長著人面的異獸
    《神異經》:「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禺疆:禺疆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
  • 無用系列:如何飼養六角龍魚
    六角龍魚長相可愛喜人,在兩棲類寵物中人氣非常高!這次的文章總結了飼養六角龍魚所需的水箱要求,飼料的選取,還有飼養最適的水溫,與其他生物混養時的注意點等等。credit: 123RF飼養六角龍魚需要什麼養的水箱呢?給六角龍魚尊者購買飼養水箱的時候,需要根據六角龍魚的尺寸進行選擇。
  • 《山海經》記載的美人魚和巨人,希臘神話也有提及
    下面,我們從外星人、巨人和美人魚等3個角度,分析《山海經》的真實性。首先,來分析《山海經》描述的神人。《中山經》記載黃帝有四張臉,《西山經》記載了10位「人面馬身」的獸神,《大荒北經》記載了人面龍身的燭龍。此外,還有類似獅身人面像的英招,「人面豹身」的諸犍,以及許多「人面龍身」的山神。
  • 從《山海經》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其實細心觀察,自古以來,好像我們中國的遠古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等為人們所崇敬的、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神話傳說中人物其形象大抵都為「人獸蛇身」。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會不由生出疑問,為何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現象都以「人面蛇身」來代表呢,為何多以選擇「蛇身」而非「人首馬身」或是其他動物的身呢,難不成與日本大和民族那樣存在有「蛇信仰」。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第一種是,人之蛇與魚過千百年之長,則能脫胎換骨,化而為龍。五百年為蛟蛇,再五百年為龍,又五百年為龍。神龍復稱天龍,為有神籍是編之仙,則未免龍耳。如《西記》者四海龍王,當是已過了上萬年之修,後有數人。魚壞龍之傳自一言——龍跳龍門。雲在一山之口,歲有數日之牖中期,於是段之魚但能逾天門,則為神龍,自此達。
  • 人魚曾經在中國出現,《山海經》中的氐人族,就是人面魚身的?
    筆者:扶蘇 自古以來,無論在西方的童話故事中,還是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裡,都有人魚的形象存在,並且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這一點令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 《山海經》中描述的人臉魚,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韓國青州市有特例
    由於人類文明在早期的發展中因為地域不同出現了不同的分支,進而導致了不同文化的產生。地球上每一種文化都有天神和鬼怪的存在,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印度,抑或是古中國,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以中國為例,現在所有的中國神話都來源於古代,古人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一本又一本的志怪、玄幻作品,例如《聊齋》、《西遊記》等等,其中《山海經》被認為是最早的志怪小說,其中所描述的生物確實超出常人的想像。根據研究過《山海經》的專家介紹,這本歷史悠久的志怪小說中刻畫了超過100種奇珍異獸,它們的分布從天空到陸地,從陸地再到海洋。
  • 《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是神話還是真的存在?
    《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是神話還是真的存在?《山海經》是誰寫的?今天小段為你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一本奇書,據說它記載的是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和各種人物故事。
  • 《山海經》記錄的到底是神話還是真的,異獸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有些卻神奇的留了下來,比如這本上古奇書《山海經》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山海經》裡面的奇珍異獸。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裡記載的充滿神秘色彩的動物,這些異獸的描述讓我們一定程度上了解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神奇的是,很多書中描述的奇珍異獸好像在現實生活中找得到對應的物種。
  • 商家吆喝的「娃娃魚」實為六角龍魚
    6月13日,記者在植物園花卉市場、華凌市場等處看到,不少商戶都有銷售這種魚。每條長約8釐米,有白、金、深褐三種顏色,頭寬而扁,兩側各長著3個紅色的「角」,眼小似黑豆,四肢細長,尾巴扁長。  「爺爺,你看這是啥,能不能給我買一條?」在華凌市場一處售賣該魚的攤位前,四歲的小圓拉著爺爺問。
  • 如何安置六角龍魚的魚缸?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六角龍魚的體型較大,基本上是在3公分左右,所以魚缸挑選要比這個尺寸大點才可以,方便六角龍的活動,那麼根據六角龍魚的生存環境,有的朋友是在魚缸底部鋪設一層沙子,但是小編不建議使用沙子,因為沙子顆粒太小,很容易被吸入,造成疾病,建議使用石子,石塊不需要太大,小塊的石頭方便六角龍抓住地面,需要在水缸中,種植水草,水草一定要密,因為六角龍魚生性害羞,喜歡躲躲藏藏的玩耍
  • 六角龍魚怎麼養?頭上有犄角特好看
    你見過頭上長著六隻角的魚嗎?其實六角龍魚屬於蠑螈,只是因為名字中帶個魚字。小傢伙不僅頭上有犄角,身後有尾巴,還長著四隻腳呢。雖然長得好看,但是卻並不好養,六角龍魚適應力也屬於比較強的,講究卻很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它的飼養方法吧。
  •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出現過很多的奇人異士,更留下了瀚如煙海的書籍,而在這些數也數不清的書籍當中,有一本書被後世人譽為「千古第一奇書」,這本書的名叫做《山海經》。
  • 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它們都是什麼樣的?山海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支怪古籍之一,在那麼多的內容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書中對於各種各樣的精怪的記載,在下面所羅列的上古十大精怪中,你都認識哪些呢?雨師妾多名怪古代中國神話中的國名。
  • 寵物中長腿長角的魚,形似龍,所以又叫六角恐龍
    有些人就選擇在空暇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減輕自己的壓力。養寵物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每次回到家看到自己心愛的寵物在自己的面前晃來晃去,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有的人會選擇萌萌可愛的小貓,也有的人會選擇聽話懂事的狗狗,還有人會養安靜的魚。
  • 《山海經》中黃帝騎應龍,這5個人卻享受2條龍的服務
    龍是中國神話裡的神獸,也是為神仙服務的車夫。古代稱皇帝的座駕為「龍輦」,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有關係。在《山海經》中,除了燭龍、應龍和青龍等神獸,也有一些「命苦」的龍。黃帝等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天神,都騎龍出行,或者乘坐龍拉的車。
  • 山海經神話鮫人之殤:曾經繁華一方的魚人國,後來與九尾狐一樣遭到...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曾記載過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述的美人魚,如果這世間存在過美人魚(人魚)這一種族的話,那麼大概他們會是過得挺悲傷的。因為無論是安徒生筆下的《海的女兒》,日本小川未明所描繪的《紅蠟燭與美人魚》,以及我們傳統的神話故事鮫人,結局都是扮演了一個哀婉、悲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