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這幾味的出現,意味著不能再喝了!

2021-01-10 騰訊網

寒澗挹泉供試墨,墮巢篝火吹煎茶。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所謂氣味,即氣+味,氣是氣體,它是一種小分子物質,味是感知感官,接收著氣,並將其傳感於大腦,形成人們對於氣味的感知,或許你並不了解,自己的鼻子有辨別5000-10000種氣味的能力。我們每時每刻都被各種氣味包圍著,接收著各種氣味。

有些是讓人心生愉悅的,而有些則會讓人嗤之以鼻,心生厭惡。對於茶葉而言亦是如此,通常情況下,茶葉散發出來或者說是揮發出來的氣味都是讓人愉悅的,或是花香、或是青草香又或是藥香。

但假若一款茶因為不當的製作工藝或是錯誤的存儲方法,導致品質下降,茶香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成為令人生惡的氣味。

一、臭青氣

青味是自然界內的植物普遍具有的氣味,青味即青草味,青草味在平時並不明顯,但當青草的葉片受到損傷,如被太陽暴曬或是被割草機切割之後,就會產生大量的揮發性物質,這類物質被稱為「綠葉揮發物」。作為自然界的綠葉植物之一的茶葉,同樣具有青味。

茶葉青味主要來源於茶葉內部一種被稱為「青葉醇」的物質成分,而青葉醇的濃度則決定著茶葉呈現出來的氣味是清香還是青臭。當青葉醇的濃度比較低時,茶葉的氣味是清爽新鮮的芬芳青草香,反之,濃度過高的青葉醇就會將新茶的氣味帶偏,成為壓抑沉悶的臭青氣。

正常情況下,一些沒有殺青這一步驟的茶葉,例如不炒不揉的白茶,才會帶有青草香,而經過集中裝箱,較長時間的集體轉化之後,青氣便會從清新的青草香轉化為醇厚的棗香或陳香。制茶工藝完備到位,白茶只會出現鮮爽好聞的青草香,而不是沉悶異常的臭青氣。

只有制茶工藝不到位,造成茶葉品質不佳才會出現不好的青臭氣。例如,白茶茶青的日曬萎凋的時間不足,茶葉沒有完全脫水,幹度沒有達標就很容易產生臭青氣;綠茶在殺青環節沒有得到足夠的殺青處理,也很容易在後期產生酸澀的臭青氣;

普洱茶的制茶工藝內同樣有殺青這一環節,捻揉不足也同樣會造成青氣過重,茶葉的氣溫沉悶難聞。茶葉出現難聞的臭青氣,是其工藝不達標的象徵,亦是其品質不佳的象徵,在賞茶、聞茶時,遇上有青臭氣的茶葉可果斷放棄。

二、酸味

茶葉中的酸味與青味相同,分為兩種情況,正酸與負酸。正酸屬於茶湯口感組成部分之一,品質佳的茶湯口感是由「酸、甜、苦、澀、甘、鮮、醇」等滋味按一定比例共同表現,「酸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酸味是茶葉中的活性物質的自然表現。

正酸味與茶葉中的澀味、甜味相協調,為味蕾帶來微妙的舒適感,在茶葉中其實含有大約為3%的各類有機酸,如果酸、水楊酸等,茶葉中的果酸,能讓茶葉的茶香與茶湯更加的婀娜有風情,如白茶中含有的淡淡果酸,讓白茶的風味帶來多一份的可能。

但當茶葉的製作工藝出現差錯或是茶葉的存儲不得當的時候,茶葉的品質就發生了變化,茶葉也隨之出現了酸味,此時的酸味已經不再友好,而是一種酸臭味,帶著這樣酸臭味的茶葉的味道,就好比放了一段時間的食物發出的那種酸餿味,有著難以掩飾的古怪味道。

茶葉出現酸臭味的原因有多種,以我們最熟悉的白茶而言,夏季採摘的白茶茶青出現酸臭味的機率更大,原因在於福鼎屬於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大,茶葉內的水分多,假若茶青在曬制過程中沒有及時攤薄曬制,茶青堆積的過厚,在這樣潮溼悶熱的情況下,就會損害茶青的品質。

還有在白茶沒有得到妥善的存儲,與水汽接觸受潮之後也容易發生發酵,產生酸餿的氣味,這種氣味在沸水的作用下會表現的更加明顯,嚴重影響茶湯的口感,甚至影響人體健康。

三、塵土味

在對老白茶的一系列形容詞裡,有個很常見的詞叫做「陳香蜜韻」,陳香是有一定年份的白茶比較常能聞到的茶香,陳香帶著一種歷經時間洗禮之後的滄桑氣質,類似於陳放多年之後的稻米糧倉該有的氣味,或是那種每天被打掃清理的老舊木房子散發出的溫馨氣味。

陳香是讓人舒心的氣味,而塵土味就不怎麼讓人舒心了。如果說陳香是乾淨老房子的氣息,那麼打開一袋帶有塵土味的茶葉得到的體驗感,就像是打開一扇經久未被打掃的老房子的大門,揚面而來的是滿滿的塵土,它們沾滿你的鼻翼,讓鼻子覺得瘙癢。

茶葉的塵土味的來源可能的原因與其制茶環境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例如白茶這樣依靠天然日曬工藝作為主要制茶工藝的茶品,對環境就有著嚴格要求,在曬茶的過程中,一定要遠離馬路,並且曬制被嚴格要求在竹匾上完成,防止茶葉在曬制過程中惹上塵埃,影響茶葉的品質。

與茶葉出現塵土味有著密切聯繫另一個原因是茶葉的存儲條件,一款有著乾淨出身的茶葉,也會應有不恰當、不用心的存儲而惹上不該有的氣味,糟糕的存儲環境也不利於白茶的後期轉化。故而,需要定期清理存茶的倉庫,保持存茶地點的整潔度與恰當的幹度。

四、煙焦味

煙焦味是茶葉中的忌諱的氣味,出現煙焦味的茶葉是必然不能飲用的。出現煙焦味的茶葉中會含有一種叫做「多環芳烴類」的致癌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巨大。所謂的煙焦味,就是植物被大火烘烤過或是被太陽暴曬灼燒之後會產生的氣味。

出現煙焦味的茶,是沒有生機與活力的,茶葉內的水分被過分抽離,葉片乾枯,如同秋末的落葉,沒有彈性沒有光澤,硬邦邦的一片。衝泡出來的茶葉葉底沒法舒展,毫無韌性與其該有的活性,沸水衝泡出來的茶氣帶著濃濃的煙焦氣,刺鼻難聞。

煙焦味的出現和制茶方式不無關係,煙焦味最常出現在做舊茶的身上。新茶做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高溫,不論是高溫灑水烘乾茶葉,還是高溫烘烤茶葉,過高的溫度都會過多的抽離茶青內的水分,使得茶葉被烤乾,烤壞。

寒冬天氣乾燥,可適當多飲些茶平燥潤肺,

多飲幾杯高山好茶,可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亦可振奮精神,解乏解倦,

在這樣適合飲茶的季節裡,茶友們需要檢查自己手頭的茶是否出現怪味,是否品質尚佳。

相關焦點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若是普洱茶在衝泡前沒經過醒茶,直接就開始衝泡,很有可能會夾帶異味,阻礙茶香釋放,甚至於能喝到明顯的倉味、黴味等不舒服的香氣。這對喝茶者而言,不是最好的選擇。故而,為了提高喝茶的愉悅感,醒茶還是很有必要。《3》茶衝泡前要不要洗茶,什麼因素決定?再次明確醒茶的目的。
  • 一句話輕鬆解讀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巖茶的不同特性,一學就會!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我們都知道,中國茶可分為6類,被分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不同的茶,發酵程度有所差異。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黃茶屬於輕發酵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
  • 家裡有好幾種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應該怎麼保存才好?
    已經隔年的綠茶,頂多是再放大半年,滋味喝起來尚且清鮮。再繼續放下去,綠茶本身的鮮味不再,亮點消失。哪怕茶葉還沒有發黴變質,但也不值得再飲用了。和綠茶相比,紅茶的保質期要略長些,時間在2-3年左右。但紅茶本身沒有存放價值,提倡及早喝茶。像注重香氣坦洋工夫,祁門紅茶,九曲紅梅等,更不適宜讓好茶白白等太久。
  • 80和90後的茶友,綠茶、紅茶、鐵觀音和普洱茶,你更喜歡哪種茶?
    其中綠茶的產量最高,飲用的人數最多,但是紅茶、烏龍茶、黑茶以及黃茶、白茶,同樣也非常受歡迎。那麼作為年輕一代的喝茶人,更喜歡喝哪一些茶呢?下面予言茶事就來聊聊自己的觀點。我自己是一個80後,自小生活在茶鄉,從小就跟著父親在茶山上跑來跑去,那時候到了春茶上市的時候父親每天都去收茶葉回來跟母親一起加工製作,第二天早上再到集市上去賣掉,從中賺一個手工費。
  • 紅茶喝之前需要醒茶嗎?聊聊白茶、普洱茶、巖茶的醒茶說!
    就連斯裡蘭卡的紅茶,都要喊桐木關正山小種一聲「老祖宗」。這樣一款紅茶,江湖地位極高。喝紅茶不喝正山小種,這喝茶經歷,並不算完整。喝著桐木關正山小種,閒話關於小種紅茶遠赴重洋的經歷,邱吉爾的童年,英國皇室的下午茶,都在這杯有著輕微松煙香的小種紅茶中,輪廓變得愈發清晰。仿佛也能遙想到當年的紅塵滾滾,以及那場鴉片戰爭的硝煙瀰漫。
  • 綠茶、紅茶、白茶,哪些茶隔夜後還能喝?這6則科普,解釋很詳細
    有人在」一本正經」的聊哪些茶隔夜後能喝,哪些茶隔夜後更好喝。其間,搞笑奇葩博眼球的說法不斷。「 泡出來的綠茶,蓋好蓋子放冰箱裡,隔兩三天都能喝。」「紅茶是發酵茶,隔夜後有益菌增多。「且慢,紅茶又不是黑茶,它有哪些有益菌?本來這番雲山霧罩,雲裡霧裡,不知所云的說法,已經足夠令人震驚。
  • 普洱茶到底是紅茶還是綠茶還是黑茶?
    普洱茶到底是紅茶還是綠茶?對於剛開始喜歡上喝茶的茶友,都會問這個普遍迷惑大眾的問題。簡而言之,普洱茶基本算是黑茶。但是在市面上也有普洱紅茶,普洱綠茶。今天中吉號就來簡單的教你分辨:普洱茶和紅茶、綠茶的關係。
  • 男人喝紅茶好?還是綠茶好?
    談起茶,一般人只知道紅茶,綠茶,其實這兩種都是六大類中的一類。剩下四種主要類型為黑茶,烏龍茶,白茶,黃茶。而且這只是一個大類別,細說品類,比如大家熟知的鐵觀音、金駿眉、大紅袍等也可以寫成書。茶風由來而久遠,興於唐盛而興於宋。陸羽的《茶經》更是以「茶聖」著稱於世。
  • 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誰需要洗茶?
    然後燒了水就開始衝泡,將極沸的水,衝入蓋碗,幾秒間的功夫,就浸沒了幹茶,浮起大團的茶沫。倒出茶湯後,光從湯色上看,顏色有些發紅。第一衝,坐在我倆對面的茶藝師,徵求著我們的意思,喝不喝。朋友說,當然喝,這麼貴的茶倒掉多可惜。接著,聞過了蓋香上的氣味後,將這入口帶著一股陳味的茶湯喝了進去。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普洱茶和綠茶,紅茶的區別
    普洱茶的原料是什麼,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奇特的原料:它是由雲南大葉種曬青製成的,然後發酵。 後發酵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貯藏,緩慢發酵和長時間自然發酵,普洱茶成為傳統的普洱茶。 另一種是將綠茶乾燥後通過人工發酵法生產的普洱茶。各種壓實普洱茶被稱為現代普洱茶或熟普洱茶。
  • 梅子味老白茶、酸醋味老巖茶、酸味紅茶,它們是香餑餑還是變質茶
    自己存老茶,能喝到年份真實有保障的茶,這點不假。但在漫長的儲存等待過程中, 稍有出現差池,必然會讓人很心累。前個禮拜,有茶友聊起老茶收藏的話題。他在存白茶和巖茶時發現存到最後,茶葉喝起來都會帶些酸味。然後他想知道,在茶葉沒有存壞變質下,老白茶、老巖茶會不會出酸味?以及茶葉發酸有分好的酸,和不好的酸嗎?
  • 紅茶、綠茶、白茶……元旦聚餐,哪種才是養生茶?
    元旦假期,親朋好友大吃大喝後,紅茶、綠茶、白茶,哪種茶飲更能調腸胃、促消化呢?中國茶葉統分為六大茶類,它們分別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其中,綠茶、鐵觀音、白茶、生普(未經陳年存放)、黃茶等屬於涼性的茶;烏龍茶中的大紅袍、傳統老工藝鐵觀音、鳳凰單叢等屬於中性的茶;經過陳年存放的生普洱茶、老白茶、老鐵等屬於溫性的茶;正山小種、滇紅工夫、祁門紅茶等紅茶,以及茯磚、六堡茶、普洱熟茶等屬於熱性的茶。「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適宜的茶也不同。」
  • 何為「醒茶」,普洱茶、黑茶、綠茶、白茶、巖茶哪些茶可以醒?
    但是,葡萄酒真正接受洗禮的過程卻是「醒酒」,這是將它再次喚醒的過程,讓它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刻。因此,對於葡萄酒而言,是否有經歷過醒酒,就顯得十分重要。其實在泡茶中也有一個與醒酒類似的過程,人們稱之為「醒茶」,就如同普洱茶的衝泡,這個步驟就在所難免了。不過,茶葉中一共被劃分成了「六大茶類」,它們就像神話故事中諸天的神,有著自己的不同與特點。
  • 買價格上萬的綠茶、紅茶、巖茶、白茶,還是有碎茶,感覺虧大了
    味道變重不說,還會造成喝到滿口碎茶的尷尬。 話說回來,為什麼買到的茶葉會有點碎?是不是品質不好? 對這點,值得細細分說。
  • 天冷就不能喝綠茶?冬天喝綠茶不合養生之道?聽聽老茶客怎麼說
    關於冬季喝什麼茶養生的問題,我們之前已經講過很多次了。最近又遇到一個茶友,他說,冬季天冷的時候,一定不能喝綠茶,對身體傷害太大了,壓根不符合養生之道。那麼,事實情況到底如何?天冷就不能喝綠茶嗎?今天,老楊和大家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作為六大茶類之首,綠茶在日常消費中,體量最大,喝的人最多。平時我們坐而論道,一般講究儀式感,都喝功夫茶,紅茶或者普洱,這兩年又流行老白茶。
  • 深扒藏茶的真相,白茶、普洱、巖茶、紅茶,哪些茶才有收藏價值?
    覺得一款茶只要不發黴,不變質,不論什麼茶都能久存。老白茶、老普洱、 老黑茶可以存。武夷巖茶、桐木紅茶,也能長期收藏。甚至是綠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鐵觀音、黃茶等,只要自己高興,照樣能將它們存老。話說如此,事實上可不是一回事。茶葉,是買來喝的。藏茶,亦是為了將來喝茶做打算。
  • 幹倉,醒茶,洗茶,讓白茶「心寒」的三種行為,請在普洱茶上使用
    常見的張冠李戴式的喝茶法,多數發生在普洱茶和白茶之間。「喝普洱茶,不都是要醒茶嗎?白茶什麼不用?」「我喝普洱茶,都與洗茶的習慣,喝白茶也洗一洗。」「這些老白茶,用的是幹倉陳化,恆溫恆溼……」雖說普洱茶和白茶,同屬於中國茶,除了都能長期儲存之外,很難找到共性!普洱茶講究幹倉陳化,醒茶,洗茶,但這些概念,卻不能強加給白茶。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長壽,喝綠茶還是喝紅茶,哪種茶對血管好?
    茶有很多品種,如綠茶、紅茶、黑茶、白茶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綠茶和紅茶。綠茶是非發酵茶,而紅茶是發酵茶,這兩種茶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來說說綠茶,綠茶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生物鹼、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等。能幫助調節血脂、血糖、血液流變特性和血管彈性,還有研究證實,長期喝綠茶能夠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綠茶中含的兒茶素對抑制腫瘤生長有益,可以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
  • 喝紅茶好,還是綠茶好?
    根據國際特種茶協會的說法,茶類主要有六種:白茶、綠茶、黃茶、紅茶、黑茶和烏龍茶。按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來講,應該紅茶和綠茶是最受歡迎的。  1.喝濃茶  有研究顯示,每克黃茶和白茶(30-55毫克)中咖啡因含量最低,其次是綠茶(35-70毫克)、烏龍茶(50-75毫克)和紅茶(60-90毫克),同樣大小的一杯咖啡含有大約100毫克咖啡因。
  • 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白茶存老喝?六大茶類什麼時候喝才準確
    冬天,在室內的暖光燈下,周身暖洋洋的,再來杯好茶,很是妙哉。 冬天喝茶,喝杯熱熱的,香香的,醇厚稠滑的茶湯,心情都會非常美好。 說到喝茶,想到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那白茶什麼時候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