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公敵」,於是越來越多的環保產品被發明出來。2019年,上海市垃圾分類正式「上線」,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垃圾處理的問題。而其實很早之前,不少發達國家就已經有了所謂的垃圾分類。以日本為例,更是有一套較為嚴格的規定。而除了這些以外,這些國家還「開發」了新的保護環境的措施。對於普通居民而言,不僅能夠在環保領域貢獻一份力,自己也能夠收穫一筆財富。
2019年年末的時候,新加坡的超市推出了一款「神器」的機器。只要你將塑料瓶或者鋁製易拉罐丟進去,就能夠返還購物券,是實打實地省錢。按照當時的標準,每4個瓶子就能夠換取價值2毛新幣的購物券,激起了消費者的激情。而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中國的街頭,甚至比新加坡超市還要更早一些。2018年的時候,相似的機器出現在浙江杭州的街頭(識別成功後,出幣口就會「吐」錢)。雖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已經上線,但是也的確有不少城市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今年1月份的時候,有關部門就再一次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汙染整治的具體內容。簡而言之,新版「限塑令」到來。而這也就使得我們,不得不關注塑料方面的問題。於是杭州市再次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在杭州蕭山區出現了一家名為「綠圓回收便民店」的店鋪。
而它的不同之處就是可以用塑料瓶進行換購,簡而言之塑料瓶在這裡可以當錢使用。雖然各地可能還沒有這樣的便民店,但是不少城市也在計劃投入「飲料瓶回收機」,例如上海市就在行動中。
不僅是以城市為單位,不少知名的品牌也開啟了這樣的回收工作。在現在不少的線下門店,我們都能夠聽到所謂的「舊瓶」換購活動,就連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都包括在內。被你丟掉的可口可樂瓶子或者罐子,其實都可以用來參與回收。通過這些回收的產品,加工處理實現再次使用,例如製成雨傘、環保袋等等。而阿迪等服裝品牌,也將這些飲料瓶變廢為寶,飲料瓶「打扮一番」製成可再生材料的鞋子或者衣服。
所以對於整個回收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不可估量的「錢途」行業。例如我們眼中不值錢的「地溝油」,卻成為了歐洲人眼中的「液體黃金」。通過一定的技術,這些「廢物」變成可供使用的生物柴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生活能源需求。數據顯示,他們每年需要花費20億元收購我們的地溝油。而在塑料瓶回收領域,也同樣有著一定的領先作用。所以就目前國內市場而言,我們還有很多需要進步的地方。
以阿迪達斯為例,就計劃在2024年實現鞋類和衣物產品全部使用再生聚酯纖維,而我國目前主要只有部分大型企業開始投身再生塑料市場。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攜手保護它,才能夠更好地「享受」它!
參考來源:
人民日報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不能再隨便用塑膠袋》
浙江日報 《喝完的塑料瓶別亂扔 可口可樂、阿迪、耐克都在「搶」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