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拼多多頻上熱搜,網友對拼多多最近的態度並不滿意,一時間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說元旦前,拼多多員工,一新疆23歲「買菜妹子「,在後半夜下班路上猝死。
事情發生後,有人在知乎提問網友「如何看待拼多多員工加班和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因此前拼多多「砍一刀」的議論一直備受爭議,此問題也受到熱議。
而在此問題下,作為事件中心的拼多多官方前來回應,本來出現這種事情,大家都很痛心,但拼多多在知乎評論下的官方回應言辭淡漠,引發網友斥責,頂上熱搜。
事件發酵之後,拼多多立馬在微博官方發出聲明,稱知乎上的拼多多帳號並非拼多多官方帳戶,而是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的不當言論。
具體聲明大家可去微博官號查看
面對拼多多這樣一份聲明,顯然大眾不買帳。先不說言論正不正確,官方帳號這樣的涉及到啊企業形象的重要信息,怎麼可能隨意給合作商的員工使用呢?
面對網友的質疑和拼多多的解釋,友軍知乎此時站出來為好友「砍一刀」,表示知乎上的「拼多多」系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並稱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
不得不說,友軍的這一套操作,讓本就對熱議事件躲閃不及的拼多多,瞬間只剩半血。
此事未平,再起波瀾,此前,有網友王太虛發布視頻稱《因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我被拼多多開除了》,視頻中的王太虛講述了自己從看打有同事被架著抬上救護車到後續被HR約談,離開公司的整個過程,以及在公司的一些現象和思考。這個事情的爆料,無疑又將拼多多推到了風口。
半血的拼多多再次站出來闢謠,稱王太虛發布的言論不實,公司開除王太虛並不是因為他所說的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而是因為他多次再匿名社區發布帶有顯著惡意的「極端言論」,違反了員工手冊中雙方約定的行為規範。
也許像太虛說的那樣,可能是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能站出來去批判資本對底層人民的壓迫,也許是大家都很閒,很多人都在刷這次的事件,所以事隔幾天,拼多多又火了。
那麼,我們作為旁觀者,來捋一捋,太虛的言論是否有不當之處呢?
我認為其實是有的,站在公司的角度,在公司本來就公關困難的時候,員工在沒弄清楚同事被抬上救護車事情始末之前,就直接發布「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這樣的言論,會很容易煽動網友的情緒,確實讓公司十分頭疼。所以公司人力資源部一致認為他的行為違反員工手冊,解除勞動合同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拼多多對太虛的處理是否真的足夠正確,但至少事實證明,太虛的言論確實給拼多多造成了困擾。
我們都不希望受壓迫,所以當我們還沒有從拼多多員工過勞死的新聞裡走出來時,再次看到拼多多因為一些看起來不合理的事情,就開除並恐嚇員工的時候,我們是憤怒的。
但我們憤怒的並不是單純地開除員工的理由,而是拼多多對於最近發生事件的態度讓人覺得不真誠。
特別是知乎回復的言論中提到: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這樣幾近冷漠的評論。一個官方帳號,一定代表的是官方的形象,它的言論時刻都是官方形象的放大。
不管拼多多是否承認發布該言論的人是不是該司員工,人們都認定這是企業的形象代言人。
是,這確實可以說是一個用命在拼的時代。
此前,楊天真因為做胃切除手術,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有些人以為她做手術是因為擔心太胖,但她自己表示是因為身體的原因。85年出生的她,在手術前就已經有6年的糖尿病,並伴有併發症和其他一些問題,而慢性治療和作息規律都不能滿足她快速恢復好狀態的需求,所以選擇了胃切除手術。從她最初跟隨火遍大江南北的範冰冰,到現在創建自己的事業,誰都能想到她的工作安排有多滿。我們可以推測她風光的背後,也背著消耗健康的壓力,這無疑是用命在拼。
除了像最近爆出的事情和楊天真這樣的案例,我們生活中多少也會聽說一些。
比如這次元旦,一個朋友就跟我說過,他的此前項目的同事,大抵因為工作強度和生活壓力過大,在放假前兩天,突然腦出血倒在家裡。由於是他一個人在外租房,直到過了上班打卡時間,同事們見他沒來上班,也沒請假,電話也打不通,才緊急找到他的住所,將他帶去醫院搶救,搶救結果,並不清楚。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變得越來越方便,但同時,信息獲取的速度和消失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所面臨的競爭和壓力也在不斷飆升。
我們懷念小時候,父母工作回家後,或許還有時間跟家人聊上幾句,再悠閒一點的,還可以看一集電視,一起吃點水果嘮嘮嗑。
但在現在,大家想要獲得高收入,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每天六七點起床坐車去公司,到晚上八九點下班回到家,已經累得不想動彈。再有的人,為了節約成本,住在偏僻的地方,每天上班光坐車都要花費3-4個小時,拋開工作的時長,餘下的時間,除了休息,都在路上。
不止我們成年人,即便是孩子,很多也都從小就開始報了很多不同的補習班、興趣班。成年人在職場中不斷奔波,孩子們在起點上不斷準備。
或許拼多多在知乎上的回覆沒錯,這不是個人的問題,可能是社會環境的問題。
是我們在不斷鼓吹經濟上的高收入,不斷美化物質帶來的成就,而忽略了這些表面美好下的犧牲。
我們都深知我們所處的困境,但是!我們所期望的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和現象,我們能一起想辦法打破它,去共同創建一個更和諧的社會。
拼命換錢的現象確實存在,也確實有很多人為了賺錢,消耗著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但那不是資本壓榨的理由。
我們痛斥的,絕不是拼多多這個名字,而是對企業、對資本的一種質問:對待物質、對待工作,對身體健康的選擇權,應該屬於我們自己。而不是由資本來決定我們是不是應該承擔這份風險。
說到底,拼多多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回應,大家並沒有看到一個企業該有的真誠與風度,直面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一味地避重就輕式的回應,始終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