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的拼多多,「真實」的拼小圈

2021-01-1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一點財經,作者|邱韻,編輯|劉煜

有一些人一邊在辦公室裡吐槽「拼夕夕」,一邊偷偷在拼多多上下了單,某論壇上的一個網友正是其中之一。不過最近,當「偷偷摸摸在用」拼多多的他打開App發現了四個好友申請時,心慌的他選擇了註銷帳戶。

這個好友功能是拼多多最近推出的「拼小圈」,加入拼小圈後,它會向你的通訊錄好友發出好友申請,在成為「拼小圈」好友後,可以看到對方買了什麼東西,評價如何。

當前,拼多多無疑仍然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而且通過去年開始的「百億補貼」,它也從五環外市場逐漸走向五環內,實現了「破圈」。但在阿里、京東進行市場下沉的現在,拼多多必須「著急」起來,對現在的它來說,僅僅「破圈」是不夠的,拼多多還需要「固圈」。

拼小圈正是基於此。但將用戶的真實社交關係搬到電商平臺上,並不容易,一些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上述網友正是情形之一,此外,還有隱私問題,某些用戶對熟人社交的牴觸……

拼多多版「好友圈」

2月9日晚,有用戶發現,在拼多多主頁的商品展位下出現了一個新的功能,「拼小圈」。

當點擊「開啟新功能」,拼多多將讀取用戶的手機通訊錄,並向通訊錄好友發送「好友申請」,申請通過後,好友間可以相互看到購買的商品和商品評價。

在宣布推出這一功能時,拼多多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為了讓消費者了解商品「真實評價信息」,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做參考。確實,依託用戶通訊錄,「拼小圈」可以複製一個購物版的微信「好友圈」,不但知道好友圈裡的人買了什麼,也可以與之對話、交流,可以點讚、評論、跟買。

通過「拼小圈」,用戶可以窺見一些平時並不注意的東西:「好奇打開了拼多多的『拼小圈』功能,於是,看到我爸,三天兩頭的拼單記錄和商品評價」;「刷刷拼小圈,看看她們都買些啥,還蠻有趣的」;「沒事看看拼小圈也算是我的娛樂項目之一了」……

但在一些人感到有趣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在感覺焦慮:「並不想讓人知道我的購買力」,「雞肋功能,並不想讓別人看到我都買啥了」……

類似的話語其實是很多人的心聲,這是根植於熟人社交之上的弊病。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提出,大腦新皮質處理能力決定了人類的社交人數上限為150人。而以手機串起來的現代生活,顯然使很多人超出了這一承載上限。

以熟人社交的典型微信為例,與熟人社交工具相比,現在的它顯然顯得臃腫:根據《2018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76%的用戶用它來聊工作,無數的「好友」也許只有一面之緣。2019微信公開課上,騰訊張小龍透露稱,有超過1億人將朋友圈設為「僅三天可見」,足見用戶對熟人社交熱情的下降。

推出不久,想玩轉熟人社交的「拼小圈」顯然也遇到了「熟人」的窘境。同時,另一重問題在於,這些好友、「熟人」是「拼小圈」選擇的,而非用戶主動選擇添加的。

一點財經體驗發現,當同意隱私協議後,「拼小圈」會自動幫用戶向通訊錄好友發送「好友申請」,這些申請不可撤回,而這些「好友」可能是一些你並不熟識甚至是不想再交流的人。

這種情況顯然並非個例,有用戶吐槽道,「拼小圈太反智了吧,把通訊錄裡的人全部申請加好友了」;「拼小圈也太離奇了吧,居然給我推薦高中同學的前男友」……

在黑貓投訴上,名為「晨緣53880」的網友甚至因此對拼多多進行了投訴:「只要有好友邀請你加入拼小圈,只要你同意,拼多多不經用戶同意把你手機通信錄的名單全部邀請一遍,還不能取消。」

「拼小圈」的logo由一紫一粉兩個有交集的圓形組成,它的目的是玩轉中間重疊的那一「好友圈」,不過顯然,「圈」不是那麼好玩的。

「固圈」

當今的網際網路世界,用戶隱私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用戶所重視,此前,淘寶、天貓也曾上線過類似「拼小圈」的功能,最終因涉及個人隱私,爭議較大而下線。如今,拼多多仍要強力推「拼小圈」,其原因何在?

3月中旬,拼多多發布了2019年Q4和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19GMV 破萬億,活躍用戶仍然在快速增長,達到5.85億人。對比拼多多與阿里的活躍用戶數,可以發現兩者間的差距正在縮小,2018年四季度兩者相差2.18億,2019年四季度差距縮小到了1.26億。

在拼多多過去一年的快速發展中,「百億補貼」計劃扮演著重要角色。這項計劃於2019年618大促前推出,之後拼多多將其升級為了長期戰略。

在「百億補貼」推出前,拼多多的用戶環比增速在下降,去年一季度,拼多多新增活躍用戶2480萬人,環比減少6%。在「百億補貼」推出後,二季度其活躍用戶環比增長9%,三季度增長11%……

對拼多多來說,「百億補貼」除了幫助它恢復了用戶增長,還幫助它實現了圈層突破,從五環外走向了五環內。去年6月,拼多多的GMV有一半來自於一二線城市。

在「破圈」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擺在了它面前,亟需解決。

壓力首先來自競爭對手們——阿里重啟聚划算,京東推出「京喜」,也在破圈向低線市場,且有所成效。其中,最新財報顯示,2019Q4京東新增活躍用戶為2760萬,創下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這些新增用戶近4成來自京喜,而京喜用戶中超過七成來自三至六線城市。

其次,「百億補貼」真的可以支撐拼多多的長遠增長嗎?答案是否定的。

數據顯示,拼多多補貼式增長的效力正在衰退。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的市場營銷費用高達272億元,營收為301億元。在電商營銷旺季的2019Q4,其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更是高達92.7億元,而營收為107.93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12億元。

當以補貼「破圈」不可持續,「固圈」成為當務之急,即提升用戶粘性。九鼎也曾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是繼續與用戶建立信任,增強用戶粘性,給用戶提供有趣和互動性強的體驗。」

熟人社交,正是拼多多「固圈」的產物。熟人社交,轉化熟人關係,顯然是與用戶建立信任關係的最有效、便捷的方式之一。

自建用戶關係鏈

其實,最近拼多多有關「固圈」的動作不止一個。

自2月份推出「拼小圈」後,它分別在3月6日、3月14日推出了「快團團」、「拼內購」。雖然與「拼小圈」的熟人評級體系不同,「快團團」、「拼內購」對應的是社區,但整體上,它們的最終目的都在於「圈」。在這背後,是拼多多自建用戶關係鏈的野望。

回顧拼多多的發展,「關係鏈」至關重要,黃崢曾講述了拼多多與傳統搜索型電商的不同,在他看來,拼多多是一個效率和情感相吻合、更契合目前消費者需求的平臺。

此前,拼多多的關係鏈來自微信,微信內的用戶分享、砍價在拼多多的早期崛起與快速發展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上市前,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微信的崛起、行動支付的推廣,都是拼多多得以高速成長的背景。

這種向外的流量獲取方式,顯然是無法持久的。

一方面,隨著用戶基數的擴大,拼多多基本「榨乾」了微信內部關係鏈。雖然用戶的高速增長仍在持續,但獲客成本也在高企。財報顯示,自2018Q4以來,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從原本的百元以下到百元以上,且保持高位,比如2019Q4,其獲客成本為190元。

另一方面,去年10月,微信外鏈規範更新升級,好友助力、加速、砍價、任務收集等均被視為違規,拼多多在微信內的關係鏈路徑至此被終結。

相反,狙擊拼多多的京東「京喜」卻接入了微信一級入口,開始利用微信的流量池快速發展。京東財報顯示,來自3-6線下沉市場的新用戶佔到了京喜新用戶的3/4。

此時的拼多多迫切需要新的關係鏈,並在新的關係鏈中實現新的增長。通過「拼小圈」、「快團團」、「拼內購」,拼多多選擇自建關係鏈,這些關係鏈包括熟人間,社區間。

不過與上一輪不同,這一輪關係鏈的建立不再簡單以用戶規模增長為目的,還注重ARPU值 (每用戶平均收入)的提升——ARPU值包含兩大要素,用戶下單頻次和客單價。

恰好,通過百億補貼所獲取來的用戶,包括許多五環內人群,正需要通過關係鏈來沉澱。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新增用戶為1.67億,這些新用戶的用戶粘性提升需要一定時間。

結語

拼多多的用戶增長可以被劃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依靠的是吃盡來自微信的關係鏈與「圈子」的紅利,之後是百億補貼,以及商家商品端的發力。

但在以百億補貼觸達不同用戶圈層後,拼多多需要把圈層緊密化,而且在被微信「封殺」的情況下,它必須在自有生態內打造關係鏈,運營這些圈層。

這就是「拼小圈」等的真相,但不是全部的真相。

另一重真相在於,一個有著近6億活躍用戶的平臺,當前的主要任務之一仍然是用戶信任的建立,而用戶信任的建立並非易事,也並非一朝一夕。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的拼小圈功能,電商的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拼多多用戶應該都發現或在使用,拼多多的自己的朋友圈——「拼小圈」。拼多多團隊曾表示:拼小圈意在鼓勵消費者與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實購物體驗,將有助於從消費側完成「去偽存真」的鑑別環節,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跟著好友的真實評價再下單,就能減少決策失誤」。
  • 拼多多社交進化論:拼小圈,五環人看不懂的另類社交
    編輯導讀:拼多多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今年2月份低調上線了拼小圈功能,拼多多向社交方向又邁進了一步。本文作者將圍繞拼小圈展開分析,提出自己的一點思考,與你分享。8月26日科技公司拼多多再次創造歷史成為最年輕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企業,位列第26位。就在幾天前關於它的頭條新聞還是公布財報市值蒸發1000億以及特斯拉事件。
  • 拼多多的拼小圈,不經同意直接發送好友申請,你敢用嗎?
    想做社交的拼小圈,把更多朋友推離了拼多多 也許有人會覺得,看到朋友的真實評論,明明就很好啊,可以避免踩雷,為什麼會被吐槽呢? 那看一下這張圖
  • 入駐拼多多需要什麼條件?更多商家藉助拼多多轉型升級
    近幾年,不斷崛起的幾匹電商黑馬中,非拼多多莫屬,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經營額度,現已進入電商渠道榜首梯隊,形成了初具規模的一條大船。知舟電商了解到,前期已經有許多商家在拼多多開疆拓地,並且現已站穩市場。目前也有不少新手躍躍欲試,期望藉助這條大船轉型升級。
  • 拼多多專門做了個「拼小圈」
    36氪近日發現,拼多多正在邀請用戶開啟一個名叫「拼小圈」的拼單分享社交功能,去「看看好友都在買什麼」。該入口位於拼多多App首頁Banner正下方,拼多多會自動向授權讀取聯繫人信息的用戶推薦添加通訊錄好友。功能開通後,用戶不僅可以分享自己的拼單動態,也可以看到好友公開的拼團信息及點評內容。
  • 拼多多需要謹慎涉足社交圈,小心畫虎不成反類犬
    其實拼多多要面臨的競爭對手遠不止京東和淘寶,現在一些短視頻和新聞頭條類平臺,也在積極的布局自己的電商小店。網紅帶貨很可能會對現有的網際網路電商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拼多多在這一方面顯然要差很多。以前就說過拼多多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缺少了一些底蘊。拼多多的產業鏈太短,雖然有大量的用戶,但是主要還是依靠優惠補貼在套牢用戶。
  • 拼小圈涉嫌洩露用戶隱私:買條內褲朋友都能看到,「非常羞恥」|關注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趙小天「我一打開拼多多,發現老大正邀請我開通拼小圈?」小薇最近遭遇了一場「驚嚇」。看到邀請頁面的一瞬間,她沉浸在「一向不苟言笑的領導居然也用拼多多」和「他怎麼還會邀請我那我答應還是不答應」的雙重震驚裡,三秒後,宕機的理智重新上線:應該是平臺冒用!
  • 被「玩壞」了的拼多多:一文看懂拼多多是怎樣把遊戲化運營做到極致的
    拼多多的回覆土豪氣十足:公司現金流健康,截至目前的資金儲備和收入增速足以讓「百億補貼」持續多年,所以暫無任何二次上市計劃。 產品戰略專家梁寧有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拼多多為什麼崛起》,她引用陳年的話,認為「最真實的消費改變就來自地攤貨」。地攤貨沒有品牌,所以沒有品牌溢價,用戶要的東西就是這個貨本身。
  • 5歲拼多多崛起 「貓狗拼」三國鼎立時代來臨?
    誰能料想,曾經深陷「假貨門」的拼多多竟被「砍」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被「砍」成了國內第三大富豪。截至美股6月4日收盤,拼多多市值為793.67億美元,直逼京東的826.98億美元。京東和拼多多一直在爭奪老二位置,二者你追我趕,勢均力敵。這意味著,以「貓狗戰」的電商時代已徹底翻篇,「貓狗拼「三大巨頭正在拉開新一輪市場競爭。
  • 一針見血:拼多多是拼多多,極兔是極兔
    眾所周知,OPPO由步步高集團拆分而來,而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亦師亦友,同時還是拼多多天使投資人之一,於是這層關係成為了極兔與拼多多「緋聞」誕生的源頭。但僅因為創始人的關係,就為極兔速遞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不太具有說服力。王衛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但顯然我們無法為順豐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03「極兔速遞不打算站隊」此外,從極兔速遞當下的業務看,其與拼多多的關係也沒有傳言那般密切。
  • 拼多多回應22歲員工凌晨猝死,知乎火速發聲,拼多多道歉!
    拼多多闢謠網傳截圖不實被知乎推翻拼多多官方微博剛剛發布致歉聲明22歲女員工凌晨下班途中猝死拼多多發聲明:網傳截圖不實1月4日下午,拼多多就網傳此事做出回應表示,確有此事,公司同事一直陪伴家屬各位關心張*霏的朋友和公眾,不要相信各種網傳截圖和所謂的「拼多多回應」。拼多多回應全文如下:知乎發聲明:「拼多多」身份真實無誤,自刪回答拼多多前腳剛回應,知乎就發布了聲明,稱拼多多系知乎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
  • 從3個方面出發,解析「拼小圈」的體驗設計
    拼多多團隊表示,拼小圈意在鼓勵消費者與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實購物體驗,將有助於從消費側完成「去偽存真」的鑑別環節,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跟著好友的真實評價再下單,就能減少決策失誤」。但是自上線以來,用戶的吐槽也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看看拼小圈的體驗設計~一、外部環境變化憑藉下沉市場和微信的關係鏈,近年來拼多多迅速崛起,成為不容小覷的電商巨頭。
  • 誰在使用拼多多?
    按此計算,拼多多已經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3月初,《後廠村7號》尋找並訪談了眾多跨年齡段多階層的拼多多深度用戶。我們發現了這些訴求,這些情緒,以及蟄伏其中滾滾流淌的消費欲望。它們通過科技被拼多多不斷放大,但追其根源仍是人性中最真實的七情六慾。選擇、留下、放棄、沉迷,我們試圖通過這四種迥異的消費視野,還原一個消費者眼中的拼多多,解答誰在使用拼多多?
  • 拼夕夕是如何「套路」你的隱私的?
    一、神奇的拼小圈,帶你進入新世界1、你的「朋友」邀請你開啟打開APP,「拼小圈」功能直接出現在app的首頁,並且是以好友請求添加的方式誘導開通。也就是說,拼多多會給我們營造一種周圍朋友都在用拼多多,然後還都在邀請我們開啟,但如果我們和朋友核對,會發現壓根沒有邀請這回事。
  • 通過拼多多員工死亡事件,談一下個人對拼多多的看法
    1月4號拼多多官方帳號在知乎上給出了這樣的回覆:「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我們都可以。」
  • 知乎不幹了 拼多多道歉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知乎不幹了,拼多多道歉!1月4日,知乎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拼多多』系知乎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拼多多就知乎聲明拼多多身份真實無誤一事回應稱:「網傳截圖顯示,今早8時許,拼多多知乎官方帳號突然發布一則疑似個人言論。經我們排查,該內容系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該言論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態度,拼多多官方對該言論表示強烈反對。」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多多果園」等多個新商標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12月3日,天眼查App顯示,拼多多主體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拼多多近日新增的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運輸貯藏、飼料種籽、食品等,目前狀態為「商標申請中」。在「多多拼菜」之前,拼多多曾於今年8月底推出了「多多買菜」。拼多多CEO陳磊表示,「多多買菜」並不是社區團購,而是拼多多拼購電商業務的自然延伸。
  • 拼多多商家:我只是把其他平臺的貨,在拼多多上降價出售而已!
    拼多多作為電商的後起之秀,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能夠在市場上立足腳跟,大家對於拼多多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很多人都說,拼多多就是「垃圾多多」或者是「假貨多多」。我想,我們不應該帶著個人批判的看法來評價拼多多,畢竟所有的事情我們都是要看整體的。
  • 拼多多這些天頻上熱搜,為什麼我們不能原諒拼多多?
    新年伊始,拼多多頻上熱搜,網友對拼多多最近的態度並不滿意,一時間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說元旦前,拼多多員工,一新疆23歲「買菜妹子「,在後半夜下班路上猝死。事情發生後,有人在知乎提問網友「如何看待拼多多員工加班和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因此前拼多多「砍一刀」的議論一直備受爭議,此問題也受到熱議。
  • 拼多多撒錢島怎麼進入 拼多多撒錢島在哪入口
    拼多多撒錢島活動是618全新推出的,現在就可以參與進來了,一直持續到6月20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拼多多撒錢島怎麼玩,在哪進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拼多多撒錢島在哪怎麼進入介紹  第一:手機進入拼多多檢查更新點擊下方【立即升級】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