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個方面出發,解析「拼小圈」的體驗設計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文章從外部環境、用戶需求和設計策略這三個方面依次出發,對拼多多的朋友圈產品「拼小圈」的體驗設計進行了梳理分析,與大家分享。

面對全新功能,需要全面了解功能的產生的背景和用戶需求,來確定功能目標和設計策略,因此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功能產生的外部環境滿足了用戶怎樣的需求設計策略的實現近期,拼多多上架了自己的朋友圈——「拼小圈」。拼多多團隊表示,拼小圈意在鼓勵消費者與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實購物體驗,將有助於從消費側完成「去偽存真」的鑑別環節,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跟著好友的真實評價再下單,就能減少決策失誤」。

但是自上線以來,用戶的吐槽也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看看拼小圈的體驗設計~

一、外部環境變化

憑藉下沉市場和微信的關係鏈,近年來拼多多迅速崛起,成為不容小覷的電商巨頭。拼多多財報數據顯示,2019GMV 破萬億,活躍用戶仍然在快速增長,達到5.85億人。對比拼多多與阿里的活躍用戶數,兩者的差距正在縮小。

去年「百億補貼」成功拉動了新一輪用戶增長和用戶群體升級,幫助拼多多實現了圈層突破,用戶從五環外走向了五環內。但是顯然「補貼」是無法持續的。對於新增的一二線城市用戶,拼多多必須找到自己的平臺特色,增強用戶粘性。

持續的用戶高速增長背後,同樣面臨著獲客成本的走高。財報顯示,自2018Q4以來,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從原本的百元以下增長到百元以上,在2019Q4,其獲客成本甚至高達190元。高企的獲客成本倒逼著拼多多需要盤活和深耕存量用戶,提高用戶價值和粘性。

同時,2019年10月微信外鏈規範更新升級,對於具有微信強依賴症的拼多多而言,各種玩法逐漸開始受限。拼多多必須要建立起自己的內容平臺,實現平臺內部流程閉環。

小結:拼多多成功破圈後,需要儘快形成有效的用戶沉澱,建立自己差異化的平臺特色,而獨有的好友關係就成了拼多多的突破口。

二、用戶內在需求

網際網路電商為用戶提供了足不出戶便可瀏覽萬千商品的購物體驗,方便和快捷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成為了「剁手黨」。但是在網購過程中,始終無法解決的痛點就是商品的實物體驗,導致用戶購物決策難。天貓和京東主打品牌和自營,正是為了彌補商品在用戶信任上的缺失。

為了給用戶更多的產品信息,各大電商平臺都增加了「評價體系」、「問答」等功能。但是評價的不真實性已經被商家自我做實了,小紅包卡片逐漸成為了商品的標配。

陌生人之間的問答,雖然可以帶來一定的真實反饋,但是手機上碼字的不便,讓回答通常都是「還可以」、「不好用」,缺乏有效而深入的評價,同時信息反饋也無法做到及時高效。

小結:面對用戶痛點,拼多多瞄準了好友關係。多年積累起來的微信關係鏈,帶來的不僅是用戶量,還有信任關係。而這正是其他電商平臺所不具備的。

三、體驗設計分析

新功能在上線初期通常都會以「用戶規模」和「用戶活躍」為商業目標。設計策略也需要僅僅圍繞這兩個目標為產品賦能。

雖然主打好友關係的拼小圈可以給用戶帶來更為真實的購物體驗,但是用戶需要付出個人的購物信息,這其中很可能會涉及到了生活隱私,容易造成用戶的疑慮和反感。

因此在體驗維度上,引導用戶使用、建立用戶信任是設計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我們就重點分析下拼小圈是如何引導用戶並建立信任感的。

1. 用戶引導

1)產品強感知

對於重要的新功能,需要通過強感知,抓住用戶的眼球,快速形成一定的用戶規模。但是也要避免對其他的功能和商品造成衝擊。

在入口設計上,拼多多採用了比較討巧的設計方法。既沒有打破現有的頁面結構,也沒有簡單的將拼小圈放置在金剛區中。而是將金剛區面積增大,將拼小圈入口放在了金剛區上方。既突出了拼小圈的入口,又避免對用戶使用習慣造成幹擾。同時列表式的引導形式,也有利於增加各種好友邀請信息,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拼小圈入口)

(多種信息引導模式)

2)簡單的開通頁面

通常開通頁面會採用常規的頁面形式,輔助各類信息。而拼多多卻另闢蹊徑,採用了底部彈窗方式。在用戶認知中,彈窗相對於頁面,偏向於打斷式交互,用戶不太有耐心仔細閱讀信息,更多的想趕緊關閉彈窗,進入下一個頁面流程。加之深色的頁面背景,簡單的頁面結構和文案表達,紅色的按鈕引導,讓用戶在不知不覺間就完成了開通。

(圖片來源於網絡)

3)激發從眾心理和窺探欲

通過好友分享的動態數量,引起用戶的關注,觸動用戶的從眾心理。從而降低用戶的思考成本,讓用戶不會深入了解細節,引導用戶做出開通決策。

而「來拼小圈,看看好友在買什麼」,直白而有吸引力的文案,以及3張無法看清細節商品圖片,不停的撩撥用戶內心,激起了用戶潛在的窺探欲。當你無法看清圖片時,試圖點擊查看時,你的內心已經被徵服了。配合又大又紅的「好的」按鈕,進一步激勵你做出開通決策。

4)弱化次要信息(見上圖)

在界面布局上,底部的「同步拼單信息」和「建議添加好友」,與上方的開通內容刻意割裂,降低用戶對兩者的關係的感知。當你點擊「好的」按鈕後,才發現添加好友的邀請也已經發送出去了。

2. 建立信任

1)標籤增強好友認知

拼多多中用戶好友定義較為廣泛,互相砍過價的,玩過籤到,領過現金的都被定義成了好友關係,這些標籤可以讓用戶清晰的了解到好友的關係來源,增強了好友的真實性。

2)無處不在的好友頭像

拼小圈中的好友頭像來源於微信,是好友信息的標配,作為圖形化信息,頭像比暱稱更容易被記憶和認知。因此熟悉的微信好友頭像,可以極大的提升用戶對推薦好友的信任感。同時如果獲得權限,系統還會推送通訊錄好友信息,同樣可以讓用戶感受到好友是真實存在的。

3)利用認知慣性,影響用戶行為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移動產品,用戶都有一定的認知習慣,例如「好的」、「知道了」此類按鈕,僅僅是一種信息接收的反饋,並不包含操作行為。在移動產品上更多的是偏向於通知型的彈窗,點擊後只是關閉彈窗,不會觸發其他的交互行為。

而拼多多利用這種認知慣性,用「好的」代替了更加有操作指向性的按鈕,在一定程度上誘導用戶完成操作。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是考慮到是主動添加好友的場景,發出邀請並不意味著添加好友成功,用戶的反感程度相對要小一些。

4)消除信息障礙

用戶在接收到好友申請時,大多會比較謹慎,不會輕易添加好友。為了破解暱稱帶來的困擾,好友申請彈窗中增加了「性別」信息、「詢問」功能,幫助用戶儘可能的了解對方的身份,建立起好友關係。

雖然增加了「詢問」功能,但是由於信息在時間上很難做到及時同步。為了打通用戶之間的信息障礙,拼多多還增加了用戶身份信息備註功能,減少因身份無法識別而導致用戶不願意建立好友關係的可能。

3. 使用體驗

拼小圈內容設置上基本跟微信朋友圈保持同樣的交互方式,內容主要包括評價和點讚,最大限度上減少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而用戶購物記錄採用了自動發布的方式。一方面減少了用戶的操作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拼小圈內容的活躍度。

當然用戶可以在拼單購物後,可以選擇是否將購物信息發布至拼小圈動態。

四、總結

拼小圈的用戶體驗鏈路是完整的,用戶既可以開通,也可以關閉。但是產品引導性過強,導致用戶操作後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由於擔心用戶隱私洩露,引起了用戶較大的反感;產品從人性的欲望出發,用戶粘性較強。或許這正是很多人打開微信並不是與別人聯繫,而是為了刷朋友圈的原因。同樣當你看過別人的購物記錄後,很容易就上癮了;提升瀏覽效率。區別於朋友圈的場景,拼小圈的貨品無法控制,用戶瀏覽過程中,可能長時間都無法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商品。如果能夠與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商品目標進行匹配,可以更好地提高好友帶貨效率;就我個人而言,希望拼小圈能夠發展起來,為電商的發展帶來新的方向。

讓我們持續關注拼小圈!而現在僅僅是開始……

你對拼小圈有什麼體驗想法?歡迎給我留言~

電商體驗設計師,設計經驗豐富,從B端產品到C端,橫跨信息通信、電力、證券、電商等多個領域。

本文由@子牧先生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出發,談如何設計產品
    設計或重構產品時,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卻不知從何開始,而用戶體驗五要素正為我們提供了方向。  用戶體驗五要素是一種產品分析與設計的方法論,幫助我們以正確方式從0到1設計一款產品。  使用人群明確產品面向群體,產品設計的工作都圍繞這類人群來進行;主要功能幫助篩選功能實現的範圍,比如是聊天軟體,就不能做修圖方面的;產品特色能建立產品和競品的差異化,形成本產品的亮點。
  • 拼多多的拼小圈功能,電商的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拼多多用戶應該都發現或在使用,拼多多的自己的朋友圈——「拼小圈」。拼多多團隊曾表示:拼小圈意在鼓勵消費者與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實購物體驗,將有助於從消費側完成「去偽存真」的鑑別環節,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跟著好友的真實評價再下單,就能減少決策失誤」。
  • 著急的拼多多,「真實」的拼小圈
    但在阿里、京東進行市場下沉的現在,拼多多必須「著急」起來,對現在的它來說,僅僅「破圈」是不夠的,拼多多還需要「固圈」。拼小圈正是基於此。通過「拼小圈」,用戶可以窺見一些平時並不注意的東西:「好奇打開了拼多多的『拼小圈』功能,於是,看到我爸,三天兩頭的拼單記錄和商品評價」;「刷刷拼小圈,看看她們都買些啥,還蠻有趣的」;「沒事看看拼小圈也算是我的娛樂項目之一了」……但在一些人感到有趣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在感覺焦慮:「並不想讓人知道我的購買力」,「雞肋功能,並不想讓別人看到我都買啥了」……類似的話語其實是很多人的心聲
  • 拼多多的拼小圈,不經同意直接發送好友申請,你敢用嗎?
    拼小圈的初衷 社交是個巨大的流量池。 為了從消費側打擊虛假評論的拼小圈在以下三個方面是有可取之處的 1、 從需求角度,朋友之間的分享是基於信任關係的(這也是為什麼朋友圈的微商做的風生水起的原因),不像是網紅帶貨,會因為收錢而說假話,朋友的分享會讓可信度更高。
  • 耳機四個「喇叭」是怎麼來的?圈鐵TWS南卡T2初體驗
    不知大家在使用動圈耳機或音箱聽搖滾樂時,有沒有遇到過在一些高音段的音調時,耳機或音箱會發出吱吱的聲響這樣的情形,這便出現了音頻解析變差的情形。 從價格來看動鐵耳機因其製作成本更高,所以與動圈相比價格也更貴,甚至有的多鐵體耳機價格高達數萬,完全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於是圈鐵(即動圈+動鐵組合式)耳機成了一種中間方案,利用動圈中高低頻上的廣域解析及突出的低頻解析能力,配合動鐵在高頻解析時的優秀表現,讓玩家體驗一把動鐵耳機優聲感受。
  • 拼多多專門做了個「拼小圈」
    36氪近日發現,拼多多正在邀請用戶開啟一個名叫「拼小圈」的拼單分享社交功能,去「看看好友都在買什麼」。該入口位於拼多多App首頁Banner正下方,拼多多會自動向授權讀取聯繫人信息的用戶推薦添加通訊錄好友。功能開通後,用戶不僅可以分享自己的拼單動態,也可以看到好友公開的拼團信息及點評內容。
  • 拼多多還能一直便宜嗎?深度解析拼多多的「低價能力」體系 | 新商業
    拼多多的精準補貼,本質上是「以低頻打高頻」,蘋果手機、大牌美妝等,理論上都是其他電商平臺最熱銷的商品,用自己相對「弱勢」的商品去集中爆破,成本更小,收益更大。類似的競爭案例,也存在於早期的當當網和京東之間。早年,京東宣布補貼圖書,當當網則直接對京東熱銷排名前100的數碼電器進行定向補貼,雙方補貼的都是「對方平臺的主打商品」,從而以小博大。
  • 七彩虹Colorfly CH1評測:柔韌有力的高解析圈鐵耳機千元新入門!
    線材配件方面,七彩虹Colorfly CH1也讓人意外的驚喜千元級別的線材做工並不差,採用了高純度銅線鍍銀的線材結合形式和2PIN可拆卸設計,一來可以兼容通用市場上性價比不俗的升級線,同時在解析力方面純銅鍍銀線的解析和聽感也相對更為均衡。
  • 騰訊「小鵝拼拼」低調上線 社交拼購主打「關係鏈」
    仔細一看轉發連結,是騰訊新上線的微信小程序「小鵝拼拼」。新產品「低調上線」不到一個月,沒有APP、沒有網站,僅推出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其購物模式屬於拼購電商平臺。  「小鵝拼拼」官方信息表示,這款產品依託於騰訊社交生態圈的多樣化場景和龐大用戶團體,打通各個圈層消費者、多樣化購物場景的帶貨內容社區。
  • 拼多多社交進化論:拼小圈,五環人看不懂的另類社交
    為已有的五環內用戶增強粘性,建立用戶信任,製作一個購物版的社交拼小圈,可有效提升五環內用戶的復購率與低成本獲客率」。但拼小圈真是為了討好五環內的用戶嗎?官方強調解決信任問題背後是否暗含社交野心?下文將帶著上面的疑惑對拼小圈進行猜想。首先列出拼小圈最讓人詬病的問題:隱私!
  • 設計改變養寵方式,「伺候」小主不是件麻煩的事!
    小寵物們憑藉自己活潑可愛的外表,得到了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喜愛。可謂是圈粉眾多鏟屎官!小寵物們外表可愛乖巧,實則「肩負」著拆家的重擔。雖然這樣,鏟屎官還是對它們是又愛又恨!所以說「伺候」好這些小寵物們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 小度破圈:人群和場景為突破 體驗先行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今年3月,小度助手語音交互次數達到65億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而作為小度助手重要載體的小度智能音箱近幾年表現不俗。其實早在2018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小度就已經嘗試過場景破圈,發布了一款車載場景的AI新物種——小度語音車載支架,用戶搭配手機,就可以擁有車載內全場景的語音交互體驗。景鯤透露,下半年會發布一些隨身場景的產品,打開一個語音助手使用的新場景。這是另外一種思路,會有新的產品形態。破圈如何立得住?
  • 唐高解析拼多多為何如此重視好貨內購
    今天唐高v (tgff918)就向大家深度解析「好貨內購」這個項目。我是唐高v (tgff918),90後網際網路創業者。5年的網際網路營銷經驗,深耕社交電商領域,好貨內購首批渠道商,壹心社聯合創始人。一好貨內購是什麼?1、「好貨內購」是拼多多旗下的品牌特賣分銷平臺。它藉助拼多多強大的技術和供應鏈?
  • 被「玩壞」了的拼多多:一文看懂拼多多是怎樣把遊戲化運營做到極致的
    5月2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12個月內,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達6.28億,單季度勁增4290萬,繼續保持用戶的高速增長勢頭,與2019年同期相比,活躍買家數增加了1.85億。 中概股排隊回港上市的大背景下,甚至傳出拼多多要二次上市的消息。
  • 拼多多首發有道詞典筆3,實測口袋裡的學英語神器
    據悉,網易有道詞典筆3搭載了全球首創的超感光學系統,兼容OCR與OID兩大AI技術,可以自動判斷與識別不同的材質並給出準確的結果,這也是有道詞典筆3具備點查、互動點讀、掃描查詞三合一體驗的關鍵所在。總體來說,網易有道詞典筆3的外觀延續了網易有道詞典筆家族的流線型設計,外觀精緻,握持舒適,從用戶體驗出發,詞典筆小巧便攜,適合裝在包裡或口袋裡,需要的時候隨取隨用,方便快捷。
  • 60寸分體設計4999元 小米電視3沙發網首測
    小米電視3除了分體式設計以外,和之前的產品還有哪裡不一樣?除去分體式設計以外,這款小米電視3還首次將屏幕尺寸拓展到了60英寸,一舉成為了小米目前最高端的型號,同時外觀上也有不小的改進,最明顯的當屬金屬邊框上的鑽石紋點綴,看起來確實很不一樣。硬體方面自然也有全面升級,帶來更流暢的體驗,也保證之後可以運行更牛逼的遊戲。
  • 南京酒店設計需要注意的三方面
    一、體驗 是設計的真正開始在五星級酒店方案初期,南京酒店設計師拿出很多自認完美的設想、草圖,得到的評價是「沒感覺,說不清哪裡不對。」後來參觀了國內外幾十家知名五星級酒店並且入住體驗。再重新開始設計,發現得到的結果與之前完全不同,很快找到了酒店設計的「感覺」。生活是設計之源,很難想像沒有豐富體驗的設計師能設計出精品酒店。這也是早期大多數高檔酒店都不是出自國內設計師之手的一個主要原因。
  • 「小鵝拼拼」兩難:背靠騰訊,孤立無援
    近日,其上線了一款名為「小鵝拼拼」的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字面上可顯而易見拼購電商平臺性質,打著「沒有什麼事情比買到好東西更快樂」口號,意圖依託騰訊社交生態圈的多樣化場景和龐大用戶團體,打通各個圈層消費者、多樣化購物場景的帶貨內容社區。據悉,小鵝拼拼小程序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開發,相應公眾號主體也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 DNF:體驗服EX「春節寵物」,人形外觀、3種色彩,設計給滿分
    不過通過對體驗服蛛絲馬跡的分析,玩家也是EX除了春節的寵物外觀:DNF「春節寵物」,人形外觀、3種色彩,好看到爆了。春節EX寵物展示近來許多玩家爆料,說是今年的春節套是京劇。其實這是有點武斷的,不能因為魔盒就說春節套,去年是狗年魔盒,但是春節套也不是以狗兒為主題吧。但是更具體驗服EX出的圖標+圖片,我們發現3色的一個人形圖片,這就有點意思了。
  • 《小麻雀》教學設計
    《小麻雀》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小樹立熱愛小動物的情感。【過程與方法】採用遊戲和創編歌詞的活動,提高自身的合作和創新的意識。【知識與技能】體會三拍子歌曲的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