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媽媽給娃精心布置「書桌區」,好多「雞娃小心機」

2020-12-05 錢江晚報

最近不少網友在曬娃的學習環境,尤其是書桌區的布置 --- 怎樣以書桌為中心,營造專注、整齊、舒適的學習空間;看起來感覺學問好多啊。

今天先帶大家看看三位分別住在日本、韓國和美國的網友「書桌區打造攻略」:三個案例,三種國家特色 ...從布置到文具、收納,好多「雞娃小心機」!

01

我把書桌區設在客廳,

一眼就能看到他們在幹嘛

我家哥哥的書桌

坐標日本

我家兩個孩子的書桌區設在了客廳落地窗的旁邊。

坐在客廳裡,透過客廳跟書房的落地窗,可以互相看到房間內的情景。孩子們不會覺得孤單,他們一回頭就能看到媽媽。我也不用擔心,一眼就看到他們到底在幹嘛!(也許,他們會很想要一套窗簾?)

雖然兩個孩子在二樓都有自己的臥室,可以用來寫作業,可我總覺得孩子一回來就各自回屋,只有吃飯跟玩耍的時候才到客廳跟全家人相聚的話,在一起的時間會變得很短暫。(或許,我內心裡是不放心他們自己呆在房間裡,會不會打遊戲?會不會看漫畫?有沒有認真寫練習冊?會不會偷偷抄上了答案?)

下面這張是監視器拍下的整體樣子。我自己總是感覺滿滿的,有些擁擠。

下面介紹的第一件物品就是這臺監視器。設置初衷是方便我時時刻刻監視他們學習情況。

但實際上,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變成了家庭電話:當我帶老三弟弟去商場買東西時,突然想到他們要不要吃點雪糕,吃哪一種?打開監視器,直接跟他們對話。

有時,打開監視器,看到他們在認真寫著作業,我就鼓勵一下,讓他們知道,媽媽看到了他們的努力。

有時,看到他們在打鬧,我就,哎,關上吧,孩子也不能只看書吧。

下面這張圖是媽媽的書桌。主要用來整理列印孩子們的練習題。最實用的就是那臺黑色印表機

這是我家的第三臺印表機。第一臺壞掉了,第二臺油墨太貴,用著太費,這是第三臺,只管列印,無需擔心油墨費用。

A4、B5、膠面、厚紙,都分別裝在從百元店買來的收納盒子裡。

媽媽旁邊挨著的,是哥哥的書桌。哥哥旁邊緊挨著的是妹妹的書桌。

兄妹兩人的書桌間有一個廢舊黑板曾經沒有任何擋板,兩人每次坐在桌前,不一會兒就開始相互說話,然後就演變成吵架……

自從隔開,他們學習的時候仿佛空間內只有他們自己,可以集中精力。休息時,椅子往後一退,兩人又開始打鬧玩耍吵架…

在哥哥的書桌前,我拍了一些平時發現他認真努力的樣子,列印出來,寫上一段小字:「當看到別人在努力時,自己會不會也想再努努力呢?而這個努力的人就是你自己啊。」

「你是個努力的孩子。你的努力媽媽都看到了。」

3年後,無論成績如何,這些照片都是你努力過的痕跡,媽媽打算一直保留。

看到哥哥有照片,妹妹也問可不可以也給她貼幾張。好,那咱們慢慢積攢。

兩人書桌間的破舊黑板上,掛著他們學習時使用的筆和日曆。筆貼在牆上,不需要佔用小小的書桌空間。

日曆貼2個月份,每天坐到書桌前,先用筆劃掉一天,時刻提醒下個月的重要日子。

據說不同色彩,會幫助大腦記憶。買回來32色彩筆,寫字時都會有期盼:下一支抽到的筆是什麼顏色呢?

在哥哥的書桌旁,掛著一個平方和立方的算數卡在剛剛坐到書桌前,還不能集中精力運轉大腦學習的時候,先拿出這個卡,定時1分鐘,背完立刻複述一遍。這樣,大腦會在短時間內被調動起來。

這個方法,是跟日本的一位很厲害的私塾老師學的。她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私塾上課前要花一段時間發個小測試,之後再上課,孩子們比較容易集中精力和積極思考。

這是家裡的兩款定時器。粉色的是妹妹的。哥哥以前用數字的計時器。發現他會漠視時間的變化,直到響鈴才注意到時間沒了。於是也給哥哥選了一個類似的。

哥哥的這款是他自己選的,是所有類似款裡最便宜的。他說,這個可以吸附在鐵上,他可以粘在窗戶上,也可以在院子玩的時候粘在車上記時。

起初妹妹還會因為哥哥的這款計時器吵架。因為哥哥的這個是機械的,走起來會有「噠噠噠」的聲音。妹妹的理由是「太吵了,我沒有辦法集中精力。」

可是哥哥卻很喜歡這個聲音,他說:「它的聲音讓我有緊迫感,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想按照它的速度趕緊寫。」

即使天天爭吵,我也不想把他們學習的空間分開。還有幾年就長大了,都有各自的家了,哪裡還有像現在的時間跟地方給你們爭吵。

現在呢?妹妹好像也習慣了這個聲音,也不爭吵了,兩人各自用著各自的計時器。通常他們會選擇一起學習,一起休息。

這是電子詞典,可以查英語也可以查日語,查起來真的很方便。有時候妹妹讀的書上沒有假名,她不知道這幾個字怎麼讀的時候,我就讓她自己查下字典看看。

我甚至有想把孩子都扔給字典的想法……

我看到國內有很多可以升降坡度的書桌感覺稍微有點坡度,孩子寫作業看書的視線會好一些,不需要把後背彎到前面也可以寫。

所以我把他們小時候的摺疊簡易桌拆了,把板子放到桌子上,後面放一個盒子用來抬高。不再換新書桌了,省下的錢可以買書。

給妹妹也放一個板子。

這是小弟弟(我生了三個娃)的學習區。客廳的一個角留給他。很多時候,他喜歡爬到哥哥姐姐的書桌前去玩,等他大一些,打算把他的桌子也搬到書房,跟哥哥姐姐一起看書。

我家孩子們的書桌區就是這樣,有些簡陋,好在孩子們都沒有怨言。

02

給孩子的書桌定期斷舍離,

保持簡約清爽,提高學習效率

我家姐姐的書桌

坐標韓國

2020年為了「躲避」疫情,全球的孩子們換了一個新的學習模式—— Home School。面對「家」的多重需求,我發現,今年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改造和整理家庭裝飾裝修的熱潮。油管上那些木工頻道,或者家具改造頻道,日常整理頻道等關注度大幅上升了。

那些UP主的視頻總讓我蠢蠢欲動,有種立馬捲起袖子大幹一場的衝動。

看了那麼多,我覺得是時候該站出來說點心得了... 在此之前,我先給大家推薦一個韓國節目【新奇的整理】 ,以收納整理為主題。

節目中有一集的委託人是一位父親,家裡有正在上初二和高二的兩個兒子。家長苦於孩子們的房間侷促,徒增孩子學習和生活壓力,找到了節目組,希望能通過收納和整理,改變居住環境的現狀,一家人能其樂融融,和平共處(老媽更年期,兒子青春期)。

節目中通過全家人的努力,清理掉了很多非必需品,騰出來了不少空間。讓原本不到110平方米的4居室,看上去寬敞了很多。

三個顏色的盒子分別是:必需,欲望,捐贈

哥哥的臥室:

Before…

After…

弟弟的臥室:

Before…

After…

估計很多人看了會說,只是清理了幾樣東西,家具位置變化了一下,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沒錯!這就是整理的力量!

既然學到整理的精髓,我也順勢把兩個女兒的書桌區重新整理了一番。兩個女兒的書桌區設置在客廳和各自的臥室。

先說說客廳裡的書桌區。

居家學習時用到的PC移動端產品,儘量在客廳裡使用。能連接電視的話更好,使用大畫面對孩子的視力有好處。

如果利用客廳的部分空間作為學習空間的話,學習桌儘量放置在光線明亮的位置。學習桌附近不要放置雜物或玩具,以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經調查顯示,韓國名門大學的入學生中,有70%的學生更愛在客廳學習。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客廳也是更能提高注意力的學習空間。

加上客廳中有父母親的陪伴,所以不要拒絕孩子在客廳裡寫作業。

我家二姐在客廳奮筆疾書…

客廳我放了一張宜家的寫字檯,買來很久了,因為桌腿可以提升高度,一直用了下來(姐姐傳給妹妹)。比較適合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使用,桌面面積不大是它的小缺點。

接下來看看姐姐房間裡的書桌區。

對於較為年長的孩子,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是毋庸置疑的。這個空間內放置的書籍要符合房間主人的年齡,看過的童書應及時處理掉。

學習桌儘量選擇大尺寸,簡潔的款式,放置在通風和採光良好的位置(青春期孩子的個人衛生那叫一個差…)

桌子周邊儘量只放置必需品,比如印表機,筆盒,可放置學習材料的小書架等。書桌的布置中,要給學習時使用的書,本子,筆記本電腦等留出充分的空間,避免孩子在使用過程中歪斜身子。

寫字檯是宜家的,桌面非常寬敞簡潔。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些日常的計劃表或者總結的一些學習要點需要貼在牆上很影響美觀,於是增加了這個洞洞板

移動式洞洞板

孩子一些列印的作業收納在文件整理盒裡。時間太久的會定期整理扔掉。

塑料文件整理盒

對於使用旋轉座椅還是固定座椅,很多爸爸媽媽存在著分歧。我覺得還是看自家的情況來定,比如我家姐姐的桌子是L 型的,需要正面和側面來回交替使用,就不得不選用可以旋轉的座椅。

關於座椅我家更換了很多個,比較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在:面料的透氣性和椅背的彎折舒適度上,所以花友們在給孩子挑選座椅的時候,得多用心。

那孩子的其他物品放哪兒呢?嘿嘿,姐姐寫字檯後面有個床下收納區哦!

書隔與床板之間的空隙裡,放入這種木製收納盒,A4紙大小,裡面可以收納一些不適合擺在外面的本子,紙之類的,抽取很方便。

A4木製收納盒

寫字檯旁邊有個架子。這款架子的寬度剛好適合放下家裡的噴墨印表機,高度比書桌略高點,通透性和穩定性好,所以放在書桌旁既不礙眼又功能齊全。由下至上分別收納的是:列印紙盒,印表機,抽屜式筆盒。

宜家的鐵藝隔板架

我還將就了一下門後的這個小空間,安裝了雙面書架。原本這類書架是可以兩面拿取書籍的,苦於空間太小就單面用吧~這個書架放了孩子的參考書和一些小說。

再說說妹妹房間~我給妹妹選擇了整體書桌,好處是可以讓孩子自己做圖書管理。另外,她每天晚上睡前讀的書全在她的房間裡,可以自己選書後再放回去。

書桌連同書架,洞洞板,收納,燈具,座椅的一體化設計,強調了這個的空間的性質和整體性。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有安全感和穩定感,同時也會提高注意力。

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所以在家具顏色的選擇上做了些變化,選擇了孩子喜歡的中黃色為亮點。

書桌臺面是可以拉伸的款式,旁邊還安置了玩具收納箱,滿足小孩子的遊戲需求。

這是妹妹的洞洞板,收納鉛筆賊方便~

可能因為我自己是設計師的緣故,每次挑選家具的時候,都非常在意一些小細節。比如這款書桌的側面就設計了這樣的一款掛鈎

方便孩子放學回來直接把書包掛起,非常貼心。

這是我挑的筆盒,

這款筆盒的精妙之處是:把手可以插入於另一個盒子的底部,兩個或更多的盒子可以疊加使用。

還有抽拉和旋轉式筆盒~

妹妹使用的旋轉座椅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使用。設計的好處是,椅子在無人就坐的狀態下是可以隨意滑動的,當孩子坐到椅子上後,滑輪會自動處於靜止狀態。避免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轉來轉去分散注意力。

看完我的介紹,關於孩子書桌區的整理,不知道花友們是不是又有新想法了呢?

另外,我也非常想分享文中的好物出處給各位花友,但是文中物件大都購買於韓國,所以不能直接分享連結。但是,不少類似的產品咱們國內也有出售,而且價格更美,請感興趣的花友某寶上找找看吧~

03

餐桌改成全家人的大書桌,

再額外布置一個小書桌給哥哥上網課

坐標美國

我家孩子的書桌區在我家的大書房。我們一家人在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所以整個書房的設計,我都花了點小心思…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願望,就是有一個超大的書桌,一家人可以圍坐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或閱讀、或學習、或者畫畫寫字....

看中現在的房子是因為當時的房主在我們的書房裡放置了一個大餐桌,他們是個大家庭,用來做全家聚會的餐廳。我們第一次看房子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房間做書房真是太棒了!

搬家以後,書房一直擱置在那邊,想不好怎麼去設計,經過一年才陸續把書房布置好。但是書房布置好以後,就變成我們家利用率最高的一塊地方了。

先上一張設計圖

首先我們考慮到了書房的色系,去home depot選了幾種牆漆的樣品拿回來試,最後選了現在這種墨綠色。

這個顏色有一種讓人靜下心來的感覺,和黑色、白色、金色的裝飾和家具都很搭,我比較喜歡花花草草的軟裝,也很協調。於是和爸比兩個花了一天時間把一面牆漆了。

然後把我們原來的餐桌放了進來配上六把椅子。

去宜家買了組合書架,我喜歡宜家家居的溫馨。

然後布置了一個額外的書桌,因為有時候可能家裡的某個人需要自己獨立的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被幹擾。

書桌旁放了一些宜家的架子和收納筒放置雜物,我不太喜歡桌面雜亂或者放很多東西。朋友搬家給了一個塑料的收納櫃,剛好可以放各種紙和本子。

大寶學校裡的網課一般都會在這裡上,

這樣妹妹走來走去或者做別的不會打擾到他。

我家書桌區和閱讀區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閱讀區一定要有舒服的椅子,設置在書架旁邊,這樣方便隨時隨地找書。

下面這個矮沙發是自己DIY的,其實是四個宜家戶外椅的墊子拼成的。我們這裡入夏開始就是上午陽光明媚,到了下午會有一場短暫的雷雨,雷雨過後又是陽光燦爛。

但是墊子放在外面就很容易髒,於是拿到書房裡來。現在這個區域是孩子們閱讀時候的最愛。

孩子們在這邊閱讀的時候我會讓他們打開檯燈,打開香薰。他們喜歡驅蚊的檸檬草味道。我喜歡甜甜的草莓味。

書架有點亂,還在進行大整理,我們家有12個書架,書真的是非常多,基本都是中文書。英文版的書我們都是從圖書館借。美國的圖書館資源是非常贊的,辦卡借書都是免費的,每張卡最多可以借100本,可以持有半年的時間。所有的書都可以借到,而且可以免費郵寄到家。

我們家每個人都有卡,家裡的書基本保持在二百冊左右。看到好的書單就會借回來,讓孩子們在其中挑選自己想看的。這裡最近在重新整理打算迎接海運來的300公斤中文書。還沒有概念有多少,可能需要再置一個大書架了。

下面是一個簡易的收納櫃,第一層收納孩子們的拼圖和桌遊,第二層收納各種筆,手工和美術用品,下面一層是雜物。上面的白板沒太想好固定在哪裡。妹妹會經常在上面亂畫一通。

大書房裡還有一架鋼琴。鋼琴區域放了一張地毯,有了明顯的分區。鋼琴是朋友給的舊鋼琴,大寶初學琴不久,本來想買個新的,老師說先買二手的吧,孩子不定性,萬一以後不學了呢。剛好朋友家換鋼琴淘汰下來一個送給我們。

文章來源:小花生網等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雞娃」年終總結
    娃媽對於娃的日程安排有明確計劃。每天中午把放學後的任務一一列出並完成,休息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為了保證睡眠,所有任務9點前必須完成。偶爾也會留少一些任務給孩子休息的空間。到學期末,孩子單元測試語數英全部都在90分以上,自信心增強不少。
  • 從快樂教育到「發狠」培養:這位媽媽為什麼放棄佛系選擇雞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雞娃」這個詞在各個場合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雞娃」這個詞的是「給孩子打雞血」,從而讓孩子不停地去拼搏。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陪讀媽媽的故事,她從最初的崇尚快樂教育到後來「發狠」開始全職雞娃,在她身上到底經歷了什麼?
  • 房間小書桌怎麼布置好看?
    在面積較小的房間中,書桌布置的是否「好看」會影響到空間的整體效果,在我看來「好看」的書桌布置與合適的布置方式、合理的尺寸選擇有較直接的影響,以下是我的建議及觀點:一、了解書桌的布置方式在我看來房間的功能不同,書桌的布置方式也有所區別,家庭中會設置書桌的房間通常有書房、屬於「私人領地」的臥室以及休閒室、會客室、客臥等家中的「公共空間」,簡要說明一下在不同
  • 女生書桌如何布置
    書桌的布置很重要,因為關係到平時工作學習,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那女生書桌如何布置好?PChouse帶大家了解下吧。女生的書桌布置可以小清新一些,比如利用碎花桌布、貼紙以及綠色的盆栽等裝飾。除此之外還有以下2點:1、選擇同色系、暖色調的物品。如果檯燈買的是白色款,就奠定了桌子主打白色。
  • 什麼是「雞娃」的自我修養?來看看這份典型「雞娃」簡歷吧!
    引導:「雞娃」也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除了鼓勵和誇獎之外,家長們會傾向於給孩子安排很多學習任務和集體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拼搏的過程中取得一定成績。以便於以後整理成「簡歷」,好在日後的競爭中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ps.雞娃是指家長通過「打雞血」督促孩子學習。】
  • 「雞娃」,「牛蛙」,「青蛙」,對照看看你家是哪種娃?
    「雞娃」,「青蛙」,「牛蛙」……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娃(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雞娃」就是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取得優秀的成績,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任務,不斷激勵孩子上進。這種行為就叫做「雞娃」。「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
  • 雞娃向左,佛系向右
    找個陰涼的地方,扔個IPAD,放點零食,就不用管了。他女兒也自在,跟在大孩子後面跑一跑,撿撿球,樂得很。看他的朋友圈裡,也經常是帶女兒這裡釣魚、自駕遊,那裡看球、野營,經常記一些孩子的童言童語。有一次踢完球,大家聚餐,他就說:我最不贊同的就是那種瘋狂雞娃,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的事,把孩子累壞了,心理都要出毛病。
  • 2.65m×3.65m的小兒童房如何更合理的布置床、書桌、衣櫃?乾貨
    兩種情況都適用,簡要說明:1.只適合房間門在「短牆體」的布置方式①如示意圖一,床體「依靠」與房門「相連」的一側牆體,衣櫃和書桌在「床尾區」相對設置,空間布置「靈活」,不「呆板」,各功能區(床體所在的休息區、衣櫃所在的收納區、書桌所在的學習區)有較充足的使用面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面積較小空間的侷促感
  • 到底是雞娃?還是佛系?媽媽們到底該怎麼選
    養娃大軍之中,一直存在著兩個派別:雞娃派和佛系派。這兩派在如何培養娃這件事情上,經常是意見相左,而「劍拔弩張」。雞娃派:即家長為了孩子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而不間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等任務,不斷激勵孩子,讓孩子不斷前進。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3平米,我為娃打造全能學習遊戲空間
    我用3小時整理房間,娃3分鐘還原戰場,怎麼破?家裡空間有限,想和外國人一樣給娃布置一間遊戲房,怎麼破?我有那個覺得娃永遠缺一份玩具的病,瘋狂買買買後堆積如山的玩具,不懂如何收拾,怎麼破?娃找不到地兒畫迷宮、拼拼圖,市面上學習桌動輒上千,不懂如何布置娃的手工學習區,怎麼破?……以上種種,當媽後都懂。
  • 在幼兒園都開始內卷的今天,為什麼我反對家長「全力以赴」地「雞娃...
    隨大流心有不甘、「做自己」又沒膽,雞娃的尺度怎麼把握,比雞娃本身更讓人焦慮和糾結。 與其琢磨輔導班忙著貨比三家,不如認清自家娃的天性和認知發展規律——沒認清的時候,別冒進
  • 3m×3m臥室中,床、衣櫃、書桌、書櫃怎麼布置才合理?解除你的困擾
    2.在3m×3m臥室中,床、衣櫃、書桌、書櫃的布置方式建議由於床體是臥室中佔用「地面」面積「最多」的物體,所以在我看來它的尺寸及擺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衣櫃、書桌、書櫃的布置方式,以臥室中較常使用的寬1.8m床、寬1.5m床和榻榻米「分類」簡要說明在3m×3m的臥室中床、衣櫃、書桌、書櫃布置方式。
  • 教育孩子該「雞娃」還是「佛系」?專家建議:適合孩子最重要
    近年來,「雞娃」「佛系」不僅成為家長圈中的流行語,也引發了不少熱議。 作為父母,你對孩子是嚴格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如何更好地管教孩子,和孩子有恰當的相處之道?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家長和老師,聽聽他們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記者 池 妍 現狀 有的「雞娃教育」,有的「佛系教育」 葉女士的女兒lucy正在讀小學3年級,不僅成績優異,還多才多藝。Lucy酷愛唱歌,小小年紀已登臺表演過無數次。
  • 《優秀的綿羊》:透視「雞娃」潮下的精英教育
    雞娃、葷雞、素雞、耐雞、自雞……這些不是什麼新開發的雞肉食品線,而是當今學齡兒童父母圈裡人盡皆知的育兒「黑話」。所謂「雞娃」,就是給娃打雞血、不停安排學習和活動;「葷雞」,就是主攻語數外等重點課程;「素雞」,就是通過體育、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的方式豐富履歷,曲線「雞娃」;「耐雞」,是指娃能經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強度學習任務;而「自雞」,則是指娃自我加壓,主動給自己安排更多的學習和活動。
  • 小鎮時光|最動人處是日常,我的書桌
    點擊播放 GIF 0.0M聽說,明天降溫了此刻我在書桌前,有點暖。你那裡呢?小鎮時光最動人處是日常▼豆瓣有個話題「屬於你超有安全感的小空間」,我常翻看。印象比較深,一個七歲小女孩,自己布置床頭,花是她插的,畫是她畫的。一個小男孩,在床底鋪上地墊,擺滿心愛的樂高玩具,掛上小彩旗,妥妥的秘密基地。
  • 佛系媽媽養娃記:PET沒有那麼難
    「其實我們是普娃來的。」含寶媽媽告訴我們,「相比較那些大班KET的娃來說,我們8歲考過PET其實不算超級牛娃。但是比起24小時雞娃,我更喜歡這樣按部就班,水到渠成地感受娃的成長。」中間沒有考KET鋼琴7級——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考級英語啟蒙別焦慮,三歲之前都不晚含寶1歲多開始英語啟蒙,經歷了半年的沉默期,1歲8個月開始對外輸出英語,3歲前單詞量達到了1000~2000。
  • 「媽媽,我好累啊」:孩子被父母「雞娃」壓垮,到底誰更無助?
    01馬上過去的2020年,在所有關於基礎教育的討論中,「雞娃」無疑是討論°最高的。何謂「雞娃」?「雞」在這裡名詞動用,為打雞血之意。雞娃,就是給父母用全身心督促孩子學習,期待他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當媽當做海澱媽,雞出牛娃樂哈哈」,你永遠不知道,父母會為了孩子成績優秀,能做出什麼樣的努力?
  • 女兒不喜歡整理書桌,我給她講了一件親身經歷的事
    女兒看到小朋友家有一張小書桌,吵著要我買。我說你又不要做作業,要書桌做什麼?她說中大班會布置作業啊,再說,我還有那麼多故事書要放呢。既然是為了學習,當然得買嘍。網上下的單,回來之後,媽媽幫她裝好。女兒可高興了。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都說考驗一個家庭的財富實力就是:你生個娃試試,不行再生一個。冰冷的現實告訴你,只要有了孩子,生活裡只剩下兩件事:正在花錢和準備花錢。家長們給孩子報班時有多捨得?安安與河南商報記者分享,她當時在給孩子報班時,聽到一位家長給孩子報了5、6個興趣班,英語、樂高、繪畫、體育......「一個班,一個包,隨便算算也就小10萬了,夠買10個Gucci包了。」
  • 雞娃,也得看命的,命裡沒有別強雞
    和我們普通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同,那時候的學霸,已經開始雞娃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頓感唏噓啊。 雞娃雞到這個程度,可能也算失敗了吧。 小助理的表妹,出生後父母工作忙,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爺爺奶奶從小念私塾,就是我們電視劇上看的「家裡好幾個老師圍著轉」。新中國成立後,又成為第一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