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和幾百年前比起來,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打擊範圍還是殺傷力,都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恐怖的境地。如果要說起人類發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那就非核武器莫屬了。核武器的威力雖然驚人,但其需要的製造技術和造價都是很高的,加之有國際公約的約束,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國家擁有核武器。而人類歷史上只使用過一次核武器,即二戰末期,美國為了迫使日本投降,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原子彈,它的威力也震驚了世界。
核武器不光是在爆炸的時候會給當地造成傷亡,在爆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對土地和水源造成汙染。有一種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那就是原子彈爆炸之後,這個地方要一百年才能住人,那為什麼廣島和長崎現在還是有人居住呢?
這個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才能住人的說法,因為缺乏實例證明,尚且是科學家根據實驗數據推測出的可能結果,比較籠統,並不一定是準確的數據,同時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核武器在爆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有核輻射的殘留,這種殘留對於所有的生命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有的還會造成基因變異,車諾比的核洩漏事件就是一個值得人警醒的例子。那麼為什麼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沒有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這兩枚原子彈是空爆式。
空爆式是為了增加原子彈爆炸的威力,讓它在半空中就爆炸開來的引爆方式。這種引爆方式雖然威力比較大,但因為輻射都在半空中散開了,對於土地的汙染是比較小的,所以很容易被自然環境所淨化。
如果美國這兩顆名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沒有採取空爆式,那麼對廣島和長崎的土地和水源汙染會比現在嚴重很多,短時間內想要重建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大規模地定居在這兩個地方了,對周邊的環境也會有影響。
在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之後,日本政府考慮到國土面積的問題,不準備荒廢這兩座城市,而在重建這兩座城市的時候也考慮到了核汙染的問題,所以不管是土壤還是建材都是專程運來的,沒有採用那些已經被汙染的材料,所以廣島和長崎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生機,很多居民都沒有搬走。
美國在日本使用原子彈的行為一直在國際上有爭議,尤其是日本一直在譴責這種行為,認為對平民使用原子彈是不人道的。但日本作為二戰時期的主要法西斯主義國家,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所以人們的同情也是非常有限的。
時至今日,我們的世界還在被許多年前的世界大戰影響著。戰爭給所有普通人都帶來了苦難,我們也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安定的日子從來都是來之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