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在宇宙中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最高溫度沒有上限?

2020-12-05 宇宙探索百科

溫度到底是什麼?現代物理學家認為「溫度是物質熱運動的物理量」,即溫度依賴於物質的存在,沒有物質就沒有溫度。在科學上,溫度實際上是一種物質中有多少能量的量度。

自然界的低溫極限

經過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論,那就是地球上存在著自然界中最低的溫度之一,即絕對零度。物體不可能低於這個極限,因為在這個溫度下,一種物質的所有分子停止運動,「粘」在一起。絕對零度在國際單位制中被記為「OK」,也稱為熱力學零點。「K」是溫度的單位,以英國物理學家拉格斯·開爾文勳爵的名字命名。OK等於-273.15℃。

人們是如何發現這個絕對零度的?16世紀末,法國物理學家阿蒙頓發現,在水的沸點以下,溫度與氣體的壓力成正比。他認為壓強的下降是有極限的,因此溫度的下降也是有極限的,然後他計算出溫度下降的極限是-246℃。

科學家們還發現,氣體的體積與壓力和溫度有關:當壓力增大或溫度降低時,氣體體積就縮小。1787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把它寫成了一條定律:對於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是恆定的,溫度每下降1℃,氣體的體積就縮小到0℃時體積的1/273。其最低溫度為-273.15℃。

根據這句話,當溫度降到-273.15℃時,氣體的體積不是為零嗎?它似乎是不可能的。幾十年後,科學家改變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氣體的溫度是分子運動的結果。物體有溫度,因為分子、原子在運動,運動越快,溫度越高;相反,分子和原子的運動越弱,溫度越低,溫度越低,它就越不動。最後,當溫度達到-273.15℃時,分子將完全停止移動。所以這個溫度是自然界的最低溫度。

實驗室製造出的最低溫度

雖然無法比絕對零度更寒冷,不過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依然你追我趕,看誰能製造出更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環境。

若干年前,由德、美、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科學小組改寫了人類所達到的最低溫度記錄:他們在實驗室中達到了僅比絕對零度高0.5納開爾文(1納開爾文等於10億分之1開爾文)的溫度,而此前的記錄是比絕對零度高3納開爾文。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爾文以內的極端低溫!

這麼低的溫度是怎麼達到的?冷卻是從一個物體中獲取能量並將其釋放到其他地方的過程。如果你能不斷地從一個物體中獲取能量並將其排出,那麼這個物體就會變得越來越冷。要達到超低溫,首先要用雷射冷卻物體。

用特定的雷射照射被冷卻的原子,射入的雷射先被吸收,然後會在不同的方向重新射出。掌握好這項技術,就能做到散射的能量較吸收能量稍高。由於總能量守恆,能量的差額取自原子的運動,原子因而被減速,換句話說,原子的溫度降低了。

超低溫現象

當環境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許多物質會出現與正常物質完全不同的奇怪現象,這就是超低溫現象。

當溫度超過攝氏零下190度時,空氣變成淡藍色的液體。當花朵浸泡在液體空氣中時,它們就會變得像玻璃一樣易碎,當它們搖擺時就會丁當作響。雞蛋、石蠟等在液體空氣中發光。

金屬在超低溫下也會變得面目全非:水銀(汞)在常溫下是銀色的液體,但是一旦把它放進超低溫下,立即就會凍成「大頭針」:鉛在常溫下是軟綿綿的,超低溫下卻變得富有彈性;鉛製作的鈴鐺在常溫下搖起來像悶葫蘆,用液態空氣浸泡過後,搖起來卻發出銀鈴般的清脆響聲;錫和鉛恰恰相反,好端端的錫壺在超低溫下會變成煤灰似的一團粉末。例外的是銅,它在常溫和超低溫下均能保持很好的韌性和強度,所以許多超低溫設備常用銅製作。

自1911年以來,科學家發現許多金屬在超低溫下會呈現「超導現象」,即金屬失去電阻!目前世界上的電能大約有四分之一損耗在輸電電路上,一旦製作成沒有電阻的導線並成功大範圍投入使用,那就意味著全世界發電量增加了四分之一!

超低溫下還存在超流現象。超流體是超低溫下具有奇特性質的理想流體,即流體內部完全沒有粘滯。超流體所需溫度比超導還低。氦有兩種同位素,即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組成的氦-4和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組成的氦-3。液態氦-4在冷卻到2K以下時,開始出現超流體特徵。

超低溫現象還有許多廣泛的運用與誘人的發展前景,相信不久的將來科學家會利用超低溫現象為人類造福。

最高溫度極限是多少?

那麼溫度既然存在最低溫極限,是否也存在「最高溫度極限」呢?現代物理學還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自己的觀點,如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葉建敏提出的「粒子壽命公式」。他認為存在「絕對至高溫度」,這個溫度就是所有「粒子頃刻衰變的臨界溫度」中的一個最高的溫度,這也是「宇宙大爆炸」發生時的溫度上限。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溫度達到無窮大;宇宙大爆炸後10-43秒,溫度達到1032K,約為1億億億億攝氏度;宇宙大爆炸後10-35秒,宇宙溫度繼續下降,當時的溫度達到1028K,約為10000億億億攝氏度;宇宙大爆炸後10-32秒,溫度約為1億億億攝氏度;宇宙大爆炸10-12秒後,溫度達到1億億攝氏度;宇宙大爆炸後10-6秒,溫度達到10000億攝氏度;宇宙大爆炸後10-4秒,溫度達到1000億攝氏度,這也是超新星爆發時其星核的溫度;宇宙大爆炸後1秒,溫度降低到約為100億攝氏度;在大爆炸後的大約3秒,溫度降到了10億攝氏度,這也是最熱的恆星內部的溫度。現在人類在實驗室內創造的最高溫度是35億攝氏度。

人體耐寒與耐熱的極限

人類在0℃條件下可耐受15分鐘,在5℃條件下可耐受1小時,在10℃條件下可耐受3小時,在25℃條件下可耐受晝夜。在耐熱性方面,已經有實驗表明,健康的人可以在50°c的溫度下保持2小時,在70°c的溫度下保持15分鐘,在100°c的溫度下保持30秒鐘,在相當乾燥的空氣中。但是如果在45℃的潮溼空氣中呆一個小時,很可能會中暑昏迷。因此,可以確定人體的高溫耐受極限是受溼度影響的。當溫度和溼度達到一定限度時,人體的熱量就不消散,體溫就會上升,超出人體的承受極限,就會造成死亡。

相關焦點

  • 宇宙大爆炸時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度?為何溫度能達到這麼高?
    從這個方程中,愛因斯坦發現,宇宙竟然是一個動態的,會膨脹的宇宙。可那個時候,大多人對於宇宙的看法其實並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宇宙是永恆的,是靜態的。意思就是,從古到今,宇宙都這樣,幾乎沒什麼變化。於是,為了不顛覆自己的三觀,愛因斯坦在方程中加了一個宇宙學常數,這樣就抵消了宇宙膨脹的效應。
  • 入秋後涼意襲來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不同溫度的恆星具有不同的峰值波長和分布曲線,從熱輻射規律就能推算出它的表面溫度,我們稱之為有效溫度。天體中還存在非熱輻射過程,例如星系團內熱氣體的熱韌致輻射,它們的溫度可以用其他方法獲得。  恆星中心的溫度要比表面高得多,是宇宙中最熱的地方之一。
  • 溫度到底是什麼?
    要知道,世界上最耐熱的金屬,熔點也只有3000多攝氏度,相比之下,一億度是個什麼概念呢?又是如何測量的呢?溫度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溫度」的故事。1. 溫度的實質是什麼?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溫度計測量的溫度,一般針對於物體的固、液、氣三態。而當溫度再升高時,物質將呈等離子體態,此時,沒有化學結構,只有粒子。對於微觀粒子而言,高溫、高速或者高能,其實是等效的概念。因此對粒子溫度的測量,其實也就是對粒子速度或者能量的測量。
  • 宇宙的溫度達到了多少度?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溫度的本質其實就是粒子的熱運動。我們從宏觀的層面很難搞清楚溫度是如何變化的?它變化的本質是什麼?可是當我們走進微觀世界,你會清晰地看到物質的分子熱運動。當分子的熱運動不斷加劇的時候,溫度也在不斷升高,相反當分子的熱運動不斷減弱的時候,溫度也在不斷降低。而分子的減弱程度有一個極限,那就是靜止不動。
  • 美國製造出極端溫度物質,最高溫度是太陽25萬倍
    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National Laboratory)下屬的研究小組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成功製造出有史以來最高溫度產生的物質約為4萬億攝氏 度,是太陽核心溫度的25萬倍。專家表示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科學實驗室達到的最高溫度。據美國知名科技網站physorg報導,有三名研究小組成員來自範 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 理論上最高溫度可以達到多少度?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談論最冷的溫度似乎相對簡單。最冷的是絕對零度。你可能知道,運動引起摩擦,摩擦產生熱量。因此,絕對零度本質上是所有運動停止的時候。溫度達到-459.67華氏度(-273.15攝氏度)。我們已經接近達到這個溫度了。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將分子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5000億分之一度。
  • 濱螺溫度耐受上限高達55攝氏度
    這些發現對於查明環境溫度對生物分布的影響及其機制,預測氣候變暖的生態學效應將具有重要意義。 濱螺廣泛分布於潮間帶高潮區,是潮間帶垂直分布區劃分的標誌性物種。塔結節濱螺(Echinolittorina malaccana)和粒結節濱螺(E. radiata)是我國巖相潮間帶高潮區常見物種,其溫度耐受上限高達 55-60°C。
  • 孔雀魚耐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
    今天為大家介紹關於孔雀魚耐低溫和高溫的問題
  • 為什麼溫度高到一定程度的物體,就會發光?
    很多人都知道當物體燃燒的時候,就一定會產生光和溫度,不過燃燒是需要氧氣進行助燃的,那麼太空中沒有氧氣太陽為什麼還會發光呢?並且很多物體達到一定溫度之後都會發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據早前的一些科學家研究發現,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而在宇宙當中凡是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那麼它們都會發射電磁波,同時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可以知道,基本上所有的物體都是達不到絕對零度的這也就是說所有的物體都能發光,只是這些光大多數我們看不到而已,而當一些物體的溫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它們放射的電磁波才能被人眼捕捉到,所以並不是物體的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才會發光,而是我們的眼睛並不能捕獲到這些發光的物體
  • 為什麼高溫沒有最高值,而低溫卻有下限呢?答案你很可能想不到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高溫沒有最高值,而低溫卻有下限呢?答案你很可能想不到世界萬物幾乎都是有溫度的,比如我們人體的正常溫度大約在37度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溫度,人就很容易感覺不舒服,同時低於這個溫度也是如此,這就是醫生口中常說到的高燒和低燒了,而在大自然界,每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是有溫度的,只不過這些東西不一定自身能夠產生溫度,而是因為太陽的光芒照耀到了地球上,這些東西吸收到了太陽的光和熱
  • 人體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是多少?看完漲知識了
    人體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是多少?看完漲知識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一直都在尋找人體所能承受的各種極限,例如心跳速度的極限、分辨氣味的極限、聽到聲音的極限等。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人體所能承受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的極限值分別是多少?
  • 釣鯉魚最適合的溫度?釣鯽魚最適合的溫度?釣青魚最適合的溫度?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四季更替,氣候變化,是地球的運轉規律,溫度隨著季節不斷變化,溫度的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魚類的生存習性,魚類是趨溫的動物,所以溫度變化也影響著著魚類的覓食。鯉魚、鯽魚和青魚是最為常見被垂釣的淡水魚類,那麼釣這幾種魚類最適合的溫度是多少呢?
  • 翡翠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要想了解翡翠的熔點,就不能忽略玉的熔點,玉的最高熔點是1773℃ ,玉的最低熔點是1692℃,而翡翠是玉中的硬玉種類,它是在高壓和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科學家曾將翡翠放在高溫環境下實驗
  • 軸承最高能承受多高的溫度?
    標準規定一般中小型電機滾動軸承的工作溫度不得高於95℃。軸承實際最高能承受多高的溫度呢?這個主要是由軸承鋼、保持架、密封材料、潤滑劑的耐熱溫度限制。 1 軸承鋼的熱處理尺寸穩定溫度 對於普通軸承鋼都有一個熱處理穩定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下軸承保持尺寸穩定,同時軸承鋼材質的硬度等也滿足使用要求。一般軸承的熱處理穩定溫度為150℃。具體各個廠家軸承的熱處理穩定溫度會有不同。
  • 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
    在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物體受熱時就會發光,而我們也清楚的知道,一些發光的物體很燙。但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準確地說,任何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都會發光,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光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
  • 電採暖爐怎麼設置溫度
    當前的電採暖爐熱水採暖系統可分為三種主要形式,其供回水溫差如下:在暖氣片採暖系統中,理想的電採暖爐供回水溫差宜應採用8℃;在地暖採暖系統中,理想的電採暖爐供回水溫差宜應採用8-12℃;在風機盤管採暖系統中,理想的電採暖爐供回水溫差宜採用4-5℃。
  • 行星最高溫度有多高?這顆行星大木星三倍,數千度高溫熱到能發光
    宇宙中的恆星才是發光發熱的天體,它們的表面溫度都非常高,比如我們的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了5600攝氏度,所以它可以向外輻射大量的熱量和光線,有的恆星的表面溫度甚至能達到幾十萬攝氏度,這樣的恆星的光度都非常高,不過也有的小質量恆星表面溫度只有2000多攝氏度,比如很多紅矮星,它們的溫度就在2000
  • 為什麼高溫無限而低溫最低是-273.15℃?
    從這句話中其實也可以間接地說明一種自然現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溫度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對溫度的理解也只是熱和冷這兩個概念,但事實上溫度確實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一個物理量。關於溫度的極限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要想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來認識一下溫度的實質。
  • 宇宙中那麼多恆星,為什麼沒有太陽的照射天空就黑了?
    在滿是星星的夜空下,如果有人問你,夜空為什麼是黑色的?你可能會脫口而出,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夜半球的人不再受到陽光的普照。這好像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答案。那麼,如果他繼續追問,既然夜空繁星滿天,這其中不乏比太陽更大、更亮的恆星,為什麼卻照不亮頭頂這片天?你該如何回答。
  • 蜜蜂春繁什麼時候開始?最佳開繁溫度,最佳繁殖的溫度是多少?
    農曆大寒節氣前後這段時間,既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從寒冷逐漸轉向回暖的過渡階段,天氣溫度變化無常。但對大部分地方蜜蜂養殖來說,也是春繁籌備中或逐漸開始的時間段,很多養蜂朋友這段時間都在詢問一個問題,就是蜜蜂究竟什麼樣的溫度下,開始春繁最合適?蜜蜂最佳繁殖溫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