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溫度達到了多少度?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2020-12-03 探索宇宙說

對於溫度相信大家不會陌生,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跟溫度打交道。那麼溫度是如何誕生的呢?其實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溫度也就出現了。在人類的認知裡,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零下63攝氏度,而金星上的溫度可達460攝氏度,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

如此多的不同溫度,讓我們認知到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完全就是一個溫度的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物質都會有自己一個溫度。包括智慧生命人類,自身也有一個溫度,那就是37攝氏度左右。當外界的溫度遠低於或遠高於這個溫度的溫度,人體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危及到生命。

既然宇宙每一個天體,每一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溫度,那麼作為浩瀚的宇宙空間溫度達到了多少度呢?可能很多人覺得,宇宙有大量的恆星存在,而恆星又是一個強大的熱輻射能源,所以宇宙在如此多的恆星加持下,溫度應該是比較高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對溫度的本質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溫度的本質其實就是粒子的熱運動。我們從宏觀的層面很難搞清楚溫度是如何變化的?它變化的本質是什麼?可是當我們走進微觀世界,你會清晰地看到物質的分子熱運動。

當分子的熱運動不斷加劇的時候,溫度也在不斷升高,相反當分子的熱運動不斷減弱的時候,溫度也在不斷降低。而分子的減弱程度有一個極限,那就是靜止不動。當分子靜止不再運動的時候,溫度也就達到了最低的極限,我們稱之為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攝氏度。

不過,根據量子力量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分子的運動不可能完全靜止下來,它始終會處於運動當中。所以絕對零度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理論極限值。現在我們明白了,原來溫度想要真正體現出來,是需要大量粒子存在的。如果一個空間中沒有粒子,那麼溫度也就無法表現出現,在這樣的空間中討論溫度的高度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想到了宇宙真空,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宇宙是一個真空存在的空間,即然是真空,那就沒有粒子存在,所以宇宙是沒有溫度表現的。那麼事實是如此嗎?其實這種認知是不對的,雖然我們經常稱呼宇宙為真空狀態,但是宇宙卻並不是完全沒有物質,粒子的存在,只是非常稀疏而已。

雖然太空中缺乏物質,但是並不缺乏能量輻射,也就是光。既然宇宙有物質粒子存在,有熱輻射存在,那麼太空中怎麼也會有溫度。我們都知道,宇宙有無數的恆星存在,但是相對於更加浩瀚的宇宙空間來說,恆星與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達到了數光年以上。

由此可見,宇宙是真的非常空,雖然有無數的恆星光源,但是整個宇宙背景仍然是黑暗的存在。由於宇宙的空曠,即便有數不盡的恆星在發光,但是仍然不足以讓整個宇宙變熱。即使是在一個恆星系中,由於宇宙空間粒子的密度極小,分子能夠進行的熱運動非常非常弱,所以恆星系中的空間溫度也是非常低的。

而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空間才是佔了主要位置,恆星與恆星之間有星際空間的存在,而走出銀河系之後,更是有著更加空闊的大星際空間存在,那裡異常寒冷和黑暗。可能你走上幾百萬光年,都見不到一點光源。這就是可怕的宇宙星際空間。

現在我們知道了,宇宙由於物質的密度極小,同個單位空間內,可能只有一個或幾個粒子的存在,所以宇宙是一個寒冷的空間。那麼宇宙的溫度到底低到多少呢?而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還要了解主導宇宙溫度的到底是什麼?可能很多人認為是恆星,其實這種認知是不完全正確的。

我們都知道,宇宙來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當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誕生了一種非常古老的光,這種光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正是這種光決定了宇宙的平均溫度。

我們都知道宇宙最初只是一個擁有無限溫度和密度的奇點,當它發生大爆炸之後,就開始快速膨脹,同時誕生了時間和空間,也誕生了溫度。剛剛大爆炸後的宇宙由於非常小,物質和能量都集中在一個非常小的範圍內,所以當時的宇宙溫度非常高,達到了一億億億億攝氏度。

隨著空間的快速膨脹,物質開始不斷向外擴散,密度在不斷降低,宇宙也開始迅速降。在宇宙大爆炸之後1秒時,宇宙的平均溫度降為100億度。最初的宇宙是不透光的,因為光子不斷與帶電粒子相互碰撞,無法自由傳播。到了宇宙大爆炸後38萬年,空間膨脹到足夠大的範圍,宇宙溫度下降到2700度,光子才變得自由,並且擴散到宇宙中的各個角落。

138億年過去了,宇宙空間也由最初的奇點膨脹為現在不知道跨越達到了多少光年範圍。最初宇宙大爆炸誕生的那些光子也分散到了宇宙的各個角落,這些光已經成為不可見光,以另一種形式擴散到整個宇宙空間,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微波背景輻射。

根據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在9年裡的觀測結果,目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比絕對零度高了大約2.73度,相當於-270.42攝氏度,這就是整個宇宙的平均溫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非常關鍵,這是宇宙當年經歷過超高溫的一大證據,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當然,由於人類現在的科技相對於宇宙來說,還是非常落後,所以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關宇宙的很多理論,現在也無法得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很多宇宙理論都只是一種猜測,想要讓猜測成為現實,就需要我們有更強大的科技實力去不斷尋找證據。

而要做到這些,人類要真正成為星際文明才有希望。那個時候,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探索就不僅僅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的模糊觀測,而是可以通過星際穿梭,快速到達目標位置,近距離得到真實的觀測數據。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宇宙大爆炸時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度?為何溫度能達到這麼高?
    而宇宙第一瞬間顯現出來的溫度,被我們稱為普朗克溫度,這個溫度是1.4*10^32開,也就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宇宙曾經出現過的最高溫度。因此,我們目前可以暫且把這個溫度看成是宇宙中的最高溫度。所以,或許未來這方面的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於普朗克時間和普朗克溫度的一些看法。)在這之後,宇宙的溫度一直在持續下降,在38萬年左右,宇宙的溫度降到了只有3000開左右,而直至今日,宇宙的溫度下降到了2.72開。按照熱力學定律,絕對零度也是達不到的,2.72開只比絕對零度高2.72開,所以已經非常接近了。
  • 理論上最高溫度可以達到多少度?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談論最冷的溫度似乎相對簡單。最冷的是絕對零度。你可能知道,運動引起摩擦,摩擦產生熱量。因此,絕對零度本質上是所有運動停止的時候。溫度達到-459.67華氏度(-273.15攝氏度)。我們已經接近達到這個溫度了。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將分子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5000億分之一度。
  • 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在太陽系並不算最大的行星,也不是最富饒的行星,但是它卻是最適合我們生命生存的地方,空氣、水分都配合的恰到好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開始了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對自己生存的這一顆藍色星球也是展開了深入的研究,曾經就有人提出要在地球挖一個洞直接到地球的背面去,可以大大減少時間路程。
  • 聽完電工師傅解釋,恍然大悟
    聽完電工師傅的解釋,恍然大悟雖然現在生活中對電的應用非常廣,但是很多人對電這種存在是不夠了解的,要是家裡的電路有什麼問題,一定是懵的,更不要說家裡裝修的時候要用什麼規格的電線比較好,那種電線的負荷會比較高。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偏見,就是電線越粗越耐負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前幾天在小區裡溜達的時候,看到有一戶有錢人家在裝修,看到他家用的電線都是2.5平方的,看上去很細啊!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科學家判斷一個人的年齡大小是通過這個人的骨骼年齡。科學家需要藉助骨骼在x光攝像當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這個人的骨骼年齡。醫生通過x光觀察手掌的趾骨腕骨以及其他的骨骼發育長度,來判斷一個人的骨骼年齡。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準確的推斷出來一個人的年齡,而且不會被一個人的外表所欺騙,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一看,判斷一個星球的誕生的時間也是有準確的方法,但是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的年齡的過程當中,確實經歷了很多的困難。在400年前人類的科學才剛剛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當時歐洲有很多宗教。這些宗教往往都對宇宙沒有任何的認知,而且還賦予了一些特別神學的色彩。
  • 人類不能實現永生,幕後有「操控者」,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但是,我們人類從一生下來就註定開始不斷的走向死亡,永生是不存在的,宇宙的規則也不會允許,所有長壽生物的下場都很悲慘! 並且科學家還表示,長生對於任何一種物種來說,都並非是好事,哪怕世界上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也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國的國寶大熊貓身份地位是非常高的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相信很多朋友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網友對螞蟻這種渺小生物的討論,為什麼很多人包括科學家對螞蟻非常好奇呢?要知道對於人類來說,螞蟻實在是太渺小了。雖然螞蟻非常渺小,但是它們卻非常不平凡,首先螞蟻跟我們人類社會一樣,,不同的形態有著不同的社會分工。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裡有四種不同的蟻型,每一種螞蟻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職責。
  • 溫度在宇宙中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最高溫度沒有上限?
    根據這句話,當溫度降到-273.15℃時,氣體的體積不是為零嗎?它似乎是不可能的。幾十年後,科學家改變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氣體的溫度是分子運動的結果。物體有溫度,因為分子、原子在運動,運動越快,溫度越高;相反,分子和原子的運動越弱,溫度越低,溫度越低,它就越不動。最後,當溫度達到-273.15℃時,分子將完全停止移動。所以這個溫度是自然界的最低溫度。
  •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世界萬物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人死後會去到哪裡,是像電視劇裡美化的那樣去奈何橋孟婆那裡討要一碗湯,繼續輪迴重生。還是會當遊蕩在人間的鬼,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很多人認為靈魂與肉體是同在的,但也有少部分認為靈魂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
  • 哈佛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黑洞「鼻祖」
    產生微小顆粒的交互反應需要溫度至少達到90攝氏度,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博士後研究生肖恩-徐指出,令我們興奮的是這些微小巖石顆粒通過間歇泉噴射至太空,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土衛二海底狀況的重要信息。外星人比人類更晚出現? 高等文明是否存在。外星人存在多久這個問題,大部分人認為他們或個宇宙一樣古老,是比人類高等許多的神級文明。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徵是能夠進行有性生殖,個體能夠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後就會死亡,但是燈塔水母卻能夠再次回到水螅型。這被稱作分化轉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五大洋中都充滿了基因排列幾乎一樣的燈塔水母。
  • 宇宙浩瀚無垠卻只有28克,科學家計算無誤,理論荒唐卻無法反駁
    筆者/冰辰書生前言當人們正式踏上太空之後,逐漸認識到宇宙是浩瀚無垠的,同時也是非常美麗、多姿多彩的。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少之又少。這幾年科學家們不斷的在研究太陽系的天體、行星以及各類天文現象。
  • 有幾位韓國科學家就質疑「宇宙膨脹說」,他們認為宇宙膨脹說是不...
    我們都知道,關於宇宙的起源,科學界最廣泛的一個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持這一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一開始只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質量無限重的奇點,後來這個奇點的密度逐漸變小、溫度逐漸變低,質量也越來越小,就像爆炸的過程一樣,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宇宙。
  • 科學家作出解釋,或許與平行宇宙有關!
    雖然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這是封建迷信,但是隨著科學家研究的深入,靈魂是否存在成為了科學界爭議不斷的話題,很多人認為人類死亡後靈魂是真實存在的,或許就以量子的形式存在於世間。如果這樣的說法得到證實,那麼人類要怎樣與死後世界的人進行溝通呢?在世界上曾經發生過許多離奇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睡夢中的時候,有時可能會夢到死去的人,死去的人也會在夢中交代後續的事情,這也被稱為託夢。
  • 壁掛爐多少度最省氣 壁掛爐使用方法是什麼
    家家戶戶現在應該都能感受到寒冷空氣的降臨,其實冷空氣的出現,完全給了大家足夠的預備時間,但因為有些人戒備心不夠強,所以在操作辦理方面,有些人也是沒有進行的很好,而現在由於多數人的關注,讓壁掛爐的火熱度又重新得到了提升,那麼壁掛爐多少度最省氣?壁掛爐使用方法是什麼?
  • 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眼前一亮!
    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眼前一亮!說起光大家肯定不陌生,光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必不可缺的東西,但換而言之,它也是最神秘的東西,因為我們雖然能感受到它的溫度,但卻觸摸不到它,它的速度很快,光速是人類已知的最快速度,它由無數個光子組成!那麼問題來了,當一束光照射在牆壁上之後,光會對牆壁產生推力嗎?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眼前一亮!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超臨界水,溫度達到了460攝氏度,怎麼回事?
    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科學家開始研究探索水的奧秘,越是研究的深入,越會發現水是真的不平凡。如今我們都知道,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冰點是0攝氏度。當溫度升高到100攝氏度的時候,水就會變成水蒸氣,當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的時候,水就會結冰成為固態。可是你見過數百度高度以上的液態水嗎?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怎麼可能?水不是到了100攝氏度的時候就會變成水蒸氣嗎?怎麼還會呈現液態?
  • 浩瀚宇宙,它的大小,科學家說:「意想不到,太陽只是滄海一粟」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一直對宇宙存在好奇,就有人好奇的問:宇宙有邊界嗎?其實這個問題,至今,沒有科學家能夠解釋。如果有人問:宇宙究竟有多大,科學家就會回答:宇宙那麼浩渺,宇宙之大,科學家說:「你意想不到」。
  • 科學家:或許達到另一重宇宙
    靈魂可以證明人死後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實驗來證明靈魂的存在,最著名的就是死人體重的實驗,充分地證明人是有靈魂的,死後人體會瞬間減少21.3 g,科學家們說這就是靈魂的重量,也就是,人類也許是有靈魂的。人死後會去哪裡?
  • 宇宙是一條暗河?科學家發現大量星系朝著同一方向前進,咋回事?
    雖然我們無法離開地球去往宇宙中的各個角落,但是科學家們藉助各類尖端的科學儀器,通過計算機模擬分析、建模,也創立了「宇宙模型」。通過宇宙模型,我們可以看出,宇宙的運動是具有一定規律的,雖然宇宙始終處於膨脹之中,各類星系之間也都越來越遠,但是看起來,它們彼此之間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