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小型圓形帆布池養蝦操作要點
小型圓形帆布池養蝦具有高產量、低成本、生物安全、環保等優點。目前,許多地方已開始使用底部配備有廢物處理系統在小型圓形池中進行白蝦養殖,取得非常高效的養殖效果。以下為泰國帆布池的養殖技術概況,僅供參考。
優點
與通常面積為2000-5000 m2的池塘相比,小型圓形帆布池因面積小,具有許多優勢。由於池塘面積小,通過水車的作用在中間收集廢物非常高效,從池塘中清除廢物也很容易,整個養殖過程中底部都受到控制,儘量減少有害細菌和有毒氣體的暴發。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減少使用化學藥品進行環境處理的成本。由於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翻新和休整池塘,因此每年可以養殖3-4造對蝦。
池塘設計
小型圓形帆布池,面積為500-2000 m2,最好為500-1000 m2。池塘深度為2-2.2 m,水深為1.5-2 m。配有鼓風機和底部增氧機。池塘底部應完全用防水油布或用水泥澆注。
池子使用大直徑的PVC管道進行供水和排水。PVC管埋在池底的中部,收集廢物以將廢物吸出。水從那裡被吸入到水處理系統中,經處理後再流回養殖池。因此,該池子具有良好的封閉性能,同時避免了環境汙染。
特別是廢物系統在水車的作用下集中於底部,從而有助於將廢物集中在中間並不斷排出。
沉澱池面積為池子面積的30%。養殖水經過濾袋後進入沉澱池中,以去除死蝦、蝦殼等。進入養殖池前的水需要在沉澱池中用氯氣處理,劑量為2kg/1000m3,並連續用增氧機曝氣1天,然後繼續使用季銨鹽類,添加量為2升/1000m3的水,2天後,使用生石灰調節pH。再使用EDTA,添加量為5kg/1000m3去除重金屬並穩定鹼度。然後通過80目大小的濾網過濾,然後將水吸入池子。
池塘準備
放養蝦苗前10天,進行池塘水色調控。
第一種方法:使用2公斤米糠或玉米糠、1公斤魚粉、2公斤大豆粉,混合上述混合物,然後煮熟,發酵2-3天,然後施肥以調節水色,添加量為3-4 kg/1000m3,連續施肥3天,7天後繼續施肥,劑量等於原始劑量的1/2。
第二種方法:用3kg糖蜜、1kg米糠或玉米糠、3kg大豆粉混合均勻,發酵12小時。用量為2-3kg/1000m3,連續3天,7天後繼續施肥,劑量等於原始劑量的1/2。
如投放P15大小的蝦苗,投苗密度為200-300尾/m2,如果養殖大規格蝦可投放120-150尾/m2。
池子管理
每天通過底部的PVC管系統排掉池塘中的大量廢物。養殖前期主要是加水,不需要換水;養殖中後期是根據水質來換水,每天的換水量約30cm,較差的水質換水量應超過50cm/天。
配備鼓風機和底部增氧系統,保持24小時啟動,根據池塘的狀況和養殖蝦的健康狀況,可以全天或僅在夜間使用底部增氧機,但始終要確保溶解氧含量保持在4mg/L以上。
使用高質量的人工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為40%以上。每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投喂,即一天餵4餐。在養殖過程中,要定期補充礦物質元素、維C和免疫增強劑等到飼料中。當溫度高於34攝氏度且低於24攝氏度時,減少20%投餵量。
養殖時間為80-120天,收穫蝦的大小為20-35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