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柳葉刀】
近日,據中國水產頻道報導,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距離庫布其沙漠僅5公裡直線距離的鹽鹼地養殖池塘,蝦農們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獲得豐收。
這裡所說的南美白對蝦是世界上養殖最高的三大優良對蝦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熱帶水域,從墨西哥灣至秘魯都有分布。南美白對蝦具有耐高溫、廣鹽性(可耐受外界廣闊範圍的鹽分濃度變化)等特徵。
20世紀80年代,在沿海地區,我國對蝦養殖業發展迅猛。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對蝦病毒感染在全國開始蔓延,水產工作者開始研究替代品種,南美白對蝦就是在這時候引進的,成為對蝦養殖的新增長點。自1988年開始,我國開展了南美對蝦的引進,適應性養殖及大面積推廣工作,由於南美白對蝦是海蝦,最初的養殖區域主要分布於沿海省份。
原本只能在沿海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如今能夠在內蒙古這樣的內陸進行養殖,很大原因就是基於其廣鹽性,這種對蝦可以耐受外界鹽分濃度變化的範圍很大。基於這種特性,技術人員給南美白對蝦做淡化處理。所謂的淡化處理,是讓南美白對蝦從蝦苗期開始,逐漸適應一種低鹽度環境,當然這種適應是一個漸進過程,每隔一段時間降低水中含鹽量,直到達到某一水平。
這種淡化處理已經在鄂爾多斯市開展,根據該市的人民政府官網2019年5月的消息,今年以來,杭錦旗聯合自治區、市級水產科技人員,通過不斷試驗,終於攻克南美白對蝦配方淡化重大難題。可以利用當地的地下水、黃河水、鹽鹼水進行南美白對蝦的蝦苗淡化培育。
杭錦旗淡化南美白對蝦工作早已開展 來源: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官網
實際上,鄂爾多斯市早在幾年前就進行南美白對蝦的養殖試驗,2014年,達拉特旗利用荒廢的鹽鹼地,在有關方面的技術指導下就開始了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驗。
沿海地區養殖南美白對蝦問題多
早期養殖南美白對蝦確實給沿海地區的蝦農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是違規抽取地下水進行養殖、養殖廢水的亂排放、佔用農田養殖對蝦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突出,大眾對這種生態環境汙染問題非常關切。
在2017年,海南日報就報導了海南陵水縣1200畝蝦塘養殖廢水汙染大海的事件。當時,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海南省移交第四批群眾舉報件。其中一起舉報件內容為:黎安鎮嶺仔環繞海洋公園附近海岸有1200畝的蝦塘,養殖廢水汙染海洋生態環境。其後,整改的結果是將蝦塘進行填土平整,恢復原貌。
海南陵水縣養殖廢水汙染海洋生態 來源:人民網
與此同時,沿海地區就水產養殖的汙染等問題,已經出臺有關政策限制。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2018年3月,在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市政府關於南美白對蝦養殖汙染整治的意見》,將對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廢水汙染環境、佔用耕地建設養殖區等問題進行整治。
南通市政府關於南美白對蝦養殖汙染整治的意見 來源: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
國內消費水平激增 對蝦養殖向鹽鹼地要資源
沿海地區整治對蝦養殖業,勢必會引起養殖區面積大大減少,導致對蝦產量的下降,但另一方面,國內對蝦的消費量卻在不斷提高。根據海關的數據,2018年中國進口對蝦16.18萬噸(2017年僅為4.83萬噸),進口量比前一年提高了3倍多,國內消費水平處於上升階段。
國內消費市場巨大,而沿海對蝦的產量減少,所以水產養殖業向內陸轉移。對蝦養殖兩個基本因素不可或缺,土地和水資源,而中國內陸的大面積鹽鹼地給對蝦養殖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一方面原本不能種植農作物的鹽鹼地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缺乏有效使用的鹽鹼地鹹水作為養殖用水。
中國內陸荒地分布
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7年,全世界鹽鹼地的面積為9.54億公頃,我國約為9913萬公頃,且分布廣泛,是鹽漬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尤其是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綠洲土壤鹽漬化問題突出。
此次,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南美白對蝦的收穫,就是鹽鹼地得到有效利用的成功示範。
按照我們常識,無法將沙漠、鹽鹼地與南美白對蝦聯繫起來。但是,南美白對蝦的養殖與沙漠、鹽鹼地關係不大,只要有合適的鹹水資源,就可以養殖。
在沙漠地區乾旱少雨,在每天高強度日照下,地下水不斷蒸發,將大量的鹽分帶到地表,形成了鹽鹼地,這種鹽鹼地為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麻煩,植物難以生長,最終走向沙漠化。
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所)研究員朱長波的介紹,在內蒙古沿黃鹽鹼區,耕地播種前都要用黃河水浸泡,將土壤表層的鹽分除去,然後把浸泡所獲的鹽鹼水通過排乾渠排入黃河,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鹽鹼水資源白白浪費。
所以南海所利用南美白對蝦的廣鹽性,與杭錦旗獨貴塔拉鎮合作,利用這些「洗地」的鹽鹼水進行養蝦。雖然鹽鹼水的含鹽量可能沒有海水高,但是可以給南美白對蝦做淡化處理,使其適應低鹽度環境。
養殖池塘邊上的鹽鹼地 土地硬質板結
朱長波介紹說,他們所使用的池塘水是來自排乾渠的鹽鹼水。但是這種鹽鹼水並不能直接養蝦,需要進行二次改良,調鹽改水,讓水體離子組成達到南美白對蝦正常生長需要的狀態,在通過菌、藻進行肥水,確保水體肥活嫩爽。所以,比起海水養殖,鹽鹼地養蝦還需要經歷多個步驟改良鹽鹼水,可見養殖成本肯定會增加。
對於普通養殖戶來說,水質改良是一個專業技術活,要想熟練掌握肯定不容易,而水質又是掌握南美白對蝦能否存活的關鍵因素。
不過,對蝦收穫的時候,可以從原來的鹽鹼水中帶走大量的鹽分,對鹽鹼地的治理有利。而且,專家也指出,池塘水體的存在提升地下水位,有利於植物生長,固定土壤避免沙化。
沿海養殖區的汙染治理使得養殖區土地緊張,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向內陸轉移,事實上,湖南、湖北、河南乃至新疆等內陸地區的水產養殖也正在蓬勃發展。
但是相比上面的內陸地區,在專家看來鹽鹼地區除了提供鹹水,還有另一個優勢就是土地租金便宜。同為南海所研究員張家宋就指出,以目前的發展趨勢,未來的養殖用地將會日益短缺,從經濟上看,鹽鹼地租金便宜,每畝僅需200餘元一年,而且還有大片土地有待開發。
提高產量 南美白對蝦鹽鹼地區室內養殖
雖然北方鹽鹼地區池塘可以提供土地和鹹水資源進行養殖,但是室外氣溫也是問題。因為南美白對蝦雖然可以耐受高溫,但是無法抵抗低溫。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溫度低於15攝氏度,蝦的進食量降低,溫度如果在降低就可能死去。
正是因為氣溫的原因,與南方可以達到一年養三茬蝦不同,北方露天池塘養蝦只能收穫一茬蝦,使得北方養蝦的利潤空間大大減低。
在北方省份,10月份以後,到來年的4月份之間,氣溫較低,在池塘養殖中的南美白對蝦難以度過這段期間。但是如果建立溫室,進行養殖,就可以解決溫度問題。
實際上,北方一些地區也在興起溫室養殖,溫室可以是將閒置的果蔬大棚進行改造,或者在沙漠鹽鹼地建造。建造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大棚底部挖成池塘,並在底部鋪膜,另一種是搭建小型的帆布池或者塑料桶,在這種池子或桶裡養殖。
溫室養殖模式,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已經有先例。鄂爾多斯日報2018年報導,「本來種植果蔬的溫室,養出了南美白對蝦」。相關負責人介紹,獨貴塔拉鎮「草原蝦」養殖基地,2018年5月份開始籌建,8月1日5萬隻南美白對蝦蝦苗下水。蝦養殖溫室7棟,畝產量可達2000斤,一年可養三茬。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草原蝦南美白對蝦」室內養殖
相比於露天池塘養殖,溫室養殖的前期肯定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像建造溫室,開挖池塘或者購買帆布池等都需要額外資金。而且在冬天給溫室增溫,不管用電還是用煤炭,這都是額外的費用。而且,相比露天池塘,溫室養殖的流程相對複雜,中間過程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不好把握。
這種室內養殖模式雖然存在成本高、操作複雜的弊端,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室內養殖可能是一種趨勢。
因為隨著全球氣候異常的加劇,特別是近年來大面積長時間的乾旱、洪澇、颱風等天氣多發,靠天吃飯的養殖模式似乎走入了死胡同,室內養殖工業模式可以克服這些影響。
在生態方面,戶外養殖的廢水排放問題一直被政府相關部門強調,而且地下水和自然降水減少給水產養殖帶來嚴峻挑戰,南美白對蝦目前室內養殖可以採用全封閉循環水養殖模式,大量節約水資源,減少廢水排放。
雖然溫室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成本提高,但是這種養殖模式可以增加養殖密度,並且可以一年收穫三茬,利潤水平提高,抵消養殖成本。
沙漠中養對蝦 國外已有先例
實際上,在沙漠中養海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政府為阿爾及利亞政府提供技術與資金支持,在撒哈拉沙漠養殖南美白對蝦。相關資料顯示,在撒哈拉沙漠中的養蝦場開始建設於2011年,分為室內養殖區、室外養殖區、研究樓和飼料生產廠,有12個足球場的面積。
根據外媒報導的新聞畫面可以看出,室內養殖區是修建圓形的水泥池,放入蝦苗進行養殖,可能因為養殖對蝦密度非常大,所以明顯可見養殖池內不斷注入氧氣。在室外養殖區,是進行挖塘,在底部鋪上塑料膜。
外媒報導畫面 室內養殖區
外媒報導畫面 室外養殖區
養殖最重要的是水資源,阿爾及利亞這個養蝦場所需的水來自撒哈拉沙漠深處的鹹水,當然肯定不能直接養蝦,要經過二次處理。前面,我們提到國內室內養殖採用全封閉循環水的措施保護環境,韓國為阿爾及利亞建設的這個養殖場也是使用這樣的水資源利用方式。
該合作項目的專家認為,像沙哈拉沙漠這樣的內陸養殖場才是對蝦養殖業的未來,由於東南亞的很多養殖場破壞了紅樹林河口,生態系統遭到嚴重損害,而沙漠養殖可以利用荒廢的土地解決這一問題。
鹽鹼地、沙漠不能解決對蝦養殖所有問題 蝦苗「卡脖子」引人擔憂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所需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我們可以向鹽鹼地、沙漠索取,但是中國國內優質蝦苗來源被「卡脖子」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南美白對蝦逐漸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對蝦養殖品種,佔據我國對蝦養殖量的七八成以上,即使在世界上,我國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量也是位居前列,但是我國南美白對蝦種苗版塊一直被人詬病,苗種質量是一個嚴重問題,中國國內苗種良莠不齊,病害多發,產量上不去,最關鍵的是優質種蝦一直被外國人把控。
泰國海灣種蝦公司的種蝦
南美白對蝦屬於外來品種,其種質的優質資源全部在國外,現在應用的親本是通過多年選育培育而成的,是需要多年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才能得到優良性狀的親本。而國外種質公司通過「近親繁殖策略對抗基因改良種蝦的非法複製」手段,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說白了,客戶買到的蝦苗難以通過再次繁殖得到品質好的下一代。
雖然從媒體報導中,看似國內南美白對蝦苗種近幾年發展火熱,但親蝦一直依賴國外進口,甚至有傳言說國內進口的親蝦和國外的親蝦有不同版本,不同版本意味著不同的質量。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真正能做好種蝦公司,也只有幾家公司。而中國對蝦產業雖然經歷30多年發展,但是目前並未掌握優質種蝦特別是南美白對蝦蝦種的核心技術,其中絕大部分來源於進口。
結束語
南美白對蝦在國內市場的消費量增長越來越快,這恰好與沿海地區嚴厲的養殖汙染治理政策相衝突。而國內北方地區難以耕種的鹽鹼地剛好可以彌補,為南美白對蝦養殖提供土地和鹹水資源。溫室養殖可以提高產量,但是相比於沿海地區,北方的養殖成本更高,不過,基於各種因素考慮,室內養殖未來可能是一種趨勢。與此同時,困擾我們的蝦苗來源被外國公司「卡脖子」問題也亟需解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