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海邊3000多公裡的沙漠邊上竟然養出了海裡長的對蝦,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應,是不是很神奇呢?在這沙漠邊上,到底是怎麼養出海蝦的呢?初春又到了一批海蝦上市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新疆養出的海蝦到底長啥樣,自己也參與了捕撈隊體驗了一回捕海蝦。
這裡養的海蝦是日本對蝦。在這一般養上三個月,海蝦平均就能長8cm,體重十克左右就可以上市了。大家都知道新疆離海洋有3000多公裡遠。沒有海水,海產品根本無法生存,所以在新疆的水產品以淡水魚為主。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大家不僅對於海產品的消費量提高了而且對質量也有所要求,想吃新鮮的。但是在新疆想吃到活海鮮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要保證新鮮,必須要空運,空運運費高,運量少,所以活海鮮的價格極高,尤其大家喜歡吃的海蝦更具代表性。
當地活海蝦1公斤能賣到350到500元。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下定決心要在新疆養海蝦,但做起來可是困難重重。首先第一個難題就是海水。
常見的內陸養海產品,一般是採用海鹽和微量元素來調配人工海水。可是把海鹽運過去,光是運費一噸就要1000元。花博總共有80個池子,一個池子需要六噸鹽,80個池子合計下來僅這海鹽運費一項,一茬蝦就得花48萬元,太貴了。沒有海水就養不了海蝦這是明擺著的。
怎麼才能找到便宜的海水呢?後來他就找到了天山博格達峰腳下的新疆鹽湖,這個鹽湖有著中國死海之稱,人在湖上可以漂浮,不會下沉。而且鹽儲量也大,高達近億噸。當時看到鹽湖他特別欣喜。
但是沒高興多久,又一瓢冷水潑過來,這個鹽不行。為什麼不行呢?這種鹽,當地人稱為原鹽。裡面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芒硝以及鹼,如果直接用來養蝦,會導致蝦中毒死亡。
看著是鹽,可是就不能用,怎麼辦呢?他就去找到人工調和海水的專家,專家給他支了一招。鹽湖的鹽可以養海蝦,但是必須要繼續適當的調整。原鹽中氯化鈉是需要保留的成分,硫化物,芒硝和鹼是需要去除的成份,於是花博就聯繫鹽場,委託他們進行了去雜提純。
得到了純度高達99.3%的氯化鈉,然後用它們作為人造海水的主要原料之一。一個池子50立方米淡水,大約放上一噸鹽,300公斤的微量元素。充分溶解以後,原本長在海中的日本對蝦就能夠在裡面正常生活了。
海水的問題解決了,可是又一個攔路虎來了,這還是沙漠,遠離海洋,日本對蝦在原生環境中,喜歡吃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花博是一個考慮周全的人,在養日本對蝦之前,他就找專家調研清楚了對蝦的食性。
對蝦屬於食物鏈中弱勢的群體,它們的天敵很多,是各種兇猛海洋動物的美食。為了躲避天敵,日本對蝦也有自己的一招,就是躲起來,它們喜歡潛伏在沙子裡。日本對蝦喜歡生活在淺海中,白天他們藏在沙子裡,很少活動。到晚上才出來覓食。
吃食的方式也很特別,它們用前面的副肢,把食物夾進嘴裡來吃。在海洋中對蝦基本上位於食物鏈的底層,捕食能力弱,他們基本上是生活在淺海底層,所以他們主要是吃無脊椎動物。還有浮遊生物。
以及捕食一些小型的海洋動物,例如小貝殼。也吃死去的海洋動物碎屑。他了解到,日本對蝦吃東西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要有鈣,另外就是對蛋白質的要求高,要求食物中蛋白的達到40以上。
所以花博就根據日本對蝦的營養需求,為它們特製了食譜。飼料裡添加了貝類的成分,貝類營養非常豐富,首先貝殼的主要成分是鈣,這對於日本對蝦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和蟹類一樣,蝦也是每蛻一次殼,長大一次。在一生中需要多次退殼。蝦蛻殼的時候鈣質是絕不能少的,貝類的殼就能給蝦提供充足的鈣元素。
而貝類的肉不僅對肉食性魚還是蟹以及日本對蝦來說,都是難得的美味兒。可是貝的種類有很多,該給日本對蝦選擇哪種貝類,既能滿足對蝦的營養需求,成本還低呢?經過精挑細選最終確定了夏天和秋天選擇的是藍蛤,這兩個季節藍蛤的價格比較低,1公斤只需要兩三元。
將藍蛤消毒後直接投喂。由於它們個頭小,殼很薄,日本對蝦可以連殼帶肉一起吃。其他季節,收集的是貽貝等硬殼低價格的貝類。把貝殼連殼帶肉一起打成粉,添加進飼料裡,餵給對蝦吃。通過給蝦吃貝肉就能夠滿足它們對於蛋白質的需求了。
滷蟲裡有豐富的胺基酸粗脂肪等,這些物質對於日本對蝦的生長也很重要,而滷蟲在當地更是多見,價格也更低,便宜的時候只有三元1公斤。貝肉、滷蟲再加上餵精料,這樣餵下來對蝦長的又快又好。
在沙漠邊養蝦,面臨的第三個難題是日本對蝦對氧氣的需求高。日本對蝦原始的生活環境是淺海,再加上海浪的拍打,海水的溶氧量非常充足,所以日本對蝦對氧氣的要求較高。為了給日本對蝦提供充足的氧氣,建池子的時候專門在池四周底部安裝了納米增氧管,讓空氣從水底四周往上冒擴大增氧區域,最終可以達到八毫克每升的氧氣量。同時這樣做遵循了日本對蝦逆流遊動的生活習性。
納米增氧管安裝在池子四周,一打開氧氣,氧氣推動水翻滾形成一個旋轉水流,蝦在水下逆著水遊動,對蝦身上的髒東西都可以衝的乾乾淨淨,更加重要的是,對蝦適當的逆水遊動,增強蝦的活動,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蝦肉也更加緊緻可口。
運輸的時候把蝦撈起來抖一抖,抖掉蝦身上的水分,這樣運輸的時候水少點兒,能夠更好地降低成本。然後把對蝦都放在塑膠袋裡,往裡面充滿純氧,像這樣一袋子裝上4公斤蝦,衝上15升氧就夠了。
在運輸中蝦休眠。新陳代謝降低了消耗氧氣少,12個小時內基本都能存活。到了海鮮市場時候,放在水中還是鮮活的,而且這樣運輸費用也很便宜。採用這種冰凍幹運法,日本對蝦運到新疆各個地方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另外,由於運費降低了,比起空運的活海蝦賣價要更便宜,他養出的日本對蝦在市場上銷售也是很有優勢的。價格降低了,這樣在新疆就能讓更多人吃上新鮮美味的活海蝦了。
在新疆沙漠邊上養海蝦的確能夠賺錢,但是傳統養海蝦是屬於高耗水的產業,在沙漠中水資源這麼寶貴,這個產業能夠持續發展嗎?經過微生物淨化以後的水,通過高速過濾砂缸過濾殘餌糞便和大顆粒的物質,水變清澈後再用紫外線殺菌消毒,然後再回到這個養殖池裡面去,有了好的水循環體系,再加上是室內養殖,水蒸騰量很少,所以在新疆養海蝦很節水。
在新疆沙漠邊上養海蝦,通過設施農業一系列的措施最終達到節能、降低養殖成本的目的,這樣就可以在沙漠邊上養出優質海蝦,即滿足了老百姓的菜籃子,又發展了當地的產業,一舉兩得。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添加關注哦,每天給大家分享有料有趣的三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