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五年前(13年),GONZO曾推出的輕改動畫《狗與剪刀的正確用法》?這部改編自更伊俊介同名輕小說,講述少年(春海和人)為保護鄰座(正在創作)的霧姬,本能地同歹徒搏鬥,最終被霰彈槍爆頭身亡。再憑藉對(秋山忍)書籍的閱讀欲望,「轉生」到一條臘腸狗的身體之中,藉此上演了一出「人不如狗」的情景輕喜劇。
除此以外,還有眾多令人嫉羨的,關於「狗生幸福」的例子:比如思聰家愛犬王可可,還有使徒子先生筆下的「一條狗」......
《一條狗》
說起使徒子先生的《一條狗》,那開局時「救命,我變成狗了」的荒誕緊張,足以吸引翻閱之人的眼球。而隨著劇情的剝繭抽絲,卞構與一條狗、華曉茅與黑喵的身體轉換,老酸奶與黑痣在期間扮演的(媒介)作用,都讓這看似奇幻的故事,充滿著那個時代的文化(梗)氣息。
當然,若是放在ACGN圈子裡,《一條狗》的核心設定,又不可避免地,與《狗與剪刀的正確用法》、《犬の生活》等作放在一起。只不過,卞構與一條狗之間的轉換關係,相比更伊俊介筆下的故事(春海和人到臘腸犬的轉生),有著目的上的相似,卻存在著操作上的區別!畢竟,《一條狗》的身份轉換是雙向可逆可操作,後者在設定層面,卻是單向不可逆轉的。
因此,《一條狗》更注重交換後「主僕」(人與狗)身份的錯亂變化,而不僅僅局限在人變成狗後,適應狗的身體與生活。畢竟,除了人變成狗的轉換外,還有著狗藉由人的身體,所做出的看似「神經病」(化獸妄想)卻又合乎情理的行為:活潑好動、愛亂舔、對母狗會發情、喜歡吃屎......總之,狗之常情嘛!
畢竟,一條狗的本身,不是像忠犬八公、軍犬麥克斯那樣的「神犬」,它只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狗!(除了對老酸奶有獨特的嗜好罷了!)對於整個故事來講,使徒子筆下的《一條狗》,有種卡夫卡在《變形記》裡的手法張力,在腦洞背後,又直戳年輕人的想像空間,可謂荒誕間不失笑點,笑過後不失深思的留白。
《一條狗》主要講述主人卞構(廣告公司工作)與自家土狗一條狗,關於相互身體轉換後,所引發的一系列鬧劇。同時,能夠與動物交換身體的人類,又遠不止卞構一人,而是成為隱藏在正常社會之下,一支神秘的特殊人種!(哇!難道身上有痣就能擁有超能力?)
整個故事的展開,也多是以一條狗被捉為開端:從被偷狗人捉去當狗肉火鍋的食材,到被某太平洋島國(阿布達狗斯美尼亞王國)抓去當狗國王(道格十二世)......其中,雖有一條狗「英雄救美」率先救下孟梅梓,俘獲這大齡單身腐女的內心。但隨著劇情的展開,後來則換成黑喵(華曉茅)找上孟梅梓一道,為卞構的大意屢屢「擦屁股」。
不得不說,《一條狗》是畫給每個有一定御宅文化年輕人的作品,它充斥著使徒子對ACGN的積累與理解。其中,關於月野兔、SM捆綁、新房45度、腐女、建國後動物不許成精等ACGN元素的引入,加之卞構(變狗)、孟梅梓(萌妹子)、秦迪(情敵)等取名的「隨性」,都讓《一條狗》的文化本身,貼近整個年輕人的消費人群,也契合著宅圈的文化訴求。
這部作品詼諧又不失深度,玩梗又彰顯樂趣,像極了GONZO在動漫一道上曾經的堅持。GONZO這樣的老牌動漫公司,也是作為霓虹業界曾經的產梗、玩梗專家,其《龍之塔》(洗澡塔)一作裡,有著「等戰爭結束就回老家結婚」一句,這句也成為後來flag界的經典。
《一條狗》的爆火,抓住了「單身狗」這一時代熱詞。當每年情人節、七夕虐狗事件愈演愈烈,雙十一聊以慰藉的日子,都因為某寶某東的電商大戰,而衝淡「憂傷」的氛圍。當我們化悲憤為力量,在網上披荊斬棘,無往不利,拿著一整年攢下的繼續,就為了這一刻買買買的瀟灑。
只不過,買完之後,情侶的可能不再是情侶,但單身狗依舊還是單身狗。是的,在那爆買狂潮髮際之時,我們已經喜歡用「單身狗」給自己貼上標籤,但見著那些漂亮妹子,似乎都喜歡養些小動物打發時間......
單身狗?好像還是做狗好一點。
荒誕不經的背後,是藉由動物的身體,打開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事實。正如同手機功能的多元化後,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有著網絡的距離後,人與人之間,似乎又能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孟梅梓喜歡的是卞構?還是一條狗?還是有著卞構人格的一條狗?
最後,自打微博成功做大做強,條漫文化由此揭竿而起,時至今日,許多漫畫工作室與作者,都會選擇在微博上實時更新自己的作品。其中,像《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之類的條漫作品,已實現漫畫向動畫化的華麗轉身。
或許,那個曾經讓人嫉羨的「一條狗」,有望在不久之後,與我們再度相約在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