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耳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轉頭正好可以看到現場版「動物世界」,鳥爸爸和鳥媽媽正辛勤地餵養三個嗷嗷待哺的雛鳥。這溫馨的一幕,幾乎可以天天在劉女士家裡看到。原來,一對小鳥飛進她位於銀都廣場的家中,不僅在家中的發財樹上築巢,前不久還「蛋」下了小生命。劉女士日前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一趣事。
劉女士悄悄地拍下鳥寶寶的出生和成長曆程。(劉女士供圖)
小鳥一家在劉女士家客廳「定居」了。(何炳進 攝)
闖進劉女士家的「鳥媽媽」。
昨日,記者在劉女士家中看到了小鳥的巢,遠遠地就能看到三隻嗷嗷待哺的雛鳥躺在巢中,一有風吹草動,三個小傢伙就探出頭,張大嘴,不斷地晃著小腦袋爭食。
「5月13日發現家裡有個鳥巢,隱藏在家裡的發財樹上,後來就看到有一對小鳥夫妻飛回來,而且很快就在巢裡生下了蛋,不久就孵出了三隻小鳥。」劉女士稱,家中的盆景發財樹一直放在客廳靠近陽臺的位置。「現在下雨天都不關門,生怕它們回不來。」劉女士對小鳥住在家中不但不排斥,反而很欣喜。
劉女士說,小鳥長相獨特,頭頂有一小撮「白頭髮」,叫聲明亮。說話間,兩隻小鳥飛回來了,停在陽臺外的欄杆上,嘴裡叼著小蟲子。可能是察覺到有人在,並不敢貿然回家餵食。「其中一隻鳥比較大膽,有時候我們在這邊看電視,走動,它依然敢進來餵食。」為了不打擾雛鳥進食,記者和劉女士只好先悄悄離開。
「發現鳥巢後,一直偷偷拍照記錄三顆鳥蛋孵化成小鳥。」劉女士和丈夫去年底也剛剛喜得千金,她希望鳥寶寶和自家的小寶寶共同健康成長。對家裡的小鳥,劉女士儘管不知它們會住多久,但仍然十分欣喜。「我覺得廈門綠化做的真的很好,沒想到過在市區中也能這麼近距離觀賞小鳥。」 (報料人:劉女士 報料費:30元)
釋疑
「不速之客」
原是白頭翁
「這是白頭鵯,也叫白頭翁,在廈門比較常見。」廈門觀鳥協會秘書長陳志鴻表示,劉女士家中築巢的鳥正是廈門大街小巷中常見的白頭鵯。「白頭鵯膽子比較大,不怕人,也有發現築巢時選擇在居民家裡面,規避一些自然風險。」陳志鴻稱,拍照觀察並沒關係,但不要去觸碰鳥蛋、雛鳥而留下人的氣味。
記者了解到,白頭鵯特點鮮明,頭頂有白色的毛。白頭翁不僅廈門極為常見,還有一則寓言故事廣為人知,寓意人們做事情不要三分鐘熱度,要吃苦耐勞才有所收穫。同時,白頭翁在民間也有白頭到老的美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