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原是白頭翁 不但築巢還生了三隻寶寶

2021-01-08 閩南網

  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耳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轉頭正好可以看到現場版「動物世界」,鳥爸爸和鳥媽媽正辛勤地餵養三個嗷嗷待哺的雛鳥。這溫馨的一幕,幾乎可以天天在劉女士家裡看到。原來,一對小鳥飛進她位於銀都廣場的家中,不僅在家中的發財樹上築巢,前不久還「蛋」下了小生命。劉女士日前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一趣事。

  劉女士悄悄地拍下鳥寶寶的出生和成長曆程。(劉女士供圖)

  小鳥一家在劉女士家客廳「定居」了。(何炳進 攝)

  闖進劉女士家的「鳥媽媽」。

  昨日,記者在劉女士家中看到了小鳥的巢,遠遠地就能看到三隻嗷嗷待哺的雛鳥躺在巢中,一有風吹草動,三個小傢伙就探出頭,張大嘴,不斷地晃著小腦袋爭食。

  「5月13日發現家裡有個鳥巢,隱藏在家裡的發財樹上,後來就看到有一對小鳥夫妻飛回來,而且很快就在巢裡生下了蛋,不久就孵出了三隻小鳥。」劉女士稱,家中的盆景發財樹一直放在客廳靠近陽臺的位置。「現在下雨天都不關門,生怕它們回不來。」劉女士對小鳥住在家中不但不排斥,反而很欣喜。

  劉女士說,小鳥長相獨特,頭頂有一小撮「白頭髮」,叫聲明亮。說話間,兩隻小鳥飛回來了,停在陽臺外的欄杆上,嘴裡叼著小蟲子。可能是察覺到有人在,並不敢貿然回家餵食。「其中一隻鳥比較大膽,有時候我們在這邊看電視,走動,它依然敢進來餵食。」為了不打擾雛鳥進食,記者和劉女士只好先悄悄離開。

  「發現鳥巢後,一直偷偷拍照記錄三顆鳥蛋孵化成小鳥。」劉女士和丈夫去年底也剛剛喜得千金,她希望鳥寶寶和自家的小寶寶共同健康成長。對家裡的小鳥,劉女士儘管不知它們會住多久,但仍然十分欣喜。「我覺得廈門綠化做的真的很好,沒想到過在市區中也能這麼近距離觀賞小鳥。」 (報料人:劉女士 報料費:30元)

  釋疑

  「不速之客」

  原是白頭翁

  「這是白頭鵯,也叫白頭翁,在廈門比較常見。」廈門觀鳥協會秘書長陳志鴻表示,劉女士家中築巢的鳥正是廈門大街小巷中常見的白頭鵯。「白頭鵯膽子比較大,不怕人,也有發現築巢時選擇在居民家裡面,規避一些自然風險。」陳志鴻稱,拍照觀察並沒關係,但不要去觸碰鳥蛋、雛鳥而留下人的氣味。

  記者了解到,白頭鵯特點鮮明,頭頂有白色的毛。白頭翁不僅廈門極為常見,還有一則寓言故事廣為人知,寓意人們做事情不要三分鐘熱度,要吃苦耐勞才有所收穫。同時,白頭翁在民間也有白頭到老的美好象徵。

相關焦點

  • 長安:「白頭翁」在市民家中築巢,孵出四隻小鳥
    「鳥巢還在,我總盼著這幾隻鳥再回來。」這些天,到陽臺上看一看桂花樹上的鳥巢,成了長安市民廖先生的習慣。今年5月底,一名「不速之客」來到他的家中,在陽臺的桂花樹上築巢、產蛋、孵化、離巢,廖先生用相機記錄了全過程。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本報訊(記者 陳培芳)最近,家住西塢街道白杜村的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於6月中旬前後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 南安一市民搬家 老家的白頭翁跟著來築巢?
    南安水頭高女士的新家陽臺,最近發現有白頭翁來築巢。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她的老家之前也有白頭翁築巢。並且,這兩個鳥巢,很有可能是同一窩鳥所築。  昨日,記者來到水頭奎峰豪庭小區高燕玉家中看到,位於10樓的陽臺上,一棵茶花開出了七八朵紅花,在距離地面不足一米的枝椏上築著一個小碗大小的鳥巢,鳥巢固定在五六根筷子粗細的花枝上,主體由細長的樹枝編制而成,外層還包著一層棉絮,十分顯眼。
  • 白頭翁農家做窩,生了三寶貝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前段時間,兩隻白頭翁在我家院子裡的盆景樹上築起了鳥巢,這幾天又孵出了3隻小鳥,真是少見!」昨天,家住戚墅堰區丁堰鎮漕上村22號的謝師傅,興衝衝地打進快報熱線電話,他說記憶中整個村上還沒有發現類似的鳥在居民家中安家的先例。  白頭翁安家村民小院  昨天上午,在謝師傅家《生活常州》看到了白頭翁的鳥巢。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有愛市民記錄全過程
    最近,家住奉化區西塢街道白杜村的市民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 白頭翁在我家陽臺築巢 老公家庭地位下降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我家陽臺種滿了各式植栽,每年春天,常會吸引各種都市留鳥前來築巢。今年來了一對稀客──白頭翁。這是一公一母夫妻檔選擇了我家後陽臺,在一株麒麟花頂端築起牠們的愛巢。這株麒麟花枝葉繁茂,所以一開始我們並未發現它們的存在,直到有天老公去陽臺曬衣服,白頭翁立刻發出尖銳的叫聲並作勢攻擊,彷彿在說:喂喂喂!你是誰?離我家遠一點!老公也特別神經質,指著白頭翁說:喂喂喂!此屋是我買,此樹是我栽,我沒告你私闖民宅,你還兇我?真是「惡鳥」先告狀啊!我在旁聽了簡直笑岔了氣。
  • 綠化環境好白頭翁夫婦來小區花園「安家」
    兩隻白頭翁夫婦不時在杜鵑花叢內叼著塑料繩子飛向花枝上,並用白塑料繩纏繞在竹枝杈上固定後,再用茅草編織成小花碗大的窩。半個月後,白頭翁夫婦在鳥窩裡產下4枚鳥蛋,如今己開始孵化出萌鳥小「寶寶」了。,開始不停地在金域中央小區花叢中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鳴叫,嘴裡還叼著蟲子,有時是蜻蜓,有時有蚯蚓,還有時是小樹果。
  • 白頭翁一家來做客 鳥兒已連續四年來她家築巢
    葉卉 攝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前天,溫州市民陳女士驚喜地發現,家裡迎來了幾個小生命的誕生——四隻剛剛孵化的雛鳥(見圖),這已經是鳥兒連續第四年來陳女士家做客了。由於對自然環境尚未適應,陳女士第一次發現小鳥在自家庭院築巢時,鳥兒們都已經會飛了。「當時可能有六七隻小鳥吧,發現的時候,都已經會飛了。」陳女士說,自此以後,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會有小鳥來築巢,每次大約都有六七隻小鳥。鳥兒的頭上有一簇白色的絨毛,一位略懂鳥類常識的友人介紹,這是白頭翁。去年,陳女士一家迎來了三窩小鳥,有一窩生了六七個鳥蛋,創下了陳女士家的「歷史」紀錄。「可惜去年颱風將鳥巢都颳倒了。」
  • 白頭翁飛進市民家中 在客廳築巢生了三隻寶寶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記者 何炳進)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耳邊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轉頭正好可以看到現場版「動物世界」,鳥爸爸和鳥媽媽正辛勤地餵養三個嗷嗷待哺的雛鳥。原來,一對小鳥飛進她位於銀都廣場的家中,不僅在家中的發財樹上築巢,前不久還「蛋」下了小生命。劉女士日前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一趣事。昨日,記者在劉女士家中看到了小鳥的巢,遠遠地就能看到三隻嗷嗷待哺的雛鳥躺在巢中,一有風吹草動,三個小傢伙就探出頭,張大嘴,不斷地晃著小腦袋爭食。
  • 恩愛白頭翁 成都鬧市孵育雛鳥
    6月27日,家住成都市成華區協信中心小區的甘女士家的一株盆栽桂花樹上,一對築巢的白頭翁鳥兒經過23天的孵育,帶著四隻羽翼漸豐的小鳥逐個出窩飛離鳥巢,在鬧市城中開始新生活。
  • 戶政所大樹前白頭翁築巢下蛋 公僕派義工呵護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華夏經緯網6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前鎮區戶政事務所大門前的福木,最近來了一對白頭翁在樹上築巢下蛋,它們一隻留守在巢外偶爾進巢內孵蛋,另一隻出外覓食,來往辦公人潮不敢驚動小鳥,戶政事務所還派義工幫忙照護。
  • 南安一市民搬家 老家的白頭翁疑跟著來築巢
    南安水頭高女士的新家陽臺,最近發現有白頭翁來築巢。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她的老家之前也有白頭翁築巢。並且,這兩個鳥巢,很有可能是同一窩鳥所築。在她位於水頭廈盛路的老房子天台上,記者也看到了一個外觀大小差不多的鳥巢,外圍也有一層棉絮,鳥巢築在一盆半米高的榕樹盆景上,盆景下方還散落著一些鳥糞。「鳥巢上的棉絮好像是來自老房子天台上廢棄的破棉被,而且兩個鳥巢都是白頭翁所築。」緣起4年前救的兩隻白頭翁她相信這不是巧合這難道是巧合?高燕玉說,這都是緣分啊。
  • 深圳女子家中飛來一對白頭翁,還生了仨寶寶
    陽臺飛來一對「鳥夫妻」 還生了仨寶寶 住在羅湖區太白路中華花園的陳女士,家中陽臺種了一株葡萄。新冠病毒並沒有阻擋其生長的腳步。春夏之交,葡萄已是綠意盎然。
  • 我家院子裡飛來了白頭翁
    過了幾天,小鳥不但沒有離去,而且一直圍繞在我家的院子周圍穿梭往來,嘹亮的歌喉,從早唱到晚。有時候看到,在一枝樹梢上就有幾隻,讓我的農家小院裡又增添了幾分生機,我這才發現,它們已在此築巢定居了。所以大家叫它「白頭翁」。          「白頭翁」? 噢! 白頭翁。我快速的打開百度瀏覽了一遍,發現無論叫聲和它美麗的身姿,是白頭翁鳥已確定無疑。
  • 辛集校園灌木叢中發現國家三有保護鳥類白頭翁,師生接力溫暖守護
    白頭翁記者 張聳 李秋華,近日,我市實驗學校上演溫暖一幕。兩隻國家三有保護鳥類白頭翁在校園灌木叢中安下家,並孵化出四隻小雛鳥。師生發現後,專門成立志願者小分隊,共同維護校園生態環境,守護鳥寶寶平安成長。
  • 白頭翁,冬天去哪了?
    白頭翁」,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學名白頭鵯(音:bēi),是我國特有的鳥類。因耳羽後部帶有一片白斑,雙眼上方至後枕部又有一圈白色的枕狀帶,在黑色的頭部對比下顯得極為醒眼,至此被形象的俗稱為「白頭翁」。小哥兒與你聊,對於「白頭翁,冬天去哪了」這一話題的認知「白頭翁」,每年的春末夏初,開始築巢繁殖,雌、雄鳥共同育雛。長築巢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灌叢、果園、次生林或竹林等林緣地帶。性活潑,善鳴叫,是一種雜食性鳥類,既食金花甲、夜蛾、蝗蟲、蛇、蠅等動物,也食野山楂、桑椹、酸棗等植物果實與種子。
  • 藍貓餵奶卻發現不速之客,主人低頭一看笑翻,喵:誰還不是個寶寶
    對於人類來說,生娃帶娃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 私家小園林裡柿子太美味「飛賊」白頭翁來飽餐
    近日,餘苑園主王惠餘報料,家裡最近來了一群不速之客,它們「團夥作案」,把院裡種的柿子樹上的柿子幾乎一掃而空。餘苑是一處位於城北的私家小園林,院子裡種了三棵柿子樹,每年都要結五六百個肥美香甜的柿子,成熟後的柿子吸引了不少飛鳥,其中,白頭翁成了這裡的常客。
  • 為防小貓偷蛋鳥爸爸操碎了心 市民鏡頭實錄白頭翁孵雛過程 (視頻)
    白頭翁喜愛選擇帶刺的松樹上坐窩,主要是防這裡的一隻小白貓爬上樹,偷吃它的蛋寶寶。兩隻白頭翁在旁邊飛來飛去,在保護自己的愛巢,看到小白貓接近松樹時,還嘰嘰喳喳勸阻小白貓趕快離開。      5月11日,雌白頭翁開始在窩裡產下一枚蛋了,並且,在隨後的3天裡,又陸續生了3個。這4隻鳥蛋呈豆沙紅色的鳥蛋,大小和鵪鶉蛋一樣,很是可愛。
  • 空調外掛機築巢,孵出了六隻寶寶
    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表示,今年他們發現並跟蹤紅隼的活動軌跡後,最終確定這兩隻紅隼是一對夫婦,去年同一時間也曾在此築巢繁衍。雄紅隼外出進行捕食進入七月後,空調外掛機箱附近開始陸續出現了幾隻毛茸茸的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