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裡來了野生白頭翁,但後來的事卻讓人氣憤……
小區內飛來了野生白頭翁,這讓朝陽區澳洲康都小區的居民十分開心,有的居民準備了鳥食,還有的居民為白頭翁搭了新窩。然而好景不長,幾天之後這個新窩被破壞了,裡面的白頭翁也不知所蹤。對此野保專家表示,野生白頭翁是城市常見鳥類,以害蟲為食,市民遇到後應注意保護。
-
居民花十多年打造「空中花園」 引來白頭翁做窩
這裡不是私家庭院,也不是公園,而是福州鼓樓區山海花園小區2號樓的樓頂上。為了打造屋頂綠化,2號樓的幾戶熱心居民,不僅僅自費,更是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精心打造出現在這樣一個空中花園。他們有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天能在全福州都看到這麼美的屋頂。
-
恩愛白頭翁 成都鬧市孵育雛鳥
6月27日,家住成都市成華區協信中心小區的甘女士家的一株盆栽桂花樹上,一對築巢的白頭翁鳥兒經過23天的孵育,帶著四隻羽翼漸豐的小鳥逐個出窩飛離鳥巢,在鬧市城中開始新生活。
-
北京朝陽澳洲康都小區內飛來白頭翁,但後來發生的事太讓人氣憤
小區內飛來了野生白頭翁,這讓朝陽區澳洲康都小區的居民十分開心,有的居民準備了鳥食,還有的居民為白頭翁搭了新窩。然而好景不長,幾天之後這個新窩被破壞了,裡面的白頭翁也不知所蹤。對此野保專家表示,野生白頭翁是城市常見鳥類,以害蟲為食,市民遇到後應注意保護。
-
好心人救雛鳥白頭翁當奶媽(圖)
沒想到,第二天,放置小鳥的窗戶前卻相繼飛來3對口銜蟲子的鳥兒…… 10天前,住在渝北大帝花園的黃先生下班回家,發現門前一個小肉團正在撲騰。仔細一看,竟是一隻尚未長羽毛的雛鳥。黃小心翼翼地將小鳥捧回家,安置在一隻塑料桶裡。
-
雛鳥落地,白頭翁向人求救
金陵晚報報導本報84686500現場報導昨天早晨8點半左右,一對白頭翁「夫婦」因雛鳥落地無法施救,情急之下向人求救。 記者在上午9點鐘來到了集慶門附近的五福花園。該小區中間有一處15平方米左右的綠島,上面種有一棵高約3.5米的小楓樹。樹下放著一隻鳥籠,裡面有一隻雛鳥。可能是之前受到驚嚇,見人靠近,雛鳥顯得很驚慌,不停在籠中跳躍。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黑水雞原來在靖州很少見到,現在發現了,說明我們靖州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陳躍林表示,靖州加大了造林綠化的力度,也加大了森林保護生態保護的力度,生態環境好了,鳥類遷徙的時候也就回來了。近年來,靖州縣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頒布《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先後成功申報了五龍潭國家溼地公園和靖州國家森林公園,在市民中廣泛宣傳與教育,使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來靖「安家」。
-
悅欣花園讓700多動遷戶快樂「安家」
3月22日,對於鹽城經開區新城街道拆遷安置戶李大姐來說是個喜慶的日子,因為她通過抽號分到的安置小區悅欣花園的新房終於交付了,從此告別了在外租房的「漂泊」日子。讓居民住得安,還要住得美。走進悅欣花園小區,只見一棟棟設計精美、整齊劃一、採光良好的電梯房錯落有致。「今天來參與交房的動遷戶戶主們普遍表達對小區環境及配套非常滿意,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
-
為防小貓偷蛋鳥爸爸操碎了心 市民鏡頭實錄白頭翁孵雛過程 (視頻)
近日,南京鼓樓區寶塔橋一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白頭翁夫婦飛到院中的伍先生家窗前的一棵小松樹上編織窩,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伍先生從5月1日至今來,把白頭翁編織窩、產卵、孵雛、養育小白頭翁的全過程用長鏡頭隱蔽拍攝下來
-
大豐一小區公共綠地變私家花園,投訴回復來了!
說明:圖 / 網友文 / 夜談哥整理 上月末,大豐保利愛尚裡小區多名業主投訴該小區一樓佔用公共綠地,大肆修建私人花園的情況,目前,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覆:
-
喜鵲夫婦小區安家 市民1個月實拍喜鵲編窩、產蛋、孵雛、覓食……
近日,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喜鵲夫婦飛到院中的一棵白楊樹上編織窩,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市民武先生用了一個月時間,把喜鵲編織窩、產蛋、孵雛、覓食、養育小喜鵲的全過程用長鏡頭隱蔽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中武先生家窗前有一棵白楊樹,長得有10米多高了,一對喜鵲夫婦居然在此安家。
-
母情節動人禮物-瑞典國鳥安家育雛,母愛情令人動容
近日,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飛到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草築巢,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護鳥志願者陳先生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把烏鶇築巢、產卵、孵雛、覓食、養育小築巢的全過程用鏡頭隱蔽窗臺上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供大家欣賞。
-
白頭翁孵雛 市民30天拍下全過程(圖)
原標題:白頭翁孵雛 市民30天拍下全過程(圖) 本報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王茸 實習生 席瑩瑩) 一個多月前,一對白頭翁夫婦飛進鼓樓區煤炭港一居民小區,並在一市民家窗臺下的樹枝上「安營紮寨」,還生養了第二代。這位市民用DV和相機拍下了白頭翁築窩、產蛋、孵化、養育小白頭翁的全過程。
-
合肥多個小區現黃鼠狼蹤跡 專家稱是生態環境改善信號
合肥野生動物園副園長江浩笑稱,黃鼠狼「有奶便是娘」,小區有適合它安家的灌木叢和鼠類,它就不願意挪窩了,這也是生態環境改善的信號。8人中有7位親眼見過黃鼠狼「我們小區裡有好多黃鼠狼,都不怕人的。」昨日,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住在臨泉路元一名城小區,按說這也算鬧市區,卻頻頻看見黃鼠狼的身影。
-
東海花園業主拒繳物業費吃官司 法官進小區調解支招
服務不到位業主拒繳物業費成被告被告陳磊家住在經開區的東海花園小區。在住進小區後,陳磊認為,小區入戶大門可視對講系統等設備損害,至今沒有修復,導致小區住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小區公共環境損壞和侵佔嚴重,物業也一直沒有及時妥善處理。因此,從2010年至2011年,陳磊拖欠了小區某物業公司物業費5000餘元。
-
白頭翁家門口繁育後代 市民用鏡頭記錄全過程
    武先生家住鼓樓區寶塔橋街道金陵小區,他家樓下有一棵松樹。今年5月1日飛來一對白頭翁,在這棵松樹離地面3米左右的枝杈上搭建小窩。經過10天的努力鳥窩終於搭好。本月11日,雌性白頭翁陸續產下第4枚蛋後開始孵化,雄性白頭翁鳥則負責站崗放哨。
-
立體綠化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樓屋頂花園
城市立體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發展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有助於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減少熱島效應,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近年來,各地相繼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項目,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本報訊(記者 陳培芳)最近,家住西塢街道白杜村的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於6月中旬前後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
-
南安一市民搬家 老家的白頭翁跟著來築巢?
南安水頭高女士的新家陽臺,最近發現有白頭翁來築巢。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她的老家之前也有白頭翁築巢。並且,這兩個鳥巢,很有可能是同一窩鳥所築。 老家天台有鳥築巢新家陽臺又現同樣的窩 昨日,水頭鎮居民高先生撥打本報熱線0595-26531010稱,他去妹妹鎮區的新家串門,發現妹妹家陽臺的一盆茶花上居然築了個鳥巢。 更讓他驚奇的是,妹妹高燕玉告訴他,這不算奇怪,她老房子一棵不足半米高的榕樹盆景上,還有個一模一樣的鳥巢。
-
白頭翁家門口松樹上繁育後代 市民用鏡頭記錄下全過程
武先生家住鼓樓區寶塔橋街道金陵小區,他家樓下有一棵松樹。今年5月1日飛來一對白頭翁,在這棵松樹離地面3米左右的枝杈上搭建小窩。經過10天的努力鳥窩終於搭好。本月11日,雌性白頭翁陸續產下第4枚蛋後開始孵化,雄性白頭翁鳥則負責站崗放哨。 23日上午,第一隻小白頭翁破殼而出,剛出生的小傢伙全身光溜溜的,沒有一點羽毛,閉著眼睛張大著嘴唧唧亂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