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兩隻鸚鵡獲刑五年,冤不冤?

2020-11-23 騰訊網

[摘要]因賣了兩隻自己養殖的鸚鵡,一位80後男子王鵬被法院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罰款3000元。這份判決被其家人發到微博上後,引發熱議。有不少網友為王鵬鳴冤,法學教授徐昕也將在二審為王鵬「作無罪辯護」。該案從法條上看似乎站得住腳,但在巨大爭論背後,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問題也該重新審視。

要點速讀

  1. 從自然規律看,野生動物保護應是一個動態過程,名錄不應是」終身制「。
  2. 對於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野生動物,應當允許私人合法購買和飼養。

依照現行法律,該案定罪並不離奇

根據媒體報導,王鵬出於興趣愛好養了數十隻鸚鵡,之後因為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結腸,妻子又查出膽囊結石,經濟拮据,又難以照顧鸚鵡,不得不賣出了兩隻綠頰錐尾鸚鵡,因此被定罪。

事實上,這種鸚鵡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就規定: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也就是說,就算是王鵬出售的是自養鸚鵡,同樣觸犯了刑法第341條,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而家庭拮据、缺少違法性認識這樣的理由,並不能改變定罪。

人工豢養下的綠頰錐尾鸚鵡繁殖難度不高,照顧得宜的話一整年都可以繁殖

最大的爭議點是量刑。有觀點認為,五年的頂格量刑,雖然也在法官的自由裁量範圍內,但考慮到被告是初犯,且出售的是自養動物、數量較少,應酌情予以減輕;也有觀點認為,除了兩隻賣出的鸚鵡,還有45隻鸚鵡「待售」,五年刑期並不過分。而法院在一審判決書中也認定,45隻鸚鵡待售,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所以,二審量刑會否有改變,關鍵看這45隻鸚鵡如何認定。

雖說定罪沒問題,但僵滯化的法律,還是應該受到檢視

除了王鵬,近些年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因為收購或是出售鸚鵡而獲刑的案例。對於很多鸚鵡愛好者和養殖者來說,法律這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到自己頭上。

事實上在中國,根據林業部所發布的名單,私人僅可以申請養殖54種野生動物,鸚鵡類包括雞尾鸚鵡、虎皮鸚鵡、費氏牡丹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黃領牡丹鸚鵡,除此以外,其他鸚鵡要麼屬於國家二級或以上的保護動物,要麼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總之,都是在受保護的範圍內,無證捕捉、買賣、飼養均屬違法。

理論上,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當地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但是申請條件要求:1、有適宜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固定場所和必須的設備;2、具備與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相適應的人員和技術;3、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的飼料來源有保證。

電商網站上售賣綠頰錐尾鸚鵡鸚鵡的信息並不少見

然而,個人在家養鸚鵡,基本不可能達到申請條件,同時鸚鵡愛好者和養殖者又是個龐大的群體。百度貼吧鸚鵡吧是一個關於鸚鵡的交流平臺,這個貼吧有超過18萬的關注者,帖子數量超過了200萬篇。在很多電商網站,都有售賣鸚鵡的廣告。也就是說,如果嚴格執法,這個社會存在著巨大的「犯罪預備軍」。

所以,鸚鵡愛好者對動物保護名錄提出質疑。從自然規律看,野生動物保護應是一個動態過程,名錄不應是「終身制」。現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自1989年1月14日施行,28年未做調整;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則是於1975年7月1日生效,42年沒有變化。而2017年1月1日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

例如王鵬出售的綠頰錐尾鸚鵡,根據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瀕危標準體系,屬於「低危」,比「瀕危」低了兩級。而在刑法下,」低危「與」瀕危「同等量刑,是否合適,值得商榷。

對於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野生動物,應當允許私人合法購買和飼養

法學教授徐昕 (微博)說他在二審將為王鵬「做無罪辯護」,而他提出的辯護大綱,無罪理由之一就是:「涉案鸚鵡全系被告人自己繁殖養育,而不是從野外直接抓回來的,自己養鸚鵡不僅沒有侵害野生動物,反而增加了鸚鵡數量,有益而無害。」

很遺憾,這並不會得到現行法律的支持。前文說到過,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馴養繁殖的,都被視為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個人不能飼養。

其實,這也正是需要改變的地方,在一些其它的國家和地區,對於人工繁育個體和野生個體,在保護程度上是有區別的。

比如中國臺灣地區,將野生動物分為一般類和保育類,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的是保育類野生動物以及人工繁育、並在《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的動物。其它經人工繁育出的保育類動物,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

所以在臺灣地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及少數附錄一中經過人工繁育的鸚鵡,並不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這些鸚鵡可以合法的飼養、繁殖、利用、陳列展示以及買賣。

大陸也應該反思「一刀切」的動物保護管理思路了。比如對於繁殖技術成熟,不再依靠外來種源的物種,可以審批給飼養場人工繁育,並將子三代提供給市場,作為伴侶性動物,對購買者登記即可,允許私人飼養,禁止買賣。

不少鸚鵡就具有這樣的條件,知乎網友「卡繆維丹」在回答「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鸚鵡多少是人工繁育的?」時說,現在市面上常見的虎皮、牡丹、小太陽、和尚……人工繁育都已經比較成規模了。

對於人工繁育技術不過關的動物,則還是依然禁止私人飼養。

黃金蟒的個體均為人工繁育,在野生狀態下無法存活

那為什麼不將人工繁育的鸚鵡放歸野外,拯救瀕危種群?其實,人工繁育的鸚鵡基本只能作為寵物存在。在人工養殖過程中,存在著對動物的篩選:好看的、溫順的會留下來,這可以滿足人類觀賞的需要,卻無法滿足野外生存的需要。像是很多鸚鵡,原本生活在熱帶,人工繁育又沒有覓食能力,這樣的動物一旦放歸,很快就會死掉,無法發揮它的生態價值,更別說拯救瀕危動物了。

本文版權歸屬於騰訊今日話題獨家版權所有,受法律保護。

相關焦點

  • 購買鸚鵡當寵物 判刑一年半 冤還是不冤
    購買鸚鵡當寵物 判刑一年半 冤還是不冤 2020-06-16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售家養鸚鵡獲刑10年並不冤
    天津津南區萬生鸚鵡養殖場主胥家忠之子胥健向記者反映,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其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胥家忠被判刑10年,李延增被判刑10年6個月。
  • 男子賣掉兩隻鸚鵡,卻被判刑五年,你知道這是犯法的嗎?
    深圳市的王先生就自己養了鸚鵡。因為王先生比較喜歡鸚鵡,就從養殖鸚鵡上升到了繁殖鸚鵡。後來,因為王先生經濟需要,就把其中兩隻鸚鵡賣掉了。可這一賣,王先生卻被關進了監獄。王先生的妻子告訴記者,丈夫喜歡鸚鵡,自己還種植了葵花和高粱來餵養它們。因為自己孩子四個月的時候查出先天性疾病,自己又被查出患上了尿路結石,兩人的醫療費壓垮了一家人。丈夫便提出給孩子和自己治病,賣掉鸚鵡的。
  • 賣兩隻「家養」鸚鵡就獲刑,到底哪裡錯了?
    文/葉竹盛最近,又有「奇案」爆出,深圳一個工人賣了幾隻自養的小金太陽鸚鵡,被判刑五年;購買鸚鵡的人也被判了緩刑。有網友將該案和農民收購玉米被判非法經營罪、大學生掏鳥被判十年、大媽擺攤打氣球被判非法持有槍枝罪等三個案件,並稱「四大奇案」。這些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事情,竟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甚至是專業人士同樣防不勝防。
  • 賣兩隻鸚鵡就被警方調查 他冤嗎?
    重慶九龍坡區的林先生在網上出售兩隻鸚鵡,引起了警方的關注。即使林先生將鸚鵡藏到了親戚家,最終還是被民警查獲。這兩隻小小的鸚鵡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今年1月4日上午,九龍坡區公安分局食藥環偵支隊接到線索,稱轄區有人在網絡平臺出售兩隻「金頭凱克鸚鵡」,民警立即進行調查。當晚8點,將嫌疑人林先生傳喚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金頭凱克鸚鵡」是何方神獸?居然驚動了警方?!「凱克鸚鵡」一直深受鸚鵡飼養愛好者的喜愛,而「金頭凱克鸚鵡」更是其中的名貴品種,在網上一隻售價可達上萬元。
  • 賣2隻家養鸚鵡被判5年 網友急了:花鳥市場的是不是都抓起來!
    5月4日21時,名為「80後養鸚鵡獲刑案」的微博網友發出了一條信息:【千古奇冤】只因養鸚鵡,我丈夫王鵬就被深圳寶安法院判刑5年,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提起上訴。絕望,無力癱坐,眼淚流幹……截至5月7日8時,該條微博被轉發3296次,獲得3891次評論。
  • 雲南某高校22歲大學生售賣兩隻亞歷山大鸚鵡,獲刑6年
    2019年初,他因平時賣的寵物在冬天都不會繁殖,沒有寵物賣,又剛開學,急需生活費,尋找貨源過程中在網上購買了27隻鸚鵡在朋友圈進行售賣,但只賣了兩隻就出了事。綠頰錐尾鸚鵡 圖源:紅星新聞韓某龍收購的27隻鸚鵡中,有25隻為綠頰錐尾鸚鵡,另兩隻為亞歷山大鸚鵡。
  • 男子賣了自己養的鸚鵡獲刑5年!你知道這犯法嗎
    (原標題:男子賣了自己養的鸚鵡獲刑5年!你知道這犯法嗎) 任盼盼的丈夫王鵬賣了家養的兩隻鸚鵡,結果攤上大事。不僅被罰款,還被判了五年。因為他賣的不是普通的鸚鵡,而是瀕危野生動物——小太陽鸚鵡。
  • 賣了兩隻鸚鵡,換來六年徒刑
    2019年3月13日,他以7600元的價格從河南省商丘市劉某處購買了二十五隻綠頰錐尾鸚鵡和兩隻亞歷山大鸚鵡。 四天後,他又將兩隻亞歷山大鸚鵡以1200元和1000元的價格售出。
  •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時間:2020-07-01 23: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逗鵝冤是什麼意思 逗鵝冤是怎麼回事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7月1日騰訊和老乾媽的糾紛有了出乎意料的進展,並進一步衍生出了逗鵝冤等梗。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 最高法核准判有期徒刑2年
    【此前報導】販賣2隻自家飼養鸚鵡,廣東一男子被罰3000元獲刑5年(2017年)5月4日21時53分,名為「80後養鸚鵡獲刑案」的微博網友發出了一條信息:【千古奇冤】只因養鸚鵡,我丈夫王鵬就被廣東深圳寶安法院判刑5年,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 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
    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時間:2018-03-31 18:06   來源:中國之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下午兩點半,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兩年前的鸚鵡案終審宣判。
  • 掏16隻鳥判10年半到底冤不冤?
    燕隼根據《刑法》條文、最高法相應的《司法解釋》,法院的定罪量刑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掏了16隻鳥,就獲刑10年,在很多網友看來實在是挺冤的。而《刑法》第341條第1款明確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也就是說,從《刑法》條文字面上看,閆某和其朋友的行為構成犯罪是不存在問題的。
  • 深度:兩男子為五隻雞殺害猞猁獲刑,到底冤不冤?
    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猞猁咬死了自家養的五隻雞,王某夥同李某將猞猁打死,二人因此獲刑,同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二被告賠償國家生態資源損失7.5萬元。這個事件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定罪量刑過重,有人認為不該提起公益訴訟,有人說這件事猞猁有錯在先、打死情有可原,還有人進一步批評國家對動物保護過度了。
  • 「BT天堂」站長獲刑,一點都不冤 | 新京報快評
    相信很多網友對「BT天堂」都不陌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論是論搜索排名,還是覆蓋的影視資源,它都是名副其實的國內種子第一站。也正因如此,在「BT天堂」站長袁某某獲刑後,感到惋惜的聲音不少。在版權意識薄弱的早期,像「BT天堂」這樣的種子站,是影視資源的重要下載渠道。
  • 賣2隻鸚鵡獲刑6年 被控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鸚鵡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鳥類,會跟人類復讀,所以,大家都比較喜歡鸚鵡。不過,鸚鵡是屬於瀕危野生動物,不能出售的。然而,有大學生賣2隻鸚鵡獲刑6年了,被控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而大學生上訴表示,是人工繁殖。
  • 逗鵝冤是什麼梗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逗鵝冤最新資訊 > 正文 逗鵝冤是什麼梗 逗鵝冤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 他賣了2隻自家養的鸚鵡,竟被判5年!問題出在哪兒?
    原標題:他賣了2隻自家養的鸚鵡,竟被判5年!問題出在哪兒? 你認識這群小傢伙嗎? ▲任盼盼說她並不知道這兩隻鸚鵡是瀕危野生動物 南都記者 徐文閣 攝 採訪中任盼盼強調,他們夫妻後來才知道出售的兩隻小太陽鸚鵡是瀕危野生動物
  • 果子狸,你到底冤不冤?
    第一次聽聞果子狸,是在2002年非典期間,傳聞它是SARS病毒的宿主,當時很是對這種「邪惡」的動物恨之入骨,恨不得剝其皮,啖其肉,後來一想,不對啊,那些最初中招的人不就是因為剝其皮,啖其肉才得病的嚒?算了,我還是只要大力斥責吃野生動物的行為就好!
  • 一店主賣珍稀鸚鵡獲刑6年 商家:不敢再賣野鳥(圖)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些珍稀鸚鵡每隻售價數千元,高價購買這些鸚鵡的顧客稱,因覺得好看,買來當寵物養的,不知道是國家級野生鳥類。「警方準備扣押涉案鸚鵡時,陳某試圖制止,稱其中兩隻是自己買來的。」  陳某表示,2014年5月,他從鄭某處花3500元購買了一隻喋喋吸蜜鸚鵡;同年10月,又在鄭某處花3500元買了一隻紅鈴吸蜜鸚鵡。  2015年11月初,他把購買的這兩隻鸚鵡寄養在鄭某店鋪內,沒事就去看看,後在看鸚鵡時被警察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