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家養鸚鵡獲刑10年並不冤

2020-12-05 紅網

天津津南區萬生鸚鵡養殖場主胥家忠之子胥健向記者反映,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其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胥家忠被判刑10年,李延增被判刑10年6個月。

縱觀案情,胥家忠因為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李延增因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觸法獲刑,既有充分的事實根據,又有明確的法理依據,二人分別被判刑其實不冤。

萬生鸚鵡養殖場超越審批範圍養殖情況屬實。雖然胥健辯稱胥家忠文化低,不知道出售人工繁育鸚鵡是違法的,不知道太陽錐尾鸚鵡與綠頰錐尾鸚鵡有啥不一樣,而且胥家忠認為鸚鵡已變異成家禽,在填寫申報表時,寫了「太陽錐尾鸚鵡」沒有寫涉案的「綠頰錐尾鸚鵡」。這樣的託辭並無實際說服力,更有強詞奪理之嫌。

殊不知,相關部門對萬生鸚鵡養殖場的養殖審批範圍很明確,萬生鸚鵡養殖場人工繁育太陽錐尾鸚鵡、和尚鸚鵡等9類鸚鵡(不包括綠頰錐尾鸚鵡);但有明確規定,按審批的野生動物種類進行人工繁育,不得超越審批範圍。由此可見,無論胥家忠辯稱個人知識水平如何,他作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當知道批文表述的利害關係,清楚判斷所從事行業的法律責任風險。而且,辯稱所售賣的鸚鵡是祖傳鸚鵡和已經成為家禽的鸚鵡,最多聊以自慰,並不能作為法理判斷依據。所以,以沒啥文化不明真相推脫違法責任不具備抗辯意義,胥家忠超越審批範圍養殖、售賣未經許可的國家保護動物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當前,相關部門對販賣、收受瀕危國家保護動物的執法打擊趨嚴,二人可以說是「撞在槍口上」犯事,獲刑是咎由自取。期待通過本案判決,相關部門能夠吸取經驗,提高依法保護瀕危動物的執法水平,警醒那些從事瀕危動物違法售賣的人能及時懸崖勒馬,讓圍觀者弄清是非、明辨善惡,為保護瀕危動物築牢法治基礎。

相關焦點

  • 男子出售41隻家養鸚鵡獲刑10年 兒子:這不是冤枉嗎
    1月5日,胥健向記者反映:他家的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2019年11月20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區法院一審判決,胥家忠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刑10年;轉賣鸚鵡的李延增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10年6個月。
  • 出售41隻家養鸚鵡未報批,天津養殖場主獲刑10年
    1月5日,胥健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反映:他家的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2019年11月20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區法院一審判決,胥家忠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刑10年;轉賣鸚鵡的李延增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
  • 出售41隻家養鸚鵡獲刑10年續:一審部分事實不清,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將自家養殖場飼養的41隻鸚鵡通過網絡出售給他人,經鑑定這批鸚鵡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天津市津南區萬生鸚鵡養殖場主胥家忠,一審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他不服判決提起上訴(詳見上遊新聞此前報導《人工養殖=野生?
  • 男子出售41隻家養鸚鵡獲刑10年
    2020年1月10日有媒體報導,在2019年,因為沒有錢買飼料了,胥家忠曾經先後賣出了41隻自家養殖鸚鵡,一共賺了11300元。經過司法鑑定中心鑑定,涉案的鸚鵡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範疇,涉案的綠頰錐尾鸚鵡每隻的價格在1萬元。
  • 賣兩隻鸚鵡獲刑五年,冤不冤?
    依照現行法律,該案定罪並不離奇根據媒體報導,王鵬出於興趣愛好養了數十隻鸚鵡,之後因為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結腸,妻子又查出膽囊結石,經濟拮据,又難以照顧鸚鵡,不得不賣出了兩隻綠頰錐尾鸚鵡,因此被定罪。事實上,這種鸚鵡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
  • 賣2隻鸚鵡獲刑6年 被控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鸚鵡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鳥類,會跟人類復讀,所以,大家都比較喜歡鸚鵡。不過,鸚鵡是屬於瀕危野生動物,不能出售的。然而,有大學生賣2隻鸚鵡獲刑6年了,被控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而大學生上訴表示,是人工繁殖。
  • 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
    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時間:2018-03-31 18:06   來源:中國之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鸚鵡案今終審宣判 男子出售兩隻小太陽鸚鵡獲刑兩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下午兩點半,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兩年前的鸚鵡案終審宣判。
  • 賣兩隻「家養」鸚鵡就獲刑,到底哪裡錯了?
    文/葉竹盛最近,又有「奇案」爆出,深圳一個工人賣了幾隻自養的小金太陽鸚鵡,被判刑五年;購買鸚鵡的人也被判了緩刑。有網友將該案和農民收購玉米被判非法經營罪、大學生掏鳥被判十年、大媽擺攤打氣球被判非法持有槍枝罪等三個案件,並稱「四大奇案」。這些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事情,竟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甚至是專業人士同樣防不勝防。
  • 深圳養鳥人賣珍稀鸚鵡獲刑 最高法核准判有期徒刑2年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8日披露,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該院對「鸚鵡案」被告人王鵬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2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3000元的刑事判決。該判決28日送達後正式生效。2016年5月,被告人王鵬因售賣6隻家養鸚鵡(其中2隻為小太陽鸚鵡,屬瀕危野生動物)被刑事拘留。
  • 北京官園市場個體戶出售瀕危野生鸚鵡被訴,老闆獲刑六年
    今天上午,《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獲悉,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鄭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罰金1萬元。他的夥計耿某參與出售野生鸚鵡,獲刑3年,緩刑3年。指控 出售珍稀物種鸚鵡 花鳥市場店主被訴據西城檢察院指控,2014年4月至10月間,時年38歲的個體戶老闆鄭某,在西城區官園花鳥魚蟲市場南側通道的一間店鋪內,未經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准,以每隻3500元的價格出售給陳某(另案處理)2隻紅色吸蜜鸚鵡,以5000元的價格出售給孔某(另案處理)1隻非洲灰鸚鵡。
  • 出售41隻家養鸚鵡判10年罰2萬:這可是國家保護動物,是否判輕了
    河南一名大學生因掏鳥窩被判10年的消息被曝光網絡之後,曾引起了網絡熱議,包括各大媒體也紛紛對此事進行評論,各大權威律師也曾對此事進行過激烈的討論。時隔數年之後,網絡上再次曝光了與之相似的一個案例。在天津有一名男子因為出售了41隻自己所養的鸚鵡,被判刑10年罰款2萬。
  • 購買鸚鵡當寵物 判刑一年半 冤還是不冤
    購買鸚鵡當寵物 判刑一年半 冤還是不冤 2020-06-16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賺生活費,大學生售賣2隻鸚鵡,一審獲刑6年
    收購27隻鸚鵡販賣2隻大學生獲刑6年事發前,22歲的韓某龍是雲南昆明某大學大四學生。2019年3月13日,他以7600元的價格從河南省商丘市劉某處購買了25隻綠頰錐尾鸚鵡和2隻亞歷山大鸚鵡。2020年5月13日,該案在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韓某龍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一審宣判後,韓某龍以不知道買賣人工繁殖馴養的鸚鵡違法為由,提出上訴。
  • 深圳男子出售兩隻 " 小太陽 " 鸚鵡,獲刑兩年
    今天下午 14 時 30 分," 鸚鵡案 " 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被告人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判決書。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2016 年 5 月,深圳男子王鵬因涉嫌 " 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罪 " 被刑事拘留。警方調查顯示,王鵬此前售出的 6 只鸚鵡中,有 2 只為小金太陽鸚鵡,學名綠頰錐尾鸚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屬於受保護物種。
  • 21起案例32人因買賣鸚鵡獲刑 其中20人被判緩刑
    近日,深圳男子王鵬出售自養鸚鵡獲刑5年一案引發關注。實際上,近年來被告人因買賣鸚鵡獲刑的案例並不少見。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多數案例的被告人出於盈利目的收購、出售鸚鵡,也有不少類似王鵬飼養繁育鸚鵡後出售而獲刑的案例。32名被告人中,有20人被判處緩刑;其他12人被判處6個月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刑辯律師王甫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類似案件的司法解釋和相關細則較為滯後,從多份判決看出,法官為使司法實踐結合現實情況,充分運用了自由裁量權。
  • 雲南某高校22歲大學生售賣兩隻亞歷山大鸚鵡,獲刑6年
    收購27隻鸚鵡販賣2隻大學生獲刑6年判決書 圖源:紅星新聞據了解,韓某龍家住青海省化隆縣,2015年考入昆明某高校,因家庭貧困,他在學習之餘在朋友圈售賣寵物賺取生活費。五華區檢察院指控,韓某龍在購買鸚鵡後於2019年3月17日分別將兩隻亞歷山大鸚鵡以1200元和1000元的價格出售給陳某和李某。3月20日,公安機關在韓某龍住處繳獲綠頰錐尾鸚鵡25隻,同日電話通知韓某龍到公安機關配合調查。
  • 21起案例中32人因買賣鸚鵡獲刑,其中20人被判緩刑
    近日,深圳男子王鵬出售自養鸚鵡獲刑5年一案引發關注。實際上,近年來被告人因買賣鸚鵡獲刑的案例並不少見。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多數案例的被告人出於盈利目的收購、出售鸚鵡,也有不少類似王鵬飼養繁育鸚鵡後出售而獲刑的案例。32名被告人中,有20人被判處緩刑;其他12人被判處6個月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刑辯律師王甫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類似案件的司法解釋和相關細則較為滯後,從多份判決看出,法官為使司法實踐結合現實情況,充分運用了自由裁量權。
  •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文/洪巧俊假如你家養了幾隻鸚鵡,你不想養了,把它們賣掉了,請注意,你可能面臨著牢獄之災。就是賣一隻,也有可能被判刑。這不是巧哥信口開河,而是活生生的事實。胥健向記者反映:他家的萬生鸚鵡養殖場,之前按政府部門要求辦了營業執照和人工繁育鸚鵡許可證,父親胥家忠在2019年初分兩次將自己養的41隻鸚鵡賣給了李延增,結果兩人雙雙獲刑——2019年11月20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區法院一審判決,胥家忠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刑10年;轉賣鸚鵡的李延增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獲刑10年6個月。
  • 售賣2隻鸚鵡被認定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男子一審獲刑6年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汪暢 實習生 彭衝)日前,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法院發布一審判決,韓小龍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五萬元。 2019年3月13日,當時正在昆明讀大四的韓小龍,因為通過微信購買27隻鸚鵡,試圖出售獲利,在銷售其中的2隻後,被警方帶走調查。
  • 出售兩隻自養鸚鵡獲刑5年 深圳男子不服原判提出上訴
    央廣網深圳5月6日消息(記者肖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因為賣了兩隻小太陽鸚鵡,深圳男子王某近日被寶安區人民法院判處五年有期徒刑。這一判決引起爭議的地方在於,王某所出售的這兩隻鸚鵡,是人工飼養繁殖的。王某的家屬表示,不清楚小太陽鸚鵡屬於瀕危野生動物,更不明白出售人工飼養繁殖的瀕危野生動物也會觸犯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