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規範化藥物治療流程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藍鯨曉虎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潰瘍性結腸炎簡介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結腸慢性炎症性疾病,UC的危險因素包括近期感染沙門氏菌或彎曲桿菌,腸道、菌群紊亂、高糖高脂飲食以及該疾病家族史。UC的發病率在成年早期達到高峰,但UC也見於幼兒期和中老年時期。

UC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和便血,約20%的患者出現腸病性關節炎,大小關節均可累及,這是UC最常見的腸外表現。口瘡性口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葡萄膜炎也較常見。

UC需和感染性腸炎、顯微鏡腸炎等疾病做鑑別診斷,貧血、ESR及CRP升高可能提示炎症性腸病,但超過半數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並無異常。確診UC須通過內鏡活檢。

活動期UC嚴重程度分級

*體溫升高、心動過速、白細胞增多或貧血;

†暴發性UC也可表現為腹部壓痛或脹痛,需要輸血的持續出血或結腸擴張。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是活動期誘導緩解,緩解期維持治療防止復發。活動性UC的用藥和給藥方法取決於內鏡下的病變範圍和臨床症狀嚴重程度。部分誘導緩解的藥物可用於維持治療,但後者的給藥劑量和頻次較低。

藥物治療

一、活動期誘導緩解

對於病變局限於降結腸及遠端的活動期UC,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外用5-氨基水楊酸(5-ASA),包括栓劑和灌腸劑。栓劑僅對孤立性直腸炎有效,對於結腸脾曲的病變應選用灌腸療法。局部美沙拉秦灌腸(5-ASA的常用配方)可在4周內使72%的活動期左側UC緩解。也可外用皮質類固醇泡沫劑或灌腸,此法患者的舒適度較好,但療效不如5-ASA。

對病變位於降結腸及近端的輕中度活動性UC,應首選口服5-ASA。此外,在外用5-ASA的基礎上聯合口服給藥,療效優於單一給藥途徑;

如果患者對5-ASA聯合治療無反應,如爆發性UC的患者,應改為口服糖皮質激素;

靜脈注射抗TNF-α單克隆抗體英夫利昔單抗(類克)或環孢素對皮質類固醇難治性疾病有效;

硫唑嘌呤(伊木蘭)治療活動期UC的療效尚不確定。

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和病變範圍分類的UC推薦治療流程

二、緩解期的維持治療

輕中度UC使用5-ASA誘導緩解後,只需減少劑量來維持緩解。遠端病變用5-ASA栓劑或灌腸進行維持,廣泛性結腸病變採用口服5-ASA。與活動期UC相似,口服/局部聯合給藥比單用一種給藥方式更有效地維持緩解;

乳酸桿菌GG和大腸桿菌Nissle 1917(Mutaflor)在維持治療方面的療效與5-ASA相似;

糖皮質激素對維持病情緩解無效,長期使用增加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不用於維持治療。對於誘導緩解期使用過激素或環孢素,或5-ASA維持緩解效果不佳的患者,應改用硫唑嘌呤,但起效較慢;

誘導緩解期使用英夫利昔單抗的重症UC患者,應繼續使用此藥進行維持治療。

根據美國胃腸病學會(ACG), 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方案見下:

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Jess T, Simonsen J, Nielsen NM, et al. Enteric Salmonella or Campylobacter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ut. 2011;60(3):318-324.

2. Noor SO, Ridgway K, Scovell L, et al.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rritable bowel patients exhibit distinct abnormaliti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BMC Gastroenterol. 2010; 10:134.

3. Kornbluth A, Sachar DB; 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Ulcerative colitis practice guidelines in adults. Am J Gastroenterol.

2010;105(3):501-523.

4. Zocco MA, dal Verme LZ, Cremonini F, et al.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GG in maintaining remiss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23(11):1567-1574.

5. Kruis W, Fric P, Pokrotnieks J, et al. Maintaining remiss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the probiotic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 is as effective as with standard mesalamine. Gut. 2004;53(11):1617-1623.

6. Marshall JK, Thabane M, Steinhart AH, Newman JR, Anand A, Irvine EJ. Rectal 5-aminosalicylic acid for induction of remi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1):CD004115.

7. Ford AC, Sandborn WJ, Khan KJ, Hanauer SB, Talley NJ, Moayyedi P. Efficacy of biological therapi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Gastroenterol. 2011;106(4):644-659.

8. Khan KJ, Dubinsky MC, Ford AC, Ullman TA, Talley NJ, Moayyedi P. Efficacy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Gastroenterol. 2011;106(4):630-642.

9. Turner D, Walsh CM, Steinhart AH, Griffiths AM. Response to corticosteroids in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eta-regression.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5(1):103-110.

10. Leblanc S, Allez M, Seksik P, et al, Successive treatment with cyclosporine and infliximab in steroid-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Am J Gastroenterol. 2011;106(4):771-777.

相關焦點

  • 潰瘍性結腸炎多見於中青年人,發作症狀明顯,謹遵醫囑治療即可
    根據研究的顯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5%到15%的親屬是有患過潰瘍性結腸炎的,並且種族之間的發病率差異非常明顯。但是,它們能夠很好地起到消炎的作用,對於腸道菌群失調的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不要長期服用這類藥物,因為抗生素進入到腸道中之後,原本的腸道菌群的平衡會因此而打亂,益菌可能會因此而消失,而有害的菌群容易生長,造成超級細菌
  • 當心患上潰瘍性結腸炎
    原創 黃劍平 華山醫院 常笑健康▼本文作者▼上篇我們講了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以及症狀等,今天我們談談它的治療。哪些人容易得潰瘍性結腸炎?直系親屬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得潰結的可能性會增加,除此之外,經常處於緊張焦慮或者狀態以及腸道感染等都有可能增加潰結的風險。得了潰瘍性結腸炎怎麼治療?對於潰結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 潰瘍性結腸炎為何難治癒?中醫專家詳解
    ,導致安倍兩次辭職的疾病就是潰瘍性結腸炎,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不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影響因素眾多,發生發展機制複雜,大部分患者一旦確診終身患病,且其臨床轉歸多樣、治療 效果難以預測。重視患者的長期管理,有助於降低患者疾病復發頻率和嚴重程度,預防併發症,減少住院和手術切除率,改善其健康狀況。
  • 結腸炎患者拉肚子、便血、不能吃涼的,小崔醫生講潰瘍性結腸炎
    這段時間有很多朋友都問我,他們經常拉肚子、甚至有時候會出現便血,是不是結腸炎,今天崔醫生就給大家聊一聊結腸炎,我所說的結腸炎就是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其實是一種慢性結腸潰瘍性 疾病,這種疾病會損傷患者的腸黏膜,病情遷延不愈,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 導致安倍兩次辭職 潰瘍性結腸炎為何難以治癒?
    3、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不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影響因素眾多,發生發展機制複雜,大部分患者一旦確診終身患病,且其臨床轉歸多樣、治療效果難以預測。重視患者的長期管理,有助於降低患者疾病復發頻率和嚴重程度,預防併發症,減少住院和手術切除率,改善其健康狀況。
  • 關於潰瘍性結腸炎需要了解的10個問題|嘉會醫療
    預防潰瘍性結腸炎復發-10個我們需要了解的問題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特殊的腸道慢性炎症,屬於炎症性腸病的一種亞型,症狀包括反覆發作的腹瀉、便血和腹痛等,可能僅累及直乙結腸,也可能蔓延至全結腸,而且症狀會隨著病程時間延長加重。但在有效的治療後,症狀會因為得到控制,進入緩解期。不過,如果出現了促發因素或停止治療,就會導致疾病復發。
  • 小心是潰瘍性結腸炎,醫生教你分辨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出病因,以及完全治癒的方法。並且它會隨著時間而發展,持續影響結腸的更多區域,有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是數年,影響的區域越大,也就越嚴重,併發症也會隨之更嚴重。那麼應該如何分辨得了潰瘍性結腸炎呢?
  • 武田腸道選擇性新型抗炎藥Entyvio皮下注射劑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2018年7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評估皮下注射劑型(SC)Entyvio(vedolizumab)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1達到了主要終點。
  • 讓安倍辭職的潰瘍性結腸炎有多厲害?診斷難易復發,且無特效藥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而辭職。此舉引起公眾對潰瘍性結腸炎這種病的關注: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病,居然嚴重到堂堂國家首相為了它辭職治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潰瘍性結腸炎那些事兒。
  • 臺醫生:5招緩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症狀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以及急著想大便卻僅上一點的裡急後重。(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名王先生半年來天天腹瀉、拉血便,一天要跑廁所3~4次,就診後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但是服用腸胃藥後,症狀並無改善,轉而求助於中醫科。
  • 一文掌握 | 潰瘍性結腸炎的鑑別診斷
    導讀潰瘍性結腸炎(UC)多在20~40歲時發病,病程多超過6周,具有復發傾向。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結腸受累範圍和炎症程度有關,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關節、皮膚、眼、口、肝膽等腸外表現。常有流行病學特點 (如不潔食物史或疫區接觸史),急性起病常伴發熱和腹痛,具有自限性 (病程一般數天至1周,一般不超過6周);抗菌藥物治療有效;糞便檢出病原體可確診。
  • 中藥清腸栓可防潰瘍性結腸炎復發
    潰瘍性結腸炎(UC)是臨床常見難治性疾病,目前西醫治療存在療效欠佳、復發率高、副作用大和價格昂貴等問題。中醫藥治療本病具有優勢。中藥清腸栓在臨床應用中取得很好療效,持續應用能有效防止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是中藥治療該病的有效方劑。
  • 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
    2018年10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UEG)上公布了皮下注射劑型(SC)Entyvio(vedolizumab)維持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VISIBLE-1的數據。
  • 關於潰瘍性結腸炎的7個事實
    從未患過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意味著偶爾會出現嚴重的胃痛或腸胃系統紊亂。但是,任何UC患者都知道,這種炎症性腸病(IBD,大腸的某些部分出現炎症和潰瘍)的影響可能非常嚴重,並擾亂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確診UC後,你會發現很難適應生活的新常態。了解以下有關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的7個事實,可能會慰藉你將來的全面體驗。
  • 日本首相安倍竟因結腸炎辭職!結腸炎的症狀80%人都忽略了!
    據報導,安培早在高中時期就患有「潰瘍性結腸炎」,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辭職舉行記者會稱:「因其宿疾潰瘍性大腸炎復發,一直處於病痛與治療中,不能因此在重要的政治決斷中犯錯,不能因此耽誤政府工作,宣布辭去日本首相職務。」2006年至2007年首次擔任首相期間,安倍就曾因這一疾病發作而辭職。
  • 名醫話健康|彭晚桂:潰瘍性結腸炎危害不容小視,這些飲食忌宜趕快看看
    潰瘍性結腸炎到底有多可怕,這些細節千萬別忽視。潰瘍性結腸炎到底有哪些症狀?該怎麼治療呢?今天,懷化市中醫醫院肛腸科主任彭晚桂將為您解答疑問。潰瘍性結腸炎(UC)是病因不明的結腸慢性炎症性疾病,危險因素包括近期感染沙門氏菌或彎曲桿菌,腸道、菌群紊亂、高糖高脂飲食以及該疾病家族史。中醫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發展多數與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潔)、情志不暢、脾虛失運、稟賦不足等因素有關。多為本虛標實,活動期主以標實,溼熱蘊結、氣血不調常見;緩解期主以本虛,脾虛常見,亦常見兼腎虛者。
  • 挑戰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新型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真實世界療效如何?
    新近獲批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維得利珠單抗(VDZ)在潰瘍性結腸炎(UC)的RCT研究中具有良好表現,GEMINI 1 提示早在第2周即可快速改善關鍵症狀,第52周內鏡緩解率為51.6%;VASITY研究則顯示VDZ第52周時,其內鏡緩解率顯著高於阿達木單抗組。
  • |潰瘍性結腸炎|間質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屬於公認的「5D」疾病:●Disability(殘疾)●Death(死亡)●Discomfort(痛苦)●Drug toxicity(藥物毒性)●Dollar lost(經濟損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格雷夫斯氏病(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disease)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慢性活動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潰瘍性結腸炎
  • 炎症性腸病藥物治療和疾病監測推薦意見:亞洲兩大消化疾病學術組織...
    IBD的治療策略 對於輕度至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建議採取逐步「上階梯」的治療策略來誘導緩解。糖皮質激素 建議在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使用糖皮質激素誘導緩解。 共識程度:強烈同意76.6%,同意21.8%,不確定1.6%,不同意0% 建議在轉換挽救治療之前,靜脈糖皮質激素的最長持續使用時間不超過5天。
  • 「新武器」實現潰瘍性結腸炎的快速疾病控制
    消化專家為您解讀UC治療新手段。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復發和緩解相交替的慢性炎症疾病,黏液膿血便和頻繁腹瀉是疾病活動期的核心症狀。隨著藥物的發展和治療目標的提高,臨床醫生已經不滿足於短期內僅改善症狀,更重要的是需要快速控制炎症病變,避免治療不充分造成疾病繼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