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魚曬乾後澆水復活?它可用胃呼吸,上岸幾小時後仍能存活!

2020-12-02 八兩科學

一條魚從湖裡撈上岸曝曬一天,成功曬成「魚乾」後,接著拿點水往它嘴裡倒,結果過一會就能看到魚的嘴巴不斷開闔,魚鰓也在抽動,瞬間滿血復活、死而復生。這是網上流傳的「清道夫魚曬乾後遇水復活」的視頻,其頑強生命力把部分網友驚得咋咋呼呼的。作為一個十年寒窗苦讀的優秀畢業生來說,這種事只在看木乃伊電影的時候看到過。

那麼清道夫魚的生命力真的有如此頑強嗎?其實地球上生命力極其頑強的魚類有不少,可脫離水在陸地上生活。比如彈塗魚可以離開水超過12小時,過山鯽(攀鱸)可以上岸走路,肺魚可以幹泥土裡存活幾年……但從來沒有任何魚類是可以在徹底被曬乾後遇水復活的,即使是肺魚也不行。

反客為主,魚缸裡的清道夫變外來物種,在我國南方泛濫!

清道夫魚(學名:Hypostomus plecostomus,英文名:Suckermouth catfish),又叫「吸盤魚、琵琶鼠魚、垃圾魚、吸口鯰」,屬於甲鯰科下口鯰亞科下一種底棲魚類,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多數人以為清道夫魚是單指一種魚類,其實不然。它是翼甲鯰屬和下口鯰屬成員的統稱,比如野翼甲鯰、豹紋翼甲鯰、絞口下口鯰、隆頭翼甲鯰、多輻翼甲鯰都稱為清道夫魚,而出現在我國的絕大部分清道夫魚是豹紋翼甲鯰和野翼甲鯰(更多一些)這兩種,也叫普通清道夫魚。

外形上看,不同種類的清道夫魚有顏色差異,體色從金黃到深黑,有黑白(褐色)相間的花紋。有2個背鰭、體側僅有4排大鱗,口唇十分發達,像個吸盤一樣。成年體長約為30-45釐米左右。從其名字上看可以看出這種的大概習性,以藻類和底層有機物為主食,對蝦蟹、魚卵和水草來者不拒,會統統吃掉。

隨著飼養熱帶魚的風潮,清道夫魚在上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南方,聲稱有清除水族箱或魚缸內碎屑殘渣的功能。事實上,清道夫魚確實能清除魚缸殘渣,但其生長速度驚人,一年可以成長到20-30釐米,且長大後外型不討喜。加上長大後的清道夫魚會吞食小魚和咬傷其他魚類,於是就被民眾丟棄。由於我國南方河流沒有清道夫魚的天敵(巨水獺、凱門鱷、蛇、龜、禽鳥),於是開始野蠻繁殖、泛濫成災,對我國南方水域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曬乾」後的清道夫魚真的能遇水復活?

首先清道夫魚是一種熱帶魚,喜歡棲息在弱酸性軟水中,能夠適應不同的棲地,但不耐低溫。估計北方的同學都沒怎麼見過它,畢竟北方河流冬季常低於零度,若出現在北方應該撐不過冬季。其次清道夫魚的外骨骼比較硬,本土魚類沒辦法咬開,加上原本就是底棲魚類,雜食性、耐低氧(血液中血紅素攜氧的能力比其他的魚類高,以致在低氧的環境中仍可存活),當它來到沒有天敵的環境中,猶如進入了天堂,使原本只是魚缸裡的小配角一躍成為溪流和水塘的新霸主,並已成為破壞生態平衡的大殺手。

儘管清道夫魚的適應能力如此強,但這並不是清道夫魚在被「曬乾」後遇水復活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還要說到它獨特的生理構造。科學研究表明,魚類獲取氧氣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魚鰓呼吸,有些魚類可以用鰓上器官、胃、肺等來從空氣中獲取氧氣,比如攀鱸和肺魚就可以同時用鰓和「肺」呼吸。

而清道夫魚除了如一般魚類使用鰓部呼吸外,它的胃部亦可協助呼吸,進行氧氣交換。當清道夫魚在水裡時會用魚鰓來呼吸,當它被撈到岸上曝曬時,表面鱗片的貼實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本來就生活在底層水域的它,身上在多多少少會魚鰓帶上一些泥巴,這可以算是第一層防禦了。在沒有水流經過腮部時,它就開始保護鰓絲(鰓瓣上平行排列的黏膜褶)不讓它粘結,然後通過張開嘴連接能呼吸的胃,從空中獲取氧氣。所以清道夫魚到了岸上後幾個小時後仍然能存活。

因此像網上流傳的短視頻中所謂「曬乾」的清道夫魚,「曬乾」這兩個字值得商榷。而有人曾在室內(溫度28°)環境實驗了一條清道夫魚離開水後多久能死掉。在用紙巾拭去其表面水分,清道夫魚在2個小時後還能活蹦亂跳,7個小時後,清道夫魚乾化但還能看到腮部微弱跳動,23個小時後給清道夫魚加什麼水都救不回來了。實驗只是拭去其表面水分,並沒有曝曬,所以短視頻裡說的「曬乾」「曬了一天」……大家應該都懂。

最後提醒一下,不要放生清道夫魚,比較它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如果在野外溪流江河發現清道夫魚,直接將它擱在岸上就可以了。

—END—

相關焦點

  • 清道夫有多招人厭?釣友釣起後直接踩死,有人把它曬乾做成鞋子
    又是清道夫!在廣東、福建,這種魚在釣魚界可謂是臭名昭著了,釣魚人釣到這種魚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將其直接踩死,或者扔在岸邊曬乾。但就算是採取這樣的手段,水域中的清道夫數量卻總是十分可觀。近期南方區域遭遇較為寒冷的天氣,在很多地方,這種十分招人厭的魚好似是扛不住了,被大量凍死在水中。
  •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 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通過吃,讓入侵的清道夫也變成瀕危,甚至滅絕呢?
  • 離開水也能存活的魚,它們是這樣呼吸的
    但是有幾種魚卻擁有「特異功能」。比如,被「曬乾」,體表乾枯到魚鰭可以被輕鬆折斷的清道夫,在遇到水後神奇「復活」;攀鱸在離水後,還能急速爬行;一些鯉魚被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之後回到水中還能遊動;肺魚甚至能在土裡存活很長時間。
  • 離開水也能存活的魚,它們是這樣呼吸的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五蓮花開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在我們的常識中,魚不能離開水太久,一旦離開水它們可能在很短時間裡就會死亡。但是有幾種魚卻擁有「特異功能」。比如,被「曬乾」,體表乾枯到魚鰭可以被輕鬆折斷的清道夫,在遇到水後神奇「復活」;攀鱸在離水後,還能急速爬行;一些鯉魚被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之後回到水中還能遊動;肺魚甚至能在土裡存活很長時間。
  • 垃圾魚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
  • 清道夫生命力到底有多強?高溫暴曬一整天,遇水後它還能活過來!
    清道夫這種魚愛吃魚卵,哪條河裡有它的蹤影,這條河流的生態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危害非常大。那麼,你知道清道夫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強嗎?有人做了個實驗,他抓了些河裡的清道夫上來,放在石頭上高溫暴曬了一整天,沒想到,都這樣了它遇水後居然還能活過來!
  • 【清道夫魚品種】清道夫魚的品種有哪些
    清道夫魚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它的生命力非常強,而且環境適應能力非常的幫,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
  • 比仙人掌耐旱,曬乾後遇水能復活,過去沒人挖,如今1株賣20元
    導讀:比仙人掌耐旱,曬乾後遇水能復活,過去沒人挖,如今1株賣20元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也更注重生活質量了。像農村裡的空氣比較新鮮,畢竟到處都是各種樹木。所以多數人都會選擇種植一些生命力強,也容易種活的綠植,比如仙人掌、仙人球,這些就只需要澆水就行,不用怎麼管它也能活。其實在農村的山上就有不少的植物可以當綠植,其中有一種植物生命力極強,比仙人掌還耐旱,即便是把它曬乾了遇水也能復活,在過去山上很多不值錢,如今卻一株能賣到20元錢,有人專門採挖它來賣錢。而這種植物的外號就是「九死還魂草」。
  • 抓到清道夫魚的軟肋!害怕低溫冷空氣,出水即死
    清道夫臭名昭著,在我國的很多水域泛濫,是一種人見人惡的外來物種。在南方地區的河道、水塘裡,水底黑壓壓一片全是這種魚。這魚生命力頑強,在乾涸的水底還能存活數天,之前有釣友釣到清道夫魚,放在岸上一天沒有曬死。
  • 最耐活的幾種魚,你那有嗎?
    不管是釣魚,還是捉魚,我們無非就是吃它或者養它,這就對魚的鮮活度有一定的要求,不管怎樣活魚肯定就是好,死了再怎麼吆喝都不值錢了。所以魚的耐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大家會想到鯽魚是非常耐活的,也容易養,但是以下這三種魚,其耐活能力簡直逆天,到了無法想像的地步了!
  • 能吃垃圾的清道夫魚,為何不受歡迎了,漁民:它們太能吃了
    眾所周知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在這幾年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壞,不少的河流變得渾濁,垃圾也在河道中飄著,而且隨著環境汙染日漸嚴重,國家對河流的整治也開始重視起來。為了徹底的解決南方河水的汙染,我國也從國外引進了不少用來清潔河道的清道夫魚。
  • 世界上最奇怪的「殭屍魚」,曬成魚乾後,遇水3秒鐘就能復活
    除了是一些不能食用的魚之外,其他的魚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盤中餐,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魚類是離不開水的,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非常神奇的事情。 有一種魚絕對會顛覆你的認知。這種魚即使把它暴曬成魚乾之後,只要讓它碰到水,那麼就會立刻活蹦亂跳。
  • 清道夫魚能吃嗎?為什麼要殺清道夫魚,主要有這幾大原因!
    清道夫魚天敵是誰,清道夫能吃嗎?其實在眾多魚類中,清道夫除了樣子比較醜陋外,也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肉質腥味較重,加上刺多肉少,所以就算是吃貨對它也是不感興趣。清道夫作為外來入侵動物,目前還沒有發現克制它的動物,也就是說它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天敵,加上什麼都吃所以繁殖速度極快,一旦在某處河域出現,便會迅速擴散成災,將其它動物的活動區域完全霸佔,導致其它物種走向滅亡的道路,不過甘道夫雖然什麼都吃,只不過是建立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如果有鮮美的食物,它們是比較挑剔的,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在各種河流中生存的原因。
  • 活魚保鮮的六種方法,還是古人厲害,弓過的魚可以存活十個小時
    此外,在垂釣期間,儘量少搬動魚護,尤其是長途搬動,更容易造成魚獲死亡。二、泡沫箱、加冰密封有車族,備泡沫箱一個,頭一天凍實大可樂瓶裝水,若干瓶。上岸返程,馬上把魚獲裝入泡沫箱,及時放經過冷凍成冰的瓶裝水,蓋嚴,用不粘膠帶密封。這樣至少可以保鮮10個小時以上。
  • 奇聞:清道夫魚的超凡生命力,烈日下曝曬一天,喝一口水復活了
    "琵琶鼠魚"是很多種周身披掛骨板、在水底棲息型魚種的合稱,市井民間都叫它們「垃圾魚」或者「清道夫魚」,原產地在美洲巴拉馬、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地,對當地漁業破壞影響嚴重,它們左右兩側的胸鰭相接生成圓弧形強力吸盤,因而能夠吸附在石頭或者魚缸水族箱缸上。
  • 近下大雨,成千上萬的魚跳上岸了?這是什麼魚?
    一段廣東潮州市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是地震的前身。很快,潮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地震局等有關單位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原來池塘位於潮安區域東鳳鎮龍甲村。據村書記和村民說,這池塘是一個水質差的死水池,池塘大部分是野生的巴毛魚。中午,池塘的魚因天氣和環境原因成群結隊跳上岸。現場檢查時,池塘魚沒有跳上岸,池子裡沒有氣泡,周圍其他家禽也沒有異常。經市地震臺核實,無區域內記錄。
  • 廣西「過山鯽」:離水不死、上岸能走,當地人卻要消滅它?
    廣西的自然水域裡,棲息了很多淡水魚種,其中包括保護類的「娃娃魚」等,但還生存了一種怪魚,不僅離水幾天不死,而且還能上岸行走。這種怪魚的學名叫「龜殼攀鱸」,又叫過山鯽飛鯽、步行魚,分布在港澳兩地、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省,屬於熱帶魚類,是我國原生魚。那麼,過山鯽是個什麼的魚呢?當地人為什麼要消滅它呢?
  • 清道夫能吃嗎,我們可以用吃來解決清道夫嗎?
    長相普通的清道夫,雖然沒有其他異型魚豔麗的外表,但好在它適應性強、容易養活,尤其在水族箱裡,它喜歡吃殘餌和其他雜質,能起到進化水質的作用,因此得到清道夫的名字,並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水庫清道夫魚泛濫 疑似放生惹的禍
    他們先是用大網將魚圍趕到岸邊,然後再打撈上岸。記者看到,大網剛收上來,整個漁網黑壓壓一片,全是這種怪魚。怪魚身上有黑與淡綠相間的花紋,每條長約20釐米,共有6個魚鰭,摸摸身上,脊背上布滿了一道道的小刺,如同人的汗毛一般。只要怪魚一用力,這後背的刺就會豎起來,刺得手生疼。  赤坎水庫管理所何所長說,他們開展清理行動已經一周多時間了,共捕撈清道夫魚2萬多斤。
  • 清道夫魚吃什麼?
    養殖觀賞魚的家庭一定都知道清道夫魚,這種魚合適當作清道夫,因為它們習性是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所以很多家庭在魚缸中養殖觀賞魚的同時,會養殖幾隻清道夫,以達到清潔的作用,更有利於觀賞魚的養殖。但長大後的清道夫食量很大。所以對於它們的餵食還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