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金剛鸚鵡學名:斯比克斯金剛鸚鵡,屬於四種藍色系金剛鸚鵡裡的一員,而且是數量最為稀少,個體也最小的鸚鵡。

該種鸚鵡比我國的大熊貓還要稀有,估計目前全世界數量不超過180隻,包括動物園,和私人手裡的,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2010年巴西政府在巴伊亞州西北部成立了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保育組織,聯合一些國外的科研機構一起參與此項保育計劃。
當時西布耶教授和我也參與了此項計劃,並且還發生了一個不小的故事。
2015年初西布耶教授來到SM保育中心,當時他和一些科學家在研究人工授精的方式繁育小藍金剛鸚鵡。
一天下午,教授在籠子裡捕捉一隻雌性小藍金剛鸚鵡,不小心它掙脫飛走了,這是一隻預備野化了的鸚鵡,準備年中釋放大自然,做野化實驗,結果讓它提前飛走了。
為此我們動用了40多人,搜尋了3天,也沒有找到,由於它身上沒有安裝定位晶片,這就難上加難了。

當時整個巴西的野外已經沒有野生的小藍金剛鸚鵡了,這單只鸚鵡在野外成活率很低,當時大家心情都到了絕望的地步。
過了有4個多月,人們已經把它忘記了時,它卻又意外地出現了,只是有人提供情報說在叢林裡聽到了類似小藍金剛鸚鵡叫聲。
教授它們立即趕往發現地巡查,在一棵金合歡樹上發現了它,它還是孤單一隻,但是看上去它的狀態很好,說明它在野外生存的很好。
當時我們並沒有採取捕捉,而是制定了一個新計劃,準備給它安排一個伴,選擇一隻健碩的雄小藍金剛鸚鵡做它的丈夫。
為此給這隻雄性鸚鵡安裝了定位系統,進行短期速成野化訓練後,放飛在那隻雌性鸚鵡出現的地方。
後來那隻雄性鸚鵡並沒有被雌性鸚鵡所接受,事實證明這隻雄性小藍金剛鸚鵡肯本追不上那隻雌性鸚鵡,幾天以後教授他們在一顆小樹上找到了那隻雄性鸚鵡,餓得很瘦,樣子很狼狽,好在保住了一條性命,被帶回了保育中心。
經過研究分析,還是這隻雄性小藍金剛鸚鵡野外生存能力太差,不具備躲避天敵和覓食的能力,連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也不行。
沒有被天敵吃丟,這也是萬幸了,這也反映出來一個問題,人工野化工作需要做重大調整。
但是也有人提議再選配一隻雄性的試試,西布耶教授沒有同意這個提議,這種實驗風險太大,畢竟小藍金剛鸚鵡是極度瀕危的物種,數量太少,經不起失敗的折騰。
這次失敗的經歷又讓大家的心情跌到了絕望的低谷。
然而那隻雌性小藍金剛鸚鵡儼然已經完全適應了野外的生存環境,不把它捕捉回來,為了在野外保存一隻小藍金剛鸚鵡,將來可以引領其它的鸚鵡組群野化,因為只有這隻雌性懂得真正的小藍金剛鸚鵡的野外生活。
由它來引領和教授生存本領,要比人類有效的多。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我們接著講這隻雌性小藍金剛鸚鵡在野外繁殖的故事。
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志願者,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快來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