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哥來啦丨飲酒「生死狀」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12 湯包TV3

《法哥來啦》主辦:

武漢市司法局 武漢市普法辦承辦: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情景普法劇《法哥來啦》以來自現實中的真實案例故事,採用演繹情景劇的方式,利用卡通形象「法哥」深入淺出地提出事例中的法律盲點,進而給出清晰的法律解釋。

1月21日(周二)晚上八點至八點半,

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生活全報導》欄目《法哥來啦》專欄將播出

「法哥來啦:

飲酒「生死狀」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敬請關注!

武漢廣電網及掌上武漢APP

都可以觀看直播和回放!

俗話說的有: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不夠。春節期間,家庭聚會、朋友聚會、同學聚會、單位聚會等等……相信不少人都有數不清的飯局要參加。雖然形式各異,但有一點基本上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喝酒助興。但也因此,因「酒友」出事,自己被追責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法哥來啦情景劇,就要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案例。

今天,對任傑來說是一個高興的日子。因為他跟幾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終於聚在了一起。 飯桌上,推杯換盞, 任傑喝得很盡興。

酒過三巡之後,大家發現任傑明顯已經有些醉了:雙眼朦朧不說,就連拿杯子的手都有些不穩了。同學吳亮見此勸任傑少喝點。但是任傑興致越來越高,反而越喝越多。

為了讓同學們放心大膽的跟他喝,任傑從包裡拿出了一份協議書。協議書上寫著:承諾飲酒適量,如因酒後造成本人出現意外,與他人無關。本人與家屬不得追究活動組織者和參與者的任何責任。

任傑說,他已經在這份酒後意外免責書上簽字,按手印了,相當於籤了「生死狀」。讓大家把心放到肚子裡。

就這樣,任傑拉著這些同學們又喝了一個多小時。最後結帳時,任傑醉態盡顯,甚至連路都走不直了。於是,吳亮把任傑送到了他居住的酒店才離開。本以為這樣就相安無事了,沒想到沒隔幾天就傳來了噩耗:任傑飲酒後突然離世了。

對於任傑的去世,任傑的女兒任青覺得跟他一起喝酒的這些同學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她父親是經搶救無效後走的,醫院初步診斷為飲酒後猝死。但是吳亮卻拿出了有任傑籤名的《酒後意外免責承諾書》。他說,這事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對於吳亮的說法,任傑的女兒任青表示並不認可。她認為這張《酒後意外免責承諾書》,根本就沒有法律效益。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律師的支持。

律師

「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及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形成的生效判例來看,對於同飲者的注意義務及相關的法律責任,並不能因為這樣的口頭或者書面的免責聲明而免除,依然要承擔侵權責任。」

因為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任青把吳亮一行人告上了法庭。 最終法庭判決:吳亮等人在飲酒中沒有強迫性勸酒行為,並且多次勸阻任傑繼續飲酒,在任傑出現醉酒、失去自控能力的情況下,同行人員將其送回居住的酒店,盡到了相應的安全注意義務。但是發生了任傑醉酒死亡的結果,根據公平責任原則,同飲人應分擔對方的一部分損失。

法哥有話說

《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條款規定,如果有人強迫性勸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回家,以及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要承擔責任。

此外,如果沒有發生勸酒行為,因酒局而導致意外損害的,組織者也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在此,法哥提醒大家,喝酒助興雖好,但不可貪杯!如果有人喝醉,同飲者要將其送到醫院或讓其到達有人照顧的場所,避免意外發生。

相關焦點

  • 聚會喝酒先籤「生死狀」?法官:無法律效力,勸酒人仍需擔責
    也正因為如此,最近,網上流傳聚會喝酒先籤所謂的「免責承諾書」,網友更將之戲稱為「生死狀」。那麼,籤了這張「生死狀」,一旦出現意外事件,同桌喝酒人真的就可以免責嗎?2月26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其實雲南昆明已有判例,一旦出現意外,同桌喝酒的人應當承擔責任。西山區法院法官李文華提醒:酒友籤訂的「生死狀」無法律效力,萬一發生意外,同桌的勸酒人也要承擔責任。
  • 生死狀有法律效率嗎?
    大家一聽,這裡面果然有隱情,忙問到底是咋回事? 想不到,李福生卻主動對村長說:「快去派出所報案吧。」半小時後,警察和法醫趕到,驗看了屍體,確認是藥物中毒而亡。馬寬見有了結論,就一把扯住李福生,要他賠償十萬元。李福生並不否認馬老爹是喝自己的藥才死的,但卻拒不承擔責任。警察見兩個人拉拉扯扯說不清,內中似有隱情,便把他們都帶了回去。
  • 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這張免責承諾書到底有沒有用
    為什麼聚會要籤「生死狀」?看看下面這些案例就明白了。籤了這張「生死狀」,真的就可以免責了嗎?從《合同法》的角度而言,對於酒後可能發生的人身及財產損害的免責約定,存在無效的可能,所以免責承諾並不能發生免責的效力;從酒後可能發生的自身及他人人身及財產損害,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依法依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侵權後果與飲酒以及相關行為依法存在因果關係。
  • 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到底有沒有用?
    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同桌9人要賠61萬!2月8日凌晨1點多,浙江金華一家酒店大堂內躺著一男子,已經沒有了呼吸。男子為40多歲的建德人曾某,系飲酒過量死亡。春節裡少不了同學聚會近來開始出現所謂的「承諾書」被網友戲稱為「生死狀」但,有了這個就能免責?
  • 聚會喝酒前籤"生死狀"就能免責?沒那麼簡單
    從《合同法》的角度而言,對於酒後可能發生的人身及財產損害的免責約定,存在無效的可能,所以免責承諾並不能發生免責的效力;從酒後可能發生的自身及他人人身及財產損害,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依法依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侵權後果與飲酒以及相關行為依法存在因果關係。
  • 比武籤下「生死狀」,法律認嗎?
    虔法君腦洞清奇,除了馬老先生的安危以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有比武中「生死狀」的法律效力問題(不知馬保國老先生籤了沒,幸好據說其目前已無大礙)。▲電影《霍元甲》中霍師傅上擂臺前也籤「生死狀」當然,「比武」不僅僅存在於電視劇和武俠小說。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類似「地下拳壇」私設擂臺的情況發生。參賽者上場前多會被要求籤訂一份免去對方和組織者責任的「生死狀」。那麼,擂臺上的「生死狀」有法律效力嗎?答案是沒有。
  • 拼團出遊籤生死狀不能免責 專家:法律效力有限
    「生死狀」無法成為免責依據 法學博士、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律師任成宇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說,「生死狀」並非嚴格的合同或契約,因此一旦發生責權糾紛,「生死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雖然這種方法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相關爭議,但是在目前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也是提供了一種相對可操作的模式。
  • 吃飯也需「生死狀」?
    不過,有一天,合唱團的「團長」突然鄭重其事地拿出列印好的生死狀,要求團員們要籤名,並要求老伴、子女籤字,不然就不讓參加合唱團了。這份東西的內容和網上流傳的「生死狀」相似:我自願出來玩的,出了事,不要找「小夥伴」打官司啊。   這波「聚會生死狀」和十年前那一波「扶老太」的社會、心理機制如出一轍,既有對法律的誤解,又是消極自保。
  • 真相|「喝酒生死狀」有效嗎?一語道破!(太重要了)
    :13910271035導語:「喝酒生死狀」並非沒有法律意義,作為一份「承諾書」其至少表達了當事人自願飲酒,不是被同伴所逼;也充分認識到酒後的「風險」,是當事人的「自願冒險」。所以,之前一些單位疏於提高液氮、爆炸、高壓等危險崗位的安全保障,卻逼著員工籤下「生死狀」——— 一旦發生事故,不能追究單位責任,以為這樣就能撇清責任,結果無一例外都被司法、行政機關認定無效。但是,關於「喝酒生死狀」的法律效果和意義,還是值得分析一下。聚會飲酒者之間到底是怎麼樣的權利義務關係?從法律評價的角度(而不是道德評價)說,一旦同飲者事後出了意外,要不要做出賠償?
  • 夫妻間「忠誠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忠誠承諾因產生在夫妻這樣的特定對象之間,且承諾內容涉及「夫妻情感」,其效力到底如何?是否具有可執行性?該類承諾中的違約後果涉及身份關係,即使是真實意思表示,因其違反了法律規定,並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得要求另一方按照該承諾履行義務。
  • 婚後的出軌保證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那麼,現在就有人問了,這樣的保證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其實,小編也不能籠統的回答有還是沒有,因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這跟出軌後所寫的保證書的內容有關。如果你老公的保證書中涉及關於夫妻財產的約定,或者是符合《婚姻法》的規定的時候,那這份保證書就具有法律效力了。那麼,究竟怎樣寫保證書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 如何理解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
    幾乎每次修改憲法時,總有人對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提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看法。例如,有的人認為,我國憲法不應當有序言。但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憲法都是有序言的(只是有的叫序言、有的叫序文、有的叫前言等)。據一項對1997年前後的107個國家憲法有無序言的統計,其中有序言的憲法為79部,佔73.8%;沒有序言的憲法為28部,佔26.2%。
  • 婚內保證書法律效力的淺析
    因此,如何認定婚內保證書的法律效力,對於公正處理離婚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於婚姻關係是否解除的保證  婚姻自由既包括結婚的自由,也包括離婚的自由。對於離婚自由,《婚姻法》第三十一條和第三十二條分別就協議離婚與訴訟離婚作了專門規定。
  • 丈夫為保婚姻寫下「保證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聽律師如何解析
    近日,筆者連二接三的遇到了多起類似的法律諮詢,都是因一方(多為男方)有婚外情、賭博、吸毒、家庭暴力等行為的情況下,為了挽回婚姻,以書面形式向對方認錯,保證今後會「痛改前非」;並約定今後如再出現類似問題從而導致離婚的,財產都歸對方所有與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等等。這種「保證書」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在離婚訴訟中能否被法院採納呢?
  • 「老人乘機籤生死狀」到底糾結了誰?
    新華網拉薩11月22日電(記者許萬虎)近日,國內一位84歲的老人發表微博,稱自己由於年老,在搭乘飛機時,被航空公司要求籤生死狀老人質疑「到底這張單子起什麼作用」。航空公司此舉是為老人安全考量還是為脫責而未雨綢繆?確保老人乘機安全與保障其合法乘機權益,二者之間如何平衡?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航空公司對老年人乘機未做限制或限制不一,但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一般是老年人旅行的前提條件。要求老人填寫「死亡責任狀」,主要是因為此類乘客沒有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同時又執意搭乘飛機。
  • 代書遺囑有捺印無籤名有法律效力嗎?
    代書遺囑有捺印無籤名有法律效力嗎?答:遺囑是一種要式行為,非依法律規定的方式形成,不能發生效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要求遺囑人在代書遺囑上簽名,就是為了防止由於遺囑內容非本人親筆所寫,出現內容與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一致。
  • 《北京仲裁》專題|買賣型擔保的法律效力研究
    但法律發展的腳步往往跟不上時代變化的節奏,現行有效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均沒有對買賣型擔保的效力作出規定。根據其屬性和功能,應當認定,買賣型擔保合同的本質是一份擔保合同,但由於其違反物權種類法定原則,且不滿足物權變動的公示要件而確定、終局地不發生物權效力。作為一份合同,若其不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瑕疵,則該合同具有完全的債權效力。
  • 婚姻保證書、婚姻忠誠協議書等類似協議的法律效力分析!
    法律知識要點:婚姻保證書、婚姻忠誠協議並沒有統一的法律概念,完全是一種社會化的說法。一般此類協議大概的內容就是雙方在結婚前後籤訂書面的一個協議,約定一方如有通姦、嫖娼、重婚等婚外性行為的,另一方可以提出離婚並要求承擔賠償責任,這類婚姻保證書、忠誠協議書等類似的書面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司法實務中出現完全不同的正反兩種觀點:正方觀點認為,夫妻之間相互忠誠是婚姻關係的本質要求,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第一、二項雖然已經規定重婚、有配偶與他人同居這兩種違背夫妻忠實義務的行為無過錯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 公章丟失後自己又刻了一個,沒有備案,後刻的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這兩種印章都要走完所有的程序,才會產生法律效力。印章這幾年發展也比較快,什麼原子印章,數字印章,晶片印章,指紋印章等,不管怎麼樣,反正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隨便找個地方刻制,大家都分辨不來。一旦產生法律糾紛,未經備案、啟用的印章,所籤訂的合同無效,由此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均由私自刻制印章的一方承擔。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數日前,看到一則新聞,有失主丟失公文包,內有80萬元汽車提車憑證和現金若干,而後在當地報刊發布懸賞廣告,刊登尋包啟事,表示「必有重謝」,有人撿到公文包進行歸還時,雙方因為酬金大打出手。那麼,如果發布懸賞廣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酬金給不給,我們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