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到底有沒有用?

2021-01-08 廣州日報

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

同桌9人要賠61萬!

2月8日凌晨1點多,浙江金華一家酒店大堂內躺著一男子,已經沒有了呼吸。男子為40多歲的建德人曾某,系飲酒過量死亡。

曾某的家屬在悲痛之餘,認為曾某的死亡是因幾位好友邀請聚餐喝酒造成的,雙方就此產生矛盾。經過民警多次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參與聚餐的9人,因沒有盡到勸阻義務,且沒把醉酒的曾某安全護送回家,補償曾某家屬共計61萬元。

男子飲酒過量死亡,

12名同事判賠34萬

2月3日晚上,陝西寶雞一男子與12名同事參加周末聚餐, 男子喝了大量的酒, 緊急搶救也未能挽回性命。

聚餐飲酒過量導致死亡,共同聚餐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月12日,寶雞市渭濱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糾紛案件。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意外死亡賠償協議,12名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死亡賠償金、喪葬補助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34萬元。

春節裡少不了同學聚會

近來開始出現所謂的「承諾書」

被網友戲稱為「生死狀」

但,有了這個就能免責?

2月21日在青海西寧

同學聚餐前紛紛籤字

組織者當場宣讀承諾書

隨後大家落座開始用餐

其實在網上搜一搜

類似的「免責聲明」並不少見

為什麼聚會要籤「生死狀」?

看看下面這些案例就明白了。

籤了這張「生死狀」,

真的就可以免責了嗎?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耀軍認為,這樣的酒後免責承諾書應當是無效的。從《合同法》的角度而言,對於酒後可能發生的人身及財產損害的免責約定,存在無效的可能,所以免責承諾並不能發生免責的效力;從酒後可能發生的自身及他人人身及財產損害,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依法依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侵權後果與飲酒以及相關行為依法存在因果關係。

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其次,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後,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網友評論

對己對人負責

關鍵是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不是靠一張「免責承諾書」!

提倡健康的飯桌文化

從我做起!

擴散!

相關焦點

  • 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這張免責承諾書到底有沒有用
    春節不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許久未見的同學朋友之間也要聚聚聚會免不了要喝酒
  • 聚會喝酒先籤「生死狀」?法官:無法律效力,勸酒人仍需擔責
    逢年過節,朋友間、同學間、同事間聚會免不了要喝酒。但近年來,一起喝酒、勸酒後引發的生命安全意外糾紛屢次見諸報端。也正因為如此,最近,網上流傳聚會喝酒先籤所謂的「免責承諾書」,網友更將之戲稱為「生死狀」。那麼,籤了這張「生死狀」,一旦出現意外事件,同桌喝酒人真的就可以免責嗎?
  • 聚會喝酒前籤"生死狀"就能免責?沒那麼簡單
    春節不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許久未見的同學朋友之間也要聚聚聚會免不了要喝酒
  • 法哥來啦丨飲酒「生死狀」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1月21日(周二)晚上八點至八點半,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生活全報導》欄目《法哥來啦》專欄將播出「法哥來啦:飲酒「生死狀」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敬請關注!武漢廣電網及掌上武漢APP都可以觀看直播和回放!俗話說的有: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不夠。
  • 吃飯也需「生死狀」?
    編輯|沈 彬 撰稿|沈 彬      吃頓飯,又吃出了「生死狀」!   近日,武漢20餘名七旬老人組織同學聚會,因為擔心有人酒後出現意外,結果就弄出一份《安全責任自負承諾書》。
  • 「老人乘機籤生死狀」到底糾結了誰?
    新華網拉薩11月22日電(記者許萬虎)近日,國內一位84歲的老人發表微博,稱自己由於年老,在搭乘飛機時,被航空公司要求籤生死狀老人質疑「到底這張單子起什麼作用」。航空公司此舉是為老人安全考量還是為脫責而未雨綢繆?確保老人乘機安全與保障其合法乘機權益,二者之間如何平衡?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航空公司對老年人乘機未做限制或限制不一,但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一般是老年人旅行的前提條件。要求老人填寫「死亡責任狀」,主要是因為此類乘客沒有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同時又執意搭乘飛機。
  • 山東建築大學否認強迫學生籤「生死狀」逃避責任
    這個被部分學生和網民稱為「生死狀」的協議,究竟是學校免責的「擋箭牌」?還是對學生「安全教育」的新手段?針對質疑,山東建築大學校方否認籤訂生死狀是逃避責任,也否認學校強制籤訂協議。至於該協議是否會廢除,校方稱學校目前還沒有決定。  「生死狀」是否強制?
  • 川普又有大動作,不惜讓美國人籤「生死狀」,一場惡戰即將打響
    下個月開始,川普就將趕往各地開始拉票,首站定在了俄克拉荷馬州,而由於目前美國的疫情形勢仍舊十分嚴峻,川普不惜讓美國籤下"生死狀",一場大戰即將打響,而川普的大動作是否能為他帶來更多選票,現在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 KO之下,生死狀籤與不籤都是浮雲
    KO之下,生死狀籤與不籤都是浮雲【祖龍漢】前言:KO並不是西方搏擊術的專用。是全人類搏擊擊倒對手的不同稱謂。關於傳統武術和自由搏擊的爭論,其實用事實早已有了定論。夢是一定會醒的。但是你叫不醒裝睡的人。今天看到有人發起討論說,如果用舊時的籤生死狀上擂臺,傳統武術一定會勝。
  • 兩個男孩約架一人致死,事前籤生死狀與他人無關,均未滿14周歲
    張甲和王乙兩個男孩是同班同學,上初二年級。這兩個學生是學校有名的問題生、學困生,學習成績墊底不說,還染了一身江湖習氣。喜歡上網打遊戲,還經常打架鬥毆。他倆雖然是好朋友,但是仍然經常發生矛盾。這天下午,張甲和王乙有了矛盾,兩個人當時就比劃了拳頭,後來被老師批評,兩人都懷恨在心。
  • 比武籤下「生死狀」,法律認嗎?
    虔法君腦洞清奇,除了馬老先生的安危以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有比武中「生死狀」的法律效力問題(不知馬保國老先生籤了沒,幸好據說其目前已無大礙)。類似這樣的↓▲民間決鬥前的「生死狀」其實,所謂「生死狀」通常是指參賽者在賽前先作之承諾,明確表示若因對抗太過激烈而造成一方不慎打死另一方的現象時,賽事主辦方和打死人的參賽者均不負任何責任,所有責任由被打死的一方自負。對於這種免責「生死狀」,經常看動作片的你肯定不陌生(據說方世玉、霍元甲、黃飛鴻那都沒少籤過)。
  • 這種「吃菌生死狀」你敢籤嗎?
    吃菌還要籤協議?!每年雲南幾乎都有人吃野生菌中毒但是野生菌實在太美味了你懂得......野生菌的美味難以抗拒,面對吃菌中毒的風險,這張「生死狀」你敢籤嗎?三儀律師事務所 高彥金:「其實這一個所謂的「生死狀,是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個是一個無效的行為。因為對於服用野生菌這個邀約(組織)的人他應該對於來參加,或者我們共同參加的朋友親人的食品安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不能通過籤訂「生死狀」來免除自己的責任。」所以說,籤「生死狀」是沒有用的,請朋友吃飯要注意食品安全喲。
  • 真相|「喝酒生死狀」有效嗎?一語道破!(太重要了)
    一段視頻在網上爆紅,在瀋陽一場聚會上,喝酒之前每個人都籤字畫押,承諾「本人自願喝酒,酒後造成一切後果,與聚會其他人員無關,本人及配偶、親屬等相關人員不得追究聚會者的民事、刑事責任,所有責任均由本人承擔」。籤完這個「生死狀」之後,大家盡情喝酒。(5月28日北京電視臺《都市晚高峰》)首先,可以明確規定死後不追究責任的「生死狀」幾乎是無效的。
  • 投名狀、生死狀、軍令狀古代三大狀,哪個更要人命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投名狀這個東西的本身出發點就是帶有強烈反社會的傾向,所謂的納投名狀也不過是強盜惡霸加入山頭的一紙文書,通俗來看就是開出這個條件的唯一目標就是讓納狀的人與約束方變成一條繩上的螞蚱,當事情敗露後誰都跑不了。 當然,成功的話,他們也就能夠高喝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 投名狀、生死狀、軍令狀古代三大狀,哪個更要人命?
    從這個點上,投名狀的存在並沒有傳統綠林故事中的豪氣,而更像是閻王桌上的一章催命符,大筆一揮,便決定了普通百姓的生死。水滸傳在某個朝代的被禁也就有了合適的理由。同樣的,投名狀這個東西在刺馬這個故事中也沒有發揮自己的作用,那些紙上的安身立命,同生共死只是利益集團中分布欲望的另類託詞。直到影片的結尾,投名狀唯一的存在就是同死而已。我們先看一下投名狀本身的說法,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斷絕後路,以示忠誠!從此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殺!乍一看之下,清晰明了,就是這輩子除了兄弟,其他什麼都無所謂了。
  • 員工籤了「生死狀」也無效的七大約定
    「我們難道不可以拿協議去告員工嗎,沒誠信,籤好了出爾反爾……」最後的回答像補刀一樣殘忍,「不可以!」。從業多年,看到過太多HR小夥伴篤信此類「白紙黑字紅圖章」,以為籤了就可以兩不追究,還真當作是舊時的「生死狀」了。
  • 全球第一危險動物園,入園要籤「生死狀」,能和動物零距離接觸!
    動物園是很多小朋友都會選擇去的地方,當然了有不少的大朋友也是挺喜歡動物園的,畢竟能在裡面看到很多我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動物,還是挺有趣,挺有意思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動物園可有一點不一樣,今天要說的這個動物園被稱之為全球第一危險的動物園,人園都要籤「生死狀」。
  • 危險係數「最高」的動物園,進園需籤「生死狀」,猛獸活動自由
    文/小宇宙漂流記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出發,選擇出發,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日常生活中,去到的動物園,大都是隔著籠子動物接觸,觀賞的。因為會有很多的危險係數較高的猛獸在其中,這也是為了大家自身安全著想,即使是沒有籠子的保護,在動物園內依舊會有,遊客與動物之間,不易跨過的鴻溝,來保護著大家的安全。還有一些動物園,或是一些園區所採取的的模式,是半開放式的遊覽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之下,遊客們在觀賞猛獸區域之時,任然是只能坐在車上,不能下車與其接觸的。
  • 日本最危險的動物園,入園要籤「生死狀」,可以近距離接觸動物
    日本最危險的動物園,入園要籤「生死狀」,可以近距離接觸動物文/旅者心心這兩天,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黑熊傷人事件」的新聞不斷在網上發酵,說的是一名飼養員被幾隻黑熊撕扯,甚至致死的事情,實在令人痛心。當時,還有遊客在觀光車上,親眼目睹事情全過程,整天心情都無法平復。
  • 最危險的動物園,到日本這座動物園,還要籤「生死狀」
    在國內,動物園一般管理都是很嚴格的,即使有那種野生動物園,動物的行動比較自由,人也是在遊覽車裡,能夠保證人的生命安全的。但是在我們的鄰國,也就是日本,卻有一座動物園有點不太一樣,想進這座動物園玩的話,一定要先籤下一張很像生死狀的無責任協議,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座有意思卻充滿著兇險味道的動物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