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孩約架一人致死,事前籤生死狀與他人無關,均未滿14周歲

2021-01-08 驊駿說教育

最近,豫西南一個小縣城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

張甲和王乙兩個男孩是同班同學,上初二年級。這兩個學生是學校有名的問題生、學困生,學習成績墊底不說,還染了一身江湖習氣。喜歡上網打遊戲,還經常打架鬥毆。

他倆雖然是好朋友,但是仍然經常發生矛盾。這天下午,張甲和王乙有了矛盾,兩個人當時就比劃了拳頭,後來被老師批評,兩人都懷恨在心。

晚自習放學,兩人又開始對罵,張甲先提出:有種咱倆單挑,晚上9點到河灘決鬥,你敢不敢!

王乙聽後,脖子一擰,說道:這有什麼不敢,但是得有個見證人,這樣吧,每個人帶1個朋友作為裁判,不能多帶,咱們不見不散。

晚上9點前,兩人如約來到郊外護城河畔,身後都跟著一個自己的好友,年齡也都差不多大。

張甲早已寫好了一張「生死狀」,內容是張甲和王乙打架,由二位同學見證,誰先叫停誰輸,死傷不論,與學校和老師無關。

打架之前還很有儀式感,跟著的兩個同學,分別搜了對方的身,看看是否帶有暗器之類的。

然後兩人打鬥,彼此那是往死裡打,打倒在地後爬起來接著打,頭上流血仍然繼續鬥,一陣拳打腳踢後,張甲倒在了地上沒有爬起來,王乙一邊嘲笑說「認輸不?」一邊又上前補了幾腳。

跟著張甲來的同學看情況不對,想把他扶起來,可是已經沒有反應了。

出了人命警察肯定要介入,當警察詢問的時候,王乙拿出生死狀說,警察叔叔,我跟他立的有生死狀,這事不怪我。

另外兩個同學被公安機關傳喚。警察很快就查了水落石出。讓警察沒辦法的是,他們兩個都未滿14周歲,都不能判刑,只能由雙方父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近一個時期,人們越來越關注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有未滿十四周歲殺人的,有強姦的,於是人們呼籲降低負刑責的年齡。

降低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未成年問題一直是老大難,不光是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此問題。

相關焦點

  • 三男孩為500元殺老闆娘,均未滿14周歲,被害人能否正當防衛?
    三個男孩看到老闆娘挎包裡有大錢,就合計著想辦法給搶過來。經過一天的計劃醞釀,第二天晚上9點多,他們又來到小賣部。小賣部在村頭路邊,這個時間已經沒人光顧。三個男孩假裝買方便麵和火腿腸,然後進入櫃檯內。趁老闆娘不注意,先將其零錢偷走,又一起將老闆娘放倒。要搶老闆娘的大錢。
  • 徐曉冬公開「約架」是否合法 「生死狀」不能免責武林約戰要守規定
    徐曉冬公開「約架」是否合法  視覺中國/供圖劉志華認為,對於徐曉冬和「太極宗師」雷雷的這場對決,因為刑法上故意傷害罪有個程度和要求,目前來看這起江湖約架事件還上升不到刑法和犯罪的程度,更多要從民法的角度上去看。
  • 員工籤了「生死狀」也無效的七大約定
    「我們難道不可以拿協議去告員工嗎,沒誠信,籤好了出爾反爾……」最後的回答像補刀一樣殘忍,「不可以!」。從業多年,看到過太多HR小夥伴篤信此類「白紙黑字紅圖章」,以為籤了就可以兩不追究,還真當作是舊時的「生死狀」了。
  • 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到底有沒有用?
    剛出事,又有一人丟命,同桌9人要賠61萬!2月8日凌晨1點多,浙江金華一家酒店大堂內躺著一男子,已經沒有了呼吸。男子為40多歲的建德人曾某,系飲酒過量死亡。2月21日在青海西寧同學聚餐前紛紛籤字組織者當場宣讀承諾書隨後大家落座開始用餐其實在網上搜一搜類似的「免責聲明」並不少見▼為什麼聚會要籤「生死狀」?看看下面這些案例就明白了。
  • 比武籤下「生死狀」,法律認嗎?
    虔法君腦洞清奇,除了馬老先生的安危以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有比武中「生死狀」的法律效力問題(不知馬保國老先生籤了沒,幸好據說其目前已無大礙)。類似這樣的↓▲民間決鬥前的「生死狀」其實,所謂「生死狀」通常是指參賽者在賽前先作之承諾,明確表示若因對抗太過激烈而造成一方不慎打死另一方的現象時,賽事主辦方和打死人的參賽者均不負任何責任,所有責任由被打死的一方自負。對於這種免責「生死狀」,經常看動作片的你肯定不陌生(據說方世玉、霍元甲、黃飛鴻那都沒少籤過)。
  • 聚會喝酒先籤「生死狀」?法官:無法律效力,勸酒人仍需擔責
    也正因為如此,最近,網上流傳聚會喝酒先籤所謂的「免責承諾書」,網友更將之戲稱為「生死狀」。那麼,籤了這張「生死狀」,一旦出現意外事件,同桌喝酒人真的就可以免責嗎?2月26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其實雲南昆明已有判例,一旦出現意外,同桌喝酒的人應當承擔責任。西山區法院法官李文華提醒:酒友籤訂的「生死狀」無法律效力,萬一發生意外,同桌的勸酒人也要承擔責任。
  • 這種「吃菌生死狀」你敢籤嗎?
    吃菌還要籤協議?!每年雲南幾乎都有人吃野生菌中毒但是野生菌實在太美味了你懂得......↓↓↓最近,朋友圈裡流傳了一張免除後顧之憂的「吃野生菌協議」:本著自願參與的原則,在王××家組隊吃野生菌,如發生中毒事件與王××家無關。本協議籤字生效,即起法律效應。這份協議的文末分別有7人籤字,有6個還按了手印,落款是7月16日。
  • 日本最危險的動物園,入園要籤「生死狀」,可以近距離接觸動物
    日本最危險的動物園,入園要籤「生死狀」,可以近距離接觸動物文/旅者心心這兩天,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黑熊傷人事件」的新聞不斷在網上發酵,說的是一名飼養員被幾隻黑熊撕扯,甚至致死的事情,實在令人痛心。當時,還有遊客在觀光車上,親眼目睹事情全過程,整天心情都無法平復。
  • 拼團出遊籤生死狀不能免責 專家:法律效力有限
    針對旅行中的風險,石先生像其他「驢友」一樣籤了一份風險自負的書面聲明,該聲明被「驢友」戲稱為「生死狀」。目前正值暑期,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不少愛好者躍躍欲試,其中不乏「驢友」自己拼團探險旅行。那麼一紙「生死狀」真能保證其中安全嗎?發生問題就不會出現糾紛嗎?不少法律界和旅遊界人士認為,此舉未然。
  • 「老人乘機籤生死狀」到底糾結了誰?
    新華網拉薩11月22日電(記者許萬虎)近日,國內一位84歲的老人發表微博,稱自己由於年老,在搭乘飛機時,被航空公司要求籤生死狀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航空公司對老年人乘機未做限制或限制不一,但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一般是老年人旅行的前提條件。要求老人填寫「死亡責任狀」,主要是因為此類乘客沒有提供適宜乘機的健康證明,同時又執意搭乘飛機。航空公司對老人乘機作出限制,其初衷無人可隨意蓋棺定論,但其「變相拒載」卻是既成事實,誰無老去的一天,不要讓「年齡歧視」傷了耄耋老人的心。
  • 真相|「喝酒生死狀」有效嗎?一語道破!(太重要了)
    投稿:1950354508@qq.com;法律諮詢QQ群:418338696;律師諮詢:010-56455910;商務合作微信號:13910271035導語:「喝酒生死狀一段視頻在網上爆紅,在瀋陽一場聚會上,喝酒之前每個人都籤字畫押,承諾「本人自願喝酒,酒後造成一切後果,與聚會其他人員無關,本人及配偶、親屬等相關人員不得追究聚會者的民事、刑事責任,所有責任均由本人承擔」。籤完這個「生死狀」之後,大家盡情喝酒。(5月28日北京電視臺《都市晚高峰》)首先,可以明確規定死後不追究責任的「生死狀」幾乎是無效的。
  • KO之下,生死狀籤與不籤都是浮雲
    KO之下,生死狀籤與不籤都是浮雲【祖龍漢】前言:KO並不是西方搏擊術的專用。是全人類搏擊擊倒對手的不同稱謂。關於傳統武術和自由搏擊的爭論,其實用事實早已有了定論。夢是一定會醒的。但是你叫不醒裝睡的人。今天看到有人發起討論說,如果用舊時的籤生死狀上擂臺,傳統武術一定會勝。
  • 聚會喝酒前籤"生死狀"就能免責?沒那麼簡單
    春節不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許久未見的同學朋友之間也要聚聚聚會免不了要喝酒於是所謂的「免責承諾書」出現了網友把它戲稱為「生死狀為什麼聚會要籤「生死狀」?看看下面這些案例就明白了。籤了這張「生死狀」,真的就可以免責了嗎?
  • 漳州一男子組織少女用「鴿子血」裝處女賣淫 最小未滿14周歲
    組織未滿14周歲的少女賣淫,為了得到較高的嫖資,他還提供「鴿子血」唆使她們假裝處女,最終因一本嫖資分配的記帳本被警方查獲而落網。案發時,其中林某焓仍未滿14周歲。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記者 曾炳光 通訊員 張婧)  更多此類案件,您可以訪問閩南健康網:http://www.mnjkw.cn/
  • 有個景區因為危險而關閉,14年後重新開放,遊客進去必須籤生死狀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有這樣一個景區,因為太危險而被關閉,14年之後再次開放,遊客想要進去必須要籤生死狀。這個景區位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附近,叫做國王步道,它始建於1901年,一開始是為了往返水電站的工人而建造的,因為西班牙國王阿方索13世曾經來過這裡而得名國王步道。它全長大概三公裡,棧道最寬的地方只有一米左右,最窄的地方不到五十公分。
  • 謝亞龍與足協籤生死狀曝光 奧運未達前八將下課
    謝亞龍與足協籤生死狀曝光 奧運未達前八將下課 2007年12月30日 11:22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男8女4,這就是懸在謝亞龍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同學聚會先籤"生死狀"?這張免責承諾書到底有沒有用
    春節不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許久未見的同學朋友之間也要聚聚聚會免不了要喝酒於是所謂的「免責承諾書」出現了網友把它戲稱為「生死狀為什麼聚會要籤「生死狀」?看看下面這些案例就明白了。籤了這張「生死狀」,真的就可以免責了嗎?
  • 西班牙最「驚險」步道,曾被封閉14年之久,如今進入要籤生死狀
    其實主要還是心理作用的影響,畢竟很多人都會忍不住想往懸崖的方向看,這時候就會更加走不動,而確實也曾經有人在此不小心喪命,所以鑑於它的危險程度太高,當地相關部門還是把這個步道關閉了整整14年的時間,主要是為了把他修建的更加牢固一些,這樣才能夠再一次的對外界開放。
  • 山東建築大學否認強迫學生籤「生死狀」逃避責任
    這個被部分學生和網民稱為「生死狀」的協議,究竟是學校免責的「擋箭牌」?還是對學生「安全教育」的新手段?針對質疑,山東建築大學校方否認籤訂生死狀是逃避責任,也否認學校強制籤訂協議。至於該協議是否會廢除,校方稱學校目前還沒有決定。  「生死狀」是否強制?
  • 共享單車引小學生嘗鮮 警方:未滿12歲禁騎車上路
    法律規定,未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有的家長不知道這一規定,或者不以為然,允許小孩用自己的帳號租車騎車。共享單車上也沒有「未滿12周歲請勿騎車」之類的警示語。交警提醒,未滿12歲的孩子騎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其監護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