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愛好者可能是江河生態興衰最直接的感受者和關注者——近日,因感覺黃河裡的魚越來越少、「十釣九空」,鄭州許多釣魚人「眾籌」買下兩萬條翹嘴魚苗放生到黃河裡。
釣魚人自己買魚放魚,「養大了再自己釣」?這一幕也是令人感覺頗為新奇……
然而,這一次以「助力黃河生態」為名的放生活動,在網絡上卻招來大量吐槽和質疑。
甚至有網友直言「翹嘴魚吃魚這麼猛,這是引狼入室嗎」……
翹嘴魚就是狼嗎?
原來,所謂的翹嘴魚就是魚市裡常見的「翹嘴鮊」,學名翹嘴白鮊。
翹嘴鮊雖然肉質細膩鮮美,是魚市裡頗受歡迎的魚鮮食材,但其本身卻是一種兇猛掠食魚,是典型的「吃魚的魚」,它們的掠食對象包括各類中小體型的魚類,比如餐條魚、泥鰍、鯽魚以及各類草魚鯉魚的魚苗、幼魚等。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翹嘴魚就是江河裡的「狼」,是典型的掠食者。
一些網友甚至留言表示:「這麼多的「翹嘴魚苗」(兩萬條)放生到黃河裡,這哪是「助力生態」,這完全就是一種為了滿足自己釣魚欲望的自私行為,是破壞生態!」
(在廣東,就有不少釣魚愛好者為了「有魚可釣」,放生外來物種大嘴黑鱸到當地水庫)
……
這場「黃河放生」利弊如何?
長江君科普過,適量的掠食魚,是有益於其身處的水域生態平衡的,但過量的掠食魚,則會打破生態平衡,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生態崩壞。
而兩萬條翹嘴魚一次放生到黃河同一地點,看起來確實"有些嚇人」——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只是魚苗。
事實上,在黃河渾濁、複雜的水域環境下,這兩萬條「翹嘴魚苗」成活率非常令人擔憂,最後能順利「成年」的翹嘴魚,可能只有幾百條甚至更少。
而在它們生長的過程中,又會慢慢四散到上下遊的黃河各河段,應該說是不會造成生態衝擊的,畢竟翹嘴魚也是本土魚,黃河裡本來也是有其種群的。
所以,雖然翹嘴魚也是掠食魚,但「一次放生黃河兩萬條」,造成生態危害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當然,如果放生的成年翹嘴魚、黑魚甚至鱤魚這些掠食魚,那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湖邊的一次放生——成年掠食魚一次放生過多並不可取)
放生儘量「參差多態」
不過,長江君認為,放生時不管是不是本土魚、掠食魚,還是要「參差多態」為上佳。
自然江河生態是處於一個微妙平衡中的,任何一種魚種過量繁衍,都是會影響其他魚群、水族的生存。
因此在放生時,多種本土魚種混合投放,生態衝擊更小,效果可能更好!
最後,在長江君看來,無論是這些用行動來助力黃河生態的鄭州釣魚愛好者,還是在網上質疑的網友,這種對黃河生態的關注和支持,都是很令人欣慰的。
(這種關注生態、參與生態保育的行為值得點讚)
看得出來在長江禁漁、生態環境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的背景下,大家的生態保護意識正在覺醒,相信只要越來越多人加入進來,我們的江河生態必然還能再次繁盛起來!
網友們,你們對這種黃河放生大量翹嘴魚的行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