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2020-12-04 長江君說野生魚

隨著長江禁漁的進行,長江垂釣也逐漸成為一個敏感話題。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

因此,長江裡垂釣,一旦釣起什麼外形「稀奇古怪」的怪魚,往往可能招來麻煩,比如下面這位重慶釣魚人……

江裡釣起「三角頭怪魚」,帶回家擔心是保護動物

黃鱗白肚、魚頭卻呈罕見的三角形(看起來有點像蛇頭),這條怪魚是重慶的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在長江裡意外釣起來的。

釣魚愛好者釣到大魚都是開心的,然而這位釣魚人將它帶回家之後,卻越看越有些擔心——這會不會是一條保護性魚種,能吃嗎?

其實,這條「怪魚」並非保護動物,而是一條兇猛的長江「水老虎」——鱤魚。

鱤魚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掠食者,水產文獻記載的最大捕獲記錄是400斤,近3米長(武漢一位漁民80年代長江捕獲)。

(湖南漁民湘江裡捕獲的一條鱤魚,重120斤——資料圖)

鱤魚不僅兇猛,並且生長迅速體型巨大,因此食量驚人,一條二十多斤的成年鱤魚,一年就能吃到幾百斤魚。

因此,在長江邊老漁民都說鱤魚是「害魚」,尤其是養殖戶更是把鱤魚當成見之色變「養殖四大害魚之首」!

既然是「大害魚」,為何還要放生?

鱤魚也是長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鱤魚作為長江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它們能吞食掉大量江中的傷殘病魚以及外來物種,對於穩定長江生態系統有重要作用。

簡單地說鱤魚也是長江生態系統循環的一部分,即使它們「吃魚為生」,但也是有它們存在的意義。

因此,雖然理論上來說,鱤魚目前還不屬於嚴禁買賣食用的保護性魚種,但其生態價值,還是遠遠超過一半的鯉魚、草魚、鯽魚等長江淡水魚。

(鱤魚出水易死,放生要及時)

所以,長江君提醒廣大釣友,在長江流域垂釣時遇上鱤魚,還是將它放生為妙,畢竟鱤魚的食用價值也並不高。

而在當前長江野生魚逐漸恢復的時期,每個人一點點的參與,都是一種積極的支持!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滅絕的長江魚王再現身?重慶有人釣起「長嘴怪魚」,像極白鱘
    我國江河生態衰退導致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然而在長江君看來,長江裡各類珍奇野生魚的滅絕,是最令人遺憾的影響之一..畢竟各種神奇的野生魚,才是江河的「靈魂」,它們的消失,實在令人扼腕和心痛,恨不得其哪一天又「重見天日」...近日,長江君收到重慶網友爆料,在一處廢棄水電站下釣魚時,碰到一種奇怪的「長嘴怪魚,極像是已經滅絕的「長江魚王「——白鱘!
  • 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南京背靠長江,周邊水域發達,且大都連通長江。因此南京的釣魚人,常常釣起一些長江裡的「奇魚、怪魚」……比如近日,在南京有多名釣魚愛好者反映,在長江流域(幹支流)釣魚時,頻繁釣起一種「尖頭長尾」的怪魚。——這種魚個頭不小,但卻沒幾個人敢帶回家中食用,紛紛將其丟回江中……(南京周邊的長江支流、塘河裡都有這種尖頭魚出沒)原來,這些頻繁出沒、尖頭有須的怪魚,其獨特的外形,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被「忽視」的長江石扁頭,偶爾有人釣起,卻被錯當成黃顙魚
    比如長江裡有一種神奇的「小鯰魚」——石扁頭,就常常被人「忽視」,錯認其他魚種……幾天前,有湖北荊州一位釣魚愛好者,發給長江君一條「怪魚」的圖片,體色青黃,魚頭扁平,魚眼凸出,看起來頗為古怪。這條魚有將近40公分,是這位釣魚人在長江一條支流夜釣時釣起來的,他一開始以為這是條少見的「大黃辣丁」,然而仔細觀看,卻發現這條魚模樣奇怪,竟是從未見過的品種。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似魚似蟲
    近日,有多位江蘇南通的讀者反映,在長江南通段沿岸垂釣時,碰到一種「無眼怪魚」——魚身扁平似木板,一邊黃色一邊白色,魚頭部分更是魚眼魚嘴分不清......甚至看起來有幾分像是「蟲子」,長江裡還有這種似魚似蟲的怪魚?
  • 這都是啥魚啊?廣西釣魚人,廢棄老井裡釣起許多稀奇怪魚
    不過,下面這位廣西柳州的釣魚愛好者,在當地一處廢棄古井裡垂釣,卻釣起許多外形瑰麗的稀奇怪魚來...... 老井裡釣起許多怪魚來 「.....(這些魚).都是用蚯蚓釣的,除了一條幾條大一點的鯽魚,剩下都是這些半大不小的怪魚....」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外來物種?
    近日,有多位江蘇南通的讀者反映,在長江南通段沿岸垂釣時,碰到一種「無眼怪魚」——魚身扁平似木板,一邊黃色一邊白色,魚頭部分更是魚眼魚嘴分不清……甚至看起來有幾分像是「蟲子」,長江裡還有這種似魚似蟲的怪魚?
  • 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提到「食人鯧」,大部分人可能都會聯想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中的食人魚,長著鋒利的牙齒,當它們群起發動攻擊時,甚至能在幾分鐘內將一頭牛活活咬死吃掉,足見這種體型雖然不大的魚,到底有多麼兇猛。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
  • 長江流域出現食人魚?湖北釣魚人,支流釣起怪魚,紅鰭紅尾有利齒
    近日,湖北的一位釣魚人,在當地一條連通長江的大河釣魚時(打海竿),釣起一條模樣奇異的「武昌魚」,令他非常訝異。而經過對比和查詢後發現,這竟很可能是一條「食人魚」,令人目瞪口呆!這是食人魚嗎?這條魚一眼看上去,確實很像是武昌魚——又稱江鯿魚,是湖北有名的一種魚鮮。然而這條「武昌魚」,似乎比常見的武昌魚要「厚實很多」,並且魚鰭和魚尾呈現鮮豔的紅色,而普通的武昌魚則是青黑色,兩者差異很明顯。事實上,這確實是一條「食人魚」,紅鯧魚,在親緣上跟食人魚很接近,因此國內不少人將其稱為食人魚...
  • 釣魚釣的都要崩潰了!釣魚的是正經釣魚人,只是釣的魚不正經
    有讓人興奮的也有讓人悲憤的更有讓人氣憤的,總結我不忍直視的2018年,說多了都是眼淚啊。若非要用一句話總結概括我的2018年,我想那就是:人很正經,就是釣的魚不正經。我的2018夢想很豐滿,現實總是那樣的骨感。夢想多了,竟然找不到現實了。真正做到了路亞出徵寸草不生,極少空軍。只是讓的這些魚,都不是正經魚。讓我一個這樣正經的釣魚人,情何以堪啊???
  • 江蘇男子大河垂釣,釣起「金色四腳魚」,網友:小恐龍
    長江君這幾年在長江流域走訪,能明顯感覺到我國如今江河生態大不如前。許多原本就珍稀野生魚紛紛消失不說,那些原來常見的鱤魚、軍魚、虹鱒魚等,如今在一些地方都近乎絕跡了。不過江河水域深邃,在江河邊垂釣,仍然會常常有令人瞠目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釣魚人……江蘇釣魚人,河邊釣鯽魚,卻釣起一條「金色娃娃魚」這位釣魚人劉師傅回憶說,他當時是用蚯蚓做魚餌,在這條水草茂盛的大河裡釣魚,主要目標是鯽魚、黃丫頭這些常見的野生魚。
  • 釣魚釣到中華鱘?湖南網友湘江釣獲怪魚,網友:放心吃
    然而,「意外」未必就是驚喜,有時候還可能是一場麻煩……比如下面這位湖南網友,在湘江支流垂釣時,意外釣起一條稀奇古怪的「尖頭魚」,他們從未見非常驚奇,但卻可能給他帶來不小麻煩……尖頭無鱗、背上有骨鰭,關心生態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這條魚「來頭不小」——很可能是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著眼各地江河生態,關注各類野生魚生存現狀,長江君說野生魚帶你一起了解各種生態信息和野生魚趣聞。馬口魚,喜歡釣魚的朋友都很熟悉,它們被稱為溪流中的精靈,個頭不大卻野性十足。然而因為這種魚對水質要求很高,因此如今已經比較少見。
  • 重慶一魚塘被人放數條「鱷形魚」,塘主渾然不知魚被吃光
    近日,在重慶的一處魚塘,發生了一件怪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魚塘,竟「潛入」了數條「形似鱷魚」的怪魚,魚塘主卻忽然不覺。 這處魚塘幾乎屬於封閉狀態,顯然這些「鱷形魚」並非自己從附近江河裡遊來——事實上,重慶的自然水域裡也沒這種魚!
  • 鄭州釣魚人,黃河放生兩萬條翹嘴魚,網友質疑:引狼入室
    釣魚愛好者可能是江河生態興衰最直接的感受者和關注者——近日,因感覺黃河裡的魚越來越少、「十釣九空」,鄭州許多釣魚人「眾籌」買下兩萬條翹嘴魚苗放生到黃河裡。釣魚人自己買魚放魚,「養大了再自己釣」?這一幕也是令人感覺頗為新奇……然而,這一次以「助力黃河生態」為名的放生活動,在網絡上卻招來大量吐槽和質疑。
  • 長江重慶段現「熱帶魚」,有人釣獲不少,網友:過幾天全要凍死
    長江裡還有「熱帶魚」?近日,重慶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長江垂釣時,釣起一些體型奇異的「草魚」,疑似新的外來物種.......其實,這些看起來像是草魚的「怪魚」,實際上是一種「外來的鯪魚」——麥瑞加拉鯪,俗稱麥鯪。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浙江桐廬市民,河裡連續釣起兩條「怪魚」浙江桐廬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擁有多年釣齡的垂釣愛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來襲,他也常去河邊垂釣。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洪水過境,河裡的魚種就會豐富起來,鯽魚、鯉魚、草魚、鱖魚甚至鱸魚等不常見魚種,都可能釣獲....然而,這位釣魚人劉先生卻連續兩條,在同一條河裡,釣獲一種從未見過的「白蛇魚」!
  • 錢塘江退潮,江邊水坑魚群擱淺,釣魚人發現「怪魚」
    扁平似樹葉、渾身無鱗看起來頗為奇怪,這還是一條魚嗎?這樣體型的魚,在錢塘江裡確實非常的奇怪,跟大家熟悉的鯉魚、鯽魚、鰱鱅等完全不是一個類型。這位釣魚人將其發到朋友圈,也是引來許多人的點讚和熱議:有人驚呼是外來物種,然而也有人表示不奇怪,這種魚錢塘江裡早就有!這條怪魚到底是本土魚還是外來物種?
  • 梧州市民西江釣了條怪魚,體長一米渾身硬殼,價值上千?
    然而廣西梧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在西江釣魚時,竟釣起一條奇怪的「硬殼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這條怪魚體長近一米,渾身無鱗但頭部包裹硬殼,且全身色彩斑斕,是當地釣魚愛好者徐師傅「打海竿」時釣起來的。
  • 郴州釣魚人湘江釣起「泰國鯉魚」,這種魚在湘江增長迅速
    鯉魚,在我國江河裡的常見程度,僅次於鯽魚,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的熟悉,不少人還是釣鯉魚的高手。然而近日,有湖南郴州的網友在湘江流域(一條支流)垂釣時,釣獲一尾「模樣奇怪的怪鯉魚」,外形令人訝異,許多人都表示沒見過!這是一條鯉魚嗎?
  • 有人湘江釣起「半條胳膊長」的白條魚,這是要成精?
    說的餐條魚,只要拿根魚竿去河邊釣過魚的朋友,都熟悉的不得了。這種上層浮遊但是魚,性子跳脫、繁殖能力超強,每年春季夏季,各地的江河水面上,到處都是餐條魚的身影……然而,「半條胳膊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長江君剛看到,也是嚇一大跳,這還是餐條魚嗎?